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83章

切開來賣

大人們都不支持,連修遠大大都哈哈笑,擺明了看孩子們的熱鬧。

虞凱勸說大姐:“要不我們先去新華書店吧,再等會兒就開門了。”

家公爺爺讓婆奶奶拿錢給他們:“先去買點早飯過來吧,早上都沒來得及吃。”

如果孩子們不在,他們三個大人随便湊合一下就行。吃兩塊鍋巴喝兩口水,也夠夠的了。

但小孩不行啊,小孩長身體呢,當然要好好吃飯。

姐弟幾人跑到距離小區半條街的地方,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縣城和鎮上的區別了。

好熱鬧啊,但是早飯攤子就有十幾個。

有賣雞蛋餅的,裏面裹油條,一塊錢一個,有辣醬和甜醬兩種口味。

有賣油炸糍粑的,切成方方的小塊,炸的表面金黃,甜口還是鹹口随便自己選。

有賣豆腐腦的,滿滿一碗,裏面放的蝦皮炸黃豆還有切得碎碎的鹹菜,瞧着就很香。

不過姐弟幾人最稀奇的是飯團,居然就是在水紗布上舀一勺煮好的紅白米飯,裏面放點鹹菜再加半根油條,裹起來紮實了,重新打開裝進塑料袋裏,5毛錢一個飯團。

三個大的瞬間異口同聲:“我們早飯也能這麽賣!”

對呀,這個多簡單,而且多實在。吃一個飯團下去,估計一上午都不會餓了。

楊桃還分析:“裏面除了包鹹菜和油條外,還可以換成其他東西,這樣口味多一些。”

Advertisement

江海潮立刻掏出5塊錢,買了10個飯團,剛好夠大人小孩吃。

虞凱咬了一口,認真地強調:“這個配豆漿最好吃。”

那可別想了,家公爺爺和婆奶奶只兩個人,估計誰都沒空去磨豆漿。

婆奶奶看他們拎回來的飯團,習慣成自然地抱怨:“你們自己吃就好了,我又不餓。”

她話說出口,突然間想起還有修遠大大在,立刻又補了句,“這個倒是不錯,不像包子,咬一口面都是虛的。”

修遠大大也認為飯團挺有意思的,還開玩笑道:“以後我下田就帶這個,頂餓。”

家公爺爺喊他們:“你們吃完了就去書店吧。”

可幾個孩子走了沒多遠,江海潮看着個穿拖鞋的人端了一碗豆腐腦往小區走,突然間冒出一句:“我知道該怎麽弄西瓜了。”

“啊?”

弟弟妹妹們都驚訝,怎麽又說西瓜的事了?

江海潮難掩興奮:“你們忘了在馮雪家怎麽吃水果了嗎?切成小塊,放在碗裏,上面插牙簽,直接拿牙簽戳着吃。這樣每個人都能吃到,又不會吃很多。”

她過于激動,畫都有點颠三倒四,好在弟弟妹妹們跟她心有靈犀,迅速找到了點。

虞凱還提出了實際問題:“我們沒碗啊也沒牙簽。”

江海潮手一指前面路人端着的豆腐腦:“這不是碗嗎?用一次性的碗就行。”

于是他們直接跑到人家豆腐腦攤子上,要問人買一次性的塑料碗。

那攤主直接手一揮:“行啊,你買豆腐腦,我白送你兩個碗。”

江海潮獅子大開口:“要10個碗。”

攤主眼睛一瞪:“那你起碼得買三碗豆腐腦。”

江海潮毫無意見。用婆奶奶的話來說,他們的肚子都是無底洞,才不怕剛吃完飯團吃不下呢。

豆腐腦是鹹口,鹹香鹹香的。

但虞凱認為應該是甜的,那樣才适合配飯團。

江海潮幹脆買了7碗,又給家公爺爺他們端回去。

這回婆奶奶真發火了:“你們幹嘛?才吃過飯團呢,中午飯不吃了?”

江海潮趕緊塞過去:“你喝喝看嘛,好喝呢,我們不買人家就不給碗。”

“拿個塑料碗幹嘛?”

“賣西瓜呀。”

他們雖然有切瓜刀,但沒砧板啊。誰出門賣西瓜還帶砧板呢?

江海潮眼睛珠子直轉,沖小區傳達室的老頭笑:“爺爺,你有砧板嗎?借我們用一下行嗎?我們請你吃西瓜。”

老頭笑着搖頭,卻站起身來,往外面走:“我給你們借一個吧。”

他朝旁邊的院子喊了一聲,說的方言不是本地話,幾個小孩都沒怎麽能聽懂。但沒過一會兒,院子裏面就走出一個跟超超差不多大的小女孩,手裏拿着砧板。

得虧那砧板也是塑料的,如果是他們家用的那種大砧板,他們還擔心那個小姑娘會拿不動呢。

江海潮說話算話,切了西瓜,不僅給老頭一片,還給那小姑娘也塞了一片:“小妹妹,請你吃瓜,很甜的。”

婆奶奶看得頭疼:“你們就不能消停會兒,又糟蹋東西。”

瓜都切開了,那要怎麽賣?

江海潮頭都不擡,一門心思切瓜:“你放心吧,我們肯定能掙回來。”

可這回他們再跑去剛才碰見老頭老太太的地方,已經看不到人影。

都要八點鐘了,太陽燒的跟火一樣,哪怕樹蔭底下也熱氣騰騰,誰沒事願意在外面呆着呢?

楊桃犯愁:“大姐,那現在我們怎麽辦?”

江海潮也愁啊,她都滿頭大汗了。她皺着眉毛,想了半天,突然間靈機一動:“上門推銷。”

“兜(售)東西呀,可這裏人都不認識我們是哪個。”

在村裏,兜(售)荸荠的,兜(售)肉的都有,但那是鄉裏鄉親,誰還不認識誰呀。

江海潮心裏打鼓,卻撐起架勢:“這叫上門推銷,外國電視劇上都這麽放的。沒問題的。”

楊桃擔憂:“人家不給我們開門怎麽辦?”

現在都放暑假了,待在家裏的基本都是老人小孩。學校的安全教育不是說了嗎,不要随便給陌生人開門。

江海潮信心十足:“沒事兒,我們都是小孩。”

還真是這樣,小孩看小孩,天然就有親切感。

他們跑了一棟樓,上下5層,總共10戶人家。家裏有老人在的,有兩戶吃了西瓜後決定去買一個。家裏只有小孩在的,只要吃過了,有一半以上的人都要去買瓜。

只是其中有兩個跟海音差不多大的小姑娘表示,一個西瓜太大了,他們今天吃不完怕壞了,問能不能只買一半。

婆奶奶下意識地要拒絕,這哪兒來的規矩,在村裏買瓜,誰買一半啊。你買一半走,剩下的一半怎麽辦?會擺壞的。

江海潮還急着再去推銷,都沒耐心跟婆奶奶解釋,跺着腳強調:“哎呀,奶奶你賣給她,我都已經答應了。”

家裏有個手這麽松的妹頭,真是讓人愁哦。

修遠大大笑着安慰:“沒事,不行的話讓他們幾個吃了。半個瓜而已,一人幾口就吃完了。”

江海潮卻保證:“我肯定能賣完的。”

因為她接下來推銷的時候就跟人講,一只瓜吃不完怕擺壞了沒關系,可以只買半個瓜。

沒想到這樣一來,買瓜的人竟然更多了。畢竟半個瓜切開,買的時候就能看清楚瓜到底有沒有熟。可比拎回家以後切開,發現有問題再拎回來更得人心。

修遠大大一直誇她:“你個妹頭腦袋瓜子真是好使。”

婆奶奶照舊得在人前找她的缺點:“她考數學怎麽考不過海音啊,就是把精神頭都放在這些事情上了。”

話雖如此說,她還是心疼小孩的,不停地喊他們歇一歇,別一直樓上樓下的跑。大熱的天,哪個吃得消?

婆奶奶甚至還在小區的小賣部給他們買了雪糕,5毛錢一根的那種,好奢侈的。

一上午的西瓜賣下來,比昨天他們在另一個小區門口賣的快多了。

修遠大大看了眼時間,跟家公爺爺打招呼:“老叔,你們先吃飯去吧,我去工地那邊把這些瓜賣了。”

江海潮奇怪:“大大,為什麽要去工地賣呀?”

修遠大大對小孩耐心十足:“你看,這個瓜甜皮薄,瓜就容易裂開。只要開了口子,就不好賣了。”

剛才有人要買半個瓜時,他們已經盡量把中間裂開的瓜給賣掉了。只是有些瓜裂的實在太厲害,位置也不對,只能去工地低價處理。

楊桃好奇:“那為什麽不在小區裏便宜賣呢?”

修遠大大哈哈大笑:“我的媽呀,我可不想跟他們讨價還價。”

老頭可能還好點,老太太一個個真的是蚊子飛過去都要從腿上挑塊肉。越是處理的東西,她們壓價越厲害。

“我告訴你們吧,去工地上面最快。沒人跟我讨價還價。”

江海潮想想,覺得可以理解。老話不是說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嗎。像他們家是婆奶奶管錢,婆奶奶掏錢就特別不容易。

工地上基本都是男的,他們累了一上午,中午吃過飯弄個瓜吃吃,正合适。

而且工地上的人不太講究,瓜裂了口子,反正便宜,他們大部分不會抓住這點喋喋不休。

虞凱聽到大姐的解釋,拼命點頭:“對對對,就是這樣。”

他給家裏賣魚的時候就發現這點了。他最怕的就是抓了一條魚反反複複看,橫挑鼻子豎挑眼,最後又要打折又要抹零頭的大姨大媽。做他們的生意,太麻煩了。

江海潮好奇地問大人:“裂口子的瓜賣多少錢啊?”

“1毛5,實在不行就賣1毛。”

姐弟幾個瞪大眼睛,感覺有點虧呀。本來賣兩毛一斤的話直接賣一毛了,那真是腰斬的價格。

家公爺爺忙着把裂口瓜挑出來,應了一句:“不賣了,擺壞呀。瓜一開口,很快就會馊的。到明兒就只能喂豬了。”

江海潮想了想:“爺爺,你留兩個裂的最厲害的瓜下來。”

“幹什麽,你們不吃飯了又要吃瓜?”

江海潮頭搖成撥浪鼓:“我們去賣,我們把它賣掉。”

這下不僅大人皺眉頭,連楊桃和虞凱都接不上趟,估計只有海音過來才能猜出點大姐的心思吧。

江海潮得意地眨眼睛:“你們就等着瞧吧。”

中午飯他們是在小區門口的小飯館吃的。裏面賣蓋澆飯也賣炒面,不加肉的都是一塊錢。

弟弟妹妹們都好奇大姐究竟在賣什麽關子,連超超都沒要求吃肉,扒着一碗青菜雞蛋炒面吃的噴香。

待大家吃飽肚子,江海潮一抹嘴巴,跑去找老板,要塑料碗。

“你看我們這麽多人吃飯呢,你多給我們幾個塑料碗唻。”

老板大方地一揮手:“行哎,你要幾個?”

“50個吧。”

老板直接擺手:“不行不行,哪有這樣的?最多給你10個不得了了。我又不是賣碗的。”

“那你賣給我們呗。”

最後老板要了一塊錢,賣了他們50個透明塑料碗。其實他還建議直接給他們30個免費的泡沫飯盒,卻被江海潮拒絕掉了。

理由是不好看。

她興沖沖地跑回去切瓜,切成小塊裝在裏,把兩個瓜都切掉了。

婆奶奶看的趕緊攔住:“行了行了啊,你這給人免費吃的都比賣的多了。”

江海潮一本正經:“這些是要賣的。”

她又帶上弟弟妹妹們,一家一家的跑樓。這回跑的對象是試吃過但最後沒去買瓜的小孩。

江海潮對着人家滿臉真誠:“一毛錢你有吧?這一碗只要一毛錢。我看你還是蠻喜歡吃這個瓜的。”

兩毛錢才能買一根綠豆冰棍,化成水分量還比不上一塑料碗的西瓜呢。況且西瓜是送上門來的,都不用頂着大太陽再特地跑出去一趟。

兩相一比較,幾乎就沒幾個不肯掏錢的小孩了。

下樓時,負責幫忙端西瓜碗的楊桃感慨:“大姐,你太厲害了,你怎麽想得到啊?”

江海潮也感慨:“他們好有錢啊,家家戶戶小孩都有零花錢。”

龍龍突然間冒出一句:“我們也掙零花錢了。”

江海潮笑出了聲:“對對對,厲害!”

幾十戶人家跑下來,兩只西瓜做成的碗賣的一幹二淨。

虞凱在心裏口算了一回,驚訝地喊出聲:“這比好瓜賣的錢還多!”

塑料碗是飯店給客人裝配炒面的紫菜蛋湯打包用的,根本不大。

花一塊錢買50個時,他還覺得有點虧。現在看來真是他眼睛瞎,明明多劃算呀。

碗小,裝的西瓜就少,看着卻不顯。一只五斤重的西瓜能裝15碗,那可是一塊五,單賣一整個瓜可只有一塊錢。

家婆奶奶點評了一句:“嗯,加上買塑料碗的錢,剛好打平。”

楊桃跺腳:“我們還剩了20個碗呢,還可以接着賣!”

只是晚上他們還得趕回江口賣衣服,只能把西瓜生意丢給家公爺爺和修遠大大了。

明天再賣一天,他們晚上又得回田裏去摘瓜。

楊桃好奇:“爺爺和大大晚上不回家嗎?那他們睡在哪兒啊?”

“就睡在拖拉機上。”

6個小孩都驚呆了,睡在拖拉機上,那要怎麽睡呀?

婆奶奶嘆氣:“你們以為呢?出門掙錢哪有容易的。”

江海潮焦急道:“那為什麽不租房子呢?就像在後山租房子那樣,小一點也沒關系呀。”

婆奶奶苦笑:“你真是講稀奇話喲,賣個西瓜還租房子。上哪兒租去?你租兩個月,人家肯租給你呀。而且你住在房子裏,瓜怎麽辦?放外面被人搬光啊。”

江海潮啞口無言了。原來很多事情不是大人想不到,而是他們要考慮的更多。

“還好。”婆奶奶安慰他們道,“晚上睡外面還涼快點。”

她真沒覺得這算個事兒。想當初給生産隊去公社賣糧,怕被人占了位置,連夜排隊。都秋收過了,多冷的天,不照樣咬牙熬一夜嗎。

更別說挑圩的時候,直接倒頭睡在圩埂上。

他們這輩人啊,苦吃的太多了,都習慣了,甚至感覺不到吃的是苦。

江海潮一路沉默着回家。連去江口賣衣服時,她都沒顯出興高采烈來。

高強倒是興致勃勃,一直追着問:“海音真去上學了?”他又憂心忡忡,“她這麽小,會不會有人欺負她呀?哎呀,你真是的,你怎麽能放心讓她一個人住在學校呢?”

江海潮真要無語了:“那我怎麽辦?她在縣中上課,我在縣中能幹嘛?看門的都不讓我進去。”

“你去賣飯啊!”高強滿臉理所當然,“買衣服又用不了這麽多人。我們都賣熟了的,你把這事交給我們,保準沒問題。”

“我賣什麽飯啊?”江海潮無奈,“縣中門口根本就不讓賣飯,再說了,只有競賽班在上課,總共也沒多少人。”

盧豔豔卻搖頭:“不是啊,大後天就高考了,怎麽會沒人?不過要是學校不讓賣飯,那就沒辦法了。”

高強瞪眼睛:“大後天高考,縣中今天就讓競賽班的上課?就不能多歇兩天啊,太狠了吧。”

“你以為是你呢,人家分秒必争。反正初中部跟高中部又不是一棟教學樓,不影響的。”

江海潮沒再參與他倆的對話,反而一門心思琢磨起來。學校門口沒賣飯的,只是她兩次到縣中都沒看到攤子,說不定是因為剛好時間不對呢。

一次是禮拜天,一次是學校放假了。所以人家沒過來擺攤子做買賣。

對,明天去試試看。她也不賣飯菜,就專門賣西瓜,切好了裝在塑料碗裏的西瓜。

大夏天的,人走在太陽底下口幹舌燥。這時候來上一碗西瓜,生津止渴,甜蜜蜜的,絕對是享受。

晚上賣完衣服回家,江海潮便迫不及待地跟婆奶奶說:“明天我還要去縣裏賣瓜。”

婆奶奶卻直接拒絕:“明兒我可沒空,要打藥水呢。等後兒,明兒晚上你家公爺爺他們回來,你們要去縣裏後天再走。”

楊桃興致勃勃:“好哎,我們去賣瓜。大姐,下回我們再重新找個家屬區。我看縣醫院的家屬區就隔了一條街。他們也肯定有錢。”

江海潮點頭:“那好吧,明天我們先好好寫作業。”

到了高考前一天早上,江海潮他們現在醫院家屬區賣了一圈塑料碗瓜。

搞得修遠大大都笑着說,再這麽下去,他不用跑工地賣瓜了。裂開的瓜反而能高價賣掉。

中午吃過飯,江海潮把虞凱和超超、龍龍留下,繼續跑樓賣瓜;自己則帶着楊桃和海軍推着自行車跑去縣中門口。

其實她本來想把三輪車帶上的,好方便做生意。但是三輪車的體積實在太大了,放在拖拉機上太礙事,她只好折中選擇了自行車。

自行車的後座叫家公爺爺綁上了那種賣冰棍的箱子,裏面擺放的是整整齊齊碼列的西瓜碗。

結果他們還沒到縣中門口,只靠近就聽到了喧嚣的人聲。

楊桃驚訝:“豔豔姐說錯了嗎?今天就高考了?”

她看走過來的人是一家三口,分明是家長陪着孩子過來的。

海軍才不管呢,看見人就扯着嗓子喊:“賣西瓜了,好吃的西瓜。”

結果那一家三口停下腳步,好奇地問:“西瓜在哪裏呀?”

江海潮趕緊從後座的敞口箱子裏拿出一碗西瓜:“這裏,剛切的,直接用牙簽戳着吃就行。給你們牙簽。”

媽媽模樣的人掏出口袋裏的零錢,随口問道:“多少錢?”

江海潮搶先一步,大聲道:“兩毛錢很便宜的,阿姨您嘗嘗看,這是8424瓜,特別甜!”

楊桃和海軍都驚呆了,上午他們賣時還一毛錢呢,現在怎麽就變成兩毛錢了?

江海潮才不會說,她剛才看到這位媽媽掏出5毛錢了。

果不其然,高中生的媽媽嘗了一塊瓜,只皺了下眉毛:“5毛錢三碗行不行?我們一次買三碗呢。”

江海潮二話不說,痛快成交。她還趁機問:“阿姨,今天高考了嗎?怎麽這麽多人?”

“明兒才高考,今天是看考場。”阿姨半開玩笑半認真道,“你要做生意的話,明兒來最好,賣冰棒都賣得好。”

但今天的生意也很不錯。

縣中是高考考點,全縣好多學生都在這邊考試,其中大部分人不是縣中本校學生,所以要提前來踩點。

還有下面鄉鎮中學比方說江口高中的考生今晚就得在縣裏住下,不然明早肯定來不及進考場。

大概是因為明天就是高考,人生大事面前,大家特別舍得花錢。

江海潮他們原本準備賣給競賽班學生的30份西瓜碗賣得一幹二淨。不得不中途跑到縣醫院家屬區門口又補了兩個瓜。

到後面婆奶奶啥事兒也不幹,專門負責幫忙切瓜了。

由此可見,他們一碗瓜賣兩毛錢一點不貴,畢竟加工還要付出勞動力呢。

饒是如此,到了下午放學的點,跑出來的競賽班學生也沒能吃上瓜,還抱怨了兩句。

江海潮只好跟人道歉:“明天啊,明天我們一定還過來賣瓜。”

海音跟着新認識的同學到校門口看熱鬧,聽到姐姐這麽說,驚訝地瞪大眼睛:“大姐,你們不賣衣服了?”

要死咯,她怎麽忘了他們還有江口的衣服要賣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