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13章

皇上去鐵網山的時候,命太子監國,留守宮廷代為處理國事,并且将禁衛軍的調配全給了太子,結果,有人給太子假傳聖旨,要求太子帶兵前去救駕。

幸虧賈家之前及時報信兒,讓太子有了警覺,加上張家及時勸阻才沒有上當,否則,他直接帶兵前去救駕,很可能被扣上私自帶兵謀反的罪名。

就算皇上最後能相信他,一個無能,不辨真假、不堪大用的印象,就足夠太子喝一壺的。

焦大求見賈代化跟賈代善,這邊兒的事情自然是瞞不過皇上,再加上太子直接将假傳聖旨的人當場擒拿,快馬加鞭的送來消息,皇上自然趕緊結束打圍活動,趕回京都處理後續。

之後的幾個月,整個京城都變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假傳聖旨的事情已經證實是二皇子勾結海外倭寇,是意圖謀害太子奪嫡。

但,二皇子是怎麽跟倭寇勾結上的,裏面又有什麽人參與,這些都是需要進一步調查的,只是這些跟林玉軒他們就沒有什麽關系了。

甚至,就連林如海、賈敷這樣的,都不敢跟着參合,他們都選擇閉門謝客,低調的上衙或者養傷。

一直到轉年二月二,龍擡頭的時候,這事情才暫時算是告一段落。

二皇子被貶為庶民,幽居保定皇家別院下屬莊子內,交直隸總督□□,無召不得外出一步。

甄貴妃教子無方,禦前失儀,乃是大不敬之罪,但念其父兄曾經救駕有功,并因此喪命,母親奉聖夫人多次忠心護主。

加上甄貴妃本人,為皇家開枝散葉,育有兩子一女,所以從輕發落,降為妃位,收回中宮箋表以及暫理的宮權,交還于皇後。

并且遷宮至乾西宮,每日在偏殿設置的小佛堂禮佛六個時辰忏悔己過,無召不得踏出殿外,無恩旨,不得探視。

皇宮裏并沒有真正的冷宮,但這荒涼又遠離皇上居所的乾西宮,卻是宮裏公認的冷宮,不大的宮殿住着十多位犯了錯的妃嫔。

最可怕的是,這裏的主殿是不被允許搬過來的宮妃居住的,主殿被弄得跟學堂似的,搬來的宮妃每日要在這裏抄寫一定量的宮規或者佛經,偏殿就是小佛堂。

小佛堂裏有師傅領着念經祈福,在這裏的所有宮妃身邊,都只有一個丫鬟伺候,身後還要跟着一個監管的老嬷嬷。

Advertisement

宮妃們居住的每人只有一間套房,相比于其他富麗堂皇的宮殿、明亮的房間,這裏實在狹窄簡陋,尤其是對于像甄貴妃這樣曾經的寵妃,更是讓人難以接受,甚至感到崩潰。

至于飯菜,不要說跟之前那般山珍海味,就是想要不吃馊飯,能吃上一口幹淨熱乎的,都得掏銀子賄賂監管的嬷嬷跟院外看守的侍衛才行。

不過,甄妃自己有兩子一女,并都已成年,女兒和親烏蘭察布臺吉,三皇子雖然受了些牽連,但畢竟是皇上的親骨肉,加上他岳家不容小觑,還有甄妃這些年做貴妃撈的以及甄家孝敬,她的日子并不算艱難。

監管嬷嬷只要她完成每日禮佛的時間,也不會過于刁難,以免三皇子跟二公主找人為難他們的家人。

另外,北靜王妃突然暴斃,北靜王稱因思念亡妻,心裏憔悴,之後只想安安靜靜的守着亡妻生活,無法專心政事,故:

上交虎符以及掌控的軍權,讓出心腹位置,将北靜王的爵位傳給自己只有兩歲的兒子水溶,又因自己思念亡妻致使身心疲憊,無力教導幼子。

因此,上折祈求皇上将水溶帶入皇宮教導,等水溶長大後,再出宮接手爵位跟家産。

皇上象征性的勸解幾句之後就應允了,然後将水溶交給繼後撫養,并承諾,一切衣食住行全部按照皇子規格。

十日後,北靜王因思念成疾病逝,皇上恩旨,禮部全權接手,按照親王規制給與風光大葬,京城內,世家官員,基本都過去送了祭祀物品就離開了,只有少數之前實在交好的,才幫着忙活了一下。

南安郡王雖然沒有直接上交軍權,但卻主動将家中父母妻兒安置京城的府邸,自己獨自上任。

随後,貶官流放的,哭聲整整持續了一個半月,被殺頭的更是直接将菜市口的地浸潤成深紅色,翻挖半丈深方見到土地的顏色,至于鬼頭刀,都不知道廢了多少把。

這有罰自然就有獎,幾乎這次太子一脈的人,都得到了封賞,或是升官,或是平調實權職位,尤其是張氏的父親直接被加封太子太保、一品殿閣大學士,禦賜龍頭拐,上朝不叩君。

這算是榮寵加身到了極致,張老太爺那就是個老狐貍,明白盛極必衰的道理,當朝就跪下謝恩後,直接請求皇上恩準自己告老還家。

言說自己年老體衰,無法專心政務,加上多年兢兢業業于朝政,不敢有絲毫怠慢松懈,虧欠老妻良多,希望能在閉眼之前,多陪陪老妻,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

皇上再三挽留之後,方才恩準,但随後就将張家長子張孝恩升為禮部侍郎,次子張明瑞為國子監祭酒,至于張家異類,不喜文,只喜歡拳腳功夫的幼子張禮成,成了皇子們的騎射武師傅。

張家一時間風頭無兩,百官争相巴結,但張家老爺子直接稱病,閉門謝客,除了姻親,誰也不見,張家三子,也從不與任何人深交,更不去站隊。

因為張老爺子的特殊身份,即便張家不去站隊,拉攏不成的皇子們也沒有人敢表現出不滿,皇上對此,表示非常滿意。

寧國府賈敷這次是立了大功,加上賈代化急流勇退,告老還家,賈敷襲成一等威烈将軍,身體好之後,直接被任命為兵部侍郎。

張家感念這次賈家提醒,讓張家老爺子及時勸阻太子沒有釀成大禍,并輔佐太子立下大功,這才讓張家在此次危機中脫身并獲得了潑天富貴,所以,張孝恩私下提醒了賈敷越制的隐患有多大。

所以,賈敷回去跟賈代化商量之後,主動請求禮部跟工部指點,将越制的地方改建,匾額換成了将軍府,寧國府直接以中軸線分為兩部分,出入另設中門,原本的正院徹底成了祠堂。

拆除違制建築之後,兩條金龍被攔腰斬斷,壓制龍氣消散,雖然因為多年損耗,寧國府一時再難恢複鼎盛時期榮光,但卻能夠讓賈家祖上功德隐蔽子孫,傳承延續。

賈敷的作為,自然引起了四王八公十二候的大部分人家的不滿,包括史氏以及王家,但卻贏得了皇上跟太子的贊賞,之後對他很是重用。

榮國府那邊兒,因為賈政的作死,雖然是糟了算計,但卻險些因他釀成大禍,但念在賈家補救及時,賈敷、賈赦立了大功,賈代善這次還救駕負傷,皇上念其多年功勞,所以不賞不罰。

賈代善對皇上發自內心的感恩,只是心裏也明白,賈政這輩子算是完了,甚至他的子女的前程也會變得艱難,現在就希望,皇上念在賈赦這次的功勞上,不要影響賈赦的前程吧。

其實,賈代善很想給自己的兩個兒子直接分家,這樣才能将對賈赦一房的影響降到最低,但史氏以死相逼,加上這樣做,很可能會讓賈赦背上壞名聲,只能暫時放下。

因為這事情的是因為林玉軒三個孩子掀開的,所以,林家這次,林如海雖然沒得到什麽封賞,但三個孩子都得了不少賞賜,并且還有了去國子監上學的名額。

賈政被賈代善用家法差點兒給打死,不僅惹得史氏哭天抹淚,心疼的要死,同時也讓王夫人對三個孩子恨得要死。

因為,這次的事情,不僅讓自己的丈夫留下污點,日後就算做官也前途有限,還會影響自己孩子的前程,最主要的是,她的大哥王子勝,也因此惹下大禍。

王子勝是賈政的大舅哥,賈政結實這些狐朋狗友就是王子勝給牽頭的,當初這些人哄騙賈政盜取信箋的時候,傻乎乎的王子勝也跟着起哄了。

為了保下王子勝,王家将幾代人用命往裏填才探測出來的航運圖敬獻給了朝廷,而朝廷正好在麥金利的幫助下建好了船只,正缺這個,這才讓皇上不去追究王子勝,讓他撿回一條狗命。

但這航運圖可是王家的根基,這是斷了王家的財路,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更何況是對向來視財如命、為了錢財可以不擇手段的王家人,這怎麽可能不恨這幾個罪魁禍首。

畢竟,若非這幾個小崽子多事,有誰知道這事情是賈政做的,自然也就更加不會有人知道王子勝了,王家也就不用将航運圖獻出去了。

尤其是林家那個小崽子跟賈瑚,就他們心眼子多,不然就賈珍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有那麽多心思的,所以,王夫人算是恨透了林玉軒跟賈瑚兩個。

此時,王夫人的眼底是藏不住的殺意,她要讓張氏再也得意不起來,讓賈敏那個賤人生不如死。

于是,王夫人回到自己的院子之後,就讓人叫來了自己的心腹陪房,負責掌管她陪嫁莊子、店鋪以及處理一些見不得人的陰私事物的馮煙家的過來。

天黑之後,馮煙家的從西角門處,趁着守門的婆子喝醉的時候悄悄的進了榮國府,然後來到了王夫人的院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