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烤魚

第23章 烤魚

馬維傑捂了捂耳朵, 又向左右張望了一番,因為還在上早課,各個院子裏的朗朗讀書聲還挺大的, 因而沒有人注意到剛剛毛毛的那一嗓子。

“喊那麽大聲幹什麽?”馬維傑三兩下便吃完了一整份雞蛋灌餅,嘴裏還剩下半口,含糊不清地說道, “味道還不錯, 就是冷了。”

“唉唉唉,你又一次承認了我阿薇姐做的吃食好吃。”毛毛還剩下小半個雞蛋灌餅, 一聽見馬維傑的話,連忙吞下一口提醒道。

“好吃就是好吃, 這有什麽不能說的?”馬維傑這會已然不在意和毛毛的賭約了,既然水安鎮來了一個會做飯的小娘子, 那憑什麽他馬維傑去吃還要像見不得人似的?

見他如此,毛毛也不再執着于原先兩人的争執, 倒是覺得馬維傑這人雖然愛面子,嘴上也經常不饒人,但是吵吵鬧鬧地也挺好玩的。

“那你阿薇姐是在哪擺攤來着?哪日得了空我去瞧瞧。”

“原先那兩個也快不做了,我阿薇姐租了新鋪子還沒開業了, 到時候開業那日我帶你去瞅瞅,有新品吃。”毛毛明明只有馬維傑胸口高, 此時拍拍胸脯倒是顯得他是大哥似的。

不過看在以後跟着毛毛沒準能蹭到許多新品吃時,馬維傑也不在乎這些, 滿口答應下來。想着朋友多了就是好,功課有高硯幫忙, 好吃的可以蹭毛毛的。

兩人興致勃勃地就各種美食聊了半晌,日頭曬的兩人出了一身汗, 膝蓋處也酸的更厲害了,好在看見啓智院和明理院門口都有學生陸陸續續出來活動身體或是上茅廁,便知道早課就要結束了。

兩人嗓子也幹了,只各自轉身揮揮手,不再多說一句地往自己的書院走去,站了這麽久,可得好好歇歇了。

——

整理了好幾日,原先空蕩的庭院中已經擺了好幾個箱籠。原先喬薇和華大娘她們三個搬來水安鎮的時候壓根沒帶什麽東西,主要是也沒什麽可帶的,只一人背一個包袱,裝着常穿的衣裳。

如今短短住了半年能有這麽多行禮,其中一大半都是毛毛的,他的各種玩具,一大摞書和文房四寶,以及其他。倒是喬薇和華大娘,還是那麽些衣裳,外加上喬薇之前擺攤添置了許多下廚用的鍋碗瓢盆,也足足裝了一箱子。

天氣漸漸也總算不那麽熱了,連刮來的風都變得溫柔輕柔起來,秋日要來了。只是太陽還是明晃晃的,這樣的日子正适合搬家。

喬薇她們今日是準備将所有的家夥什都搬過去,然後幾人好好打掃一番,後日就正式開業。

Advertisement

華大娘又在各個屋子裏轉悠了一遍,仔細又點了一遍,發覺沒漏掉什麽。黃志忠大清早就去租了兩輛驢車,加上自己家的這只小毛驢,三輛驢車後面拉着長長的木板,兩邊又裝上擋板,幾個壯碩的仆人一起抱着大箱籠裝好。

黃宅裏除了曹春華沒有露面,其餘的人就架着驢車,要不坐在驢車上,三架驢車慢慢就朝着風安街那間店鋪而去。

風安街這條街倒是賣什麽的都有,成衣鋪子、藥店、首飾店、書肆還有一家二樓高的酒樓。

喬薇坐在晃晃悠悠的驢車上,手肘撐着靠在一邊的箱籠上,擡頭看着這家門前食客進進出出的二樓高酒樓,屋檐下挂着“飛月酒樓”字樣的牌匾。真是好羨慕啊,什麽時候自己也能開這樣豪華的酒樓,那一日得有多少進賬啊?

其餘還分散着幾家和自己鋪子差不多樣式的食肆,喬薇租的這家店面就在風安街的最末尾,前面就是一堵牆,将和那邊的一片官舍隔開。這邊還留了一條小巷子,前頭這一片臨街的都是鋪子,從這條巷子走過去,後面一片都是住人的屋舍。

喬薇心裏還在想着,風安街雖然倒是還挺熱鬧,就是自己這家店太靠裏了,前面還有好幾家相似的食肆,要怎麽能讓食客多走幾步到自己家來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還沒想出什麽眉目,驢車猛地一停,喬薇也随着慣性往前一趴,仰頭一看原來是已經到了。

華大娘和張妙青已經麻利地跳下車,衆人開始又将這幾個大箱子往裏面般,喬薇趕緊三兩步跑過去,用鑰匙将門打開。

其實這裏已經沒什麽好收拾的,前幾日喬薇和華大娘只要有空就會時不時地來收拾收拾,而那幾個箱子,就又暫時放在後頭院子中,誰的東西就任由誰收拾吧。

因此幾個仆人只放下箱子,就被黃志忠趕回家了。

喬薇和華大娘先将各自的衣物拿出來,張妙青和黃志忠則還是第一次來,兩人先後四處轉了一圈。

“你還別說,這後頭這院子倒是和我們家的挺像的,就是要寬敞不少。”院子一角一樣有一口井,西廂房門口栽着一顆梧桐樹。那邊還有一大片整齊像是開墾過的土地,想來是原先的主人在這種了一片菜地。

這院子的主屋依舊還是留給華大娘和毛毛住,喬薇住在西廂房,東邊的屋子就先空着。

中午幾人也沒什麽精力在自己親自下廚,正好喬薇想着知己知彼,不如就先去這附近的食肆嘗嘗鮮好了。

四個人走了幾步,一起到了風安街前頭的一家孫家腳店。幾人一進店門,立馬有一熱情的娘子快步從櫃臺後迎了出來,“幾位客官,裏面坐,要吃點什麽?”

幾人看着随意點了一桌的菜,嘗了幾口,滋味就是家常菜的味道,既談不上多好吃,也不能說太差。

喬薇吃了半飽,每盤菜都吃了好幾口,其實心中已經有了大致的想法。

上一回出來吃飯還是初來水安鎮時,張妙青帶着她們去會英樓吃的那一頓,自那以後因為自己愛下廚,又忙着擺攤賺錢,所以都還沒出去吃過飯。

而看着眼前這一桌,喬薇突然想到,自己開食肆最大的優勢不就是能整點新花樣讓古代人民見識見識!

就像之前擺攤做的奶茶那樣,只要滋味好,還是很容易開拓市場的。

其他食肆大多還是和這家一樣,中規中矩的菜色和味道。那麽過幾日自己的食肆開業的話,得用什麽做主菜而來打響招牌?

直至下午,喬薇還是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張妙青在一旁磕着瓜子,見她這般苦思冥想,還以為她是在衆多拿手菜裏挑不出到底做什麽好呢,“要我說,往日裏你做的那些菜随便挂個牌子出來都會賣的很好的。”

喬薇腦子裏想了想,那些菜好是好,可總是覺得不能讓人眼前一亮,讓人總是期待這家食肆下次會有什麽菜,讓人總是還想來。

“主菜的話,定是肉菜,那無非就是豬肉、雞鴨之類的禽肉或是魚蝦。”張妙青一點一點幫她列出來。

豬肉,因為價廉,尋常家裏倒是常常吃,一般就是和各類菜囫囵炒在一起。至于雞鴨,喬薇倒是想整一個烤鴨,可是目前那個烤爐還沒辦法能造出來,而且也來不及。

魚蝦,水安鎮因為靠近江水,吃魚蝦倒是挺方便的。不過就像剛剛那家食肆,大多都是水煮這樣清淡的吃法。

可能就是水安鎮的人喜歡吃口味清淡的河鮮?喬薇對着依舊磕着瓜子絲毫不嫌口幹的張妙青發問。

“那不然河鮮還能怎麽做?”張妙青好奇反問道,“什麽調料香料都很貴的,大多數人家哪裏舍得放太多,就是那些大酒樓才會舍得吧。”

說的也是,但是這些對喬薇來說都不事啊!前些日子黃志忠回家來,不是正帶回來許多調料香料,足足有一大包袱,能用好久呢。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自然成本也比別人低,那為什麽不做烤魚呢!

将肉多刺少的大魚兩面烤得焦黃酥脆,用花椒、八角、香葉等煮入味,再配上芽菜、莴筍之類的素菜,不比那些清蒸白灼的滋味好多了。而且端出來老大一盤了,正适合三五人吃一條魚。

水安鎮最不缺的就是賣新鮮河鮮的,往碼頭那一逛,就有剛捕撈上來的活蹦亂跳的各類大魚小蝦任君選擇。

喬薇将這個主意一和張妙青說,兩人立即又将還在嚼幹草的毛驢趕出來往碼頭那邊趕,随即就買了一大網兜的魚回來。

喬薇選的每條都比自己手臂還粗還大的草魚和鯉魚,趁它們還在喘氣,趕緊放入大木盆裏用清水暫時養着。等到要做時再撈出來現殺,好歹做烤魚也不算太費時,不耽誤太多時間。

這樣一通忙活就已經到了晚間,可憐的毛驢還沒歇上一回,又被華大娘趕去慶陽書院接毛毛下學了。

到了新家,毛毛倒是興奮得很,從前面的鋪子到二樓的雅座,又跑到院子裏繞了一圈,最後是自己的屋子。覺得哪哪都新奇,哪哪都好。一個不注意他已經又從後門出去,在小巷子裏轉了一圈。

“阿薇姐,後頭還有好幾家鄰居呢,他們都是做什麽的?”

原先和張牙人一起過來看時,喬薇也順嘴問過一句,似乎都是做些小生意的人家。不過這兩日一直在這裏進進出出,倒還沒有和他們碰過面。

“具體的我也不太清楚,等哪日有空,咱們還是送點東西打個招呼好。”喬薇此時正在将殺好的魚放黃酒、秋油和姜片腌制。

既然決定要做烤魚,第一次自然是要自己人吃啊,所以今晚的暮食便是烤魚。黃志忠和張妙青也留了下來,今日他們倆也是幫了許多忙。

将豆皮、芽菜、蘑菇和方才順便買到的新鮮藕都洗淨切好,那邊的魚也差不多腌制好了。

鍋裏等了片刻,油也開始微微冒煙,喬薇立即将魚頭拎起,整條快速滑入鍋中。魚身上面還有未幹的水分,碰見熱油,兩者立馬劈裏啪啦地在鍋裏炸開,大量的煙氣也升起來,讓人看不清鍋裏的狀況。

喬薇自然也不敢在這個油點子四濺的時刻伸頭去看,稍稍一會之後,劈裏啪啦的聲音變小之後,喬薇才敢伸着鍋鏟子稍微鏟了一下魚,讓它不要完全粘在鍋上。

估摸着一面差不多煎好,喬薇一個鍋鏟讓魚身翻個面接着煎,果然下面的兩片魚身已經變得黃黃黑黑的,這會已經能聞見煎魚肉的香味。鍋裏還在滋滋煎着,喬薇又将生姜片、花椒、八角、茱萸熱鍋冷油開始翻炒,再加入秋油、白酒、白糖,一勺清水,烤魚的底料也炒好了。

底料一煮開,喬薇便把一旁備好的幾種配菜一股腦地都倒進鍋中。

魚已經被煎的兩面金黃,焦香四溢。喬薇頗費了點功夫才再不弄破魚身完整的情況下将整條魚從油鍋裏撈出來,放在定制好的大鐵盤中。

這條魚倒是懂事,不長不短的和大鐵盤正正好,再将煮開的各種配菜盛上去放在魚身兩邊簇擁着,看着就熱熱鬧鬧的。底下則是放置了一個長方形的泥爐用炭火慢慢烤着。

最後撒上一把蒜粒,熱油一潑,混着蒜香的烤魚香味就被完全激發出來,勾住人們肚子裏的饞蟲。

喬薇将這一大盤烤魚端上桌,圍坐的幾人立即将頭湊在中間看過去,從沒見過如此粗犷的吃魚方式。

“這條魚這麽大,也不切的麽?”毛毛舉着筷子,似是不知道從哪下筷才好。

“就這麽吃啊,大家随意,雖然是整條魚煎着,但是已經很入味了。”喬薇說着,先将筷子伸到魚腹處夾了一筷子魚肉,又往湯料裏蘸了蘸,送進嘴裏。

其餘人自然對喬薇的手藝不會懷疑,紛紛對着魚身下筷,蘸了湯料後吃下第一口烤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