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沒票買票

第29章 沒票買票

見二姐和黃天大那邊大概進入正常狀态,林駒就沒過去,他要趁此機會,辦些別的事情。

向東邊走去,不遠處就是新華書店。

書店倒是不小,但空空蕩蕩的,櫃臺上沒有幾本書,幾個售貨員正聚集在一起,叽叽喳喳地,也不知道聊些什麽。

林駒轉了一圈兒,終于找到了自己的目标:《數理化自學叢書》。

一套六本,分《代數》、《平面幾何》、《立體幾何》、《三角》、《物理》、《化學》,價錢兩塊二一套。

林駒喊了好幾聲,一個四十來歲的大嬸,懶洋洋地過來。

“喊什麽喊?什麽事兒”?

好像林駒欠她多少錢似的。

唉,大鍋飯害死人啊,就這服務态度,也難怪你們以後的日子不好過。

“把這個《數理化自學叢書》給我來四套”。

“什麽?四套?你有錢麽”?

林駒也懶得跟他啰嗦,拿出一張十元的大團結,往櫃臺上一拍。

“等着”。

大嬸先找了錢,才給林駒拿書。

“大嬸,給我點兒紙繩呗,這麽多書,不好拿啊”。

現在書店賣書,沒有包裝,但是有紙繩,可以把書捆上拎着。

“小孩兒不大,事兒還不少”。

總算是揪了一段紙繩,扔給林駒。

林駒想把書捆上,動作慢了些。大嬸看着又不順眼了。

“看你梱得的那樣兒,拿來”。

不由分說,就把書搶過去,幾下子就利落地捆好了。

“走吧”。

把書一推,就走了。

唉,人倒是還不怎麽壞,就是這服務态度太差,難道好好說話,就能掉幾斤肉?

看在你們城裏人活着也不容易的份兒上,我原諒你。

寬容是男人的美德,我寬容,不跟你一般見識。

這套《數理化自學叢書》,是書店裏唯一的一套學習輔導書。

據說在風城縣城裏面也沒有賣的。

林駒前世念書的時候,自己就曾經想買一套。但是也沒有買到,後來就從同學那裏借來抄寫。

這套《數理化自學叢書》,是此時最為暢銷的讀物,它的最大特點,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最适合于青年工人自學。

不過,此時沒有其他的教輔資料,作為學習輔助教材,也很實用。

這四套,林駒打算自己留一套用,給弟弟妹妹一套,羅雅一套。剩下的一套,就給馬家堡子學校的老師們。

如果買書算是滿足精神需求的話,林駒現在就要解決物質需求的問題。

生活固然需要理想和情懷,但在這個物質匮乏的時代,物質上的改善,才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品質的提高。

現在還是票證經濟的時代,幾乎所有的商品,都要憑票購買。

農村也發一些票證,但都是一些日常的生活必需品。

肉啊,糧食啊,這類票證沒有。火柴票,肥皂票、布票倒是有,但是不多,數量似乎比城裏人要少。

大概發票的人覺得,農村人似乎就應該比城裏人少穿衣服。

糖票一戶一年一斤,月餅票兩人一塊月餅。如果一家人的人口是單數,就要跟別的人家分享一塊月餅。

現在手裏有錢了,自然就要改善一下家裏的生活。

趁着現在錢還在自己手裏,林駒要及時地花出去。

否則,回到家裏交給母親,想按照自己的意思花錢,就不容易了。

這固然是母親要攢錢,同時也是林駒的觀念不同。

在他看來,除了必要的儲蓄之外,有錢就要盡快的花了,把錢藏在家裏,或者存在銀行裏面,其實就是自我貶值的行為。

利息總是跑不過通貨膨脹的速度。

林駒到了郵局後面的街上。

他記得,這條街上,就是綠江傳統的票證販子們的活動場所。

這個時代是各種物質票證,後來是國庫券,外彙卷、郵票、股票等票證的地下交易市場。

之所以在郵局附近,是因為這裏通訊方便。

手機、傳呼機什麽的自然沒有,街上也沒有公用電話。

郵局裏面有長途電話和市內電話營業,所以票證販子們就把這裏作為活動場所。

林駒到這裏的目标,就是肉票、糧票、布票。

至于他計劃中的四大件,手表,縫紉機、自行車、收音機,這次不再計劃之內,打算留在以後再解決。

這些東西買了之後藏不住,一下子拿回去,很可能引來負面影響。

目前還必須采取穩紮穩打的戰術。

五六個人正在街上徘徊,一看他們那警惕的樣子,就知道是票證販子。

林駒前世曾經學過經濟史,明白一個經濟現象。

古今中外,歷朝歷代,即使是再嚴格的經濟管制,也阻擋不了地下經濟現象的發生。

管制越嚴格,地下經濟就越發達。

無論是什麽東西,只要有了價值,就有了商品屬性,就伴随着流通和交易的特點,這幾乎就是天然的屬性。

票證也不例外。

見林駒是個小孩兒,開始的時候沒人來搭理他。

但是林駒也不着急,就在街上呆着不走。

過了二十來分鐘,終于有一個三十來歲的男人過來,小個子,黑黑瘦瘦的。

“小朋友,該回家吃飯了”。

小個子開始搭話了。

“我家不在這裏,沒有糧票,吃不了飯”。

這就是開始引出話題。

“你是學生吧”?

“對,我是學生,也是社員”。

社員,就是公社社員的意思。

名稱挺好聽,其實就是農民的代名詞。

說着,林駒就拿出了介紹信。

一是表明自己的身份,二是表明自己不是綠江本地人,不會給對方構成什麽威脅。

掏出介紹信的時候,假裝無意地把幾張大團結帶了出來。

這是表示有錢,買得起票證。

小個子眼睛叽裏咕嚕轉了一會兒。

“同學,到那邊說話”。

“好”。

兩人來到街角,小個子四下看了一圈兒。

“同學,你都要什麽票”?

“肉票有麽”?

“你要多少”?

“十斤”。

“三毛錢一斤”。

現在豬肉的價格,是六七毛錢,加上三毛錢,也不過一塊錢。

“給我來十斤。全國糧票和地方糧票呢”?

全國糧票,是全國通用的,全國各地都可以使用。

它的特點有兩個,一是全國通用,二是到任何一個糧站裏面,都可以購買細糧。

地方糧票,是安東省內的糧票,只在省內有效。

“全國的兩毛錢一斤,地方的一毛錢一斤”。

“全國和地方一樣五十斤”。

“地方有五十斤,全國只有三十斤”。

“行,那就地方五十斤,全國三十斤。布票呢”?

“兩毛錢一尺”。

“八十尺有麽”?

林駒曾經計算過,以布幅四尺五算,一個成人做一套衣服,大約七尺布左右。現在家裏八口人,外加已經出嫁的大姐,一共九口人。

去掉弟弟妹妹還小,也需要六十來尺布。

家裏沒有縫紉機,就得求二大娘給做。

這麽多衣服,自然不好叫二大娘白出力。

林駒打算把二大娘的份兒也帶出來,再給二大娘十尺布票和一些錢。

所以才喊出了八十尺的數目。

“你等一下”。

小個子跑回去,跟另外幾個人嘀咕一會兒,跑了回來。

“八十尺有了”。

“行,就這些,算錢吧”。

“三十塊”。

林駒也沒讨價還價,掏出三張大團結,遞了過去。

小個子數好了票證,林駒接過來,揣進兜裏。

“你不數一數麽”?

“不用,下回還來找你”。

你剛才數的時候,我就看明白了,還用數?現在也沒有假票,何必費事。

“要什麽就來找我,我天天來”。

“好,下回還來找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