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渾然不覺不敬祖

西北戰場的勝利,京都北部戰場的勝利一朝傳來,舉國上下皆歡慶。

禹國終于走上了一個從未有過的高度,北部三國至此,一國政權混亂,只待禹國坐山觀虎鬥,騰出手腳,便可收納,一國已接連吃了兩次大敗,短期之內,國運已遠遠落後于禹國,禹國一統北部,鞭笞天下的歷史進程,從這天起,從那消息一路從京郊而來,喧嚣而過朝天門的那日起,不聲不響地開始了。

事後,大禹準備了一場浩大的祭祖儀式,其盛勢之大,據老臣們淚眼奮言,堪比開國大典,甚至,它所預示的成功,注定他要超過開國大典。

而鑄就的這一切功就,都将被史書如實記載于冊,歸功于新帝一身。

李昊頭戴十二旒冠冕,一身黑色金紋龍袍,冷顏肅穆。

他高居于神廟之前,祭壇之上,身後是萬臣俯身朝拜。

方讷也跪在下方,俯身失神地回憶着剛剛視線裏的黑色身影。

驕傲,欣賞甚至淡淡的酸澀都從心底一點點冒了出來。

祭壇下側,無數的禮官高念着此次祭祀之因。

“曰若稽古,帝昊,曰懷虛,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征戰天下。一統北部,是以祭祖!”

李昊:“我無需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也。”

祭壇的設置十分巧妙,便于傳聲,李昊這一句話,震耳欲聾!

底下的人不由一驚。

李昊:“自開國來,大禹少有明君!”

衆人冒汗。

“代代非守成,即割地,損我國威,壞我國運,昔開國先祖澤,設諸王分封制,為禹國積累已久,至此後數代,禹國傾軋征戰于內,受伐割占于外,今我,今大禹有此功績,既不依天命,也不因祖宗庇佑,天下黎明,滿朝文武,是謂功臣!”

Advertisement

幾位老臣已忍不住淚流滿面,方讷亦是大受震動。

李昊下跪:“昊自認登基以來,萬事無不已國為先,渾然忘己也,然南方混戰,尚未征伐,昊不自謙亦不自負,自此一身,願嘗以國為先,惟有一事當求衆位!”

年輕的天子轉身,面向諸位卿家,深深一躬。

“萬事以國先,昊平生無願,唯求一事!”

方讷震驚,似有所覺他要說什麽,擡起了頭,和自家學生的灼灼眼神碰撞到了一起。

李昊對他安撫一笑,接着說道:“昊欲過繼後代,立一男後,此喻不予諸位駁斥之機。唯有此事,昊,求天下寬!”

李昊甩袖,躬身行禮。

方讷愕然,臉上不知何時已經挂了兩行清淚。

他想起李昊昨日執着他的手,說得話來。

“先生,昊絕不負你。絕不。”

“先生,懷虛一生,年少藏拙混跡于京,至此後斑斑劣跡,無名之輩也,皇、王之悲也,至西京,一心怨憤,一身愚鈍,能得先生青眼,能得相付,昊便是此時再想起,也不敢信,先生竟為我至此。以先生之才,不能告于天下,俯身與我,以後也恐要承受千古罵名,先生性柔,對昊之心,昊每每心甘,想要流淚,對先生的諸多感情,說不清話不明。”

方讷微微笑了,也握緊了他的手:“沒什麽,如此,皆是我所願。”

李昊哽咽,有些動情,撇開與自己先生對視的目光。

“先生,之前海棠苑一事,昊昏頭折辱,先生念在懷虛煩悶,無聲也受了,沒再提起過,昊卻一再想起,心裏百感交集,昊、或許根本不值得先生如此托付。”

方讷愕然,沒想到他會想這麽多,海棠苑那次,他确實心有餘怨,畢竟不在內室,實是實禮難堪,李昊還粗暴地緊,不複往日溫柔,他承歡,忍耐地很辛苦。

一開始因心軟而沒有制止,也是他的錯,只能認栽,他的底線臉面尊嚴才華立場,仿佛處處為對方讓道。

他心之所向,無法控制。

方讷溫和看他,眼裏是氤氲春光,揉了揉他的發絲。

“事即已過,不必再言。”

李昊把他攬進懷裏,那架勢似是要把他按進骨頭裏般強勢兇猛。

“對不起,先生。”

“多謝,先生。”

已經長大了的、獨立于天地間的帝王,無聲留着淚,啞着嗓子對他喃喃說着話。

相擁的寂靜和溫暖,讓人貪戀。

方讷笑了笑,親了他下巴一口:“睡吧。”

人生百年有幾?

念良辰美景,休虛放過。

我只是選了自己最挂心地而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