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開始計劃
第9章 開始計劃
“楊宇,下面那臺R1是不是你的?“
性格比較豪爽的張紅建問楊宇。
“是啊!“楊宇答道;
“一進來就看到你的頭盔和手套,剛才就想問了,但是剛才不太熟悉有點不好意思。“
“沒關系啊!你也喜歡機車麽?“
“是啊,我很喜歡。我老家有一臺川崎400,剛來這邊不大方便,加上不熟悉這邊的騎行
環境所以沒有帶過來,看你這樣子這邊騎行環境應該還不錯啊。早知道就把車子托運過來了!
只能以後再說啊。“
沒關系,我也不太清楚這邊的騎行環境,不過剛才報道的時候遇到兩位學長給我說了下。“
“這邊的騎行環境還是可以的。“
就這樣開始兩人聊的都是機車話題,而旁邊許飛估計也挺喜歡的有時候時不時的插上一句,只是苦于沒有車子,老家也沒有;
至于王長傑,也許是不太熟悉,也許是性格內向,只是在邊上靜靜的聽着,并沒有說話。
就這樣一直到吃飯時間,張紅建提議一起去吃飯,大家也沒反對就一起出去吃飯。
随便在學校附近吃了頓火鍋,沒有喝酒。
晚上9點左右幾人回道寝室,随便聊了會兒就沒怎麽聊了。畢竟剛認識,以後有的是機會,現在都很累了。所以就各自玩了一會兒手機就睡了。
Advertisement
楊宇日常的在睡覺前和郭曉君聊了會兒天,關心下她的情況。之後也跟着休息了。
…………………。。
接下來幾天,沒有意外。大家按部就班的開始軍訓。
在此期間李力成和張揚因為楊宇在軍訓也沒有來找他,只是約好等軍訓完之後跟車隊人員認識一下,然後跑跑山之類的。
而楊宇也沒有意外的成為了各位兒子的爸爸,當然是楊宇自稱,沒人同意。嘿嘿
也不是因為楊宇有錢。而是因為楊宇每天雷打不動的都要起早鍛煉身體。所以要負責喂養三個大兒子,不然肯定要餓死他們的。
不過就是不知道等他這幫大兒子知道他軍訓完之後就要申請走讀怎麽辦。到時候他除了時不時的回學校之外都打算用時間來開始他的計劃了。
其實這個計劃是楊宇之前就想好的,等軍訓完就開始對一級技師技能的學習,同時也要開始學習小型機甲駕駛、工程機甲、和消防機甲等一些普通機甲的駕駛。
一級需要學習的駕駛技術其實不多,就幾種小型機甲和工程機甲以及消防機甲的駕駛等。至于基礎駕駛學習的那些東西系統只要求基礎考核的時候通過了就行。
而且楊宇以後也不打算繼續浪費時間在那些東西上面。
畢竟以後開機甲戰艦不爽麽?而且楊宇發現一級以後的項目會更少,但是更難。
因為機甲駕駛的要求更高,畢竟就算是普通的小型機甲和工程機甲對動作的要求沒有那麽高,但是還是有着近百個按鈕、幾個踏板以及檔把配合才能完成操作。對手速和肌肉記憶的要求很高的。
雖然是夢中學習,但不知道是什麽原因,楊宇學的東西都可以潛意識的發揮出來,很快形成肌肉記憶。就像騎車一樣,很多技術性動作楊宇都只是夢裏學過,但是潛意識的還是很快上手。(不要問原理,問就是系統爸爸的能力)
另外楊宇還打算找個方法把一些東西推出去,一是籌備資金,二是為未來拿出更多東西的時候不至于讓其他人有所懷疑。這點很多小說主角都是這樣做的,只是處理的方法和步驟不一樣而已,而楊宇又不想浪費太多時間影響進度。
所以只能這樣做。
而現在楊宇打算用于推廣出去的東西就是“基于固态合成锂電池”。這個電池并不比現在市面上的锂電池強多少,是目前最方便方便拿出去,而且收益還不錯的項目。
最大的優點就是穩定和安全。
不要說短路,你就是拿刀砍成幾半都不會發生爆炸事件。
還有就是儲電量比現在市面的的電池儲電量達到2倍左右。
楊宇拿出這個技術主要是用于過度,以後機甲用的肯定不是這個。
而現在楊宇還沒學完一級的技術,所以暫時也造不出機甲。
楊宇打算拿出這個技術的方式就是制作出一個機器人。
看過《鐵甲鋼拳》的人都知道,楊宇想做的就是那個。
畢竟一開始就拿出機甲不太現實。很多技術現在楊宇還沒學會。
但是《鐵甲鋼拳》那樣的遙控機器人就沒問題了。
那個機器人只需要完成“動力模塊”、“緩沖模塊”、“智能模塊”、“結構模塊”、“控制模塊”以及一些小模塊就可以做到。
而動力模塊用“基于固态合成锂電池”配合一部分液壓裝置和系統自帶的一種小型多功能動力電機就可以帶動。
緩沖模塊在機甲關節緩沖技術中就有一種小的關節緩沖裝置可以代替。裝甲緩沖暫時不用做,這個機器人楊宇也打算以後用于表演性的拳擊比賽用。
如果有裝甲緩沖那怎麽打壞,楊宇還怎麽愉快的割韭菜。
而《鐵甲鋼拳》2011年年底剛上映,直到現在熱度還沒有下來。只要到時候楊宇盡快拿出産品,避開名字和外觀等專利之後,還不賺大發。
至于有人考慮到這可能被別人用來戰争之類的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雖然關節模塊只是機械結構比較好仿制,但是用于作為結構模塊的材料是機甲技術裏面的s1塑鋼建造的,沒有材料的配方,誰仿制得了?逆推都不知道要耗費多少時間。
沒有相應的材料技術怎麽能承受住機體劇烈動作的轉換,要是真有人仿制肯定一運行就散架。
言歸正傳,除了結構模塊用S1塑鋼外,智能模塊楊宇打算編寫一個半人工智能出來,這才是最重要的東西,沒有這個不管機體怎麽運轉都是笨拙無比;
這個半智能模塊和普通小型機甲用的差距不大,性能差不多。唯一比較大的區別就是機甲更大,要實現的動作要求也更複雜。
所以很多動作都要人配合操作杆和按鈕等來完成。
而這個小型拳擊機器人,只需要設定好平衡模塊,那麽到時候參加拳擊比賽倒下之後就可以一鍵爬起來,而且可以開放接口用于設定機器人的行動模塊。
大家都知道,正規拳擊是不允許使用腳踢的,就像《鐵甲鋼圈》劇情裏面大多數都是使用拳與拳的較量,鋼鐵之間的碰撞。
劇情裏使用腿部功能也就是在鬥牛的時候跳了一下。
而楊宇這個拳擊機器人的半智能系統也設定和那個差不多,只需要設定好一鍵起身、還有行走功能、跳躍功能、以及外接接口用于記憶操作的使用者設定拳擊步伐用于閃躲就行了。
而上半身才是所有拳擊動作的重心,需要操作人員使用無線遙控器進行接近0.01微妙的低延時遙控。
至于最後的控制模塊就是由系統提供的一個信號發送器和接收器的技術來完成,市面上的很多類似功能的設備都無法做到這麽高精度的操作。
不過幸運的是這個技術有一個致命的缺陷,但恰恰是因為這個缺陷讓楊宇可以很方方便的使用它。
這個缺陷是楊宇人為制造的,他的信號範圍只有20米,二十米之後就會自動消退,對接收端完全不起作用。
因為其他裝置無法做到精準的控制,而且機器人的很多部件的生産工藝市面上都能勉強達到。但是關鍵性技術又都只有楊宇有。
所以楊宇不擔心拳擊機器人被人用作引發戰争,畢竟二十米的距離能做什麽,還有電池最多持續半個小時的運作,就算改進後也最多一個小時,拿到戰場上這個一個鐵疙瘩完全沒用。
當然要問楊宇可以不可以解決這些弊端,當然可以,但是沒必要。等以後有自保能力的時候肯定會拿出來幫助國家建設。
言歸正傳,楊宇在滿足這些條件的情況下,接下來就等軍訓結束了。
……。
轉眼兩周
“啊!…。終于結束了。這段時間都快把我給累死了!“
才剛回到625寝室,就聽張紅建使勁抱怨。再然後其他幾人的附和聲。
聊了會兒天,楊宇想到自己過幾天就要走讀了所以和幾人說道:“我親愛的大兒子們,從明天起爸爸就要開始走讀了,家裏面在GY有房子,我有些事需要辦,在外面方便些,以後就不能給你們帶早餐了哈。“
“當然如果想要找我玩可以去我家找我。“
“不要啊,我親愛的楊大兒子啊,你為什麽要走讀啊,難道你要抛棄爸爸和兩位弟弟麽?“
“這樣很殘忍的知道不?“
由于寝室有張紅建這個活躍的漢子,所以幾人關系處的挺不錯。
所以自從楊宇在給幾人買過早餐之後叫了他們兒子之後。
寝室的父位之争就開始了,都想做其他人的爸爸。不過為了讓楊宇帶早餐,所以多數情況都是楊宇當爸爸。
在這過程中楊宇發現王長傑這小子根本不內向,反而很悶騷。大家熟悉之後就這小子争當爸爸跳的最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