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75章
早上的北京出了太陽, 晴朗明媚。
這一夜睡得沉,但因為不是在床上,沒那麽舒适, 起來後身上都酸痛,腦袋還有點昏。熬夜過後的精氣神較差,提不起勁兒, 好在窗簾被黎洛拉上了, 不至于被亮光晃到眼睛。
屋裏窸窸窣窣, 各自都能聽到對方的細微動作。
彼此之間只隔着兩三米遠,很近。那邊的黎洛翻了翻身,醒醒神,輕手輕腳的,盡量不打擾到書房裏的另一個人。
九點多, 剛上完課的肖老師也聯系上了這邊, 問問出分的事。那會兒書房裏只剩宋祁于一個, 黎洛不在, 出門工作去了。剛睡了個回籠覺, 宋祁于朦胧抓起手機, 低頭瞅了瞅,發現那條毯子最終還是回到了自己身上。一面和肖老師聊天, 一面走到客廳。
黎洛走前留了早飯,白水煮蛋配雞胸肉三明治, 外加一杯鮮牛奶,放桌上了, 宋祁于一出去就能瞧見。知道那是留給自己的, 宋祁于過去, 眯了眯眼睛, 被落地窗外的白光刺得歪頭避了避。
這人坐在桌前,緩了緩神,等接完電話再去洗漱。
新住所裏空蕩蕩,比在江北市時還清淨。
北京更熱些,氣候也更幹燥。
一夜過去,原先那種對成績莫名的剝離感逐漸沒了,宋祁于終于後知後覺,慢慢斂起心神。
獨處會讓人冷靜,等到了晌午,宋祁于再次打開書房的電腦,親自查了一次分,重新确認一遍。
今天的系統不崩了,挺順利。确實是712分,與孫昭發的截圖一模一樣。
盯着屏幕看了一會兒,宋祁于又在網上搜索了些別的,有關報志願相關的攻略,還有北大數院的部分內容。這人至此才變得主動點,勉強順了順思緒,開始一一找尋自己需要的信息。
接下來的大半天,幾乎所有精力都花在這兩件事情上面,宋祁于坐在電腦前,哪兒都沒去。
在此期間,昨晚聯系過這邊的學校陸續又找來,先前的那幾個是直接在微信上談,後面又有通過劉亞君申請好友的。
已經過了一晚上,那幾個學校招生組的熱情不減反增,比昨兒還熟絡許多。
宋祁于招架不來,為此挺頭疼。
昨晚有黎洛幫着應付,現今只有自己,她不太會所謂話術,更沒興趣搞什麽談判,對各個招生組開的條件始終無動于衷,甚至覺得心累。
考後比考前考中都麻煩,分高了也有苦惱,宋祁于不擅長交際,很快便不回消息了,幹脆全都放着,打算晚一點再統一答複,省得隔一會兒就得陪聊,這個還沒談完下一個又來了。
本來成績就遠超預期,壓根沒想過會有這般待遇,這人和別的學生還是有挺大的區別。
差不多成績的這時候都在跟top2或直接或迂回地拉鋸,争取談到最好的條件,哪怕就是名次後一些的學生,從昨晚起就卯足了勁兒在志願學校和專業上下功夫,沒誰是像她這樣的。
孫昭大早上就給宋祁于留言,發來倆鏈接。宋祁于沒看,沒時間關注。
遲些時候,孫昭敲她,讓趕快點進去。
宋祁于問:「是什麽?」
孫昭回複:「你點進去就知道了。」
宋祁于點進去,粗略掃視一遍。
是有關高考成績的專題報道,還有附中校內論壇的一個帖子,也是關于高考出分的——省狀元已經出來了,今年依舊是附中拔得頭籌,(2)班的李瑞敏毫無疑問是全省第一。
今年的媒體依然是追着狀元炒熱度,且速度比往年還快。本地的新聞報道對李瑞敏進行了專門的采訪,大概就是老掉牙的那些問題,學習方法、目标院校、未來計劃……宋祁于對這個不感興趣,不過趁機瞄了兩眼,看見報道上說李瑞敏語文竟然是141分,不由得挑了下眉尾,倒是佩服人家。這種語文都能考如此高分的學生絕對是大神中的大神,別人确實有實力,反正宋祁于讀書那麽多年沒見過語文能考140 的同學,連日常測試都沒遇到過。
另一邊的論壇帖子裏,是附中內部對校內師生公布的部分數據,今年附□□有6名學生上七百,比估分時的結果好點,其中全校前五都進了全省前十,除了李瑞敏以外,還有一個也在省前三之列。
附中沒公布具體的省內排名,但也沒差了,上了七百的學生中,宋祁于排在第二,她就是那個全校前五的省第三。
孫昭比宋祁于本人還樂呵:「你現在就是咱們班的唯一的光!」
習慣了李卓恺他們的神經,宋祁于還不适應孫昭的誇獎,她打了一排字又删掉,嘴角不由自主揚了揚。
孫昭繼續發:「放假了我去北大找你,等我。」
宋祁于應下:「行,來了我請你。」
孫昭:「謝謝姐妹。」
宋祁于:「客氣。」
孫昭:「到時一定多吃點,你記得多準備點錢,我要吃好的。」
宋祁于答應,接着忽然想起還沒問孫昭的分數,便随口一問。
孫昭的發揮也比估分高,而且遠比李卓恺他們靠譜,小姑娘考了685,她的分數和省排名進入上海交通大學的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完全不成問題。孫昭和家裏人問過那邊的招生辦了,這個分數絕對穩了,毫無懸念。
朋友兩個聊了很久,孫昭悄悄向宋祁于透露,她可能不去上海交通大學了,要改成複旦的經濟學。孫昭全省排名挺高,進了前兩百,進複旦也是板上釘釘的事。小姑娘家庭條件優渥,該換目标專業也是家裏人幫着參考的,孫昭本身不排斥,認為去複旦也很不錯。
宋祁于鼓勵對方:「你肯定也穩了。」
孫昭高興:「借大學霸吉言,希望順順利利。」
這邊還沒聊完,沒過多久,又有附中的校領導通過劉亞君加宋祁于,對面十分客氣,說是自己在某所高校有個老同學,是那所學校某學院的院長,那邊誠心邀請宋祁于報考他們學校。
這陣仗有夠大的,比之前的都誇張。
宋祁于沒回這條,猶豫半晌,将其轉給了黎洛。
因着擔心宋祁于處理不來事情,遲一點,黎洛直接回了一個電話過來。
那個院長黎洛也見過,而且早都認識。院長是肖老師的大學同學,相互很熟,對方其實知道宋祁于,這次找上來其實是看上了宋祁于,想招她。
宋祁于有些懵:“可以這樣?”
黎洛笑了笑:“又不是違規走後門,你的分遠遠夠了,那邊巴不得你去。”
宋祁于應聲,遲疑半晌,皺眉又問:“那我要去嗎?”
“不想去就不去,拒絕就是了。”黎洛說,寬慰道,“別有心理負擔,只是他們在争取你,現在主動權在你手上。”
宋祁于點點頭,嗯了一下。
頭一回高考,哪裏曉得考高分還會有這麽多彎繞,明明也就一個省第三,還以為省狀元才有這個級別的優待。
黎洛沒說太多,只講:“有的地方不這樣,會比較低調,我們那裏相對會重視一點。”
宋祁于說:“有點煩。”
“等報了志願就好了。”
“到那時才能清淨。”
“別煩。等我回來了,我來回複這些。”
“嗯。”
終究沒答應那個院長的邀請,黎洛幫宋祁于婉拒了,遠在江北市的肖老師也給老同學打電話,委婉為這邊說話,以免留下壞印象。
今年的省前十裏,宋祁于的搶手程度只比狀元低一丢丢,她這個第三比德華中學那個第二的男生還亮眼,她是兩個全省數學滿分之一,也是前三裏唯一的數學滿分,還是今年僅有的物理滿分選手,更是今年的理綜最高分。她自己本人不在乎學習成績的提升與多少,但其實有幾個學校已在附中拿到了她的過往成績單,這人的進步和極其穩定的數學、理綜成績就是被搶的資本,實力擺在那兒,被人家看重也不稀奇。
黎洛對宋祁于自有安排,不重要的瑣碎全都是她來解決,不用宋祁于過多煩心。
……
在志願報上去之前,好友裏的師兄等人時不時就找宋祁于聊幾句,即使宋祁于已經明确表示目标院校,可別校的招生組還是堅持不懈,開的條件也是層出不窮,加碼新生獎學金,給各種名額,以及明着砸錢……宋祁于着實大開眼界,不覺得自己哪裏值得被搶成這樣,自認為非常普通,沒啥資質、天賦,而且前頭還有兩個人,這次考試真是運氣占很大
的成分,換成平常肯定差一大截。
倒不是不自信,宋祁于從來都是這麽想的,不管是在老家的高中,還是現如今,她都是這種感覺。畢竟若不是跟着黎洛去了江北市,還是在老家高考的話,沒有黎洛和肖老師他們的補習,她應該也上不了七百分,六百七八頂天了。
絕大多數學生都沒那麽幸運,能找名師補課,能被黎洛這種高知精英不遺餘力地拉一把,宋祁于對高分的情緒持續了不到一天,很快就冷靜下來,逐漸平常心對待。
黎洛說:“大部分人也沒你這個能力。”
宋祁于回道:“但他們也沒有這樣的機會,沒有遇到你。”
“是嗎?”
“是。”
黎洛唇角揚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瞧了宋祁于一下,故意問:“我有這麽重要?”
停了停,宋祁于認真思忖,低着眼,過了半秒鐘又慢慢掀起,對上她的視線,輕聲說:“嗯,對我……你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