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67章

暮年喪子,太後心中悲痛,我去請安的時候,她正在梳妝。見我來了,太後對我說:“皎皎,你來。”

我接過賀姑姑遞過來的梳子,從上自下,輕柔地梳着太後輕柔的發絲。太後看着鏡中自己花白的頭發,嘆到:“人老咯。”

把頭發挽成發髻,再簪上一只簡單的玉簪。我對太後道:“皇祖母您看看您,風姿綽約,哪裏有老的樣子?”

太後的臉上露出淺淺的笑意:“就你會哄我開心。”雖然這笑意不達眼底,很快就消散了。

賀姑姑整理着梳妝臺,道:“也就是太子妃來了,太後娘娘能笑一笑。”

我蹲在太後的膝旁,握住她的手:“皇祖母,還有孫兒們陪着您呢。”

“哀家這老太婆吃齋念佛許多年,早就已經看淡了生死了。唯獨看不得的,是骨肉們自相殘殺。這嶼兒……”太後又是一聲嘆息。

沈白嶼的母親與太後是同族,沾着親。太後本就對他偏愛一些,他又自小便離開皇宮跟随舅父到蜀地生活,太後心疼這個孫子,覺得虧欠,總想多補償一些。後來沈白嶼自蜀地回應京,常常陪伴太後左右,衣食住行端茶倒水樣樣親力親為。

所以即便他大逆不道,犯了謀反這樣大的事。先帝看在太後的面上也只是押而不審。我在民間許久,無一點沈白嶼謀反的消息傳出。

但如今沈滌塵即将即位,他不是先帝,與沈白嶼素來也沒什麽感情,難保不會舊案重審降罪于他。

“太後娘娘……”賀姑姑用手帕替太後拭去眼角的淚,也嘆息,“太後娘娘現在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六殿下了。日日擔憂着六殿下整夜無眠。”

“太子殿下怎麽說?”我問。

賀姑姑道:“太子殿下來請過兩次安,但每每提及六殿下都緘口不言,太後娘娘也沒有辦法。”

我退後兩步,向太後行了一個大禮:“孫兒願為皇祖母分憂。”

太後雙手将我扶起:“好,好皎皎。你有把握嗎?”

Advertisement

“沒有,”我搖搖頭,“但願盡力一試。”

有了太後給的令牌,我很輕易地見到了沈白嶼。

我從來不知道宮中還有這樣的地方,破敗,荒涼,昏暗,潮濕。就連現在這樣日頭高照的白天,陽光也透不進屋裏。推開門,一股灰塵和黴味撲面而來,嗆得我連連咳嗽。

沈白嶼穿着一件粗麻的裏衣,披頭散發盤着一條腿,閉着眼睛在哼唱小曲兒。

“沈白嶼。”我不敢走近,站在門邊試探性地喊他的名字。

他睜開眼睛見來人是我,露出那種熟悉的玩世不恭的笑容:“你來了?你還是被沈滌塵抓回來了。”

他說話的語氣在漫不經心中帶着兩分嘲諷,還是那麽讓人讨厭。

我不想與他廢話,單刀直入:“我要你帶李陟遐一起去守皇陵。”

沈白嶼聞言哈哈大笑:“李敬之啊李敬之。你是怕我死呢?還是怕李陟遐死?”

“我答應太後娘娘保你不死。”我強裝鎮定。

沈白嶼道:“李陟遐的身份,确實是敏感。我料定沈滌塵不會願意留他性命。你倒也不用這樣看着我。”說到此處他頓了頓,沖我咧嘴一笑,語氣中多了些得意:“沈滌塵能查到的,我自然可以查到。況且,在這件事上我還要早他一步。”

我不接他的話,只問:“你可願意帶李陟遐去守皇陵?”

“誰給你出的主意讓你來找我?”沈白嶼不答反問。

沒什麽好隐瞞的,我告訴他:“張念。”

似乎這是一件很好笑的事情,沈白嶼捧着肚子笑了許久。他擦掉笑出來的眼淚,道:“這女子果然對沈滌塵最為了解。我帶着李陟遐去守皇陵,既把我們放在沈滌塵眼皮底下,又能不礙他的眼。最重要的是我和李陟遐立場不同,但都有軟肋在他手上,我們既能互相牽制,他也能阻止我二人結盟。妙啊,真是妙。若有一日沈滌塵殒命,必是死于此女之手。”

我就這樣靜靜地看着他。他收起笑容,用袖子把身旁的地板擦拭幹淨,拍了拍,對我道:“我會自請帶李陟遐去守皇陵的。你且來陪我坐坐,已經許久不曾有人陪我說過話了。”

說不清我究竟是因為出于同情還是感激,我并沒有拒絕他的邀請,走到他擦幹淨的地方席地而坐。

“老師還好嗎?”沈白嶼問。

我搖搖頭,又點點頭:“自我回來還未去拜見父親,不過……他如今得償所願,想必是是極好。”

“你也不能怪他。”沈白嶼道,“李氏已經出過一個皇後和一個太子妃。雖然家族榮光得以存續,可多少有名望有才幹的子弟卻因此失了仕途。郢朝建國已經三十來年,天下逐漸安定。再過不久,沈氏還會願意再與李氏捆綁嗎?只有替族中子弟掙一條可以入仕的路,李氏在郢朝才算真正有根基。我若是老師,我也會這麽做的。”

他的語氣平緩,不帶絲毫的怨恨。我不禁看向他,訝異于他對父親客觀的評價:“你……父親如此對你,你不恨他嗎?”

沈白嶼笑笑:“恨過。後來不恨了。老師對我有插柳之恩,是我自己選擇相信老師。若真要論起來。也是我自己識人不清。如今舅父已死。這世間剩我孤零零一人,整日被囚在一處昏暗的廢舊寝殿裏。哪裏還有精力去恨誰。只會可憐世人還在苦海沉浮,我卻已經看破上岸了。”

今日沈白嶼的話尤其多,他說了許多從前的往事。說他的娘親,說他的舅舅,說他的王妃,還說王妃肚中未來得及出世的孩兒。

我問他:“你後悔謀反了嗎?”

他搖了搖頭:“我這一輩子啊,從小母妃就告訴我,我是未來的儲君。後來到了蜀地,舅父也是這麽培養我的。長這麽大以來,我時時刻刻就是為了謀反的那一日而準備着。若是成了,君臨天下。若是不成,我這一生也就完成了。”

要離開的時候,沈白嶼讓我等一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