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章

第 12 章

後來她即便周末兩天時候也沒有回上海,真正能沉下心讀書,老師打電話給喬伊華時候說小珍進步很快,進步很快的意思就是前三個月原地不動,春節前兩個月每次考試都可以進步不少名次。

大約就是量變引起質變需要時間。

春節總共放假大概半月左右,除夕前七天,後七天。

回到上海時候小珍進門就撲在喬伊華身上,因為穿的厚胖球一樣,還圍巾遮住臉,只覺得圓滾滾在身上撞了一下。

興奮的樣子應該是分數考的不錯。她很少有這樣開朗活潑的樣子,到家脫掉圍巾手套和羽絨服。說自己第一次看見雪,覺得雪沒有想象中漂亮,是不是下的太少。

不過喬伊華晚上并沒有陪她吃飯,說有事得出去。

後來過了很久,甚至到大學的時候,他還會說自己有事出去,裝作是工作的樣子。

小珍終于忍不住說,你談女朋友不應該叫約會,幹嘛總說自己有事。

喬伊華說,你懂什麽啊。

小珍說,怎麽不懂啦,我可懂了。

人真的工作和出去是完全不同的狀态。

時間過的真的很快,高三過的很快。

高考那天,天氣異常的炎熱,那時候還是七月份,喬伊華看過她第三次摸底考試的成績,大概就有數,他從來不信黑馬和一飛沖天,內心早就給她選好了學校。

從上海回到西安後,囑咐是一句沒有,因為看得出小珍是很緊張,到這時候還想背誦幾篇英語作文。

他只說了一句:“你退路那麽多,緊張什麽?”

Advertisement

她情緒倒是穩定很多,兩天考試都沒提成績,回家就在空調房間沉思放空,就說了句,好想吃冰鎮的西瓜,又怕拉肚子。

喬伊華倒是很放松,這有什麽不能吃的,三十多度的天。

晚上的時候不停上廁所,走來走去,有點失眠,喬伊華讓她坐沙發上休息一會,一點多的時候迷迷糊糊躺在他身上睡着。

第二天早上倒是很精神,吃的挺多。

考完出校門時候,喬伊華并沒有看到她。

小珍從背後轉到他身邊,“哥,我發現這裏你是最帥的。”說着豎起大拇指,“因為其他人都是爸爸媽媽,你最年輕。”

喬伊華笑了下,沒有接話,問道:“還去學校估分嗎?”

小珍搖搖頭。

“晚上回上海吧,東西他們收拾,我看也沒幾個留下的,醜衣服醜校服就別要了。”

小珍和他坐上出租車,“哥,你怎麽不問我考的怎麽樣?”

“過去就過去了,這一年我也是操不完的心,累的不行。”

“萬一我考的不好怎麽辦?”

“你就自己在這複讀吧,我是不想管了。”

喬伊華曾經是校長的學生,當時他是在一種坐班主任,後來成績不錯調到這所中學做副校長,然後變成校長。

每次小珍成績和哪方面不足一定打電話過來,特別下學期每次摸底考試總結學生的劣勢怎麽改進,要家長好好談話。

喬伊華飛過來的時候,兩個人對着坐,你對着一個十八九歲的女孩子能說出什麽,打一下還是罵一下還是非常居高臨下的中年人一樣說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

他恨不得磕桌子上,說,當初如果去上中專現在也畢業了。

後來到了出分時間,大半夜小珍不敢打電話,喬伊華加班回來很晚,看她猶猶豫豫的樣子,很随意的說道,別打了,我打過了。

考了五百四十多。

比摸底時候低了十多分,可以理解,摸底本來簡單一些。

基本上可以說壓着本科線沒高多少。

喬伊華明明心裏選好學校,很征求她的意見,問:“你是想來上來還是去哪裏讀?”

小珍坐在那愁眉苦臉,“我還以為會高一些,去哪裏都很危險。”

“那有沒有想過要從事什麽職業?有什麽興趣愛好?”

小珍想從事什麽,沒有。

興趣愛好也沒用,不過受到早起家裏影響,父親是木工,外婆是裁縫,耳濡目染真的會做點手工,不過她讨厭這樣的影響。

她一問三不知。

喬伊華說:“要不你報個秘書學專業,畢業後來我公司做秘書吧。”

小珍:“好啊,好啊。端茶倒水嗎?”

喬伊華笑着喝了一口水,沒說話。

“你知道互聯網信息技術嗎?最新興前沿的專業,想學嗎?”

“計算機?玩電腦嗎?你不是說國外還沒普及嗎,學這個有用嗎,我看那本書上很多學校沒這個專業啊。”

喬伊華說:“那就選有這個專業的大學呀。”

小珍說:“哥,我就想學秘書,要和任秋姐一樣,做個辦公司白領。”

喬伊華一腔熱血遇到懵懂無知的人。

她本身學的理科,上海今年第一年招生一個中外合辦的學院,說白了就是分數線比本部低,三本分數線,專業都是最新最前沿的,就是學費比較貴,但是出國容易,就業方便,這專業即便将來想做秘書那不是輕而易舉,而且目前科技發展并沒有到多複雜的程度。

當然她早就成年,所有決定都可以自己來。

不過想法太奇特,一本全國大學書翻來覆去挑選不出來什麽,特別是看上海的學校,稍微本科甚至三本直接560以上,如果當時學的文科分數線更高,很多專業選不了。

本來沒什麽,看她有想選擇偏遠地區的意向,立刻反複洗腦。

最後報專業和院校還是聽了他的建議。

上大學之前整個暑假,是小珍最放松時刻。

喬伊華出差第一次帶人,正好去新加坡學習參觀,吸引投資技術。

小珍也是第一次出國,上海已經很發達了,對比新加坡還是差很多,跟土包子進城一樣,什麽都稀罕什麽都好奇。

英語是一句聽不懂。

還說自己考了一百一十多分,聽了幾十盤錄音帶啥用都沒有。

喬伊華對她的态度的轉變很難說不是從這裏開始,因為每個人都私下問他,是不是新來的?

新來的,就是新交的女朋友。

盡管她剛高中畢業,還沒擺脫學生氣,喬伊華對她很正常距離。可是已經十九歲,披着長發非常青春,穿着很昂貴的衣服,很難不多想,都知道男人都愛吃嫩草。

人對于親情轉變其他情感,首先要排除對小時候的記憶,第一印象實在太深刻。

也正是因為這次一起出來,基本上都認識了這個妹妹。

後來大一的春節,多收了幾十個壓歲錢。

大學時間過的很快,小珍和喬伊華相處不再是從前男強勢女聽話的模式,除了每周末回家住,他越來越多的出差,越來越多忙碌,當年高中時候一個多月不見還哭鼻子,現在兩個月不見都是常事。

所以回來的時候,吳媽和小珍會一起做飯團圓一次,那怕不是周末也會回家住。

而他帶回來的禮物越來越貴重,從前的書記文具鋼筆,變成的耳環收斂別針發箍甚至口紅。

雖然同班學生大部分有錢人,但是每到圖書館還是看到本部學生刻苦努力,考研還不盛行,都在為出國做準備。

她就是因此被騙了幾千塊錢,那時候培訓出國機構很不正宗,小珍都不知道能在學校裏存在的培訓機構都可以騙人。

傷心難過了好幾天,她可憐的壓歲錢和平時生活費花不完的存款,直接少了一半。

周末和同學一起發傳達掙錢。

真的是巧合的很,第一天就被喬伊華看到,他倒是沒從車裏下來,很意味深長的笑了下。

周六沒回來去争這仨瓜倆棗。

回到家中腿酸的打結。

小珍是老實人,也不會欺瞞他。

喬伊華一問,她就說了。

反正做這些也沒什麽丢人的。

他并不攔着,說你別去了之類。

第二天一大早小珍刷牙繼續工作時候,喬伊華出門時候把銀行卡遞給她。

小珍搖頭的跟撥浪鼓似得。

喬伊華拿着包轉身出門,小珍連忙追過去。

“不不不不不.......”

像口吃一樣。

喬伊華雙手捏住她的臉,輕聲說:“別不了,我看下一步就要被騙到傳銷窩點了。”

關門的時候,他說了一句,“在學校還是好好讀書,以後上班有的受。”

其實小珍早就對他不了解了。

也不知道從她讀書開始外面的世界過了很多年,喬伊華從二十多歲早就三十多歲,內心變了很多,公司盈利規模各方面早就天翻地覆的變化。

不僅僅是他本人,中國在這幾年發生巨大的變化。

從家裏遙望時的大珠子變成了上海的标志,浦東一天變化一天。

股市的火熱,好萊塢電影的引進,國營企業開始改革,甚至大學畢業可能不再分配工作,房子商業化更深入。

他哥的財富早就翻了不知多少倍,手表和車換了多少輪,只有小珍還在停留在1991年。

最終銀行卡小珍也沒用,沒取一分錢。

把卡放他錢包的時候,喬伊華看到了沒說什麽。

他有情緒的時候,會來一場極限拉扯,夾菜的時候故意把所有的肉都往她碗裏放。

生活費拿出一大疊鈔票,讓來讓去。

每次小珍都當真,碗裏的菜吃完,錢的話一直退讓不需要那麽多。

大概這種小事情就是他的情緒價值。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