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29章
戌正時雨猶未停,一道道閃電撕裂漆黑長空,風亦狂嘯,敏妃剛從清晏殿出來,即被冷風挾吹的雨點撲到了面上,她下意識想斥責随侍宮女打傘不及時,但想尚是在禦前,又硬生生忍下。她本就心情糟透,這一忍之下心中郁氣更是深重,只覺心沉沉地墜在胸口,難受極了。
今日來陪侍聖上用膳前,敏妃在延熹宮足足妝點了一兩個時辰,以确保自己面聖時萬無一失。她也确實做到了萬無一失,身上是最鮮麗的衣裙,面上是最嬌美的妝容,每一寸肌膚都塗抹着潤澤柔膩的玉容膏,裙袖輕擺間便有甜香幽幽逸出,沁人心脾。在來到聖上身邊後,她更是使出渾身解數嬌纏邀寵,可聖上明明并不厭煩她的邀寵,明明有對着她笑,卻還是沒有留她侍寝,令她自回宮歇下。
敏妃實在不明白自己是何處做得不夠,她百般不得其解之下,甚至不由想或許自己并沒做錯什麽,是聖上确實無法恩幸妃嫔。也許那傳言真的,聖上确實在某方面是力不從心,行軍打仗是風險事,太宗皇帝就是因在戰場上受傷落下病根而英年駕崩,聖上早幾年也曾禦駕親征,也許真有什麽不為人知的隐傷。
可若聖上真是因有隐傷而不近女色,十來日前又何必納了個采女呢?敏妃心中疑惑之多就似是夜幕下落不盡的雨水,卻也無法當面詢問聖上,只能在風雨夜色中洩氣茫然地坐轎離去了。
敏妃娘娘的轎辇遠去後,按規矩面壁避在一旁的鄭吉,方轉過身來,擎着雨傘匆匆往紫宸宮宮人庑房走。他非紫宸宮宮人,不能到禦前清晏殿,只能請正未當值的進忠師兄,将姜采女染病的事速速轉報給師傅,自己就在外頭雨中宮牆下等待師傅的指令。
周守恩在得到姜采女染病的消息時,只覺是一個頭兩個大。他今夜剛得到了有關姜煙雨其人的重大密報,感覺手裏握着的那卷绫錦沉甸甸地似乎拿不住,這時又突然聽到這事,想自己入殿後要向聖上禀報兩件關于姜煙雨的事,不知要面臨怎樣的龍顏大怒,腳步僵沉地似都邁不動。
那夜姜煙雨行刺失敗後,聖上就命人秘密詳查姜煙雨在前燕宮中經歷。姜煙雨無親無故,這短短十幾日裏沒能找出與她相關尚在人世的前燕舊人來,但在龐雜如海的前朝舊物裏,尋到了關于姜煙雨的一卷诏書。薄薄地一卷绫錦,卻似有泰山之重,周守恩暗給自己鼓了鼓氣,才敢硬着頭皮走進了清晏殿中。
殿內聖上正在一道描金花鳥屏風前斜倚憑幾看書,身形慵懶,意态閑适,好似是從前的魏博二公子。然周守恩是半點不敢掉以輕心,雖然自姜煙雨被封為采女扔到幽蘭軒後,聖上沒再發過半點火,每日裏照舊做着太平天子,但聖上越是平靜,周守恩就越是不安。
“陛下,繡衣司的人查到了這個,是關于姜煙雨的。”周守恩躬身趨步近前,雙手捧着那卷绫錦奉與聖上,眼角餘光見聖上慢慢放下了手中書,接過绫錦诏書展開。
周守恩已看過這道前燕诏書的內容,因為知道上面具體寫了什麽,所以他心中才惶恐無比。這道前燕诏書,雖未加蓋前燕天子、太子玺印,但內容已寫得明明白白,是冊封姜煙雨為燕朝太子妃。
雖然那時燕朝已是日落西山,但一王朝再怎麽衰敗,也不至于尊一花房宮女為太子之妻。姜煙雨是如何能被冊封為太子妃?周守恩對此感到十分震驚茫然時,也知這诏書并不是做僞,因其上字跡在與許多前燕奏報書畫對照後,确定與前燕昭文太子字跡完全吻合,這卷诏書乃是昭文太子親筆所寫。
前燕昭文太子至死未婚,孑然赴死時身邊無妻無妾,世人根本不知曉他竟還曾差點大婚,差點有一花房宮女出身的太子妃。但既已寫下诏書,說明心意十分堅定,又為何最終沒有蓋下玺印,正式冊封姜煙雨,昭告天下?
周守恩想不明白其中因由,但想不管是因何故使得昭文太子最終沒有正式冊封姜煙雨為太子妃,這道诏書的存在,都已說明昭文太子對姜煙雨是情深似海、史所罕見。
他默默思量着并悄瞥聖上神色,見燈光下正捧看诏書的聖上,指節緊繃,唇際卻浮有一絲笑意。那一絲薄淡泠然的笑意仿佛是琴弦緊勒在周守恩頸下,讓他越發膽顫,大氣也不敢出。
“她死了沒有?”許久後,聖上放下了那卷诏書,聲亦冷沉沉地落下。
“姜采女仍活着”,忙回禀聖上的周守恩,在一頓後又含着小心說道,“幽蘭軒宮人來報說姜采女病了,請示是否要傳太醫診治?”
紫宸宮宮牆外,鄭吉已在雨中守等許久。他以為他會見到進忠師兄出來轉達師傅的指令,又或者是師傅本人親自過來吩咐他,卻不想見夜色中一溜宮燈冒雨出了紫宸宮的宮門,侍衛內官扈從擁簇着明黃禦辇,竟是天子儀仗。
姜氏女剛被封為采女就被幽禁,明顯是不僅沒有聖寵,還惹得聖上厭惡。近些時日來後宮頗為熱鬧,然而聖上仍未解姜采女禁足亦對其不聞不問,可見對姜采女依然甚是厭憎。因是如此,鄭吉半點不敢将此時的禦駕出行往幽蘭軒上想,只以為聖上此時是去某位娘娘宮中,忙側身避在一旁。
然而他側身避沒多久,就感覺有人拉了下他衣袖,擡頭見是進忠師兄,正眼神示意他快些跟上禦駕。鄭吉心中一驚,顫着唇欲問時,進忠師兄已知他要問什麽,就點頭示意他快走。鄭吉忙跟走在儀仗最後,驚顫心緒似是融在雨水裏的燈光,晃晃沉沉。
茉枝也似鄭吉被驚得六神無主,當見聖上突然駕到幽蘭軒,她忙與軒中兩名粗使小太監跪地迎駕,努力克制心中的怯弱恐慌,顫着聲為姜采女說話道:“主子非是藐視君上,是病得昏過去了,不知聖上駕到,無法起身迎駕……”
聖上未理會她,徑擡步走進了內間寝居。茉枝見周總管朝她使了個眼色,忙起身侍随聖駕跟走進寝居中。幽蘭軒是後宮中最冷清偏僻的所在,內裏陳設自是也十分清簡,寝居僅以尋常青石磚鋪地,一道素潔無繡的垂簾後,僅一榻一幾一燈架而已。
榉木燈架上擎着一盞绛燭籠紗燈,并不明亮的燈光為碧色紗帳輕攏,落在帷帳裏更似冬日裏淺淡的月光。涼薄的微光下,榻上少女面上暈着病态的潮|紅,像是有火正在她身體裏灼燒,卻又燒不出來,只在她五髒六腑裏煎熬着她,她緊蹙着眉尖,像正被一場噩夢糾纏侵擾着,不得解脫,一只撂在被外的手死死抓着被面,另一只手無力地垂在榻畔,手腕纖若無骨,雪白的手背亦是晶瑩剔透,似是薄透的冷玉,若再向下垂些,能直接墜碎在地上。
皇帝第一次見到這雙手是在西苑花房,那時這雙手腫紅得生着凍瘡,幾乎就要潰瘍。他憐惜她,呵護她,使她到他身邊來,令她擺脫了艱苦的勞役,令她的手漸漸光潔如玉,不用再受痛癢之苦。然而她是如何報答他的呢,她用這雙白皙如玉的手來殺他。
望着榻上沉在夢魇中的少女,皇帝心中冷笑連連。前燕太子妃,原來她還有這身份,原來她在刺殺他失敗後絲毫不畏死,是因盼着去地府和昭文太子當一對死鴛鴦。他豈會便宜了她,他要她活着,要她和昭文太子生死相隔,他要拿這一生,慢慢地折磨她,報複她。
皇帝在未出紫宸宮時就已令人傳喚太醫,這時季遠已冒雨匆匆趕至幽蘭軒。在寝居門外略整儀容後,季遠快步走進室內,向聖上如儀行禮,聽聖上在令他上前診看榻上人時,只淡聲吩咐了五個字:“別叫她死了。”
季遠為少女隔紗把脈後,再細看她面上病色,想她不是今日方才高熱,在那之前應已病了十來日,許就是從在清晏殿刺殺那夜開始病的。關于少女病況的話,在季遠喉嚨中略微一滾,就咽了下去,他眼角餘光瞥見聖上神色冷淡,明顯并不在意少女究竟病得如何,只是要他将她治得死不了就成。
回想在紫宸宮西偏殿第一次為少女把脈診治時,聖上是何等上心,不僅細問少女病況,還擔心他診治出錯,贻誤了少女的病情治療,季遠不由心中唏噓。然而這少女是自作孽,明明能倚着聖寵過活,偏要親手将聖寵砸得稀爛,季遠這般想時,又想起那夜少女所說的話,想她與前燕昭文太子情深,處在她的立場上,只能舍命刺殺聖上。
姜煙雨行刺是因她心中重情,而聖上如此處置一刺客也已算是寬仁,從他二人各自立場上似乎都沒有錯,要說有什麽錯,怕是姜煙雨不該成為聖上的侍女,他二人不該有此一段孽緣。季遠默默想着,向聖上一躬身,就退下熬藥去了。
約兩刻鐘後,季遠将新煎好的藥端入寝居中。茉枝為了給昏迷中的姜采女喂藥,想在姜采女頸下墊高一只軟枕。然而她塞枕頭的動作,令姜采女原先枕下藏掖着的一只紫砂陶埙,無聲地向外滾了數寸,落在了聖上的眸中。
被喂了幾勺藥後,姜采女咳嗽着微睜雙眼。茉枝忙将藥碗擱在榻旁幾上,一邊拿帕子為姜采女擦拭唇邊的藥汁,一邊見姜采女眸中初醒的迷茫在看到榻邊的聖上後,立冷凝為徹骨的恨意,似淬閃寒光的利箭狠狠刺向大啓朝的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