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83章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 謝亦雲和兩位先生、二十幾個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畫圖之中。
每天早晨七點,先生和學生們來到縣衙開始工作。和以前一樣,先由謝亦雲畫出草圖, 然後先生和學生們根據她的敘說修改,直到和系統裏的地圖一致為止。
每天三幅圖,起先完成得很艱難, 常常需要打夜工。
特別是在前六天, 直到晚上十點多鐘, 當天的三幅圖任務都沒完成。先生和學生們都很慚愧, 在縣衙裏不肯回去休息, 一定要把三幅圖畫完,還是謝亦雲把他們趕走的。
十來天後, 學生們逐漸掌握了訣竅, 和兩位先生配合得越來越好, 這才輕松點。後面的日子, 雖然還是忙碌,但不再那麽緊張, 每天的三幅圖, 在晚上九點鐘之前都能夠完成。
謝亦雲忙于畫圖, 俞縣丞是最知道這件事的重大性的, 于是主動把平陽縣所有的事務都接到了手裏,不讓人和事打擾她。
以前平陽縣的事也基本上都是俞縣丞管着, 謝亦雲只負責規劃,掌握發展的大方向,然後吩咐下去, 具體的事都是俞縣丞在做。但她有時間的時候,也巡查一下工廠, 到村子裏看一下莊稼的種植情況等等。
而現在,她是把所有的都甩手了,每天只管和先生、學生們研究如何畫圖。
畫圖的事,她交代了一起畫圖的師生們保密,不要對外人說。師生們都拍着胸脯保證,只差發誓賭咒讓她放心。
謝家三兄弟有時來看一看,對着已經畫出來的地圖,和當初的文先生一樣,他們受到了極大的震動。
謝四郎倒罷,他做的事用不上這樣的圖。
謝二郎和謝三郎卻十分眼饞。他們一個訓練親兵隊,一個掌管情報工作,不管是作戰,還是收集情報,都有可能要事先探查地形,很多時候還要把地形圖畫下來。
他們可以看出,七弟的這種畫圖方法已經形成了一個體系,面面俱全。比起用現有的方法畫出來的圖,七弟的圖更加清晰、準确。
謝三郎盯着那二十幾個學生:“七弟,聽說你的學生在學成後要免費為你做三年事,到時候可不可以借我幾個?”
謝二郎遲了一步:“我也要。”
謝亦雲笑道:“都有。等他們學好後,讓二哥和三哥先挑人。”
謝二郎滿意了,謝三郎卻有些遺憾。
他的情報網攤子鋪得大,覆蓋全國各地,需要的人多,特別是這種專業型人才,來多少都嫌少。像這種能畫地圖的,莫說幾十個,就是上百個、上千個也用得着啊。
可這裏只有二十幾個學生,還要分給二哥一些。
謝三郎不甘地嘆了口氣。
七弟建了一個學堂他是知道的,但他一直忙着,沒有去看。再者學堂不是稀罕事物,他以為七弟的學堂裏,也就是和一般的學堂一樣,教教認字和讀書,也就沒放在心上。
哪知道七弟的學堂還教畫地圖,而且是這樣新式而又實用的畫法。
他現在好奇,七弟的學堂裏,除了教畫地圖,還教些什麽?
有沒有他能用得上的?
謝三郎想好了,等會就到學堂去看一看,如果有對他有用的,先就把學這些的學生瞧好,盡好的挑。
他面上不動聲色,悄悄地瞄一眼旁邊的兩個兄弟,見他們顯然還沒想到這裏,暗自決定,等他挑好人以後,念着兄弟情誼,再提醒他們一聲。
現在就不用說了,免得他們和他搶人。
除了俞縣丞、和玉、謝家三兄弟,江護衛和齊大夫也知道謝亦雲在帶着人畫厲國地圖。這兩人都是和謝亦雲極親密的,謝亦雲沒想過刻意地隐瞞他們,特別是江護衛,和她一向同進同出,這事也瞞不了他。
另外,文先生也猜到了一點。
學堂裏教授繪畫地圖的兩位先生忽然停課了,連同二十幾個學生,每天都定時往縣衙去,他聯想到上次謝亦雲畫那九幅圖的事,一下就猜到了內情。
他有一次到縣衙來找俞縣丞,順便溜達到謝亦雲等人畫圖的房間前,準備進去看看的,卻見門口守着兩個衙役,不讓人靠近。他心中一凜,當即轉身離開,沒有驚動到房裏的人。
一邊往回走一邊想,也不知這回縣太爺是畫的哪裏的地圖,需要這樣嚴格保密,以前畫那九幅地圖時門口可沒守着人。
日子在一天天的忙碌裏過去。
三月底的時候,謝四郎來告訴謝亦雲,豬廠裏的第一批小豬出生已經一個月,謝亦雲聽說後,馬上和他一起去豬廠,同時派人去叫齊大夫也到豬廠去。
謝亦雲到達豬廠的時候,齊大夫也趕到了,還有燕神醫正好沒課,也跟着來了。
豬廠在縣城的最邊上,謝亦雲還是第一次來,走進去一看,一間間的豬舍幹淨整潔,每間豬舍裏都設有食槽和水槽,在小豬睡覺的地方鋪有稻草,用來保暖。
豬廠的工人大多是平陽縣的農婦,看到縣太爺過來,都對着她露出笑容,有些還大着膽子和她打招呼:“縣太爺。”
謝亦雲問她們:“幹活累不累?”
“不累、不累。”這些婦人們連忙回答,“一點都不累。”
怎麽會累呢?在家裏,養豬之外,她們還要幹很多其它的活,而在這裏,她們只管養豬,別的都不用管,還有那麽高的工資拿。
雖然養的豬多一點,和在家裏一樣,也沒有許多空閑的時候,但當手裏拿到沉甸甸的銅板,那麽多,比一個成年男子在外做工都要多一半,她們就充滿了幹勁,一點都不覺得累了。
她們只怕自己做少了,對不起縣太爺給的那麽高的工資。
“縣太爺,我們豬廠還可以多養些豬的。”
“對、對、對,縣太爺讓謝四爺再多弄些豬來,我們來養。”
養豬的活她們熟,只是沒縣太爺養得這麽精細。在豬廠裏做了這麽久的活,那些方法和技巧她們都學會了,她們相信,再多養些豬,她們也做得來。
謝亦雲笑道:“不急,你們先把這些豬養好。”
第一年還是在實驗階段,她計劃第二年再擴大生産。
一行人走到地方,齊大夫檢查着藥箱裏的藥物,消毒的、止血的、塗抹傷口的,都已經齊全,于是把備好的豬捉住一只,倒提起來。
小豬在他的手裏掙紮不休,“嗷嗷”叫着,他抓緊小豬的後腿,
燕神醫問站在旁邊的江護衛:“這是要幹什麽?”
江護衛看他一眼,眼中情緒莫名:“你很快就知道了。”
燕神醫:“……”
謝亦雲叮囑一邊的兩個農婦:“看好了。今天演示給你們看,然後你們再練習一下,今後豬廠裏的豬都由你們來閹。”
兩人連忙答應:“是、是。”
閹?
燕神醫懷疑自己聽錯了。
齊大夫拿起藥箱裏的刀片,對着小豬,揮刀而下,接着一擠、一旋、一拉,最後清理傷口,塗抹上膏藥。
“好了。”齊大夫道。
江護衛吸着涼氣,燕神醫瞪着眼。
謝亦雲和那兩個農婦說話。
“一般在三十天左右的時候進行這個手術,這個時候的小豬痛覺低,傷口愈合快。過晚可能會導致傷口過大,流血過多,還可能會有後遺症,但過早又手術難度大,手術不徹底,所以一定要掌握好這個時機。”
“後面幾天要注意小豬的傷口恢複情況,如果有紅腫、流膿等現象,及時通知齊大夫。注意手術後小豬的保暖、喂養,豬舍內要保證環境舒适……”
兩個農婦答應着,連連點頭。
等齊大夫給第三只小豬塗上藥,謝亦雲就帶着江護衛回縣衙了。
她今天來,主要是擔心齊大夫第一次做這個手術,有什麽意外情況發生。若是齊大夫解決不了,有她在旁邊,還可以求助系統。
現在一切順利,就不需要她在這兒了。
等謝亦雲走後,燕神醫問齊大夫:“縣太爺為什麽要……把豬閹了啊?”
齊大夫:“少爺說,閹過的豬,長得快,長得肥,肉質好,又溫順好養。”
燕神醫:“……”
他雖然受到了沖擊,但到底是個大夫,還是個很有創新精神的大夫,于是很快回過神,興致勃勃地和齊大夫一起給小豬做手術。
=
四月二十,養雞場建立,使用人工孵雞法孵出五百只小雞,轟動全縣。
五月初八,玻璃廠做出三十面鏡子,被一搶而空。
五月十一,造紙廠出品的竹影箋,紙質潔白細膩,隐有芳香,被文人墨客捧為絕世聖品,千方百計地購買收藏,若有人得一紙竹影箋,必在親朋好友間大肆宣揚炫耀。
茶葉廠、酒廠、糖果廠、肥皂廠、水果罐頭廠、香水廠、水泥廠、養豬廠、養雞廠、玻璃廠、造紙廠,還有外人不知道的鋼鐵廠。
平陽縣工廠林立,大量人流湧入,或做工,或販貨,熱鬧無比,一片繁忙昌盛的景象。據來往的商旅說,比京城都要熱鬧。
謝亦雲聽說後,只覺得理所當然。
她的這一個縣城,壟斷了多少全國的生意,可不得比京城還要繁盛幾分?
她估計,京城裏的皇帝該要嫉妒得眼裏滴血了。
五月二十,謝三郎接到情報,立即報告給謝亦雲。
“易大将軍受傷後,身體一直不好,皇帝想要換下易大将軍,在朝堂上提出來,太子當場反對。皇帝不喜,下朝後和近侍說,不知太子有何居心。”
謝亦雲:“哈!哈!哈!”
五月二十二,謝亦雲帶着畫好的一百七十幅地圖,前往金石縣。在離金石縣十裏地的一個客棧裏,遇到帶着女兒的司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