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十章

這套衣服每年都會做六套,春秋兩套,夏兩套,冬兩套,一年到頭穿的次數卻屈指可數,她的衣帽房已經不知道存了多少套,從小到大全都有,再加上常服,衣帽房都顯得有點擁擠。

她趕到承天殿的時候,大臣們已經按部就班的站在自己位置上,雖然是第一次來上朝的大殿,但她卻一點也不緊張,在宮侍的帶領下站到了文官序列最前面的位置。

“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第一次在承天殿看到太子的大臣們一點也不意外。

“免禮”泰然自若的受了這一禮。

“謝太子殿下”大臣們剛說完,“皇上駕到”就響了起來,石暄就像掐好點子似的準點入場。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已經習慣見石暄要跪的石忞随大臣們一起跪了下去,嘴巴動了兩下,卻沒出聲。

端坐在皇位上的石暄臉色沒前天晚上那麽難看了,還隐約有點興奮,“衆卿免禮”看了一眼大總管,示意開始。

“應天順時,皇帝明命,今有敵國來犯,揮師北上,攻破我朝邊關數縣,使我朝邊關不得安寧,國家危在旦夕,朕身為一國之主,不堪忍受我朝百姓流離失所,不能眼睜睜看着祖先打下的江山拱手讓人。因此為震懾我朝氣勢,朕決定禦駕親征,收複失地。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皇上英明”嘴上說的很響,心裏怎麽想的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前天晚上之所以商量那麽久都沒有結果,就是因為他們沒猜到皇帝要禦駕親征的心思,按理說像布拉克這種西南小國,根本不用禦駕親征,只要派個大将就可以搞定,所以沒想到也不能怪他們。

接連又念了兩道诏書,第二道主要是調兵遣将,第三道才和石忞有關。

“應天順時,皇帝明命,朕之長女,華朝儲君,自幼聰慧仁厚,為固國本,而今诏令皇太子監國,大事小事需以其謀為謀。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兒臣遵旨”監國?她更覺得是要她當個傀儡,而且還是擺着做樣子的那種。

石忞不知道的是,這是皇帝、太後和大臣三方多次商議妥協的結果,太後和大臣的目的一致極力阻止,而皇帝又非要禦駕親征,最後各退後一步就成了這個樣子。

當天下午一切安排妥當之後,石暄就帶着她親自挑選的丞相司空慊、武将、大臣、一萬外禁軍和她的愛女石栭出發了,直奔邊境。

Advertisement

石忞就像個乖乖女一樣一臉不舍的親自送他們到城外,和她一起送行的還有母後,皇奶奶就中午一家人吃踐行飯的時候露了下臉,叮囑了幾句。

對這個從小被自己寵愛到大的獨女,趙環是即愛又恨,老伴還在的時候,雖然偶爾叛逆,但裝的好,當了皇帝後原形畢露,做事任人全憑喜好,朝廷被她弄的烏煙瘴氣,說她一頓就安靜一兩天,然後繼續,到現在非大事她已不會再說,因為說了也沒用。

打仗又不是她在宮裏可以胡作非為,一不小心就有生命危險,但她竟鐵了心要去,還特意給自己封了個大将軍,明知無法阻攔之下,為了保國本,她只能退而求其次讓石暄下诏命太子監國。

自從知道母皇要禦駕親征後,好動加好奇外面世界的石栭就各種求各種耍懶的要跟着去,石暄本來是不答應的,可答應母後讓太子監國後,她就報複似的改變了主意,而且帶走的大臣不是重臣就是她一手提拔的親信。

送走他們之後,石忞就回宮換了身普通衣服正大光明的出了宮。

了解這裏的大致情況之後,她就很想去皇宮外看一看,可惜求了皇祖母幾次,都被她還小不安全拒絕了,後來石暄登位,為了韬光養晦,盡量縮小存在感,她也從未提過出宮的事。

現在宮裏就剩皇奶奶和母後,就算知道她出去也不會罵她,最多讓她多帶點內禁軍,雖然多半是個傀儡監國太子,但好在有個頭銜,自由出入皇宮應該是完全沒問題的。

石忞只帶了吉春、喜夏和四個內禁軍就坐着一輛外表普通內藏乾坤的馬車出了宮,一問才知道這馬車是專門做來給她們微服出宮用的,看來老祖宗們的好奇心也還是有的嘛。

早就渴望出來的石忞已經把繁都的地圖都記在了腦子裏,直接讓車夫先去專賣吃食類、食品類和服裝類的東市。

昨天晚上書店已經關門,今天邢博恩吃過早飯就又去了一趟,總算是找到了自己想找的人,拿到了每次休息日都會來拿的東西。

妹妹聽母親她們說今天下午皇上會帶兵禦駕親征,可能會在城門出現,就一臉好奇,好熱鬧的她為了不錯過這難得的大場面,就在邢博恩面前裝作若無其事的提了一句。

妹妹叫劉菲,是她小叔的獨女,剛出生母親就難産而死,才五歲爹就因病早逝,劉家在江南,還算殷實,奈何子息不旺,連個旁支都沒有,所以小叔的喪事還是她母親趕到江南一手操辦的。

整個劉家就剩了劉菲一人,才五歲的小孩什麽都還不懂,她母親放心不下,就把劉菲接到了繁都,劉家的生意全變賣成了現銀,祖宅留了下來,留了幾個老實忠誠的仆人管理。

其他的仆人則全打發走了,祖宅裏非常值錢的東西和現銀也都帶進了繁都,她母親暫時替她保管,待她成年後再給她。

從小邢博恩就特別希望有個妹妹,知道劉菲以後就是她妹妹以後,高興的兩天睡不着覺,對于妹妹的要求更是有求必應。

而裝作若無其事随口一提是劉菲的慣用招式,她比誰都清楚,只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她基本上都會滿足她,這次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兩人用完午飯後,就出了府,現在兩人每月在府裏拿的零花錢都是一樣的,不過邢博恩作為侍讀,在宮裏每月也可領到一筆定額的零花錢,加起來比劉菲多,但這些錢大部分也花在了她身上。

感覺到道路兩邊熱鬧起來之後,石忞就帶着吉春和喜夏下了馬車,并讓車夫一個時辰後再到此處來接她。

寬闊的街道兩邊店鋪林立,門上挂的牌匾名字五花八門,多的看都看不過來,青石板鋪設的道路兩邊還有賣着各種吃食的攤子,路上車來人往,絡繹不絕。

像石忞這種穿着華麗還帶着仆人的少主,他們見得多了,店鋪裏的忙着招呼客人,看一眼的時間都沒有,隔得近的幾個攤販倒是吆喝了幾聲,見她沒興趣就去招攬別人了。

跟着她出來的吉春和喜夏已經迫不及待的跑到了前面,這裏看看哪裏瞅瞅,眼睛都快忙不過來。

還好四個內禁軍不像她們那樣沒見過世面,一路上目不斜視,警惕四周,盡職盡者的跟在石忞後面。

邢博恩帶着愛看熱鬧的劉菲如願以償的在一個角落裏看了太子殿下送別皇上的大場面,還嫌不夠,各種撒嬌賣萌的要去逛東市。

就算她不求邢博恩也會帶她到處轉轉,因為平日裏母親和娘都覺得她還小,不讓她出門,只有她帶着才可以,所以每次休息日都會帶她出來走走,給她買點喜歡的小東西,為此,已經記不清在街上遇到了馬圖錦他們多少次。

他們五個人她全部都遇到過,而且光遇見每個人的次數加起來都超過兩只手,她是個寵妹狂魔的印象也已經深入人心。

早在來東市之前她就已經預料到可能會遇到他們五個人之一,或者之二,就是沒想過會遇到從未出過宮的殿下,震驚之情溢于言表。

看着前面迎面走來的幾個人,劉菲完全沒見過他們,無論是走在前面侍從打扮的兩個侍女,還是中間少主打扮英俊貌美的女生,或者後面四個提刀侍衛,她看了兩遍,還是不認識。

石忞為石暄出征送行的場面,從皇宮到城門都有禁衛軍把守,又只在城門露了一下面,圍觀的人因為距離隔得遠,并沒有看清她們的臉,所以劉菲雖然圍觀過,但任然認不出很正常。

可劉菲看見大姐愣住的樣子,怎麽看他們都像認識的,就在劉菲想開口問的時候,邢博恩倒先開了口“菲兒,大姐有點事可能不能陪你了,你要是還想逛,我讓他們陪你,但天黑之前必須回家,好嗎?”。

“他們”是跟着兩人的兩位書童和兩位侍衛,雖然邢博恩比劉菲大幾歲,但畢竟也還沒成年,所以她母親要求出門必須帶上書童和侍衛。

雖然不知道大姐和那些人是什麽關系,但看樣子肯定很重要,劉菲很知趣的選擇了回家,依依不舍的告別大姐後就帶着書童和侍衛回去了。

“她就是劉菲?”迎面隔得有點遠石忞總算是走到了邢博恩的面前,看着離開的人問道。

看着董事的妹妹離開,邢博恩還是很不舍的,看見快走到面前的殿下正準備行禮就被殿下以手勢示意免了,回答道:“正是,因為怕她在,大少主不方便說話,便讓她先行回家”。

“無礙,沒什麽不方便的,你難得休息一天,還被我打攪了,一會請你吃飯”石忞說的時候一直看着邢博恩,知道她心裏也是這樣想的,很高興。

在本地熟人邢博恩的帶領下,石忞就像有個向導一樣的逛完了東市,還把油價、菜價、米價、布價、成衣價等和生活息息相關的物價都問了一下,明顯比高祖時期貴了不少。

根據她這麽多年用心的專研這裏的歷史,發現物價水平和一個朝代的繁榮與否是息息相關的,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米價。

據華高祖本紀記載,高祖在位四十年,期間勵精圖治,開疆擴土,在位後期米價低至30文錢1鬥,一抖有十斤,而渠朝末年米價一度高達300-500文錢每鬥。

這還不是米價最高的時候,最高的是神朝末年,也是這裏第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神朝雖然只存在了四十五年,但是神國和它的王族秦氏卻存在了八百多年,經過近二十多代人的不懈打拼,才開創了大神帝國。

可惜治國得心應手的神高祖把精力全用在了打天下上,在王位十八年,帝位三十二年,偉大之舉數不勝數,後院這塊卻是讓人搖頭,背着妻子養情人的行為到現在都被世人所不恥,即使這樣他也只有妻子生下的一個傻兒子,即不會生也不會教,從頭傻到尾。

他又不忍心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大好江山落入小宗之手,所以沒有選擇從小宗過繼,他做了很多安排,但都抵不過人心思變,加上皇帝是個傻子,就算大臣勉強,宗室的也不服。

神哀帝在為十三年就亂了十二年,宗室們相互之間大打出手,徹底斷了神國的根基,再加上之前被神國滅的國家之一死灰複燃,硬是把天下弄得民不聊生,米價一度高達700-900文每鬥。

直到後來渠高祖崛起,以摧枯拉朽之勢力纜狂瀾,不到十年就完成了改朝換代,愛蹦跶的神朝宗室和死灰複燃的前國後裔全被她一個不留的都殺了,倒是傻子神哀帝還活的好好的,而且還給他封了個神候爵位。

渠朝大部分的規章制度和習俗都繼承了神朝,加上前幾位皇帝的勵精圖治,米價最便宜的時候是渠高宗時期,也是渠朝的第四位皇帝,20文每鬥,比神高祖米價最低的時候低了22文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