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30、考察團
第30章 30、考察團
晚上,喬珍珍就給宋瑾上了一堂思想政治教育課,還給他念了一段偉人語錄,要他時刻保持優良作風,聽得宋瑾有點稀裏糊塗。
之後接連幾天,喬珍珍都沒做飯,直接叫宋瑾去食堂吃或者打包了飯菜帶回來吃。
宋大寶兩兄弟吃慣了媽媽做的飯菜,壓根看不上食堂這些,之前他們就已經吃了一個月了,沒想到媽媽回來了,他們還要繼續吃。
但爸爸說了,媽媽最近身體不舒服,就不要吵着讓媽媽做飯。
宋瑾這個鋼鐵直男,雖然察覺到了喬珍珍的小情緒,但一點沒把問題聯想到自己身上,還以為是天氣熱的緣故。
看着宋瑾一副不開竅的樣子,喬珍珍氣就不打一處來,于是幹脆每天往公社跑。
男人靠不住,咱還有事業!
果然,這個世界上,什麽都是假的,只有錢才是真的。
前進公社的加工廠現在專門生産辣椒醬,其他的黃瓜蘿蔔已經不做了,辣椒醬全部用于出口。
張寶鋼跟江二哥那邊已經接洽過幾回,兩個人的配合還算不錯。
張寶鋼根本沒想到喬珍珍的生意做得這麽大,竟然都賣到國外去了。他自認為自己也算是有點見識的人,走南闖北去過全國很多個大城市。
但跟喬珍珍接觸越久,他就越心驚。
她雖然不太喜歡管事,但每每都能提出一些非常獨到的建議,按照她說的話做了之後,發現成效确實明顯提升。
還有一些問題,他這個天天在廠子裏轉悠的人都沒發現,但喬珍珍只是随便逛了下,就指了出來,弄得他天天打起十二分精神,一點不敢懈怠。
而且,趙寶鋼還發現自己這個老板,特別喜歡花錢,這一點他跟京城的江二哥聊過,兩人對此非常贊同。
Advertisement
不僅給所有工人發放工作服,而且還是春夏秋冬各兩套,口罩、手套、帽子更是不在少數。
一碰到什麽節日就要發東西,毛巾肥皂都是常規,還發過豬肉和蘋果,蘋果也不是一斤一斤地發,直接一發就是一箱。
所以,他這個廠子在附近十裏八村,甚至是市裏都是挂的上號的,人人都以在喬氏食品加工廠上班為榮,跑到他家走後門的人也不少。
不過,喬珍珍也有很嚴格的地方,比如衛生環境,車間裏施行的都是6S規範管理。
趙寶剛開始不太懂這些,都是喬珍珍教的,試用了一段時間後,他覺得還是很不錯的。
現在,車間看着都比他家還要整潔了。就是,有點費錢,管理成本不低。
不過,喬珍珍又說了:“咱們是做食品的,幹淨衛生是首要,有些錢是不能省的。”
這次喬珍珍過來,也跟趙寶剛說了要號召下面農村種辣椒的事情,還把紅旗大隊那邊的“喬氏辣椒産業基地”的計劃書給了趙寶剛,讓他在這邊也試着弄一個。
名字就叫“喬氏辣椒産業2號基地”。
喬珍珍在這一片已經是出了名的,大家都知道跟着喬珍珍幹,就能天天吃肉。
而且,這對于廣大農民同志來說,也是一個創收的好機會。
趙寶鋼找到張書記一說,他就同意了,還把宣傳工作給攬了過去,韓梅梅負責具體執行。
第二天,喬珍珍就叫卡車送來了一車的辣椒種子。
前進公社這邊比紅旗大隊的情況好得多,主要也還是那2100畝綠油油的荒地,讓喬珍珍威望高漲,而且加工廠這邊的情況大家也都是實打實看在眼裏的,大家都很相信喬珍珍。
紅旗大隊那邊啥也沒有,就靠喬老爹一張嘴,大家的執行力自然沒那麽到位。
于是,等到辣椒成熟的時候,加工廠這邊的規模已經滿足不了生産需求了。
喬珍珍又在原加工廠的附近租了一塊地,蓋了四間加工車間,還去省城的機械廠訂購了幾臺流水線設備。
張書記站在公社門口,遠遠看着加工廠的方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你說說,這才多久啊,這加工廠又擴建了!
他昨天還接到通知,說市裏今天會過來一個考察團,一方面是參觀他們的荒地綠化情況,另一方面就是去看看喬珍珍的那個加工廠。
現在,喬氏辣椒醬,算他們當地的一個響亮招牌了。
他那個堂弟張寶鋼,不僅天天都是開車上下班,還有個專門的秘書,比他這個公社書記都還要風光。
想當初,還是他介紹張寶鋼去的喬珍珍那裏。
張寶鋼今天穿着嶄新的西裝,還打了領帶,神清氣爽地來到公社這邊等待。
張書記說了,市裏考察團來的時候,他作為喬氏辣椒加工廠的總經理,需要全程陪同。
不僅是張寶鋼來了,趙有才也來了,他也穿了西裝,不過沒打領帶,他帶不慣那玩意,覺得勒得脖子喘不過氣來。
趙有才現在可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了,他是喬氏綠化産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
為了配得上他這個身份,每天晚上回家,他還得讀書寫字呢,丢了八百年的課本又重新撿了起來。
因為喬珍珍說了,做總經理的人還是要有點文化,就像張寶鋼那樣。
以前讀書是家裏逼着讀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現在是趙有才自己積極主動去學的,效果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喬珍珍也沒準備讓他多有學問,只要能看得懂合同,別被人騙就行。
她也沒打算換掉趙有才,雖然他學歷不高,但是能力還是很強的,一點不比讀了很多書的張寶鋼差。
地裏的事情,交給趙有才,喬珍珍放心得很。
喬珍珍也說要給趙有才配車配司機,但是趙有才住在下面農村裏,村裏的路不好走,開不了小車,于是給趙有才配了一輛拖拉機。
不過,趙有才不要司機,他自己去學了怎麽開拖拉機,每天突突突開着拖拉機到處走,心情好得不得了。
“聽說,這次考察團裏還有老外,是不是真的?”趙有才一到公社就拉着張寶鋼問東問西。
“好像是的。”
“天啦!我還沒見過洋鬼子呢,聽說他們長得像妖怪,眼睛是藍色的。”趙有才激動得搓了搓手。
“沒那麽誇張,就跟咱們長得差不多,只是說的洋文,跟咱不一樣。”
......
今天考察團來的事情,喬珍珍是知道的,張書記還想讓喬珍珍也全程參與,但她不喜歡,就安排張寶鋼和趙有才過去了。
張書記卻說,他倆本來就是要去的,你安不安排他們都得來,主要還是想要你來。
最後,喬珍珍只答應到時候看情況。
這天,喬珍珍開着自己的那輛大吉普來到加工廠,廠裏正在有條不紊地生産作業。
然後就看到張書記帶着一衆領導,身後還跟着張寶鋼他們一起過來了。
考察團加上随行人員一起有二十多個,裏面有三個金發碧眼的外國人,身高至少185cm,所以在人群裏特別打眼,第一眼就能注意到。
喬珍珍走過去的時候,有個長得白白淨淨的年輕人正在用蹩腳的英文像背課文一樣将加工廠的情況介紹了一下。
喬珍珍甚至還聽到了幾處錯漏,看樣子這寫稿子的人英文水平不咋地。
年輕人背完,旁邊的圓臉領導正想說點什麽,那個金發的外國人突然就用英語問了個問題。
年輕小夥是昨天晚上被臨時抓壯丁過來的,因為之前也沒說要安排外國人一同過來考察。
其實他英文水平很一般,剛剛這位外國友人問的話語速過快,他都沒聽懂,但也不好意思讓人家再說一遍,一時間憋得臉都紅了。
喬珍珍見狀,走了過去,先用英語簡單地介紹了一下自己的身份,然後很自然地就回答了剛才的問題,順便還給旁邊的領導們翻譯了一下。
提問的外國人叫約翰,家裏世世代代做貿易,算是大集團,這次來到華國,也是順應這邊的國家政策,準備發展一下海外市場。
對于這位突然出現的漂亮女士,約翰眼前一亮,尤其是她說了一口流利的英語,頓時心生了些許好感。
于是,約翰的問題就變得多了點,喬珍珍都應對自如。
不僅給她介紹了一下加工廠,還把華國目前改革開放的決心說了一下。
而且,商人逐利,喬珍珍還給他分析了一下目前的海內外形勢,認為這個時候約翰來華國投資是非常明智的決定。
約翰其實并沒有決定是不是要在華國投資,畢竟這邊的現狀跟他想象中還是有點差距的。
但看了喬珍珍的加工廠,還有之前的綠化産業,又聽了她說的這些話,約翰覺得自己晚上回到酒店還要跟下面的人好好開會讨論一下。
喬珍珍與約翰說的話,也全都翻譯給了在場的各位,不管大家聽了之後有沒有什麽想法,總之,這次考察任務算是完美完成。
市裏的領導對喬珍珍的表現特別深刻,之前雖然聽公社這邊彙報過她的情況,但一直沒見到真人,今日一見,果然是有兩把刷子,是個幹大事的人。
婦女能頂半邊天這話,是一點不假。今天,喬珍珍簡直是頂了一整片天。
市領導走的時候,還對張書記說,讓他好好幹,年底取得了好成績還是可以往上走走的。
張書記都快退休了,早就沒想過往上更進一步的事情了,但今天被市領導這麽一說,一顆早已沉寂的心又活躍了起來。
不僅是為了升官,也為了工作得到認可而感到高興,而這一切,似乎都與喬珍珍有關。
他也從來不知道喬珍珍居然還會說洋文,說起來跟那外國人說的一樣,不,他覺得喬珍珍說的洋文更好聽,像唱歌一樣。
張寶鋼和趙有才也被自家老板這一波秀技,給撩到了。
“咱老板就是不一樣!這天下就沒有她不會的事情!”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