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皮蛋拌豆腐
第7章 皮蛋拌豆腐
等她擡頭看清眼前之人時,卻發現不是別人,正是那日誤會她要行賄的巡街捕快。
趙暮也沒想到這會擺攤在這賣炸小魚的也正是那日早晨在同福巷賣朝食的小娘子。兩人視線對上,趙暮感受到對面笑意盈盈的眸子,突然沒來由的覺得有一些尴尬。可是人已經站在食攤前了,現在臨陣脫逃也不太好,趙暮正這樣想着,卻又聽見那句清脆悅耳的“要來一包炸小魚嗎?”
喬薇心裏才不覺得有什麽好尴尬的,正經事只有一件——那就是多多賣吃食,來多多的食客才好。她這才又問了一句,見沒有吭聲,還擡起手在對方眼前晃了晃,“想什麽呢?”
“來一包。”趙暮輕咳了一聲,回答道。
“好嘞!”喬薇麻利地将炸好的小魚從油鍋裏撈出來,等待稍稍晾涼一會的功夫,她擡眸瞥見今晚趙暮的服飾,不是他那日巡街穿的官服,而是一件尋常的鴉青色襕袍。
炸小魚還燙着,兩人就這麽幹對着站着也有點尴尬,于是喬薇尋了個話題搭讪道:“郎君今日已經下值了嗎?”
趙暮點點頭,卻沒有回答一個字。
喬薇也不再多說,趕緊把炸小魚裝進油紙包裏遞給對方,結束這令人無所适從的談話,“六文錢”。
趙暮從身側的荷包裏倒出幾文錢,大致看了一眼便将銅錢放到喬薇的掌心之中。
呼,總算是賣完了,收攤回家!
正巧張妙青和毛毛也從轉角處過來,毛毛耐不住性子,一蹦三跳地朝喬薇跑來,“阿薇姐,賣完了沒有?”
“當然啦,我是誰啊?”
“那我下午也有幫你啊!”
“對哦,也多虧了我們毛毛。”身後傳來幾聲談笑。
趙暮走出兩步,聽着聲音,忍不住側身回頭瞧着兩盞燈籠下聚在一塊的三人,橘黃色的溫暖光亮好似溫柔地給一切都鋪上一層薄紗,三人邊打趣邊動手一起收拾食攤上的物件,就這樣談笑聲漸漸消失在夜幕裏。
Advertisement
趙暮捏了捏手中包的鼓鼓快要裝不下的這包炸小魚,感覺到似乎有些涼意,便轉過身也踏上了回家的路。
借着街邊的兩排燈籠,遠遠的趙暮便看見了黑夜中自家宅院,沒有點一盞燈籠的宅院,有一點像一座無言的巨獸。
趙暮走上前,輕輕拍了拍門前的銅鎖,又等了一會,便聽見阿達的腳步聲,吱呀一聲,是門開了一條縫。
阿達眯着眼睛往前探了探,眼角便又擠出了更多細細長長的皺紋,看清了是自家的郎君回來了,又伸手将門開的大了些,“是暮哥下值了?”
趙暮點頭又問道:“阿娘已經睡下了嗎?”
“還沒呢。”阿達又慢慢将身後沉重的木門關上,插上門闩。
趙暮徑直沿着回廊走到了後院裏阿娘住的院子,看見那裏還仍亮着一盞微弱的燈光,心裏就便感到一些安心。這座宅子雖然夠寬敞,完全足夠他們母子住,可就是太大太空曠了些,卻顯得有些寂靜蕭條。四周裏靜悄悄的,也黑黢黢的,只有阿娘的房間還透着一絲光亮,這便夠了。
——
寒冷冬日漸漸也過去了,小河邊的細長柳條都已抽出嫩綠的枝芽,這幾日走在路上,喬薇都能感覺到吹拂在臉龐上的風帶着些些暖意。
這幾日到了寒食節,寒食節為了紀念介子推而需得禁火三日,寒食節結束之後便又接着是清明節,到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出城踏青和掃墓。
雖然掃墓祭奠先人是件會讓人沉浸在悲傷氛圍裏的事,但是郊外那些春日的氣息,卻又讓人感到鮮活的生命力。
因為寒食節不能生火,因此這幾日喬薇便也不再早起晚出地去賣朝食和宵夜,也當是給自己放個假。
不過不能生火的寒食節要吃什麽,喬薇早在半個月前就已經想好了,此時她看着小廚房角落裏的一個樸實無華的大黑瓷壇子躍躍欲試,決定現在就打開看看。
喬薇小心地拿出一個裹滿黃泥巴漿液的鴨蛋,簡單沖洗之後就往壇口那麽一敲,磕出一個口子後慢慢剝開,腌制好的皮蛋殼很好剝。這時候鴨蛋的蛋清已經變成了半透明卻又帶着些青黑色,上面還長出了幾縷松枝狀的花紋,漂亮極了,就像是天然長成的青黑色琥珀一樣。
喬薇輕咬一口,內裏立馬緩緩流出已經變成墨綠色的流質蛋黃。這一口已經能嘗到腌制好的那股皮蛋香味,只是光吃皮蛋的話有些單調,皮蛋還是和豆腐涼拌最搭!
先将瓷壇裏的皮蛋都摸出來,一個個洗淨後瀝幹保存。再從中挑出幾個順眼的今天先和豆腐一起涼拌。
将皮蛋剝好切成月牙狀擺盤,再拿出一塊嫩豆腐也将其切成一個個差不多大的小方塊,放在皮蛋的中間。
燒到微微冒煙的熱油潑在切碎的生姜、蒜末、芝麻、茱萸之中,等到油溫稍冷卻,再放入一點白糖、秋油、鹽、醋和芫荽末調味拌勻。
将這一碗調料均勻澆入皮蛋豆腐中,一盤顏色豐富、爽口的皮蛋拌豆腐就做好了。
毛毛這幾日因為只能吃寒食而有些悶悶不樂,再加上過完這個清明節就得去書院讀書,心情就更難好得起來。
等到大家都已經在桌邊坐下來之後,他才慢慢吞吞地挪過來,耷拉着腦袋。掃了一眼飯桌,還是那些馓子、青精飯之類的。
喬薇先給他舀了一勺皮蛋拌豆腐,“今天做了不一樣的,嘗嘗。”
毛毛看見這黑乎乎的皮蛋和熟悉的白豆腐,倒是很難覺得它們在一起會變成怎麽好吃的東西。
他慢慢拿起勺子放進嘴裏,乍一嘗到皮蛋帶着一股有點奇怪的難以形容的味道,完全想不出它原來只是一枚鴨蛋,但這味道又有些上頭,再來一口柔軟細膩口感的白豆腐,當然更絕的是澆在上面的醬汁,使得皮蛋和豆腐保留自身風味的同時又添了酸酸辣辣的滋味,十分開胃爽口。
毛毛嘗了一口兩眼頓時放光,立馬很好地接受了皮蛋的奇怪口味,一勺接一勺地吃起來,再也不見之前的萎靡不振。其他三人一見他這反應,忍俊不禁起來,便也紛紛拾起筷子開始享用。
這幾日城門外車馬骈阗,都是家家戶戶去郊外掃墓,再加上如今春光甚好,大家都願意出門走動游玩。
因為喬薇的娘和張妙青的爹的墓還在下沙村老家呢,于是兩家人就決定不如去城內的慈恩寺供奉一盞長明燈,撒點香油錢,也算是祭奠過了。
知道要去寺廟逛逛,喬薇還是有些興奮的,畢竟來了水安鎮這麽些日子,雖然天天出門,可是卻難得去游玩。
第二日,喬薇換上一件淡藍色的窄袖羅裙,梳了一個雙蟠髻,和華大娘一家人一起出門。
平日裏寬闊的青石板大街,此時都有些顯得擁擠,街道中間堵着一些要出城的馬車或驢車,有些轎子頂上還插着些柳條枝,枝蔓垂下來,随着風慢慢擺動。而街道兩邊攜家帶口的則大都是像喬薇她們這樣去寺廟上香。
供奉了長明燈,喬薇在菩薩前誠心禱告,希望原身的爹娘能夠早登極樂,希望他們一家三口能再團聚。
同樣祭拜完的張妙青也站起身來,挽着喬薇的手,說要去慈恩寺後山的那塊桃花林看一看。
慈恩寺後山那塊景色确實不錯,不過就是喬薇他們去晚了,這會開的粉嫩的桃花林下的草地上早三人一堆、五人一夥地坐滿了人,大家席地而坐又帶來了一些果子糕點,在一起賞花賞風景。喬薇看着這一幕簡直很有現代時的野餐景象。
走走逛逛一下午,雖然春風和煦,空氣清新宜人,花朵也嬌嫩可愛,但四人都感到有些累了,看着日頭漸斜,于是決定是時候打道回府了。
華大娘臨時決定帶着毛毛去買些他上學要用的筆墨紙硯,喬薇則和張妙青先回家歇息。
兩人剛走過前院回廊,正準備由垂花門到後院喬薇他們住的院子時,張妙青卻眼尖地透過漏明花牆瞄到了兩個熟悉的身影。
“咦?”張妙青忍不住好奇地發出低低的一聲。
喬薇本來正專心致志走路,她的腿現在又酸又痛,簡直恨不得飛奔回去。聽見張妙青的這聲,她偏過頭去先往四周看了一眼,沒發現什麽特別的,于是湊過去問道:“你咦什麽呢?”
張妙青拉着喬薇往透明花牆這邊站了站,又努努嘴道,“你瞧,這不是我婆母嗎?”
喬薇往前看卻只瞄到一抹衣角,不過曹春華和方嬷嬷已經穿過垂花門,也走到這條回廊上來了。
兩方人馬就這樣面對面打了個照面,這還是喬薇第一次見張妙青的婆母,按理說住了這麽久早該去拜見,但是礙于她們婆媳之間不和諧的關系便一直沒有去。
喬薇趕緊和張妙青一起福身行禮,“母親這是要預備出門?”
“下午和方嬷嬷一道去了城外踏青,這會到了晚上突然想念起好久沒吃醉春樓的烹羊肉。”
喬薇這才擡眼偷偷打量了一下張妙青的婆母,原來聽說兩人的事跡,一直在腦中把她刻畫成尖酸刻薄的老太太形象,今日一瞧,雖然是給人一種不好親近的距離感,但卻感覺不出刻薄愛刁難人什麽的,只是覺得應該是個自持身份的老夫人。
“這位想必就是喬小娘子吧,上回你送來的飯菜很是可口。”
“哪裏哪裏。”喬薇乍一聽見曹春華提起自己,吓了一跳,趕緊回應道:“叨擾多日,我早該去向老夫人請安的。”
雙方又簡單說了幾句家常話,曹春華不再說話了,于是張妙青和喬薇兩人乖巧地往牆邊靠了靠,讓出一條路來。
等到曹春華和方嬷嬷走遠,瞧着她們的身影出了門之後,張妙青嘴不禁張成雞蛋大小,轉過身來不停搖晃喬薇的肩膀,激動道:“她今日是怎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