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43章

繁星遍天的鄉下夜晚, 山頭的灰黑始終綴在上方,久久不散。天際泛出微白之際,晨鐘響徹整個村鎮, 沒多久又有接連不斷的鞭炮聲傳來。

清早,黎洛是最後醒的,等下去時, 宋祁于和老兩口已經在樓下的廚房裏忙活。黎老師在煮湯圓和餃子, 見女兒下來了, 笑着回頭看了眼。熱騰騰的水汽從大鍋裏升起,使得整個廚房上空都彌漫着一大團霧白,宋祁于和褚教授都在旁邊幫着打下手,一個在擺碗,一個在弄餃子蘸料。

江北市沒有過年吃餃子的習俗, 這邊習慣大年三十和初一的早上都吃湯圓, 寓意阖家團圓, 餃子是黎洛另外準備的, 昨天從市裏大老遠打包帶來的生食水餃。

黎老師只給宋祁于下了12個餃子, 說是月月紅, 吉利。黎洛過去幫忙,瞥了眼鍋裏, 還好湯圓不是這麽多,不然哪裏吃得完。

“什麽餡兒的?”黎洛随口問。

黎老師樂呵回答:“都有, 咱們去年吃的芝麻餡兒,今年你媽買了肉餡的, 大點的就是。”

黎洛往鍋裏再瞅了眼, 發現肉餡的湯圓确實更大些, 很容易就分辨出來。她不愛吃甜食, 又說:“那我少要兩個芝麻的,太甜了,換成肉的吧。”

老兩口哪能不知道女兒的口味,下鍋的時候就考慮到了這一點,黎老師笑着說:“放心,你媽先前專門叮囑了的。”

黎洛笑了笑,到另一邊幫褚教授她們。

走到宋祁于身邊,對方不着痕跡朝她望了下,輕聲說:“你可以跟我換。”

黎洛唇角彎着,心情很好。

等到一鍋湯圓餃子被撈起來,宋祁于上前接過勺子,要将餃子分黎洛一半。黎老師對黎洛說:“明兒也給煮這個得了,反正都差不多。”

褚教授在邊上指揮:“把芝麻的都給我,她的全換成肉餡的。”

黎洛回道:“行,明天我也吃餃子。”

肉餡的湯圓量大,一個頂倆,黎洛也将湯圓分一半給宋祁于,說:“你也嘗嘗,不知道你們那邊有這個沒。”~

Advertisement

宋祁于不知道北方別的城市的風俗,反正淮安鎮沒有,那邊連湯圓很少吃,除開餃子面之類的,也就十五吃元宵了,與江北市的風俗大為不同。

比之昨天的生分,今早的氣氛顯然要融洽很多,到底是過節了,老兩口也比較關照宋祁于,怕她在這邊過不慣,因而在習俗差異上還是挺用心,自家要做什麽也将宋祁于考慮在內了,會帶上她一起。

這家裏大年三十從早到晚只忙一件事,每年都如此——會聚一塊兒準備年夜飯,上午就開始。

黎老師特意提前學了幾道北方的特色美食,有溜肉段、小雞炖榛蘑、醬骨架、地三鮮、鍋包肉,甚至弄了道東北皮凍。另外,黎洛前兩天就跟老兩口講過了,讓再炖條魚,今年就別上鍋清蒸了。淮安鎮那邊喜歡吃炖魚,南方也有這吃法,這次可以統一點。

黎洛不太會做飯,一直待廚房裏幹些摘菜、剝蒜這類的活兒。宋祁于倒是會炒菜,手法也還行。老兩口這下沒把宋祁于當外人了,偶爾會讓宋祁于上手,接替黎老師的位子。

多個人熱鬧些,比前兩年過得更有煙火氣息,也更有趣味。

宋祁于也很久都沒過這麽有味道的年了,前幾年她和宋老太都是一起過,祖孫倆除了去梁叔與鄰居嬸子家串門,還有初一上山燒香,幾乎不會再外出。宋家早些年還有幾個親戚能聚聚,逢年過節相互探望,那時宋老太總帶着宋祁于挨家挨戶地送禮,到別人家裏做客,可後來老一輩都逐漸去世,無論遠親還是近親,漸漸就不怎麽聯系了。特別是再後面宋老太身子骨不大行了,手腳沒那麽利索以後,那些所謂的親戚便有意無意躲着宋家,唯恐沾惹上牽連而被借錢或拖累。

黎洛中途出去了半小時,搞了三個很大的泡沫箱子進來。之前在青島訂的海鮮,路上耽擱了時間,淩晨才空運送到這邊。

褚教授喜歡吃海蛏子和鮮鮑魚,黎洛都買了,還訂了一只八斤多重的帝王蟹,以及一些品種不同的蝦。年夜飯肯定得弄個刺身拼盤,老兩口愛吃,平時為了身體着想不敢貪嘴,只有今晚才能多吃幾口。

這些東西全交給了黎老師處理,宋祁于和黎洛站一旁弄熱菜,不會弄這個。

黎洛找來一條圍裙,讓宋祁于給自己穿上。輕輕撥開黎洛背後的頭發,宋祁于照做,從身後半圈着黎洛,慢慢系上帶子。

這人的手沾了水冰涼,冷不丁挨黎洛頸後,黎洛當即一個激靈。宋祁于停住,手指縮起,盡量不碰到黎洛,低聲說:“抱歉。”

黎洛問:“冷不冷?”

“還行。”宋祁于說,“不太冷。”

黎洛不讓這人碰水了,并拿了件大衣過來給披着。

可穿多了不能幹活,宋祁于披了會兒又将大衣脫了。

試菜是黎洛在做,有時菜該起鍋了,宋祁于會順手夾一筷子給她嘗味兒,把東西送到她嘴邊。

黎洛額前的碎發落下來,擋住了視線,宋祁于想也沒想,伸手為之撥開。而黎洛反應也快,條件反射性就躲了下,結果後一刻臉卻落進宋祁于手裏。

宋祁于愣了愣,很快就收回手。

黎洛也怔住,腦子裏空白了一瞬。

可過了兩秒鐘,黎洛同樣回過神,立馬就恢複如常。

只是一點小意外,沒必要太在乎。宋祁于讓開些,退到一邊,黎洛也站旁邊,繼續擰開水龍頭洗菜。

另一邊的夫妻倆并未瞧見這一幕,什麽都沒發現。黎老師正和褚教授說話,在商量上墳的事。

“火關小一點,小心別糊了。”黎老師忽而想起什麽,沖這邊說。

宋祁于立即就關小火。

黎洛欲行動,見宋祁于已經做了,便及時收住。

遲些時候,民宿老板到這裏來了,帶着一些本地的特産和熏肉分給大家。

老板很好客,還給衆人發紅包。錢不多,裏面也就六塊錢,但勝在心意十足。民宿老板似乎誤會了宋祁于和一家三口的關系,還以為她是這家的小女兒,便随口對說:“褚教

授你們真是好福氣,兩個千金都跟着回來過年。”

褚教授想解釋,可最終沒有。怕別人會問東問西的,大過年提到一些不該講的。

黎洛朝門口看去,又不動聲色瞥向宋祁于。對方沒反應,面上毫無變化,像是沒聽見民宿老板的話。宋祁于一直在竈臺前站着,微微側身,刻意不對着這邊。

還要顧着別的客人,民宿老板沒在這裏待太久,簡單客套幾句就走了。

黎老師送客到門口,轉頭又讓黎洛出去取香燭紙錢。宋祁于則守着熬湯的鍋,不時攪動勺子。

年夜飯幾乎弄了一個白天,到最後做了一大桌子菜出來。

天黑之前,一些褚教授老家的親戚被請到這兒,攏共來了十七個人,正正湊成兩張桌子坐。

飯間是黎洛領着宋祁于落座,從頭到尾都帶在身邊。褚教授的親戚們都對宋祁于感到好奇,一見面就問。黎洛都擋了回去,只說是朋友家的孩子,跟着到這邊玩幾天。

有親戚塞紅包給宋祁于,這人不好意思收。

黎洛小聲說:“都拿着,晚點我會回給他們。”

宋祁于便收下,然後遲一點找機會交給黎洛。黎洛自是不要,順勢讓她自己存着。小孩兒也就這幾年還能收紅包了,等再大些,就該是她給別人包了。這點錢也不多,留着随便買點什麽都行。

許是看在黎洛他們一家的面子上,親戚們出手都挺大方,少的都給包了八百,多的能有一小疊,目測小三四千。黎洛回的紅包也大,她和老兩口分別給親戚家的孩子包紅包。

年夜飯豐盛,吃了三個多小時才算結束。

黎洛慣例給夫妻兩個和宋祁于準備了禮物,等到親戚們再拿出來。褚教授的是镯子,黎老師是一支定制鋼筆,宋祁于則是一部新手機。

小孩兒之前的手機太舊了,也差,是好幾年前的淘汰款,還總是卡頓關機,黎洛顧及宋祁于的自尊,趁着這次給這人買了個國産新機。價格不貴,可很适合學生用。

宋祁于這回不擰巴了,直接就收着。

“謝謝。”

黎洛說:“待會兒去看花燈,路上可以給梁叔他們打個電話。”

“嗯,好。”宋祁于點頭。

老兩口都挺喜歡女兒買的禮物,出門前給黎洛和宋祁于都放了大紅包,悄悄壓在她們枕頭底下。

“歲歲平安。”褚教授說。

宋祁于颔首:“謝謝褚老師。”

褚教授又說:“好好讀書。”

黎洛也說:“謝謝媽。”

褚教授笑了笑,拍拍女兒的手背:“新的一年順順遂遂。”

看花燈的場子離民宿幾百米遠,走一條小道就到了。

老兩口先去了,宋祁于和黎洛墊後。老一輩更稀罕這種傳統一點的場合,黎洛不是那麽喜歡,她要帶宋祁于去更遠一點的地方。

——樹林盡頭處的寺廟。

黎洛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從來都不搞上香拜佛那一套,往些年裏連祭祖上墳都很少參加,這是頭一回主動帶人去廟裏。她在門口買了兩炷香,捐了些錢,帶宋祁于到祭壇那裏,讓小孩兒對着北方拜一拜。

宋祁于頓住,這才後知後覺。

寺廟的香火缭繞,紙錢灰被風吹起,猩紅的火星子在祭壇裏燒着,與遠處的天燈遙相映襯。

黎洛陪着她,舉香拜了拜,像一年前在宋家時那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