第7章 章

第 7 章

雲臺對于李老爺的一番話并不意外,倘若李老爺人品不佳,天佑也不會與他交好,即便他家姑娘再美再好,當初這門親事也不會那麽快就定下。

倘若不是這場變故,二郎也會有一個好妻子。

只是,為人這些年,人情往來間,雲臺也學會了一些。

旁人厚道,他們總不能叫人名聲有損。

“多謝李老爺了,家中之事,我們母子幾人尚能照應得過來,便不麻煩了。退婚一事,本是我們家提出來的,也該是我們對不住你們李家,對不住蘭兒。這事我在走前會讓人澄清,必不叫李家和蘭兒名聲受損。

此物便當是我家給蘭兒的賠禮了,夫君當初得來之時,聽人說是什麽仙家之物,雖不能延年益壽,但或許能叫蘭兒一生順遂。”

雲臺給出了一件羊脂玉的镯子,親手套在了一旁的李家小姐李淑蘭的手上。

這羊脂玉镯乃是昔日雲臺在天上的配飾之一,雖不是什麽珍貴法器,也無甚法力效用,只是尋常。但雲臺佩戴千年,仙氣蘊養,不同凡俗之玉。對一凡人來說,常年佩戴,亦能延年益壽,逢兇化吉。

不過,對于李老爺這樣的凡人來說,他不知內情,只覺仙人之說或有或無,又不曾親眼看過,自然不信,不過覺得當初楊天佑是求個心安罷了。

那玉镯瞧着玉質上佳,價值不菲,李老爺便知曉楊夫人此舉當真是真心如此,想要推拒,可雲臺怎麽會給他這個機會,匆匆便告辭離開了。

楊家幾人離開後,李老爺看着一旁不言不語望着門口出神的女兒,心疼又愧疚,“淑蘭,全是為父的錯,你且看開些吧!日後……若是再給你相看人家,你不點頭,為父不應,可好?”

楊二郎這樣的樣貌人品,在整個灌江口也難有比得上他的,女兒難過也是人之常情。便是李老爺也惋惜沒了這麽一個好女婿,怪只怪女兒與他有緣無份罷了。

兒女婚事,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李老爺一向疼愛女兒,也未曾許女兒自主擇婿,挑了楊二郎這般好的二郎,只可惜太過緣淺。他如今這般允諾,亦是對女兒的疼惜和愧疚。

“二郎,李老爺是厚道人,蘭兒也是個好姑娘。你若是後悔了,還來得及!”雲臺見出了李府之後便有些心不在焉的兒子,故意道。雖是試探兒子心性,卻也是實話。

楊戬經母親提醒立時回過神來,“娘,便是李伯父厚道,此事又怎能出爾反爾?更何況,本就是兒提出來的,李姑娘很好,我卻不能耽誤她,她将來會找到更好的夫婿的。”

Advertisement

見楊戬自有主張,雲臺便不再提這事,帶着兄妹二人匆匆回家去了。

不過楊戬方才為何失神,也确實是因為李淑蘭,他想起了方才在李家廳中她那幽怨含水的眼眸,似乎在怪他怎麽這般狠心,他心中很是滞澀愧疚。

半日後,李老爺方才回過神來,不該如此,便連忙帶着人親自去了楊府,想着幫襯一二,卻發現楊府早已是人去樓空。

楊家一家子離開得如此匆忙,或許真的攤上什麽大事了。

不出幾日,灌江口雨過天晴,城中也都知道了楊家遭逢變故,匆匆離去,也怕連累李家,主動與李家解除了婚約。

這乃是楊府仆人親口所言,為的就是主母不願叫李家背負罵名,故而主動說出真相。

但其實真正關注這些事的又能有幾人呢?

誰不為自己的衣食操心,還會關注旁人家的事?

不過是閑暇時的談資罷了,真相如此并不重要!

雲臺給的不過是個澄清,安的也是他們和李家人的心。

不過,李老爺也确實是個厚道人,見那日楊家一家子匆匆離去,感激愧疚之餘,便主動幫楊家照看宅院。他甚至還叮囑家中兒女,即便他百年後,只要楊家人一日未歸,他們李家便要幫助照看宅院一日。

每逢節日祭祀之時,楊天佑的墳前也少不了李家的供奉。

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了。

卻說雲臺母子三人,自離開李府之後,将自家諸多事情都交代處理了,便跟随傳令靈官等人上天去了。

那時,灌江口暴雨未止,但天蓬元帥已經派人前去将此事通報給了龍王來處理。不過,此事終是因為不夠妥當,留下了一些後患,此時暫且不提。

楊戬兄妹尋常也曾看過一些描寫神仙鬼怪的書籍,正是青春年少的時候,未必不曾在夢中幻想過在天上騰雲駕霧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只是,如今實打實的騰雲駕霧了,甚至還要往人人向往的仙境,九重天上的天庭走一遭,可心中卻完全沒有所想象的那種歡喜和新奇。

不知道天庭究竟會怎麽懲罰雲臺,身為兒女,剛剛遭逢巨變,又怎能不憂心呢?

神情恍惚的兄妹二人根本無心關注周遭事物,也不知曉雲臺悄然之間解開了兄妹二人身上的封印,倒是天蓬元帥見狀看了過來,不過随即就不再多看一眼。

所謂明哲保身,就要知道不該看的不看,不該說的不說,才是最好。

然而,此時此刻天庭之中,瑤池。

“陛下,何故愁眉不展?”

“娘娘,你這是明知故問吶!”玉帝品着素日裏喜愛的瓊漿玉液,卻覺得有些沒滋沒味,無奈的看了王母一眼,嘆道:“三娘平日裏最是穩重,辦事妥當的,否則監管部分天條,掌管欲界六天的重任也不能落到她身上。可她任職數千年了,天庭無人說一句不好。我是再沒想到她能做下這等事來,豈不是有意叫我為難嗎?”

玉帝連一個寡人都不自稱了,他實在是不懂妹妹為何明知故犯,看樣子也是真的頭疼。

王母自然是了解玉帝的,但有些事,她也不得不提,“陛下,非是我明知故問,而是何人不知雲臺乃是你妹妹,此事若不按天條處理,便是徇私枉法,包庇縱容。日後,誰又敢保證天條的公允?”

“若真是神仙無情也就罷了,此事必要按天條處置,三娘之罪不可逃。我最為難的,還是她的那雙兒女,又該如何處置?

稚子無辜,可天條在上,若是輕拿輕放,怎能叫衆仙心服口服?”

玉帝也是頭疼不已,誰知道平時最讓他省心的妹妹竟然給他出了這麽大一個難題。

王母不忍玉帝為難,畢竟雲臺素日裏與她關系也很是不錯,是以便想了個法子。

“陛下既然決定三娘之罪不可免,衆仙自然能看到對于違反天規的懲罰。至于她那一雙兒女,陛下何不暗中請九天玄女或是西王母出面,九天玄女原是上古女戰神,更是三娘的師父,而西王母更是昔年三界女仙之首。只要有她二人一句話,陛下只當作是賣她們一個面子,留兩個孩子一命,料想衆仙也不會說什麽。”

其實,能在靈霄寶殿上有一席之位的,哪個神仙是蠢笨的?

觸犯天條的是雲臺,只要玉帝能狠下心來按律處置她,她那一雙兒女有那兩位大神,哪怕是其中一位開口求情,衆仙誰又敢硬扯着不放?

最多都是揣着明白裝糊塗罷了,這一點玉帝和王母心知肚明。

不過,除此之外,玉帝也是想不出別的辦法了,“也罷,就按照娘娘說的做。不消片刻,人便該到此處了。此事不好假手于人,還請娘娘親自走一趟西昆侖,尋了二位大神将此事細說分明了。”

“陛下放心便是,此事便交給我了。”

言罷,玉帝仍留在瑤池之中,而王母卻悄然隐了身形,去往了西昆侖。

而這一切全都落在了一人眼中,此人正是廣寒宮中的嫦娥。

月華之下,三界生靈的動靜自是盡收眼底。

青女趁着霜降之際,悄悄下界将天庭之事告知了雲臺,原也是嫦娥暗中相助的。青女回天之後,借口述職,到了廣寒宮中将雲臺所言盡都說與嫦娥知曉。也因此,嫦娥知道了雲臺的決定。

那日凡間相見,嫦娥便知道雲臺已經不知不覺的将她的丈夫和孩子看得比她自己更重要了。

即便天規在上,可對思凡一事只說需要嚴懲,卻并無明确規定。玉帝再狠心,也不能叫自己的妹妹魂飛魄散,最多不過是貶下界。可對于一個一心想留在凡間的雲臺來說,若是貶下界,還能算作懲罰嗎?

是以,嫦娥推測雲臺的懲罰就算是傷筋動骨,也要不了命,雲臺本身戰力超群,修為過人,這些懲罰自然是不看在眼裏的。

最重要的便是玉帝對雲臺那一雙兒女的處置了,若說玉帝對雲臺尚有一絲兄妹情誼,對那兩個孩子可沒有。

初見之時,嫦娥便有推算天機,雲臺的兩個孩子都是有機緣在身的,甚至關乎到三界的存亡,想來是無性命之憂的。不過,嫦娥仍是關注着瑤池的動靜,想看看到底那兩位準備怎麽處理此事。

待看到王母悄然前往西昆侖,嫦娥一顆心才算是放下了。

嫦娥立在玉樹之下,想起自己的舉動來,也是一陣搖頭。

自诩冷心冷肺,決計不肯再摻合這些事的她,竟……

罷了,此事一過,她還是不看不聞的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