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見面

見面

武則天看着密折中寫着各宮人物對自己封妃的反應,并沒有什麽表示,現在後宮自己趁亂也插了不少人,這事情基本已經定了,武則天覺得自己也該去外面看一看,這京城和自己的長安比,哪個更繁華才是。

沒兩日,武則天就吩咐高無庸準備些平常衣服,自己可是要出宮的,高無庸到是準備的很迅速,主要是以前的乾隆就喜歡微服出宮,說的好聽點兒就是查看民間疾苦,說的俗點兒,還不是家花不如野花香呗。高無庸聽到武則天吩咐自己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難不成皇上又變回來了?偷偷的瞥了幾眼武則天,高無庸還是覺得自己麻溜的準備去吧。

武則天穿好衣服後,就帶着高無庸和侍衛走人了,出了宮後,武則天看着外面熱鬧的街市感興趣的搖着自己的紙扇邊走邊看着,等到武則天覺得累了,才和侍衛來到了就近的龍源樓坐下休息,武則天也沒有進包間,之間選在了二樓靠窗的座位坐下,點了一些菜式後就坐在窗前看着樓下面的街景,看着樓下熱鬧的場景,武則天覺得自己好像又回到了過去,不管是大唐還是大周,武則天都是用心管理着,平時自己累了也是會出去看看這長安的老百姓,看着他們的笑顏,武則天就覺得自己很滿足,老百姓的安樂就代表着皇帝的成功。

和親王這日提着鳥籠吹着口哨脖子後面別着一把扇子,後面還跟着一堆侍衛溜達着,這痞子氣可真是十足十的,等遛鳥溜到龍源樓的時候,和親王不經意的撇了一眼樓上後,就定住了,不信的揉揉眼,還真是自己的皇兄。

和親王忙把鳥籠遞給了自己的侍衛後,就上樓去找武則天了,到了樓上後,和親王看到自家皇兄還看着樓下,并沒有注意到自己已經上樓了,挫敗的抹了一把臉後,和親王覺得自己的存在感可真是太弱了。

高無庸看到和親王上樓後,不得不打斷武則天發呆,說道:“老爺,和親王來了。”

武則天聽後才擡頭看着站在自己眼前的人,這個就是渣龍的弟弟?長的到是眉清目秀的,可是那一身痞氣把他身上的貴氣給破壞的幹幹淨淨,武則天對和親王點點頭,示意讓他坐在自己的對面,和親王坐下後嬉皮笑臉的和武則天說道:“皇兄出來怎麽不和我說一聲,咱們也好一起啊,您這一個人多沒意思啊?”

武則天說道:“找你幹什麽?也學着你一樣辦喪不成?”

和親王聳聳肩說道:“皇兄,臣弟這不是沒錢嘛,辦喪事以後我就有錢了。”

武則天笑道:“那是不是我也學你辦一次生喪?”

和親王尴尬的摸着自己光溜溜的腦門說道:“皇兄,怎麽可能,啊哈哈哈,外面可真熱鬧。”和親王悲催的只能轉移話題了,以前自己和皇兄說的時候,不是被訓一頓就是直接給錢啊,怎麽今天皇兄居然接自己的話?難不成又抽了?

武則天也沒有揭穿和親王這僵硬的轉移話題技術,看着窗外不時有穿着華衣手裏拎着鳥籠的八旗子弟走過後,武則天拿手指輕敲着桌子說道:“弘晝啊,你看外面和你同樣愛好的人還真多啊。”

和親王摸不清武則天想要表達什麽,只是含糊的應着,武則天也沒有要求和親王給自己一個答案,等看夠了樓下面的景色後,武則天才十指交叉相握的看着和親王說道:“弘晝,你說是不是咱們這八旗子弟太閑了?”

和親王看到武則天專注的看着自己,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武則天并沒有等和親王回答,垂下眼看着眼前的盤子裏的點心說道:“弘晝啊,我發現你這日子過的很閑啊,不如皇兄幫你安排些事情吧?”

和親王小心的看着武則天,他可是知道自己皇兄的小心眼兒的,你哪怕是得罪了他芝麻大點兒的事情,他都會記你一輩子的,所以聽到武則天這麽問自己,和親王還真不好回答。

武則天擡眼望着和親王有些忐忑的摸樣,笑道:“不用這麽緊張,我也吃不了你,這八旗子弟就交給你了,給我好好的操練他們,兩年後我會用到的。”

和親王驚訝的看着武則天,他不知道皇兄這一次是不是試探,武則天自然也看出了和親王眼裏的猶疑,右手拿起桌上的扇子,“啪”的一聲打開扇子後說道:“你大可不必這樣,我要是真想治你,有的是辦法,最近邊疆來報,這大金川有些異動,我看是這金川要有活動了,估計沒兩年咱們就得發動戰争,我不想骁勇善戰的八旗子弟都變成膿包一樣的浮誇子弟,弘晝你懂嗎?”

和親王聽後鄭重的點點頭,他相信皇兄是不會用自己來冒國家安危之險的,武則天看到和親王鄭重的樣子才滿意的笑道:“弘晝,你要記住,這天下還是需要咱們愛新覺羅自己打才安穩,若是只想着貪圖富貴安逸,這大清遲早也會變成另一個明朝了,懂嗎?”

和親王鄭重說道:“皇兄,臣弟懂了,皇兄請放心,臣弟一定殚精竭慮的為皇兄為大清保駕護航。”

武則天聽後才搖着手中的扇子笑道:“弘晝,你有這份決心就好,但是也要懂得勞逸結合才是,你看我不就是這樣嗎?該辦事的時候就辦事,該放松的時候就放松。”

和親王聽後,不由的想到,難不成自己皇兄做的那些抽抽事,就是為了放松自己好看戲?和親王覺得這麽想也對,看自己皇兄現在的計謀策劃,怎麽可能是那麽不着調,一定是皇兄為了加些樂趣才做下那些抽抽事的,武則天并不知道和親王心中的想法,要是知道了,武則天一定會感謝和親王給自己找了這麽個好理由來挽回自己的名聲,這是多麽美好的誤會的。

武則天看事情解決後,站起身說道:“好了,今天時辰也不早了,我也該回宮了,弘晝你回去等信兒就行。”然後指了指桌上的茶水飯菜說道:“既然皇兄給你講了這麽多,這頓飯錢就你付吧,高無庸,咱們走。”和親王看着一步都不停留的武則天走下樓後,才黑線的發現自己貌似被皇兄給宰了一頓,等叫來掌櫃的問了價錢後,弘晝一邊默默的掏着銀子,一邊內心滿面流淚的想到,在接差事之前,自己一定要再辦一次喪事。

武則天好心情的慢慢的往紫禁城走,沿路也買了一些小孩子喜歡的玩具還有一些筆墨紙硯之類的學習用品就回去了,這後宮自己見了,大臣自己也見了,也該看看這個身子留下的種是不是和他一樣了,要是一樣的話,自己可得準備着手培養一個沒養歪的,武則天雖然喜歡權勢,可是這大位也得有繼承人才是,雖然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厭倦了爾虞我詐,可是總得備着才行。

回宮後,武則天拟好聖旨就讓高無庸去和親王府頒布聖旨去了,和親王一邊接着聖旨一邊暗自咬牙,皇兄真是太壞了,好歹讓自己再辦一次喪事啊。

下旨後,武則天才靜下心考慮明天見自己便宜兒子們的事情,這大阿哥永璜今年已經17歲了,若是記憶沒錯的話,這大兒子混的不怎麽樣,婚沒結差沒當,17歲了還在上書房念書,年紀是有些大了,明天去看看,要是聰明的,武則天就決定讓他進入朝堂學習學習,不聰明那就繼續在上書房呆着吧。

三阿哥永璋和四阿哥永珹分別是10歲和6歲,還有些小,等過幾年再讓他們入朝,五阿哥永琪4歲、六阿哥永瑢2歲、七阿哥永琮2歲、八阿哥永璇1歲,這就是武則天現今所有的便宜兒子,在腦子裏過了一遍後,武則天挑挑眉,這渣龍兒子還挺多,可惜就是女兒有些少,再次仔細的查看了一遍記憶,武則天又發現這渣龍還有個13歲的弟弟,武則天覺得,雖然這條龍很渣很色,可是還是很懂得制衡自己兄弟的,一個整天裝瘋賣傻,一個小小年紀就被過繼了,不過從記憶裏看,這渣龍對這個小弟弟還是不錯的,從小那就是當兒子養的。

第二天,武則天下朝就去了上書房,上書房門口的小太監看到後本來想要禀報也被武則天攔下了,武則天并沒有進到上書房裏,只是站在窗外聽着裏面的情況,聽了一陣子後才進到了上書房,此時上書房的師傅還是劉墉,劉墉看到武則天後忙和其他阿哥世子一起對武則天行禮問安。

武則天揮手說道:“免禮,朕今天來看看這些孩子們的進度如何。”

劉墉起身恭敬的說道:“回禀萬歲,阿哥和世子們都聰慧過人,舉一反三。”

武則天挑挑眉并沒有相信劉墉所說的話,俗話說報喜不報憂,武則天覺得還是自己親自檢查一番才放心,于是說道:“既然劉墉你如此說,那朕就考察考察。”

下面的大阿哥三阿哥和弘瞻都有些緊張,而永壁和永瑸則沒覺得怎麽樣,自己上學的時候阿瑪就教過自己要藏拙,永壁和永瑸也很聽話,自從上了上書房也沒什麽攀比的行為。

武則天把一切都看在了眼裏,伸手招了招永珹,永珹忙邁着自己的小短腿蹬蹬的跑到武則天的面前,睜着黑溜溜的眼睛好奇的看着武則天,他不知道皇阿瑪叫自己過來幹什麽,武則天笑着摸了摸永璇光溜溜的小腦門說道:“這次考察永珹你不用回答,你現在剛來上書房,先聽你哥哥們怎麽說。”

永珹乖巧的點點頭說道:“是,皇阿瑪。”

武則天和永珹說完後,就說道:“好了,朕也不問你們那些四書五經,朕今天就問一個實際的問題,若是金川要和大清開戰怎麽辦?”

永璜永璋和弘瞻互相疑惑的望望,他們在上書房讀書自然讀的是四書五經,這戰争之事還真沒想過,武則天也看出了他們眼中的無措,說道:“這個不需要你們條條框框的背誦,只要告訴朕你們的想法就是了。”

永璜作為老大自然是打頭陣了,硬着頭皮說道:“秉皇阿瑪,兒臣覺得自然是出兵征讨。”

武則天轉眼看着其餘五人,“兒臣/臣弟/奴才附議。”

武則天挑挑眉繼續問道:“那怎麽出兵?”

永璜無奈的再次開口說道:“兒臣覺得自然是帶着比金川更多的兵力征讨。”

武則天沒有說什麽,而是看向永璋,還是十歲幼童的永璋皺着包子臉說道:“兒臣覺得,書上說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很對,若是大清有了優良的兵器,兒臣覺得這出征的隊伍即可減半。”

武則天點點頭還是沒有說什麽,而是看向了弘瞻,弘瞻有些臉紅的說道:“臣弟覺得一個國家的經濟才是根本,若是這個國家的國庫沒有了銀子,它就供養不起軍隊,這樣大清就不用費一兵一卒,便可勝利。”

武則天還是點點頭沒有說話,這時永壁也說道:“奴才覺得三阿哥說的很對,不過不能光顧着改良兵器,這士兵的身體素質也得跟上才行。”永瑸也附和的說道。

武則天聽着五人的回答,大致把性子也摸清楚了,永璜是個實心眼兒,那就适合的是禮部,永璋的性子比較活,适合的是工部,弘瞻的性子重錢財,适合的是戶部,而永壁适合兵部、永瑸并沒有什麽自己的意見,還是需要發展。

想好後,武則天才說道:“你們的想法都不錯,可是各有各的缺陷,這些缺陷不用朕說,你們也該明白,因為你們五個人說的想法都是互補的,合在一起完美,拆開後就有很多漏洞,這就說明你們還沒有想細想透了,這個問題就是個作業,各自回去自己想想,三天後把想好後最好的辦法寫在折子裏遞給朕,明白了嗎?”

五人忙說道:“兒臣/臣弟/奴才遵命。”

武則天滿意的點點頭又對劉墉說道:“劉墉,你不要光教他們四書五經,這應用實際也該弄清楚一些,畢竟他們以後也不需要靠這,多明白些生存之道才好。”

劉墉忙說道:“微臣接旨。”

武則天說完後才露出笑臉說道:“好啦,今天的時間也差不多了,朕把賞賜都送到你們的住所了,你們也回去休息休息吧,弘瞻和朕走。”

其餘五人告退後,弘瞻則樂颠颠的跑到武則天的面前說道:“四哥,咱們去哪啊?”

武則天笑着看了一眼弘瞻說道:“弘瞻,都多大還這麽冒冒失失的。”

弘瞻不在意的說道:“不是還有四哥嘛,我可是一點都不擔心。”

武則天無奈的說道:“好了,你跟朕回養心殿吃吧。”

弘瞻高興的點點頭,乖乖的跟着武則天走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