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75章
謝亦雲和俞縣丞商議定後, 又派人去平長縣告訴容知縣和司空烈,讓他們有個心理準備,等易大将軍那邊發難的時候好及時應對。
接下來, 謝亦雲一邊做事,一邊等着易大将軍的死訊。
夏主簿中午告訴謝亦雲易大将軍被刺殺的消息,傍晚時分又來報告說:“據我們探得的消息, 易大将軍傷在胸口, 大夫們正在給他救治。”
居然還沒死?
謝亦雲有些意外, 心髒被刺中, 就是在現代, 也大多等不及趕到醫院就沒命了,易大将軍居然挺過了這麽長時間, 不科學啊。
當時謝亦雲正在學堂裏, 和先生們說着二月初八開學的事, 燕神醫和齊大夫作為先生也在場, 他們同樣覺得奇怪。
齊大夫問夏主簿:“給易大将軍治傷的是哪些大夫?”
他怎麽不知道,世上還有醫術這樣高明的大夫?
夏主簿說了幾個名字, 然後道:“領頭的那個, 別人都叫他龍院使。”
燕神醫恍然:“原來是他。”
轉頭向謝亦雲解釋:“此人原先是太醫院的院使, 我當初在京城的時候, 還和他一起探讨過醫術,他擅長治外傷, 嗯……只比我差一點點。”
“後來我離開京城,在平陽縣定居,有一次一個京城來的商旅經過我們村子, 正好生病了,我給他治病的時候, 說起京城的人事,無意之間得知,在我離開京城三年之後,龍院使辭了太醫院的差事,也離開了京城。”
“原來他也到了徐州。”
謝亦雲問:“他能治好胸口的傷?”
“不可能。”燕神醫先是斷然否定,接着又有些猶豫,“莫非是……刺得不深?”
Advertisement
謝亦雲想起前一會兒,裴言篤定地說“死了”,覺得這個猜測肯定不對。裴言是當世的使劍高手,劍刺入多深,他肯定心裏有數。
第二天,夏主簿又來報告:“據探得的消息,龍院使和大夫們正在給易大将軍救治。”
謝亦雲:“……”
第三天,夏主簿再來報告:“據探得的消息,龍院使和大夫們還在給易大将軍救治。”
謝亦雲:“……”
第四天、第五天,易大将軍仍然在接受治療。
事情明顯不對勁了。
第五天下午,謝亦雲叫上俞縣丞、齊大夫、裴言三個一起到縣衙裏,先讓裴言仔細地回憶一遍,他的劍是怎樣刺入易大将軍的心口的,刺入的深度和角度,以及具體是刺在心口的哪個位置。
裴言對着齊大夫比劃了一通,又說:“他當時掉下了馬,但我确定已經刺到心髒,就沒追着補劍。”
說着不由得懊悔,那時應該補一劍,刺他個對穿的。
齊大夫皺眉思索。
自從他得了謝亦雲給的人體結構圖,又解剖了幾具謝亦雲提供的屍體,現在他對人體內各器官的位置和作用非常了解,如果裴言指點的部位和深度沒錯,易大将軍絕無存活的可能。
“怎麽會呢?”齊大夫喃喃道,“怎麽可能不死呢?這刺進去就是心髒啊。就是沒有把心髒完全刺穿,那也刺到了啊,怎麽可能不死呢?”
刺進去就是心髒啊。
聽到這句話,電光火石之間,謝亦雲突然想起,上輩子她看到過報道,有人的心髒是長在右邊胸口的,但十分罕見。
難道易大将軍就是這樣的人?
謝亦雲把這個罕見的情況說給幾人聽,齊大夫道:“應該就是如此了。易大将軍掉下馬,所以劍沒有刺入很深,本來應該是剛好刺破心髒,誰知他的心髒長在右邊,所以躲過一劫。”
又道,“但這樣的傷也是很重的,龍院使能讓易大将軍堅持到今天,醫術當真不錯。今天就五天了,最危險的時期已經度過,易大将軍活下來的可能性很大。”
俞縣丞嘆了口氣:“真是命大。”
他是盼着易大将軍死了,換個大将軍鎮守徐州的。
雖然換個人也不見得能守住徐州的防線,避免日後的兵禍,但總是有一絲新的希望在。
“苦肉計!”謝亦雲猛地一拍掌:“易大将軍這是行的苦肉計!”
衆人都茫然望着她。
謝亦雲一臉憤慨:“易大将軍要害我們不成,反而引起了皇上的懷疑,于是就演了這一出苦肉計,安排劍客刺傷自己,過後肯定會栽贓給我們,說是我們派去的刺客。”
俞縣丞瞬間意會過來:“是啊,不然怎會刺的傷口嚴重但又不致命,明顯就是事先排練好的。”
齊大夫、裴言:“……”
要不是他們知道事情的真相,絕對會信了這倆人的話。
謝亦雲和俞縣丞達成共識,又商量到時候怎麽措辭,選擇什麽時機反擊等等。
齊大夫等他們商量完後,告訴他們:“易大将軍的命就是能救回來,今後也很難上戰場了。裴公子的劍刺下去,必定會傷着他的肺部,以後需要長期調養。”
俞縣丞反應很快:“那皇上可能會考慮換下易大将軍,但太子必定不願意,會力保他。”
謝亦雲頗有些幸災樂禍。
皇帝已經對太子生了嫌隙,在這樣的情況下,太子肯定心中恐懼,更要抓緊軍權,而他對軍權不放手,皇帝就一定對他更加疑心,于是太子就更加恐懼……
這樣循環下去,會不會有一天,父子終于反目?
兩個都不是好東西,他們打起來,謝亦雲是樂于看到的。
準備走的時候,謝亦雲忽然想起來,交代裴言:“你可不要再跑去殺易大将軍了。”
據裴言說,他上次殺易大将軍之前,潛伏了好幾天,終于那天易大将軍身邊只有百來個人,他才動手。
有過一次被刺殺的經歷後,那邊必然會加強防守,雖然裴言武功高強,但那邊有千軍萬馬,若是裴言一頭撞上去,中了埋伏就麻煩了。
裴言答應。
第八天,傳來消息,易大将軍往外傳言,容謝兩知縣誣陷他不成,派出刺客來殺他,若不是龍院使全力救治,自己又命大,兩個知縣就得逞了。
當天,平陽縣和平長縣都反擊說,所謂的刺客刺殺,本就是易大将軍演的一場戲,不然哪有劍刺入胸口都不死的。
第九天,易大将軍對外說,要是演戲,就不會對着胸口刺,那是九死一生,真要是演戲,就會選擇一個能造成重傷又不致死的地方。
當天,謝亦雲反駁說,要是易大将軍找一個人來,讓她對着這人的胸口刺一劍,這人不死,她就相信易大将軍是真的被刺客刺殺,而不是演戲了。
第十天、第十一天……
就在兩邊往複拉扯,打着嘴仗,同時各自向皇帝上折子控告對方的一天天裏,學堂開學的日子到了。
二月初八,平陽學堂正式開學。
這天,所有的學生到學堂報到,分配到班級,在宿舍裏安置好床鋪,下午四點多鐘的時候,他們聚集到學堂的一塊大空地上。
空地的前方搭了一座高臺,謝亦雲、和玉、以及所有的先生都站在上面。
和玉先給學生們講話,歡迎他們到學堂來,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又宣讀了學堂的一些規章制度。
她在臺上侃侃而談,不慌不忙,有條有理,謝亦雲看得暗自點頭。
和玉在謝家時就有管理的經驗,而且學問也很好,她自幼和原身一起讀書,原身讀什麽,她也讀什麽,學問比原身也差不了多少,另外她是女子,自然而然會為女子多想一點,在教育上也就不會歧視女子。
有這許多優勢,和玉本就最适合擔任平陽學堂的校長。
只是她先前沒幹過這樣大的事,不免有些膽怯,但經過這些時日的鍛煉,她已經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校長。
和玉說完後,又分別有先生和學生代表講話。
最後,謝亦雲走到高臺的前面,站在最中間。
臺下的一雙雙眼都望着她。
這裏面,有六七歲的孩童,也有接近二十歲的少男少女,有臉色黝黑,皮膚粗糙的,也有膚色白淨,衣飾整潔的。
“你們是為什麽來讀書?”謝亦雲問。
學生們面面相顧。
為什麽來讀書?每個人都可以說出自己的理由。
為了學識字後好進工廠,為了學會算術後去做一個算賬先生,為了學好醫術後做一個郎中,為了掌握農學知識後更好地種田……
謝亦雲看着他們的神色,道:“我知道,你們讀書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這也是我的願望。現在,我來告訴你們,我為什麽要建立這個學堂。”
“最開始的目的,是因為我缺少人才,要利用這個學堂,培養出一批人才來。”
她望着臺下,笑着道:“我可是算計好了,你們以後都要為我做三年白工的。”
臺下的人都跟着笑起來。
只要做三年白工,縣太爺就教他們本事,他們是千萬個願意的。
就是學個木工、鐵匠,師傅也要把本事藏着掖着許多年,說不定到最後也不會把看家本領教給你,可是在縣太爺的學堂裏,各種本事任你學,只要答應學成後免費做三年工就行。
這樣好的事,誰不願意呀?
謝亦雲收起笑容:“然而後來,我對這個學堂多了很多期望。”
“我希望,這個學堂給每一個人,無論貧富、無論出身、無論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在這裏,你們可以學到實用的技能,可以開闊眼界,從此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我希望,你們能利用在學堂裏學到的知識,過上更好的生活。”
她看向右邊,那裏站着的,是學堂招來的第一屆女生。
“我希望,女子們學到學堂的知識後,能夠進工廠做工、到飯館商鋪給人算賬、進縣衙辦事。我希望,你們學到的本事能為你們撐起腰,不想嫁人有獨自生活的底氣和財力,想嫁人可以自由地挑選自己合心意的人,嫁人了和夫君不和可以毫不顧忌的和離。我希望,你們學到的本事能讓你們在娘家和夫家都昂起頭做人。我更希望,你們能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将來在商場、官場和其它的各個領域,與男子一争高低。”
會嗎?她們能嗎?
女子們仰望着臺上的縣太爺,臉上是激動、渴望……
能到學堂來讀書的女子,要麽是家人寵愛,要麽是自己極有主張,謝亦雲說的這些,她們未嘗沒有在心裏悄悄地想過,可是她們想得再大膽,也沒到謝亦雲說的程度。
然而現在,說這番話的是神仙縣太爺,臺上站着的又是女校長,她們的心中升起了期盼。
望着真的有那麽一天,她們在哪裏都能挺起腰,不靠別人,靠自己,有後路、有底氣,能與男子争鋒。
謝亦雲最後道:“我希望,這個學堂不僅能夠培養出人才,更能照亮你們前行的路。”
臺下轟然應是。
=
二月初九,飛雲軍的第一支隊伍出發,前往金石縣,雲夫人帶隊,裴言為将,謝亦雲和江護衛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