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48.第48章香滿樓

第48章 香滿樓

雲苓氣哼哼的,不用想了,這個不要臉的又要跟她擠了。

侃兒卻毫不在意,跑到了掌櫃面前,

“這裏最好的酒樓在哪?離得遠不遠?”吃貨走到哪裏,第一個惦記的肯定是吃啊。

“不遠,不遠,就在前面一點,呵呵,香滿樓的菜太好吃了,府城的館子都比不上。”

這麽邪乎?她雖然沒去過府城,聽說還是很繁華的,劉老爺的大本營就設在那裏。

啃了一天幹糧,雲苓的嘴巴也淡的不行,急忙安置了行李,便跑下了樓。

沒想到侃兒比她還快,只是那倆挺磨蹭的,直到一刻鐘後,才慢悠悠地來了,

“走吧,再晚人家就打烊了,早知道不等你們了。”

街上大部分店鋪都關了門,只有酒樓的廊下挂了一排紅燈籠,裏面也懸挂了不少,顯得挺亮堂,

“客官樓上請,”

小夥計很熱情,肩膀上搭着雪白的布巾,雲苓瞄了一眼,一樓确實坐滿了,充斥着食物的香氣,

“你們大廚最拿手的是啥?多介紹幾個。”

小夥計報起菜名更利索,小嘴叭叭的,聽了半天,名字花裏胡哨的,跟菜也對不上啊,算了,還是別麻煩了。

“就招牌菜吧,這四個全要了,我們也乏了,上菜快一些。”侃兒財大氣粗,這四個菜可不便宜。

夥計頓時樂了,連聲答應着就退了出去,走路都帶上了風,這種大菜賣的越多,掌櫃越高興,今天肯定有賞。

Advertisement

盼了半天,這菜一上來,雲苓和侃兒都沒了胃口,說好的色香味呢?四個菜有兩條魚,一道清蒸,一道炖煮,腥味都掩不住,顏色更是沒法看。

“你們怎麽不吃?我也吃不慣,肉裏全是刺。”

阿生也皺上了眉頭,只有青蓮一人吃得津津有味,

“毅哥從小便不喜歡吃魚,這麽多年了,還是這個習慣。”她微微擡起下颌,優雅地吐出了一根刺,

雲苓看了阿生一眼,這些年混跡山林,饑一頓飽一頓的,怕是沒魚吃啊,鳳凰嶺水不多。

“沾這個吃,”

她變出了一碟辣椒蘸料,炖肉一下子不膩了,別說侃兒和她,就是阿生也是大口吃肉,一小盆很快就沒了。ωωw。Bǐqυgétν

回到客棧總結了一下,這館子不咋的,少了那碟料,就得全剩下。

兩人回到房間,雲苓還想掙紮一下,讓他再去問問,說不定有了空房呢?

“要不,你去隔壁擠擠?”這厮一臉無賴相,雲苓氣了個倒仰,

“既然這麽喜歡睡地上,那就成全你吧,你先出去,我洗漱好再回來。”正好外面傳來了夥計的聲音,熱水送來了。

“給我留點水,”話音剛落,只見人影一閃,留下了搖晃的窗戶,這厮輕功見長啊,

夜半三更,雲苓睡得正香,被一陣水聲驚醒了,擡起身子一看,夜貓子回來了,正在洗臉,

“你幹嘛去了?”

“真是心口不一,才這麽會兒就想我了?”

雲苓臉一紅,縮進了被子,真是多餘問!剛閉上眼,就聽到了腳步聲,

“你幹什麽,不許上床!”

“呵呵,不是說好半年後圓房,小生不會逾越的,夜裏真涼啊,娘子不會這麽狠心,被子都不給吧。”

“誰,誰說好的?”雲苓想起了當時的話,恨不能倒轉回去,說個十年八年的。

看她吃了癟,那厮才笑呵呵的,抱着被子離去。

第二日,大家一致決定去食街,大館子啥的坑太多,結果真沒失望,在熱氣騰騰中吃了個肚兒圓。

“奴家累了,能不能回去再睡會,”青蓮嬌嬌弱弱,侃兒笑眯眯地說,

“當然可以啦,昨晚我睡相不好,踢了姐姐嗎?”

其實,她根本沒躺下,而是打坐了一晚。

“是呢,所以我要回去補覺。”

阿生撂了句有事,就往另一邊去了,剩下兩人開心極了,可算是自由了。

“耶,好久沒逛街了,今天可得找回感覺,逛他個半天。”

可走了幾家,她就完全洩了氣,強烈要求回空間去,物品太匮乏了,就連首飾鋪子都沒啥好的,釵環的做工真是不敢恭維。

“好幾天沒回去了,我得續續命去。”外界靈氣稀薄,她目前還在恢複期。

侃兒剛回去,她一轉身,正好看到個書屋,沒想到找了半天,原來竟在小巷裏。

“小娘子是買書還是買紙?”

掌櫃憑經驗料定,一定是替相公買東西的。

“哦,我看看書,這裏的書籍分種類嗎?”

書架不多,可這裏的書都是手抄的,翻動起來心裏有負擔,萬一撕破了,價格可不低呢。

掌櫃詫異地看了她一眼,忙對小夥計揮了揮手,

“您想看哪一類的,小的給您指指。”

“各地游記,或者縣志啥的都行。”

原來是看雜書的,小夥計了然地點點頭,帶着她來到了角落裏,這個書架很窄,有些地方還結有蛛網。

雲苓在最上面抽了一本,封面寫着《大聖轶事》四個大字,如果她記得不錯,他們這裏叫大梁呀,便迫不及待地翻開,

“鴻蒙之始,開天辟地,盤古爺爺……”

還以為是西游記前傳,沒想到是講三聖的,這不就是神話故事麽,翻了翻書裏字跡不一,明顯不是一人抄錄。

她小心地放了回去,又抽出了一本,

《草藥雜記》,都是些常見的草藥,比起百草集差的不是一點。

接連拿了七八本,終于看到了自己想要的,作者是本朝人,書名叫《大梁京城風情錄》,仔細一看,全是風月場上的事,只好道了一聲晦氣。

她徹底失望了,剛想離開,卻發現最底下還有一本,上面有着厚厚的灰塵,神使鬼差的彎腰拿了出來,可封面上什麽都沒寫,翻開一看正是她要找的書,上面不光有大梁歷史,還有大江南北的風俗。

除了本國轶事,還有幾個章節寫的是鄰國,這本冊子不光字跡不一,紙張的差異也很大,一部分還折了起來,應該是在各處搜羅來的,最後彙集成冊,真是太難得了!

費了這麽多心血,又怎麽舍得賣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