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65、春節

第65章 65、春節

顧老是在過年前三天才抵達的京城, 科研任務重,他作為科研大佬,肩上的擔子不輕。

實際上, 趙大剛和宋瑾也一直都很忙,就喬老爹到的第一天,大家都請假在家之外,之後都在外面忙。

所以,喬老爹這邊都是喬珍珍在管,不過, 他們也不需要怎麽管, 都是這麽大的人了,自己就能照顧好自己。

喬家這邊有兩臺車,不過宋瑾每天上班需要開走一輛, 只有喬珍珍自己的那輛紅旗牌小汽車可以供大家使用, 但這麽多人也坐不下。

于是, 幹脆讓喬大哥帶着他們去坐公交車, 喬珍珍則帶着同樣是孕婦的三嫂坐小汽車。

小汽車還能再坐三個人,本來想讓喬老爹和喬老媽一起的,但是兩位老人都想去嘗試一下京城的公交車, 于是, 便讓二嫂劉小青帶着兩個最小的孩子坐汽車, 其他人全部坐公交車出行。

有那麽多大人, 還有宋大寶和宋小寶兩人在, 喬珍珍也不擔心。

就這樣, 喬珍珍帶着大夥兒一邊逛京城, 一邊采購年貨。

其實, 年貨也采購得差不多了, 只是逛街的時候看到好東西,還是會順便買一點。

現在,家裏的糧食,以及蔬菜水果等都是空間裏種的,反正宋瑾也都知道了,所以,喬珍珍用起來也更加肆無忌憚了。

至于趙大剛,他反正從來不管這事,本來小李每天還會送新鮮的菜和肉過來,但後來喬珍珍說這些由她來采買,小李請示過司令之後,就沒再管了。

趙大姐自然都是聽喬珍珍安排的,本來這麽大個四合院,也不可能什麽事情都讓趙大姐忙活,喬珍珍也是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買菜買糧食,或者洗衣服什麽的。

本來,喬老爹決定提前過來,就是想着幫忙幹點活,結果啥事都沒有,就光顧着在京城到處玩了,每天還吃得好睡得好,他都覺得自己這些天胖了不少。

喬大哥看着滿面紅光的喬老爹,說道:“爹,你确實胖了些,臉上的褶子感覺都撐平了一些。”

這是什麽鋼鐵大直男的發言,喬珍珍沒忍住,噗得一下就笑噴了。

Advertisement

喬老爹卻覺得大兒子說得很對,他臉上這皺紋是感覺少了,心裏還挺高興。

喬珍珍:得~您老高興就好。

1983年的這個春節,喬珍珍他們家可謂是相當的熱鬧。

年三十這晚上,大夥除了一起吃年夜飯,還有一個重要的安排,那就是去中央電視臺現場觀看春節聯歡晚會。

為此,年夜飯都提前到了下午五點就開吃了,因為春晚八點就要開始,大家心情都特別激動。

前幾天,趙大剛帶回這個消息的時候,喬珍珍還覺得有點不可思議,這屆春晚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屆春晚。

要是沒記錯的話,從今年開始,以後每一年的春晚都将成為全國老百姓大年三十的必備節目,幾乎所有人都會守在電視機前等着看春晚。

沒有春晚的春節似乎就不是完整的春節。

喬珍珍沒想到,自己還能有機會去現場觀看這第一屆春晚,雖然現代看過那麽多精彩紛呈的晚會,但她還是格外期待這次的春晚。

為了方便出行,喬珍珍又借來了公司的小巴車,不過李師傅要回家過年,自然不能來給大家開車,而喬珍珍他們又不會開這種小巴車,但沒關系,有一個人會,那就是趙大剛。

“老子坦克都會開,小巴車自然不在話下,珍珍,你只管把車弄來,到時候我來開。”趙大剛拍着胸脯保證。

于是乎,大年三十這晚上,大夥吃完年夜飯,由趙大剛司令擔任司機,開着小巴車帶着一家人浩浩蕩蕩地去了演播廳現場觀看華國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

喬珍珍特地帶了相機,進場前後拍了好多照片,這可都是珍貴的回憶。

春晚現場的氣氛可謂是相當熱烈,舞臺布置和表演節目都非常具有時代特色,雖然跟現代相比,稍顯稚嫩,但看得喬珍珍是熱血沸騰,激動無比。

不止是喬珍珍,現場的所有人都差不多,直到晚會結束,大家的心情都還久久不能平靜。

回去的路上,喬老爹他們都還在熱烈地讨論春晚上的節目,大人小孩都在叽叽喳喳地說着話,喬珍珍看着身邊的宋瑾,摸着肚子,覺得這一刻特別幸福。

她湊到宋瑾耳邊,低聲說道:“老公,我愛你,新年快樂。”

宋瑾轉頭看着她,與她十指相扣,滿目柔情,要不是車上人太多,他真的很想将人好好抱在懷裏親一下。

*

1983年,計劃生育開始施行,春晚開始舉辦,另外,票證也正式取消,以後買東西都不需要再額外提供票據,只需要給錢就行了,而且想買多少就買多少,也不再限制購買數量。

這也從側面表明,計劃經濟的時代已經過去,改革開放取得初步成效,華國正式進入市場經濟的浪潮。

也就是在這一年,大量國營工廠破産倒閉,個體私營企業開始嶄露頭角,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海外華僑,港澳富商也逐漸活躍在華國境內,到處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喬珍珍由于懷孕,年前沒有回陝北看一看,于是,在年後的時候張寶鋼和趙有才兩人就結伴來到京城,除了看望喬珍珍之外,也是向她彙報一下去年廠子的經營狀況。

張寶鋼以前也來過京城幾回,有他在,第一次出遠門的趙有才也放心不少。

只不過,這幾年京城幾乎是一年一個樣,變化實在是太大了,張寶鋼之前的那點經驗早就不實用了。

忙完正經事,喬珍珍還特地帶着他倆去參觀了喬氏辣椒廠總部,以及宋氏機械廠,裏面有一些農機設備,喬珍珍覺得趙有才那邊也用得上。

去年,宋瑾團隊設計發明了三款新型農機設備,還有很多重要的零部件設施,通過跟農機局的合作,占領了不少的市場份額,盈利狀況一點不輸辣椒廠。

要知道,這辣椒廠開了多久,機械廠才開了多久,果然,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産力。

在京城周邊的農村,也有一個喬氏辣椒産業基地,算是繼紅旗大隊和陝北前進公社之後的第3號基地,專門號召當地村民種植辣椒。

不止是辣椒,他們現在還生産外婆菜,下飯菜,醬菜等等,豐富了廠裏的貨物品種,也創造了不少收益。

江二哥還跟喬珍珍商量,今年要不要把喬氏辣椒廠更名為喬氏食品加工廠,喬珍珍覺得也行。

現在,喬氏食品廠出産的辣椒醬,以及各種罐頭菜在各大供銷社,以及個體經營戶那邊都是搶手貨,每個月前來進貨的人都排起來了長隊。

那些進貨量太小的,廠裏直接就拒了,為了那千把塊錢,懶得折騰,一次性起碼要拿上萬的貨。就這,還有點供不應求呢。

趙有才和張寶鋼回去的時候,還在連連感嘆。他本來以為自己守着個綠化産業園已經很不錯了,經手的也是上百萬的大業務,但京城一行,讓他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也見識到了老板喬珍珍的實力。

“老張,你瞧瞧老板那氣派,幾百萬的業務在老板眼裏,都不算大單子了,想我當初經手的第一個百萬單子,激動得幾宿都沒睡着覺,我還是要向老板多學習。”趙有才抽着旱煙,若有所思。

張寶鋼又何嘗不是呢,他也算是走南闖北過的人,眼界和格局跟喬珍珍比,确實差遠了 ,要知道,喬珍珍現在也才二十幾歲,他都四十多了。

只能說,有些人天生就比別人要厲害聰明一些,比如喬珍珍,還有宋瑾。

喬珍珍要知道張寶鋼這麽想,絕對會不好意思,宋瑾那是真聰明,她這不過是占了穿越的便宜,在現代,很多事情看多了,見識自然就不一樣了。

張寶鋼也是一個很聰明的人,只是被時代局限了而已,如果他有喬珍珍的經歷,肯定做得比喬珍珍要好很多很多。

喬珍珍其實一開始壓根沒想幹一翻多大的事業,都是為了生活,為了天天飯桌上能有一塊肉吃,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哪怕是現在,喬珍珍也同樣沒什麽野心,什麽當全國首富,世界首富什麽的,從來沒想過,她現在就只想着安心養胎,然後生一個健健康康的寶寶就萬事大吉了。

宋瑾對于喬珍珍這種小富即安的思想也是贊成的,他一點不想喬珍珍太辛苦,只想她每天開開心心的就行。

自從空間暴露後,宋瑾常跟喬珍珍聊天,聊現在,聊未來。喬珍珍也沒有什麽顧忌地告訴他,以後的一些發展現象,兩個人的心越來越近,一點都沒有什麽所謂的七年之癢。

趙大剛剛開始還有點不太習慣兩人天天撒狗糧,他們那一輩的夫妻之間相處哪像宋瑾兩口子這樣膩歪,就算是夫妻感情再好,生活了這麽多年也早就變成了親情,哪跟他們這樣,每天出門上班前還要親一下。

他第一次看到的時候,還吓了一跳,這...這簡直是不成體統。

然後,宋大寶和宋小寶也在他出門前抱着他的脖子親了一下,告訴趙大剛:“爺爺,這是咱家的規矩,告訴你在外工作的時候也要多注意身體,因為家裏人會擔心。”

然後,趙大剛也屁颠屁颠地加入到每天的出門親親儀式中,當然,他每天就親親宋大寶和宋小寶,讓他們在學校好好讀書,但也別忘了好好吃飯,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有話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