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章

第 16 章

踏上玉虛宮門前的天梯的那一刻,楊戬終于有了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因為他看到了近在咫尺的希望。

但是,他也知道,這僅僅只是開始。

九千九百九十九階天梯看起來很長,走起來也很長,楊戬只知道一門心思的埋頭攀登,哮天犬亦跟在他的身邊。

也不知道走了有多久,楊戬的眼前忽然出現了迷霧重重,他想繼續往前走,卻怎麽也找不到方向,就像是腳粘在了地上一樣動彈不得。

此時,迷霧中響起了一個缥缈虛無的聲音,在扣問楊戬的內心。

“楊戬,登天梯考驗的是來者求仙問道的心是否足夠的堅定。”

“楊戬一心求仙問道。”

“求仙者,當斷凡念,棄塵緣,你可能做到?”

言罷,不等楊戬的回答,周遭便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

神仙之所以超凡脫俗,只因為他們能摒棄凡人容易沾染的貪婪欲望,能舍棄對華服馬車、美酒佳肴、美色的渴望,不會被喜怒所控制,不作惡,少殺生。

迷霧散去,出現在楊戬面前的是天下人都想要得到的權力,淩駕于萬人之上,萬人匍匐,予奪生殺。

只要你想要,這世間所有的一切都幾乎唾手可得。

對于楊戬這樣一個少年來說,充滿了新奇和誘惑,但是這些全都不被他看在眼中。

所以,眼前的畫面再次散去,變成了雕梁畫棟的亭臺樓閣,精致舒适的環境,美酒佳肴享之不盡,美色財富盡在身旁。

然而,于楊戬而言,他既然下定決心,便早知求仙問道之苦。

Advertisement

是以口腹之欲,美色財富沒什麽不可以舍棄的。

眼前的情形再次變化,一個身材窈窕、面容姣好的女子出現在了楊戬的面前,想要楊戬跟她一同離去,不要再攀爬天梯。

這個女子有着楊戬既熟悉又愧疚的面容,是他曾經的未婚妻李家小姐。

但自從選擇退婚的那一刻開始,楊戬就告訴自己絕不能後悔,他也不會後悔。

是以,不管眼前的女子怎樣苦苦哀求,又或是百般引誘,他的內心都始終不曾動搖一下。

畫面消散,一切重新歸于迷霧之中。

“凡念容易斷,塵緣可能舍?”

方才那個虛無缥缈的聲音再次響起。

“何為塵緣?”

楊戬自認為財富美色,甚至權力對他來說,都是可以輕易割舍的。

但這些是凡念,那塵緣又是什麽?

“父母親人,摯愛好友,皆是塵緣。你可能割舍?”

“為何要割舍?”

楊戬當即反問道,他求仙問道,不為求長生,只為能夠早日一家團聚。

倘若求仙問道,便要舍棄母親和三妹,那這仙又為何而求?

“長生之途漫長,然或千年或萬年,直到天人五衰的出現,才是盡頭。求仙問道可得長生,父母親人,摯愛好友,皆有命數,無人能伴你永久,塵緣終有散盡那一日。這條路,只有孤身一人方能達彼岸,得正果。

你舍還是不舍?”

楊戬毫不猶懼的拒絕了,“不舍!”

“天有命數,人力不能更改,神仙也不能。塵緣未盡,與衆相攜,我心堅定,無人能擾。塵緣散盡,

縱使孤身一人,我心不改!”

對于楊戬來說,父母親人,摯愛好友,或許遲早有一日會離去,但他絕不會提前舍棄這一切。

因為對于他來說,這些都是他無法割舍的。

而神仙當真能無欲無求?

舍棄的凡念,皆是貪婪醜惡,可塵緣之中,盡是美好,自然不用舍。

迷霧仍在,寂靜無聲,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停止,楊戬卻不在煩惱焦躁,他的內心在這一刻極其的平靜。

因為那一切都是他內心最真實的不可改變的想法。

良久的寂靜之後,就在楊戬以為他失敗了的時候,迷霧散去,恢宏壯觀的玉虛宮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兩聲鶴鳴過來,一只白鶴出現在了他的面前,搖身一變,化成了一個白衣小童。

“我乃白鶴童子,請随我來。”

言罷,白鶴童子便打開了玉虛宮的大門,引楊戬入內,哮天犬正湊在他的腳邊,亦步亦趨的跟着。

與此同時,玉虛宮內,對于楊戬剛剛的回答,十二仙也是各有各的想法。

不過,在他們看來,只要楊戬的回答不出格,這個如此好天資好出身的徒弟,他們是絕不會不收的。

然而,楊戬的回答,卻也暴露了他的性格,堅毅果決,重情重義,他所堅定執着的無論如何都不會改變,也确實是一個修道的好苗子。

只是,他們雖然不畏懼天庭,但是楊戬一門心思想要将雲臺從桃山下救出來,這也是明擺着跟天庭過不去了,只怕到時候還要好事多磨,弄不好是要出事的。

面面相觑之下,玉鼎真人卻越發滿意自己這個好徒弟了,如此心性,如此天資,将來闡教三代弟子第一人的位置也不是坐不得的。

至于,楊戬一家與天庭的糾葛,玉鼎真人更是心中有數,避不開,躲不過,只等來時再說便是。

聽到白鶴童子正引楊戬進來,玉鼎真人輕咳了一聲,若有似無的看了看身邊的師兄弟們。

瞬間,其餘幾位心領神會,紛紛找了理由離開了。

玉鼎這厮怕人把他的徒弟給截胡了,這般小氣,也是罕見。

罷了,得罪不起,自然是趕緊開溜,免得被這小心眼的給記住了,找些麻煩讓你焦頭爛額的,這可就不好了。

于是乎,跟着白鶴童子進來的楊戬,第一位遇到的便是玉鼎真人。

“白鶴見過師叔,這位乃是天尊的徒弟,我昆侖十二仙之一的玉鼎真人。”白鶴童子上前見禮,随後将玉鼎真人介紹給了楊戬。

楊戬聞言,立刻上前拜見,“楊戬見過玉鼎真人。”

玉鼎真人開門見山道:“天梯明道心,你這孩子不錯。難得我與你有師徒之緣,你可願拜我為師,修習玉清道法?”

來東昆侖之前,楊戬便從小玉處了解了東昆侖的情況,元始天尊早已不收徒弟,而他的弟子十二仙更是個個皆是大羅金仙,修為高深,法力無邊。若能拜得其中任意一人為師,那麽他救母親早日離開桃山便有希望了。

神仙收徒皆是講究緣分,譬如九天玄女雖然曾傳授仙術給他們兄妹,但因他們并無師徒之緣,所以即便他們想要拜師,九天玄女亦是不會收的。

如今,玉鼎真人身為元始天尊門下高徒,大羅金仙的修為,稱他們二人有師徒之緣,楊戬自然深信不疑。

“楊戬願拜真人為師,還請真人傳我道法,授我仙術!”

玉鼎真人捋着胡須,甚是滿意,笑道:“好徒兒,還叫真人?”

“師父!”

這一聲師父,更是令玉鼎真人歡喜不已,楊戬可是他第一個徒弟,今後或許也不會有第二個了。

“你師祖仍在閉關,不見旁人,你只在此處與他見個禮便是。稍後,便随我一同回玉泉山。為師的道場在玉泉山金霞洞,日後你便随我在那裏修行吧!”

楊戬當即聽命,與元始天尊見禮之後,便跟随玉鼎真人離開。

待師徒二人到了玉虛宮門前,玉鼎真人喚來兩只仙鶴,師徒二人乘鶴往玉泉山而去。

途中,玉鼎真人有意為徒弟上一課,便道:“楊戬,今日之後,你便同我修習仙術。這頭一遭,便是如何行走。”

“可如為師這般,尋個代步之物,此乃依靠外物,算不得什麽。

自身移動之術,有若幹,皆不相同。上有騰雲駕霧,下有五行遁術如土遁,更有縱地金光,縮地成寸。

騰雲駕霧,便是乘着雲霧在空中迅疾而行,可一日之間遨游四海,縱覽千山。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遁術乃是借用五行之物快速行走。譬如土遁術,自身化為泥土,與土地同為一體,便可在土地之中随意移動,自由穿梭。

縱地金光術,可日行數千裏,即便法力不足,亦能随意行走。

縮地成寸,更是可一步數千裏,眨眼便在千裏之外。

還有諸如神行術之類的法術,亦可日行千裏,不過要依靠符咒才能完成。

楊戬,你可有哪個想學的?”

楊戬初初了解這些,乍一聽,只覺心神向往,竟無一不想學,故而坦誠道:“師父,徒兒都想學!”

然而,玉鼎真人聞言臉色卻是微不可察的一僵,随即恢複如常,嚴肅道:“你這小子,當心貪多嚼不爛。待回山之後,我便先傳你騰雲駕霧之術吧!”

楊戬有的學自是開心不已,一手摸着懷裏哮天犬的毛,只覺得師父說得很有道理,那麽就一樣一樣的學。

待學會了騰雲駕霧,再将那些五行遁術、縱地金光之類一樣樣的都學了。

玉鼎真人自然不知道自家徒弟心這麽大,還想都學了去。

然而,實際上這些個遁術,玉鼎真人自己也只會兩三種罷了。

玉鼎真人學識淵博,整個玉虛宮除了元始天尊,誰也比不上他。故而,他想在新收的徒弟面前擺一擺師父的威風,誰曾想這徒弟膽肥心大,一張口竟是都想學!

哼,且等他教一教這傻小子如何做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