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9章

永壽宮中,錯金福壽大鼎焚着上好的安神香,絲絲縷縷淡白的輕煙,缭繞殿內如是仙境,只是殿中之人縱有着天下間至尊至貴的身份,卻都還墜在塵網之中,字字句句皆是名利浮生。

“……這樣好的機會,既可助你名聲大振,又可助你在軍中立威,從此有名目參與軍事、握有兵權,你為何要推拒不去?!祖母在前朝為你謀了許久,連皇帝都已說下随你決定的金口玉言,你只要點頭就是,前路都已鋪得穩穩當當,為何你不肯去走?!”

為着永寧郡王主動請辭征讨幽州之事,太後已嘆息良久,她再三向孫兒剖析此事利害,惋惜孫兒所做出的糊塗決定,孫兒并不反駁她的話,卻也不向她認錯,只是垂着眸子靜靜地坐在那裏,将手裏捧着的茶漸漸啜至半盞。

太後漸漸無聲,于心中重重嘆了口氣後,轉而斥責宮人道:“郡王的茶都涼了,不知為郡王沏新茶嗎?!”

因太後禦下嚴厲,永壽宮宮人急忙告罪,并要将郡王手中的殘茶趕快撤走、另奉新茶。但蕭珏卻攔住了宮人的動作,自将殘茶輕輕擱在幾上,站起對太後道:“已經叨擾皇祖母許久,孫兒該走了。有幾日沒入宮來,今日既進宮也當向皇叔問安。”

太後聽蕭珏如此說,心中更是郁氣難平,頗有幾分恨鐵不成鋼的意味。然而她望着眼前清秀如竹的少年,想他幼時失母、幾年前又失了父親,身世孤苦,在這世間唯她一個親祖母可倚靠,心又不覺軟了幾分。

眼下也不宜與皇帝關系疏遠,太後就無奈地道:“好,你去吧。”

蕭珏向太後拱手告退,已走出十來步遠時,忽又回頭看向金漆鳳座上的太後,問道:“皇祖母喜歡孫兒送來的綠梅嗎?”

幾日前知道蕭珏婉拒了征讨之事後,太後就急召蕭珏入宮。然而蕭珏接連幾日總是不來,直到今日方才入宮,且來時也不主動提幽州之事,只是抱着一捧綠梅進殿,說他因見書室外的綠萼梅開得極好,親自折來送與皇祖母觀賞。

太後哪裏有心思賞梅,自是從蕭珏入殿起,就一直在與他說幽州之事,此時聽蕭珏提到綠梅,欲擡眼看看梅花時,卻也不知綠梅現插在何處,還是在永壽宮掌事女官沉碧的眼色示意下,才看到屏風前花觚裏插着的梅花,勉強打起精神,說了一句,“韞玉送的,皇祖母自然喜歡。”

蕭珏微微一笑,再一拱手後,轉身離去。侍随他離開的小太監懷裏,猶抱着一觚冰清玉潔的綠萼梅,那自是永寧郡王将要獻給聖上的。

待蕭珏身影在殿外日光中漸漸遠不可見,太後終是難抑心中憂郁,深深地嘆了口氣。沉碧邊将剛沏的貢眉茶奉與太後,邊體貼勸道:“太後娘娘別憂心,郡王殿下年紀小,行事未免會有差錯,來日方長,只要殿下心和您在一處,就不打緊。”

“韞玉純孝,心自然是會和哀家在一處的,只是……”太後接過沉碧捧來的茶碗,輕撥開碗蓋,心中愁緒随氤氲騰起的茶霧飄在眉眼間,“只是這孩子的心,太靜了。”

沉碧也嘆道:“郡王殿下從小就是這般性子,凡事不争不搶的,一時也難改。”

“這世間之事,就沒有他執著想要的嗎?”太後嘆着抿了一口熱茶,素日喜歡的清爽甘甜,這時喝在嘴裏,也因心境沉郁沒甚滋味。

沉碧從太後還是獨孤氏未出嫁的嫡小姐時,就侍奉在太後身邊,這些年既陪着主子一步步走到如今,也看着永寧郡王出生長大,既知主子為何明明已是太後之尊,卻還要如此殚精竭慮、憂思重重,也知郡王殿下生性澹靜,對世間許多事都無執著功利之心。

“要說執著之事,似乎也有一樁”,沉碧想了想道,“據殿下身邊的陳恭說,去年殿下執意去了前燕公主墓前祭掃,在那之後似因心中傷感還病了兩天。除此之外,奴婢這些年真未見殿下對何人何事執著過。”

有關死人的事,太後也不放在心上,仍只是思慮着蕭氏與獨孤氏的種種。她素是心志剛決之人,若不然也不能有今日太後之尊,在如尋常婦人憂慮一陣後,太後眉眼間的迷茫抑郁之色已漸漸散開,她指尖一松,茶蓋撞擊茶碗清脆如裂的一聲,如她既定下就必要實現的決心,“不論如何,總要激起韞玉的心欲。”

蕭珏在離開太後的永壽宮後,就往天子的紫宸宮走。這條宮中路徑他是走熟了的,遂一路上縱是心緒漫無邊際,步伐也未有絲毫凝滞,就在宮苑間緩緩前行。

眼角餘光處淡雅潔淨的淺綠色,是他今日親手折自住殿外的綠萼梅,這時被捧在随侍太監懷中。蕭珏瞥看着身際的這一抹清逸幽麗,心中不由想起另一種相似的綠意來,那是宮中最低等的宮女所穿着的淡綠色宮衣。

蕭珏今日入宮來,不僅是想獻送綠萼梅與皇祖母和皇叔,還想将那方拾到的茶花帕子物歸原主。

那日在松雪書齋前,因随侍提醒他聖上駕到,他不能拿着女子帕子恭迎皇叔,匆忙之下就将帕子塞在了袖裏,再轉身迎前向皇叔行禮。

緊接着,那宮女忽然暈倒在地,先是禦前總管周守恩令幾名宮人将那暈倒宮女扶走,之後皇叔同他随說了幾句閑話,也就離去。他還沒回過神,人就都已遠去了,那方茶花帕子依然在他袖中,也不知是不是那暈倒的宮女所遺落的。

總要物歸原主,再見着那宮女問一問。蕭珏遂在今日入宮時将帕子帶在身邊,想着待會兒去見皇叔時,順便詢問統掌宮中所有宮人的周守恩,那宮女隸屬宮中哪局哪司,現身在何處。

一想到那宮女,那一日他與她對視時心頭浮起的一絲異樣就又飄過心中。蕭珏依然不明所以但也無法驅除,就默然前行時,忽在身邊缥缈的綠萼清香中,想起他六歲那年初入燕宮時。

那年那日,在拜見過燕朝天子與燕太子後,他依着禮儀,板板正正地向他名義上的未婚妻、燕朝的清河公主行禮。與他一般年紀的小女孩,肌膚瓷白,眉目如畫,卻從見到他起就板着嬌嫩的臉龐,似是并不喜他。

他行禮後默然看着女孩,以為或要受責難,卻看她長睫如蝶輕閃了一下,突然粲然一笑,如雪霁雲開。他尚因那一瞬的明光怔怔然時,他的手已被她溫暖牽住,她邊拉着他往前跑,邊在雪光中回頭笑看他,說要帶他去看她宮裏新開的梅花。

紫宸宮宮人直房中,慕煙身上已是禦前宮女裝束。今日她将正式侍奉在禦側,大宮女凝秋為此正對她做最後的叮囑,慕煙垂首受教,一一答應下來,道定會遵從凝秋姐姐的囑咐,嚴守禦前規矩,盡心伺候聖上。

凝秋聽少女說得誠懇鄭重,不似前兩日總是恹恹不語,像是到底明白了禦前伺候之事的厲害,心中終于略松了口氣。伴君如伴虎,聖上今時對姜煙雨似是另眼相看,來日可不好說,姜煙雨身為禦前宮人,必須謹守規矩不犯錯,這是為她自己好。

諸事交代完畢,凝秋就領着姜煙雨往清晏殿走。通往禦前的廊道上,慕煙跟随在凝秋身後,腳下一步步走得沉穩堅定,一如她暗暗下定的決心。

昨夜啓帝的到來,進一步刺激了她心中的仇恨,她确定她無法在啓帝安然活着的情況下,如皇兄所言“好好活着”。先前在西苑花房時,她還在皇兄的遺言與複仇的恨火之間掙紮,然而她在西苑花房茍且偷生,啓帝卻自己走到她面前,又牽扯着令她做他的禦前宮女,那麽這便是天意,上蒼要她不再搖擺,選擇為兄報仇。

清晏殿外,蕭珏也正走來。他将走至殿門前時,擡眼見兩名宮女正一前一後走近,在後的那名宮女正是前幾日他在松雪書齋遇到的那位,只是此刻她所穿着的不是低級宮女的淡綠色宮衣,而是禦前宮女服飾。

蕭珏就在殿門前停下。凝秋那日未随侍聖駕至松雪書齋,不知姜煙雨或許認識永寧郡王,就如儀停退在郡王身側,輕聲提醒姜煙雨與她一同向永寧郡王請安。

然凝秋剛剛屈膝,就見永寧郡王擡手令她二人起身。郡王殿下徑走到她身後的姜煙雨面前,從袖中取出一方帕子,遞向姜煙雨問道:“這是你丢的嗎?”

那日他這樣問時,少女就沒即刻回答,今日也是如此。蕭珏見她微微擡眼,眸光在他面上輕掠一瞬,就又迅速地垂低下去,仿佛落花飄落枝頭。

那日在松雪書齋前見蕭珏敬稱來人為“皇叔”時,慕煙就明白了自己的愚蠢。年輕男子便是年輕男子,少年便是少年,她竟曾真聽信了啓帝自稱為永寧郡王的鬼話,以為蕭珏是因世事滄桑而比年齡老相了些,以為蕭珏那大他七歲的皇叔,是他本人,是她的故人。

因這茶花帕子是啓帝诓她所繡,慕煙心中并不想要,就一時遲疑未接。蕭珏也不急惱,托帕的手仍擡着,再次溫聲問少女道:“這是你的嗎?”

他話音剛落,身側殿門忽被推開,一只修長的手從內伸出,徑将茶花帕子拿走,伴着清朗的一聲:“朕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