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章
第 22 章
“施主,您不能進你去,這裏是主持清修之地~哎~”
“我找主持真有事,我會養樹,你們那古樹有救。”青禾一邊說着一邊要往裏進,小和尚就是攔着不讓進。
住持元悟推門一看,施主是個十五六歲的姑娘,聽着她說她能養樹,頓時心涼了半截,聽聽,也不怕大風閃了舌頭,現在的年輕人真是心浮氣躁,什麽牛皮都往外吹,但是因着師兄的話,半信半疑的将她請進屋。
一進禪房青禾才發現屋裏還有一位老和尚,他打量着青禾,目光和藹就像畫像裏的彌勒佛。她給老和尚見了禮,
“施主,您說您能養樹,小小年紀莫不是诓騙老衲”
“沒有金剛鑽,就不攬瓷器活,我說我能把它養活,必然有我的本事,只是我也有一事相求,想我聽說寺裏元覺大師擅卦象,想求一卦”。
“可以,但得等施主救活古樹,非是我們不相信施主,這推演卦象一門對自身耗損極大,不怕施主笑話,這就是我師兄元覺,只比我大兩歲,可看上去已經像我師父一般大了”。被點到名的老和尚朝青禾笑着點點頭。
“此事不管成與不成希望主持和大師守口如瓶,我不想節外生枝,讓不相幹的第四人知道。”
“施主放心,自會如此!”
就這樣青禾開始早晚各一次的以鍛煉小白馬之名去杏林,讓它袱着水袋,沒辦法,那裏香客太多,空間取水不方便,只能辛苦小白馬了。
效果還是很明顯的,沒過一旬,有一天一個小沙尼突然發現古樹的一個枝丫上竟然開始發芽了,又過了幾天古樹的枝枝蔓蔓都抽條了,喜得常年守着清規戒律的和尚們都眉梢帶笑,為此杏林寺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布施活動。
沒過多久,青禾被一位小和尚請進了住持房中,再次見到盤膝而坐的元覺大師,
“小施主,你兌現了你的承諾,老衲今天也守諾為你算上一挂,請問施主求什麽?”
“我想問過去,求将來?”
他擡手示意她搖簽,她雙手抱着簽筒,搖了幾下掉出一支簽來,她撿起雙手奉上,他沉吟到,
“東邊月上正婵娟,
頃刻雲遮亦暗存,
或有圓時還有缺,
更言非者亦閑言。
此卦為中簽,月被雲遮之象,凡事昏迷未定也。
浮雲遮月。不須疑惑。等待雲收。便見明白。雖有障礙,智慧可解。。謀望皆通。天生萬物,福德相助。方能瑞氣匆匆。”
“我想大師幫我解惑,大師,不瞞您說,我想回家,但是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我想問以後,我還能回家嗎?”
“施主所求之事老衲只能說從外尋求助力,不如從自身,我關施主面相,已如古樹一樣,生機盎然,施主寬心經營眼前,方能守得雲開見月明。”
從禪房走出,青禾心裏沉寂不少,既然現在回不去,不如腳踏實地,就像大師說的經營好眼前吧,她收拾好心情,回到小院開始幹活。
杏林寺的廚房內兩個僧人正在耳語,
一個說“這位将軍真是嬌貴,清修還要帶上個丫鬟,據說是個做飯的,真是不能吃清修的苦.再說我們的飯菜多好吃啊,看着也就十幾歲的豆丁樣廚藝有什麽好的”
“就是,就是,咱們杏林寺的齋飯所有寺院齋飯裏的是這個”他自己豎了個大拇指,每到開齋節的時候多少香客求都求不到的齋飯竟然被這位嫌棄了,“這不是快晌午了嗎?走,咱們去瞧瞧那位的本事去,我就不信了,還能越過相果大師的手藝去?”
沒一會兒倆人悄聲走到小院廚房的外牆邊,聽着廚房裏的切菜聲,咕咕的水開聲,以及篝火噼裏啪啦的聲音,這是正做飯呢,随着菜下鍋的翻炒聲,一股清新的菜香撲面而來,兩人不約而同吸了吸鼻子,乖乖,這是做的什麽菜,咋個能這麽香呢,
不行,得看看她做了什麽菜,莫不是做了什麽葷腥菜,兩人對視了一眼,非常默契的明白了彼此的意思,然後一個蹲下,另一個爬到他身上站起來,趴在廚房的後窗上向裏望去,結果一看,竟然沒人,
“青天白日的,趴別人牆頭也是佛門的規矩嗎?”
一個年輕女子清冷的聲音從身後突然傳來,吓得上面那人掉到地上,摔了個屁股墩,下面那個也慌忙爬起來,看到一個打扮普通的十七八歲女子,拿着大掃帚,磨刀霍霍的看着他們,
“你們是這裏的和尚嗎?”兩個和尚趕忙雙手合十,
“罪過,女施主,是我們唐突了。”
“你們天天念佛經,大概沒有讀過《論語》,
《論語》卷六,顏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意思就是說:不合符禮教的話不能看,不合符禮教的東西不能聽,不合符禮教的東西不能說,不合符禮教的事不能做。這是四個消極的規範,就是從眼睛、耳朵、嘴巴、身體嚴格的管束自己,由外在規範,薰陶自己。”
“我們知道錯了,以後絕對不會這樣了。”
“那你們剛剛是要幹什麽?”
“我們是寺院廚房的和尚,實在是女施主的飯做的太香了,我們想看看做的什麽美味佳肴。”
“門不是在那裏嗎?想看就從門這進來看呀。”她指了指一旁的大門。
兩個和尚連稱罪過,求青禾不要聲張,保證以後不這樣了雲雲,但依然虔誠的說着,想要看看青禾做的菜,青禾把他們請進小廚房,讓他們圍觀了一次她做飯。
一刻鐘後,“女施主,您是怎麽做到的呀,怎麽能做的這麽好吃。”
嘤嘤嘤,嗚嗚嗚,好吃到想哭,大點的和尚慧能端着吃的空空的碗,滿眼孺慕的看着青禾,小點的和尚也是滿眼放星星,萬般欽佩她的廚藝。怎麽說呢,明明是普普通通的食物,做出來的食物味道确如此豐富,第一次知道原來吃飯也是如此的享受。
這時候常理不合時宜的出現在了廚房門口,他不笑的時候不怒自威,吓得兩個和尚道謝了青禾後落荒而逃,不得不現身啊,再不現身這中午的飯就讓這兩個傻和尚霍霍光了。
這可是主子的飯食,為這口吃的容易嗎?主子為此還得了個‘驕奢淫逸’的美名,得虧現在全京城裏沒有不知道他主子身體不好的,清修帶着燒火丫鬟就帶着吧,住持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一群看客們鹹吃蘿蔔淡操心。以前征戰沙場吃土,現在生病了想吃點想吃的都被議論。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清修的日子過得飛快,三個月轉瞬即逝,來的時候杏林寺的古樹光禿禿的,一轉眼就枝繁葉茂,郁郁蔥蔥,好一派欣欣向榮的盛景。這三個月,成明玉覺得可能是寺廟的水土不僅養樹,而且養人,從原來剛入寺時提劍練一會就吃力,到現在武功恢複了七八成,身上的氣力運用自如,已經很知足了。來時坐着馬車來的,返程時确已經騎上破雲,風馳電掣的駛遠,只來得及看到身後揚起滾滾塵土。
常理也有收獲,沒看他的嘴笑得都快咧到耳朵後了因為他的連勝也大變樣了,由原來的雜毛小馬一只,蛻化成膘肥體健的矯健模樣,現在這樣的馬兒可是有價無市,看這矯健的模樣一點不輸主子的破雲,騎出去可是威風凜凜的很。從戰場上下來的将士沒有一個不愛馬的,能有一匹性命相托的好馬是多少将士的夢,他是幸運的,看看這不是有了。
青禾也有收獲,自己的心态更加平和了,以前經常想什麽時候才能回去,甚至偷偷試過磕破頭都沒用,為此耗盡了許多心力,折騰的內心疲憊,現在心态放平和了,不再內耗,她想如果有幸贖身,可以開一間飯館,用這人間煙火氣,撫平她這一異世來的凡人心。如果沒有,不如研習制藥,以後或可幫助更多的人。明确了這個想法,而在寺院的日子自己空閑時間多了很多,她趁此機會重新整理了空間,将藥草種植空間擴大了許多,因為練習制藥必是要霍霍很多藥草的,多虧了前世的外公是個制藥高手,自己從小耳濡目染,也不算對着書本照貓畫虎,也許心态好了最近技藝進步飛快,看三爺已經藥到病除就可以看出技藝精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