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18.第18章環境

第18章 環境

傍晚,燕湛還是冒着生命危險将燕然的真實情況告訴了愛妻。

不出意外地,燕然又再次跟母親同塌而眠,而且時長待定。

最近秦嬷嬷那是越發清閑,那是閑得心裏發慌!

夫人硬是搶去她的幾項職務,讓她感覺不真實。

“不行”秦嬷嬷直感不能再這樣頹廢地生活下去了,她要向隔壁張嬷嬷一樣勇敢創業,開始事業的第二春。她相信,奶嬷嬷也有事業的春天。

就這樣,秦嬷嬷根據夫人的高要求,開始籌劃一場燕府小丫鬟的詩書禮儀培訓。美其名曰:“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要想小姐今後成為一名高貴典雅的士族貴女,周圍環境很重要。”

所以秦嬷嬷打算開設一個學習課堂,專門提高小丫鬟的學識與情操。

姜氏得知後很是贊賞,畢竟後宅也是力量。竟然夫君與公公無能為力,自己聯合後宅只好力挽狂瀾。

姜氏不光專門給秦嬷嬷劃了一處院子,還特別給她播了銀兩。

不過,那些個小丫鬟來上課也是要收束修的,畢竟有所花費才會使人勉勵。

這下子,整個後宅瘋了。

“你聽說了嗎?小姐房裏的那個秦嬷嬷要辦學堂了。”

“哦”一旁曬着衣物的丫鬟小香,“早聽說了,說是學得好的可以留在小姐院裏,若是被夫人看上說不定可以做小姐的伴讀。我娘一聽說就給我報名了。”

一旁的小芸有些洩氣,“你娘可真好!聽說要收束修,我這剛來幾天,又沒什麽錢,眼看就要泡湯。”

小香一向就是個熱心腸,“錢不是問題,可以跟秦嬷嬷說先賒着,秦嬷嬷人可好了!”

Advertisement

看小芸露出喜色,小香立刻拍拍她的肩膀,“你說咱們這些做奴婢的何時遇到過這麽好的機會!”

“聽說上課的不僅是秦嬷嬷,還有少爺房內的張嬷嬷,冷畫姐姐與暖陽姐姐也會來上課。”

“不光要識字讀書,還要提升女工廚藝了。”

“你說,夫人小姐少爺身邊的大丫鬟哪個不是精通一項。”

“就是,就是。”

小芸越聽越動心,雖然她沒有那麽大的期盼,但也想多識幾個字,這是在她們村裏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其實束修也不貴,而且聽說學得好的、出衆的還可以得到夫人的獎勵了!”

“那個時間呢?會不會耽誤做活啊?”

“這個你就不用擔心了,冷畫姐會安排輪休的,到時候我們就可以去上課了。就是累了點,得多擠時間學習。”

“這個,不怕。讀書哪有幹活累!”

“就是。”

兩姐妹幹完活,便笑嘻嘻地手拉着手報名去了。

內宅裏幹的事如火似荼,搞得外宅那是幹急火燎。

劉小四看着眼前這兄弟,“你剛才跟劉叔說撒呢?看你小子一臉谄媚樣,什麽好事情?”

那個是張平,張嬷嬷家的內侄子。

“我跟劉叔請了個假,下午去買兩本書看看!”

劉小四圍着張平那是左看看,右瞧瞧,還正兒八經地拿起他的手妝模作樣地把了把脈。

“切,一邊去。”

劉小四笑了笑,“我這不是擔心兄弟你生病了嗎?”

張平翻眼,“你才生病呢?我那是上進,不是。我姑還表揚我了”

劉小四的直覺告訴他,沒那麽簡單,“平日裏也沒見你看過書,怎麽就好端端地要求上進呢?”

張平見劉小四那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架勢,便附在他耳畔,說:“前幾日我約我家翠雲聊會天,結果翠雲居然帶本書,要與我聊書中內容,你說我尴尬波?”

“所以我得臨時抱個佛腳,弄點墨水。”

張平仰望着天,準備奮發圖強。

一旁的劉小四若有所思,準備晚上好好思量一番。

沒過幾天,燕北就發現府中上下奇怪得很。昨個自己半夜睡不着,起來到院子走走。

剛走出門,就看見原本守夜的小厮劉星抱着三字經坐在門口的臺階上,抓頭撓腮得苦讀。完全沒有注意到燕北的動靜。

燕北走了過去,“咳咳”。

劉星一個激靈,書本掉到地上。

“那個,公子,小的是不是吵到您呢?”

看着他驚慌失措的模樣,燕北什麽也沒說,撿起地上的三字經。

“剛才你讀到那兒?”

劉星看公子詢問,便立刻回答,“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

燕北執卷臨空,望月而吟,“這句話講的是,東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人都應該實行和效仿的。”

“讀書要明其意,鑒于行,方能融會貫通,已達其境。”

劉星知道公子有意指導,無意怪罪,便心中安穩不少。

“謝少爺!”

燕北也未多說什麽,看了看朗月,便回房溫書。

第二天下午,燕北像往常一樣受先生教誨。課間休息時便見到自己書童尋了處樹蔭之地,苦讀詩書。

平日裏在府中閑逛路過時,偶爾難免聽見一些口舌之言。

如今樹下,屋檐下,都有着一抹執卷的身影。

以往府中路過寒暄,無不是女子悅顏,男子推崇,如今皆是探讨書中之事,好不熱鬧。

俨然府中內外皆是一片尚學之風。

更讓燕北沒有想到的就是,沒過幾日後,燕城的學政唐大人攜夫人王氏親自上訪,拜谒家父家母,商讨治學之道。

由于燕家一直以來都是走的武官,歷來皇帝忌諱結黨營私,所以燕家一向潔身自好,少有與文臣交往通婚。

而李氏那是鎮國公千方百計求來的,為此燕家免不得蟄伏數十年,謹小慎微。

姜氏嘛?燕湛肖似其父。

加上自古以來文武兩派皆是互相打壓,看不順眼,嫌少上門拜谒之說,更別說是有推心置腹之友了。

唐大人這位學政也是一枚官場界的奇葩,出生于宣州唐家不說,又娶了禹州王家二房的嫡幼女為妻。在官場上那可謂是扶搖直上之勢,豈能料到這個唐大人不僅學識淵博,還剛正不阿,寧死也不同流合污,構陷忠良。

最後因為一場妖言案而深受牽連,被貶燕城。

不過,一向淡泊權勢的唐大人卻認為這不乏是個好歸宿,專心于他的治學之道。讓這個資源匮乏的燕城,近幾年來出了不少個進士。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