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23章

好說歹說,加上老漢也知道林宇軒等人是真的不在乎這些糧食,這才收下饅頭,但為了吃的安心,老漢不僅詳細的說了不少只有當地人才知道的一些去處。

還特意讓小孫子跑回家,讓自己的兒媳婦給攤些煎餅,又拿了好大一捆大蔥,真的是太實在了,最主要的是,都說山東倔縣,這山東人是真的倔。

根本就不給你拒絕的機會,林宇軒沒辦法,只能等離開的時候,悄悄的把一塊兒碎銀子扔到了老漢摘下後放在腳邊的草帽裏。

按照老漢的指點,林宇軒等人算是将一些經典的景點都逛了一遍,這才繼續前行,因為是游學,所以兩人也沒有着急趕路。

幸虧他們還知道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找到驿站往京城跟江南報平安,不然家裏的大人們早就被吓死了。

游游逛逛一個多月,一行人終于來到了林如海在揚州的官邸,林如海跟賈敏四年未見兒子跟侄子,自然是想念的緊。

林玉軒跟賈瑚給二人磕頭問好,林如海跟賈敏是含淚趕緊将兩人扶起,然後是互相說不完的思念。

林玉軒怕父母情緒過于激動傷身,趕緊将這些年遇上的趣事兒插科打诨的說出來逗父母開心,賈瑚也跟着逗趣兒,這才讓林如海夫妻平複心情。

因為鄉試是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遇慶典加科為恩科,去年封筆之前,太上皇傳位太子,新皇登基,所以加恩科,而明年就是壬午年,是正科,所以二人決定來年一起參加府試跟鄉試。

說一句狂妄的話,林玉軒也好,賈瑚也罷,這府試跟鄉試都沒有任何問題,去參加的最大目的就是适應科考的氛圍,為會試做準備。

之後的日子裏,林如海夫妻都盡量抽出時間領着他們走遍了揚州以及金陵城有名的景點,與一些關系好的人家交往走動,混個臉熟,避免以後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不過,他們兩個畢竟是男孩子,需要自己闖,所以,等他們跟這邊兒的世家子弟混熟之後,夫妻倆也就放手讓他們自己去結交朋友了。

江南出才子,這邊兒的學子經常聚在一起開文會,林玉軒跟賈瑚也應邀去參加過幾場,說實話,良莠不齊。

真學實才的有,但一般參加過一兩場之後就不會再來了,正常來講,文會一般是指一些文人雅士聚在一起飲酒賦詩或切磋學問的聚會。

可因為很多文人家庭并不富裕,不有個詞叫窮書生嘛,因此,漸漸的就有一些商人瞅準商機,願意幫着出資贊助這些文人舉辦一些有獎文會。

Advertisement

在這個時代,講究士農工商,商人的身份最低,盡管他們有錢,但身份上就限制他們有很多東西,就算是再有錢也不許用。

還有一些人,一邊兒鄙視商人滿身銅臭,一邊兒伸手接受人家的賄賂,甚至還有一些書生為了好生活,為了求學求娶商戶女,功成名就之後又鄙視妻子身份,然後将人休棄另娶。

人家能掙得那麽大的家業,怎麽可能是傻子,所以,有了那麽多的前車之鑒,人家幹脆就銀貨兩訖。

你求名、我求利,官員不是嫌棄我們暴發戶,看不起我們嗎?那我就出資開個文會招待你,拿出一些蠅頭小利做彩頭,讓那些所謂的文人賣力表演,哄你們開心。

時間久了,這文會自然也就變了味兒,一幫所謂的才子就跟戲子一樣賣力表演,一面為了那彩頭,一面也是希望能得“貴人”眼緣,順利的巴結上去。

淩雲軒跟賈瑚去參加第一場的時候就發現了這些,尤其是在後半段的時候,不知道是誰把他們的身份給刨出來後,這些人就開始變着法兒的過來巴結他們。

兩人一首詩詞都沒說,甚至沒有寫一個字兒,竟然就被這些人花樣誇贊,差點兒都讓他們自己相信自己真的才高八鬥,世上無人能及了。

後面兩人參加的兩場,就純粹是為了給新結交的朋友甄費的面子,他們算是忘年交,甄費,字士隐,這兩場文會是有人求他主持的。

甄士隐不是商人,他父親是鄉宦,也就是年老體力不支後,告老還家的官宦之人,據林如海說,他家很是有些家底。

不過,甄士隐本人是個文不成、武不就的,這個跟賈赦那種不一樣,他就是純粹沒天賦,好在他非常有自知之明,并不強求那些自己做不到的。

他滿足自己現在的生活條件,享受瑣屑生活樂趣的雅致而悠閑的生活,對自己的妻女都很好,一點兒沒有這個年代那種普遍的重男輕女的思想,把自己的女兒疼的跟眼珠子似的。

甄士隐沒有別的愛好,只是因為自己沒有讀書天賦,所以他希望有讀書天賦的人能讀好書,所以,經常接濟一些貧困的讀書人。

他的人品是好的,有同情心,但是吧,這人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他心軟耳根子也軟,特別容易被騙。

林玉軒跟賈瑚是在去賈家老宅,陪賈瑚查看這邊兒賬本後發現這邊兒負責的金管家有問題,出去調查的時候,正巧碰到他因為同情賈雨村,在葫蘆廟時預見的。

賈瑚是不理解他們的行為,覺得甄士隐是多此一舉,若是因為欣賞賈雨村的才情想要幫扶賈雨村,又顧忌人家的面子。

那直接借給對方一些銀兩,讓對方寫下欠條,日後考中了再還銀兩就是了,何必那麽繞彎子,把自己說的多勢力似的。

還有,那個賈雨村,明顯是在當了表字還要立牌坊,也就甄士隐這個蠢得看不出來對方眼中的貪婪、算計還有怨毒跟厭惡,唯獨不見感恩。

對于這倆人,賈瑚是沒有絲毫的好感的,林玉軒自然也看出來了,不說他本就知道賈雨村是什麽人,對他自然是同樣沒有好感的,就是甄士隐,他也沒有多少同情心。

都說甄士隐一家的悲慘,以及後面紅樓中的一系列荒誕故事的開局,都是因為不負責任的甄家仆人霍啓,諧音禍起,但追根溯源,問題還是出在甄士隐本人的身上。

說實話,林玉軒不太同情甄士隐,但他非常同情甄英蓮這個女娃,甄英蓮一輩子的痛苦,其實都是認為算計的,而起因就在于甄士隐在這金陵城站錯隊了。

金陵城有賈史王薛四大家族,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但真正的無冕之王卻是甄家,太上皇奶娘奉聖夫人、宮中前甄貴妃,現在的甄太妃的娘家甄家。

雖然因為受之前造反的事情影響,甄貴妃降位,甚至被遷居冷宮,到了現在還得每日定時念經祈福,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有奉聖夫人在的一天,金陵就有甄家的一席之地。

而甄士隐本身是甄家的旁支,他的輩分很高,按照規矩,他得叫奉聖夫人一聲堂嫂,也就是甄應嘉的小堂叔,也就是說,甄英蓮跟甄應嘉是同輩份的。

若甄士隐不瞎折騰,胡亂結交,他在金陵城絕對不會出任何問題,看在甄家的面上,也不會有人敢對他伸手。

但是吧,這貨本事不大,卻特別能結交,不管對方是誰的人,不看身份,只看人家的人品跟學識,這其中最讓他尊敬的就是金陵知府嚴大人。

這嚴大人是個剛正不阿的清官,只是,他還有個身份,跟前太子,如今的皇上是連襟,他妻子的嫡親大姐是當朝皇後。

甄家之前一直想拉攏也拉攏不到,而嚴大人為了太子,甚至還私下裏調查甄家以及後面的四大家族的把柄的人,這樣的人,甄家以及那四家能不想除之而後快嗎?

所以,甄士隐雖然并不是投靠太子一脈,只是看重嚴大人人品以及學識,可在甄家眼中,他就是個叛徒。

更何況,有心算無心,毫無心機的甄士隐,都不知道被嚴大人套出多少有用的信息了,但好在嚴大人确實也是真心跟甄士隐結交的。

賈家金陵這邊兒的旁支被甄家收買,但現在賈代善跟賈代化都還在世,尤其是賈代善因為姻親張家,那也是太子一脈的,連帶着林家自然也是保皇黨。

所以,林玉軒和賈瑚跟甄士隐做忘年交,也有一部分是因為林如海跟嚴大人結盟,受嚴大人所托,釋放信息,甄士隐,林家罩着了,那些明顯有異動的,可以把爪子收回去了。

為了讓所有人都知道,林家的未來家主以及榮侯府繼承人,都與甄士隐交好,林玉軒跟賈瑚只能耐着性子,受邀參加甄士隐贊助的無聊文會。

賈瑚看着又一個特意對着他們賣弄,以期引起他們注意的一個什麽材質,有些無聊的搓着手裏的花生米問林玉軒道:“軒哥兒,這什麽時候是個頭啊?”

林玉軒也打了個哈欠,看了看認真的聽着那些類似後世磚家的人點評講解文章,也不知道是真聽懂了還是裝的,反正很是賣力的鼓掌叫好的甄士隐。

想了想之後道:“應該是差不多了,該知道的都應該知道了,咱們以後不用來這樣的地方受罪了。”

一說這個,賈瑚當即精神了,手裏的花生米也不玩兒了,示意陌風給自己擦手之後,就問道:“那咱們現在就走?”

這真怨不得賈瑚沒有往日的穩重,主要是真無聊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