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65.第六十四章是否能逃脫命運
第六十四章 是否能逃脫命運
月清淺覺得這樣的秦墨宣比往日裏的秦墨宣要更為帥氣,而且,他剛剛射箭時,那眼神如同發現了獵物一般的鷹眼。瞄準,而後迅速地捕捉,沒有一點兒拖泥帶水。
秦墨宣又從箭囊裏取出了一支箭,如剛才一般快速地射了出去,竟是直接将剛剛釘在靶心的那支箭給劈開了。
月清淺在旁看得有些目瞪口呆,便也沒了心思再練習,反倒是很有興致地觀賞起秦墨宣射箭來了。
可以看得出來,秦墨宣在射箭方面算是個個中高手,委實厲害。
接下來,秦墨宣從箭囊中拿出了兩支箭,兩支箭都正中靶心。
月清淺看着秦墨宣變着花樣的射箭,但次次都射中靶心,那塊靶的靶心區域密密麻麻的,都快看不見紅色部分了。也不知,秦墨宣究竟是如何尋了空隙再射進去的。
最後,那塊靶的靶心竟是直接被射穿了,中間都有一個空洞了。
月清淺即便再如何驚訝,因為驚訝多了,此刻再看卻也覺得這似乎挺正常的。
“王後看夠了?”秦墨宣的聲音涼涼地傳了過來。
月清淺有些被抓包的尴尬,卻也鎮定道:“陛下的射箭技術百發百中,如此精彩的畫面,臣妾自然是要多看幾眼。”
秦墨宣冷冽的眼神瞥了過來,似笑非笑道:“王後不練習了?”
月清淺複又乖乖地在一旁練習起來,畢竟是她自己開口要學的。
之後,秦墨宣倒也沒有再射箭,而是站在一旁看月清淺練習。偶爾,看她出錯了便會出聲提醒。
直到黃昏之際,秦墨宣才道:“王後把這弓箭帶回去好生練習吧,該回宮了。”
“是。”月清淺手臂酸痛,心中暗道:總算是結束了。
Advertisement
回去之後,月清淺便讓秋月和秋水好好幫自己按按胳膊和肩膀,簡直太酸了。
“娘娘,您怎麽突然又學起箭來了?”秋月看着月清淺就放在矮案上的弓箭問道。
月清淺随口道:“秋獵快到了,本宮便想着學着玩兒。”
秋水又問道:“娘娘,您本來不是去學騎馬的嗎?”
月清淺點頭,“是啊,這射箭場就在馬場的隔壁。”
“那騎馬娘娘可是已經學好了?”
“恩,本宮已經學會了,雖然差強人意,但總比不會來得好。”
主仆三人閑聊了幾句,對即将到來的秋獵很是感興趣。
晚膳過後,殿內只留有月清淺一人。
她坐在榻上,看着矮案上的弓箭,眸色深了幾許。
在預言之中,她最後便是替秦墨宣擋下了那支毒箭而死的。
月家的預言可以改變其他任何人的命運,卻唯獨月家自己人的命運不能随意更改,這是月家的祖訓。
月清淺不知道改了以後究竟會有什麽樣的後果,但讓她就這樣坐以待斃,卻也是不能的。
那日偶然看到馬場旁邊的射箭場,她想學的确是事實,有興趣也是事實,但是她還有別的目的。
月清淺當時看見的時候,便聯想到了自己最後死于一支毒箭,便有着很強烈的念頭,迫使她想去學箭。
她想要學射箭,想看看如果自己學會了射箭,有沒有辦法躲過那支箭。
其實,若她不是月家人,她便可以直接在最後告訴秦墨宣,讓他防着那支冷箭。可偏偏她就是月家人,而她偏偏也不能用那個最簡單的法子讓秦墨宣自己防着。
月家人自己的宿命只能自己承受,月清淺雖然不知道如果她躲開了以後會有怎樣的後果,但若是以她月家人的身份,自己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又會如何。
她其實動過這樣的念頭,她親自射箭,射開那支冷箭,是否能逃脫命運?
月清淺揉了揉額角,覺得自己如今可能有些杞人憂天。
至少,她近幾年還是挺安全的,有些事情完全可以等到後幾年再去思慮。
不過,或許她該什麽時候回一趟月家了,去父親的書房,好好查閱一下關于月家人自己的命運究竟有沒有破解的方法。
當時年少,完全沒有想到這點。如今想來,她或許還是該回去翻一翻那些典籍。
……
接下來的幾天,秦墨宣也沒有再帶着月清淺去騎馬或是射箭,而是忙着準備秋獵的事宜。
十月初一,這是新君登基以來的第一次秋獵,場面甚為重大。
所有朝中官員均需随行,月清淺身為王後,自然也在随行隊伍之中。
其實,月清淺能随行的原因,不光因為她是王後,更因為她是預言師。
在臨行前,照例是要在祭天臺進行一系列的秋獵開場儀式,以祈求此次白岩山秋獵之行能夠一切順利。
秦墨宣和月清淺二人穿着朝服,帶領着衆百官站在祭天臺階梯之下。
此刻,祭天臺上,太祝陳惟庸、太蔔趙默以及太士高志祥三卿正在進行一系列的儀式。
片刻之後,儀式進行完,太祝陳惟庸帶頭立在祭天臺一側,高聲道:“秋獵開場儀式畢,請陛下和王後娘娘上祭天臺上香~”
秦墨宣和月清淺攜手走上了祭天臺,太祝陳惟庸恭敬地将香遞了過來。
兩人接過。
“點香~”陳惟庸高聲道。
秦墨宣和月清淺二人便将香高舉在臺上燃着的燭火上,等點燃以後又退後了幾步。
“百官跪~”陳惟庸帶頭跪了下來,祭天臺下的百官也帶頭跪了下來。
随後,陳惟庸又高聲道:“請陛下和娘娘跪天上香。”
秦墨宣和月清淺随聲下跪,默念禱詞。
随後,二人在陳惟庸的提示下将香插入了香爐之中。
“禮成~”
完成了秋獵開場儀式,衆人這才準備上路,前往白岩山打獵。
白岩山離皇宮并不是很遠,大約大半日的路程。
出發的時間是早晨,等到達行宮處的時候已是午後,今日本就是花費在路上的,明日才開始真正狩獵。衆人便都暫時待在行宮內休憩,而李飛虎所帶領的虎贲軍則是在行宮周邊安營紮寨。
這行宮自然只是君王的住所,當然三公和太宰可以入住行宮,而其他随行官員只能居于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