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是,媽媽
是,媽媽
“爸爸、媽媽,回來了。”北信諾向坐在客廳的父母規矩地打招呼。
北爸爸和北媽媽看了看從棋院剛回家的北信諾,一眼望過去精神是比之前好很多。兵庫比東京更适合小諾,難怪她要鬧着回來。
“吃過飯了嗎?”北媽媽問着從棋院回家的女兒,還是以前話少的狀态。
“還沒有。”
問什麽答什麽,沒有多餘的話語。
“想吃什麽?”北信介接過母親的話,這就是妹妹和媽媽的相處模式。他已經不需要繼續往下看就知道接下來會産生怎樣的情景。
“都可以,哥哥和奶奶做的飯都可以。”聽到北信介的聲音,北信諾緊繃的狀态有所緩和。北信諾開始在心中默念,人要成長、人要成長、人要成長。
“那我們就在家裏吃,你放下東西來廚房幫忙。”
“好。”
北信介去了廚房,北信諾上樓回了房間,客廳只剩下北媽媽和北爸爸,又變得和東京一樣。一樣空蕩蕩的房子、一樣冷漠的氛圍。
“哥哥,奶奶去哪裏了?”
“說是去買些東西,很快回來。”具體去哪、去買什麽東西,他也不清楚。
“那我們做好飯要等奶奶回來再吃。”
“嗯,當然要等奶奶回來再吃飯。”在家裏都是一家人到場才會開始吃飯,有時候奶奶會因為一些事情外出,這時候一般都會提前告知,獨留兄妹二人陪伴吃飯。
在東京不是這樣的。
Advertisement
媽媽和爸爸偶爾會遇見合适的時機同時出現在飯桌上,通常情況下都是北信諾一個人吃飯。甚至飯都是自己從買菜、做飯到吃飯一手獨包。
一家人同時出現在飯桌,開開心心吃飯,在兵庫成為日常,彌補了北信諾內心對溫暖的向往和執着。
現在的北信諾已經可以懷抱着享受、愉悅的态度獨自做飯、用餐,但她還是偏愛和家人一起吃飯,溫暖的小飯桌。
北奶奶回來時,飯菜基本上準備妥當。
北信諾在餐桌上布置餐具,北信介在廚房裏做着未完成的一些事情,分工、合作,自有節奏和定論。
北媽媽有些哽咽,或許将孩子們分開确實是錯誤的決定。
“吃飯了。”北奶奶為了避免北信諾的尴尬,主動讓客廳裏坐着休息的北爸爸、北媽媽二人去餐廳吃飯。
“是,媽媽。”
小諾現在溫和的氣質肯定和奶奶有關。
“不要在吃飯時和小諾聊任何和飯菜無關的話題。”北奶奶看着北媽媽和北爸爸說道,其實老人家想說的是不要在餐桌上講話、不要在餐桌上問責。
關于問責,這兩個人現在大概還沒有這個意識。
“知道了,媽媽。”北媽媽和北爸爸一起回答北奶奶的話語,從老人家的語氣中,她們能感覺到不悅和憤怒。
風平浪靜的餐桌,或者可以說無人說話的餐桌,平常北信諾吃飯時總會和北信介、北奶奶分享自己的一天,會聊到很多話題。
但今天什麽都沒說。
對于前後的差異,北信介難以相信。
他不知道妹妹這麽做時,內心在糾結、在掙紮些什麽。
“小諾,一會下來聊會天。”北媽媽在北信諾收拾完廚房準備會房間時要求道,如果再不聊聊,那麽多問題就沒有時間能夠溝通。
“是,媽媽。”北信諾知道這一刻總會到來。
北信諾回房間換了衣服,拿了現金,下樓準備和媽媽、爸爸聊天。
與其說是聊天,不如說是接受他們的盤問和責問。
“你開始參加比賽了?”
“是。”
“還加入棋院?”
“是。”
“你有沒有想過這些舉動會給你帶來多少傷害?”
“這會帶來什麽傷害?”
“本因家的責問以及未來不停地暴露在大衆視野中。”
“本因家由棋院溝通,他們已經形成合作的協議。至于因為參加比賽的暴露,無法避免。”愛圍棋、愛競技、愛職業賽就要承受所愛帶來的代價,這不正是媽媽和爸爸教給她的重要意識嗎?
“為什麽提前沒有和我們講這件事?”
“媽媽和爸爸平時比較忙。”
“這是你的理由。”
“媽媽,小諾處理好這件事就很好了,這件事沒帶來什麽負面影響。”北信介聽着媽媽對妹妹的追問、看着妹妹回答時的窘境,主動站出來攔截妹妹和媽媽之間的對話。
“小介,如果是你我當然不會這般追問,可小諾她怎麽能處理好這些事情。”北媽媽很溫柔地和北信介說話,與剛剛冷漠的語氣形成鮮明對比。
“媽媽,如果你也能這樣和我說話,我或許就不會這麽反感。”北信諾說完話直接離開,沖出屋子,消失在漆黑的夜晚。
北信諾以前聽過媽媽和哥哥打電話,語氣溫柔、一直在聽哥哥講話,語言中都透露着對哥哥的愛和信賴,那是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濃烈愛意。
那時候,她已經開始心痛,後來逐漸習慣這種對比和落差。
今天真實感受到這股落差時,北信諾一瞬間想要拿起桌上的茶器狠狠地甩在地上,讓茶器的碎裂為自己發聲。
不行,那套茶器奶奶很喜歡。
北信諾換衣服時拿了不少錢,可以選擇住在外面。
可能是過度的能量消耗,也可能是晚飯根本沒吃多少,北信諾感覺自己有些餓了。
她随便進了一家便利店。
“信諾,你怎麽現在在外面?”公冶明爾看着臉色很差、表情很喪的北信諾很是擔心,這種失魂落魄的表情讓人看了心痛。
“公冶,我有些餓了,有什麽好吃的推薦嗎?”
“哦,這幾個熱一些比較好吃。”
“謝謝。”北信諾在公冶明爾推薦的幾款食物中選了一個自己能吃完的套餐。
就算是難過,北信諾也一直克制、理智,不能浪費。
公冶明爾想起之前北信介發給她的短信,希望她能幫助關注北信諾的狀态,難道北學長那時候就想到會有今天?公冶明爾快速給北信介發去短信,告訴他北信諾在她打工的店裏、北信諾在吃東西還有北信諾糟糕的狀态。
北信介很快給公冶明爾回了短信,告知公冶明爾北信諾離家的原因,并且希望公冶明爾能夠幫助暫時照顧并穩住北信諾。
公冶明爾匆匆回了北信介發來的短信。
“信諾,擦擦你臉上的眼淚。”公冶明爾将抽紙遞給北信諾,信諾應該沒有意識到自己臉上的淚水。
“抱歉,謝謝。”
“你沒必要和我道歉,你怎麽了?這個點跑出來。”公冶明爾坐在北信諾身邊,能看見平時看不見的信諾也很有意義。
“和家裏吵架了。你還在打工,會不會耽誤你?”雖然店裏沒有人,但現在還是打工時間。
“沒事,我馬上要下班了。現在也在準備關店了。”店長會為公冶明爾單獨關店再支付一筆工資,所以公冶明爾一直很喜歡一天最後的晚班,能讓她拿到更多的錢。
“公冶,晚上能去你家住一晚嗎?”北信諾沒打算晚上回家,她不想再和媽媽、爸爸待在一起,她不想解釋自己沖動的行為。
“我家很小,只要你願意去,我就帶你去。”公冶明爾很擔心北信諾能不能适應她家的環境,但看着信諾現在的狀态,她有不忍拒絕。
“願意,我去。”只要是能離開家裏,她都願意。
“你先吃飯,等我關店後和我一起回家。”
“好。”
公冶明爾将北信諾的想法告訴北信介,北信介僅僅說了打擾之類的話語,算是默許北信諾的做法。
“奶奶不用擔心,小諾的朋友發來短信說小諾晚上回去她家裏。那個朋友是小諾的同班同學,我也認識。”北信介回家安慰還在擔心的奶奶。
得知北信諾沖出家裏的北奶奶少見地發脾氣,如果家裏都不能成為孩子遮風避雨的港灣,孩子還能去哪裏遮風避雨、舔舐傷口、休養生息。
“以前我從不幹涉你們如何教育小諾,是因為我一直相信你們是很好的孩子,一定會将小諾教好。可事實卻不是這樣,小諾為了活下去回兵庫,你們該好好反思自己的行為和做法。”只是離開一小會就讓他們抓住傷害小諾的機會,唉,怎麽解決這個問題。
“媽媽,不要生氣。”北爸爸一邊寬慰母親,一邊安慰妻子。
“媽媽,我錯在哪裏?”
“小介,當時你在場,你覺得她錯在哪裏?”
“媽媽不該冷漠地追問妹妹、媽媽不該用兩種态度對待我和妹妹、媽媽要多聽聽妹妹想說什麽。媽媽,妹妹不是你的員工。”
媽媽在和自己講話時,透露的溫柔為什麽不能給妹妹一些?
自己和妹妹之間的強烈對比會讓他和妹妹之間産生隔閡。
“是,媽媽。這大概是妹妹在媽媽身邊經常說的話,我不知道妹妹究竟經歷過多少拒絕和忽視才演變成這個模樣。她從來不會和我、和奶奶這樣說話。”
終于妹妹和媽媽之間爆發争執,作為外力的他和奶奶可以介入解決問題。
從聽到媽媽回來,他就在期待媽媽和妹妹的争執。
“那我該怎麽做?”北媽媽将問題抛給兒子,此時此刻她還是覺得自己問題不大,問題更多的是女兒。可懂事的兒子說自己錯了,那她肯定存在錯誤。
“如果媽媽不覺得自己做錯,那就不需要改。”北信介在媽媽的眼中看到的不是真誠想改變,只是為了應付而已。
如果媽媽不将妹妹放在合适的位置、如果媽媽不認真看待妹妹和她之間的關系,別人說什麽都是沒用。
‘是,媽媽’就是妹妹無聲的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