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章
第 25 章
王母将先前玉帝的分析一一說給了楊戬聽,确實是事事都在為他們考慮的。
楊戬聽了雖然心中仍有些戒備警惕,但也不乏動容。
“二郎,你要知道你母親這件事,不是天庭和陛下的錯,而是你母親觸犯了天條。天條在上,威嚴不可侵犯,你明白嗎?”王母頓了頓,又繼續道:“日後,你母親離開桃山,仍是要在天庭任職的。所以,你方才的做法才是最正确的。”
王母這是在暗示剛剛楊戬分明對十萬功德這個結果不滿意,但仍知道進退,沒有将人都得罪光了,這個做法才是最合适的。
正所謂,萬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如今,機會也給你了,你母親何時能出來,就看你的了。”
“楊戬謝過陛下和娘娘。”
楊戬離開瑤池後,原本除了王母以外再無他人的瑤池,玉帝忽然現身坐在王母的對面。
“陛下分明也在,卻自己不同這孩子說說話,也不見人,倒是将事情都交給我了!”王母嗔道。
玉帝拍了拍王母的手,卻是搖頭不語。
而這邊,楊戬離開後,卻并不如當時得知實情在瑤池所表現的那種輕松之态。
身在天庭,就必定會被天條束縛,這件事他一早就知道了。
甚至楊戬還問過師父,難道就不能沒有天條嗎?
玉鼎真人答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人間有律法,天庭為何不能有天條天規?神仙比凡人壽命更長,能力更強,若無天條約束,若是釀成禍事,那就是三界之不幸了。
再說,天規的由來并非随意制定,必定是有其緣由的。
Advertisement
只要是神仙,即便是不在天庭,也不能不受天庭監管。”
楊戬不知道母親是否還想留在天庭生活,但是王母面前容不得他說不,這些終究是後話了,還是等能見到母親的那日再說吧。
回到了西昆侖,他第一時間将事情告訴了妹妹,楊善聞言很是激動,恨不得與楊戬一同去凡間斬妖除魔,好早日攢好十萬功德迎回母親。
但是,她的請求第一時間被楊戬駁回。
“為什麽我不能去?救母親,不是二哥一個人的事,我也是母親的女兒。”楊善皺眉道,随即念頭一轉,“二哥,你不會以為我這些年沒有絲毫長進吧?雖然我不如你境界高,才只是地仙之境,但師父教導,我已經能掌控寶蓮燈了。有寶蓮燈在,即便真打起來,二哥你也不是我的對手!”
說着,楊善有些生氣,莫不是二哥看不起她!
“善善,我不是不讓你去,更不是看不起你,而是娘娘說的話,你該記在心裏。留在西昆侖,哪裏都不要去。積攢功德的事,就交給我了。”楊戬解釋道,見楊善還要歪纏,立時冷聲做了決定。
見二哥冷了臉,楊善知曉自己急躁了,扯着兄長的衣袖晃了晃,撒嬌賣乖道:“好二哥,我錯了,你別生氣。我就待在西昆侖,哪裏都不去!”
楊戬嘆了一聲,拍了拍楊善的肩膀,“你啊,照顧好自己,等我帶母親回來見你!”
事已至此,楊善知道自己強求無用,只好死心,心想定要好好修煉,到時候讓母親也刮目相看。
兄妹兩人商量好了,翌日,楊戬便帶着哮天犬離開了西昆侖,去往凡間。
雖然玉鼎真人說過桃山所在有玉帝的結界,便是神仙也尋不到桃山的位置,楊戬還是想試試,于是便讓哮天犬用追蹤術尋找母親的蹤跡。
然而,還是讓玉鼎真人說對了,追蹤的結果仍是一無所獲。
楊戬只能放下了先見母親一面的心思,一門心思的積攢功德。
而再次踏足凡間,楊戬帶着哮天犬,還是先回到了灌江口。
父親的墳前擺放着一些祭品,周圍被打理得很是幹淨整齊,連一根雜草都沒有,想來是有人平時常來收拾的。
到底是何人如此上心?
楊戬心中一時還沒有答案,畢竟他離開灌江口也有快四十年了,很多凡間的往事都記得不是很清楚了。
就在這時,不遠處傳來了動靜,楊戬為了不被人發現,便跟哮天犬一同隐身在一旁。
卻原來是一個六十歲左右的錦衣男子帶着幾個仆人,拎了些祭品前來拜祭楊天佑。
楊戬定睛一看,只覺得此人有些眼熟,卻一下子想不起來此人是誰。
不過,待聽得這人說話,楊戬便知曉來人的身份了。
“楊伯父,父親今年不能來看你了,他前些日子也去了。伯母和二郎他們離開灌江口,這麽多年也沒個音訊,實在是讓人放心不了啊!
你家的宅子,我讓人給你看着呢,只等着有一天二郎他們回來也有個落腳的地方。
楊伯父,我同你說過的,蘭兒與二郎無緣,後來她自己選了個夫婿,待她倒是不錯,只可惜她一直未能有孕。
後來,她好不容易懷上了,結果生孩子的時候難産也去了。
好在如今家中人丁興旺,我也交代了兒孫們,若是有一日我去了,也安排他們時不時來拜見你啊,你就放心吧!”
那人絮絮叨叨說了很多,楊戬卻是五味雜成,他終于想起這人是誰了。
原是他當初李家未婚妻的兄長!
再三思索,楊戬終于想起了二人的名字,當年他那位未婚妻叫李淑蘭,而她的兄長叫李書雲。
母親當年再三說那位李家老爺是個厚道人,如今看來确實是個好人,這麽多年來都記得時常來拜祭父親,更是教導家中兒孫也是這般,實在是讓人感動不已。
不過,再是感激,楊戬此刻也不好露面相見。
歲月的變化幾乎無法體現在神仙的身上,楊戬也就比那李書雲小個幾歲罷了。
如今那李書雲已是耳順之年,鬓發花白,人顯老态。
而楊戬還是一副弱冠之年的樣貌,看上去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
此刻現身相見,便有太多事情說不清了。
等到李書雲帶着人離去,楊戬與哮天犬才顯出身形,拜祭完父親,便打算往城中去。
“主人,咱們不是要斬妖除魔去嗎?往那城中去做什麽?”
哮天犬化作一個白衣少年,亦步亦趨的跟在自家主人身邊。
“李家一家做了這麽多,實在是該感激一二。正巧我這還有些人參靈芝之類的凡人能用的藥材,送一些給他們,也算是報答一二了。”
“那主人剛剛不現身?”哮天犬有些不理解。
楊戬擡手拍了拍哮天犬的頭,“你啊,我方才現身該怎麽說?這會兒進城,去李家拜訪,我只管說是楊家後人便可,亦能名正言順的把東西送出去。”
對于凡人來說,神仙一詞始終太過遙遠。
而且,楊戬如今也知因果,李家一家是凡人若是同他扯上關系,若是日後他斬妖除魔顧及不到時被牽連了,豈不是恩将仇報?
倒不如隐藏身份,只做平凡人相處,才是最好。
兩人一前一後,看似緩步慢走,可速度卻是極快。
早就離開的李家一行人剛剛回到府中,便聽得門房來報,說是當年楊家的後人求見。
這一聽,連忙讓人将楊戬和哮天犬請來。
李書雲,如今該喚做李老爺了。
他看着眼前兩個身着白衣的年輕人,一人劍眉星目,模樣像極了當年的楊二郎,一少年看着高瘦卻很是機靈。
“兩位是楊家的後人?”
即便楊戬的樣貌已經讓他相信他的身份了,但李老爺少不得還是要問兩句,弄錯了就不好了,畢竟這世上人有相似。
楊戬早就準備好了一套說辭,只說是當年楊家幾口人離去匆忙,後來一路颠沛流離,在西方很遠的一個地方定居了。只是,路程遙遠,再加上異鄉生活尤為艱難,這些年才斷了聯系。
而他本人便說是楊家二郎人到中年方才得的兒子,是以一直不讓他出門。如今,他已成年,正是回鄉看望的時候,聽聞李家一直關照楊家的舊宅和楊天佑的墳墓,帶了些禮物特來感謝。
至于哮天犬的身份則是他的小厮。
李家一家之舉,乃是從本心而為,為的是當初兩家的情意,怎會要楊戬的謝禮呢?
不過,楊戬再三勸說,終是給李家留下了幾只百年人參和靈芝。
楊戬手中上千年的靈草仙藥也不是沒有,只是李家一家都是凡人,一些不适用的東西便是再珍貴,他們得到了也未必是好事。
他是感謝他們的,若是弄巧成拙,豈不是害了人?
東西送到了,感謝也表達了,即便李老爺再三挽留,楊戬還是帶着哮天犬飄然離去了。
楊戬留下的幾只百年人參和靈芝,無論品相和藥效都是最好的,對凡人來說是關鍵時刻可以保命的良藥。
李老爺指着桌上的人參和靈芝,教育着剛剛被叫過來站在一邊的兒孫們,“你們總說我年紀大了,頑固不化,想将人家楊家的宅子或賣了去或占為己有,還說什麽這麽多年了,無需去祭拜楊君。
且看看人家如今不是有後人回來了嗎?你們如今看着這些東西眼睛都挪不開了,若當初真聽了你們的蠢話,如今人家不找你們算帳才怪。
要與人為善,講良心,守誠信,這些才是立身之本。
我答應了那個楊家小子,咱們李家繼續幫他們守着那宅子和楊君的墓,待日後楊家再有人來,便交托給他們。你們都得記住了啊!”
“兒子記住了!”
“孫兒記下了!”
其實,楊戬想着日後或許不會再踏足凡塵,便想将宅子送給李家,李老爺堅決不答應,連禮物都不肯收。
他只好想了個婉轉的法子,請他們一家再幫着看宅子、祭拜父親,李老爺才願意收下謝禮。
至于李家人丁興旺,而李淑蘭卻難産而亡的原因,楊戬也找到了,當年母親送給她的那只玉镯在李淑蘭出嫁前留在娘家。
一切都是造化弄人,一個小小的決定便改變了一個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