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景區

第12章 景區

周五的下午已經比周一到周四人多,為了錯開游客高峰,剛十一點孟自強就去買飯了。

晚了得排隊,他們店裏也忙。

夏陽趁着閑挑了一上午打印機,最後選了個本市的,約定今天或者明天給他郵寄。

随後就是整個下午的忙忙碌碌。

下周他們幾公裏外的古遺跡就要對游客開放了,鎮上各個店鋪裏也有人來發新的宣傳冊、培訓手冊、安全手冊等等。

從前每個月檢查一次的消防、衛生,開放前還要再深入的檢查一次,該培訓的要培訓,該宣傳的要宣傳,該張貼的地圖、海報、宣傳等等也開始貼。

另外每周還要抽查有沒有亂報物價的,坑蒙拐騙的。

景區管理員說,以後周末游客多時候專門有安保會在街上巡邏,處理投訴什麽的。

而他們小鎮作為大景區的一部分,自然要配合。

夏陽回來前,景區還搞了一次知識競賽,主要是安全問題、消防問題、規範經營、和游客出現糾紛怎麽處理等等,大景區內的所有商家店鋪和本地人都可以報名參加,一等獎兩千塊錢,二等獎一千,三等獎五百,孟自強得了個積極分子獎,礦泉水一箱,只要報名,人人都給。

這次開放的景點除了重磅的遺跡景區外,還有周圍修的遺跡主題游樂設施,什麽外星人、平行裏世界、遠古神話,甚至還有個游戲風的異世界區。

之所以這麽花裏胡哨,還得從他們那奇葩的遺跡說起。

二十多年前,夏陽還沒出生時候,那塊兒還是片荒山。

因為山高林密,交通也不便利,附近幾個鎮子的山村都沒人去那兒開荒種果樹。

後來有人不知怎麽想的,覺得那兒環境夠原始,風景好空氣好,要去那兒蓋別墅開發景區。

結果一考察不要緊,從空中往下看時候,他們忽然發現那塊兒的山形成了一個非常規則的圓形。

一下子噱頭就來了。

這是自然的奇跡,還是文明的結晶呢?

開發商更開始下力氣,還從國內外邀請了好多的專家來做規劃。

結果,實地考察時候,他們一清理雜草雜樹,測地況,想看看能不能搞建築,卻發現這裏竟然是個古遺跡。

這下噱頭更足了,開發商更高興了。

還沒開工呢,天上掉遺跡了。

他高高興興地上報,還專門組了個團隊跟着來考察的考古專家做記錄,好真真假假的編點兒神話傳說之類的故事給景區做宣傳,不料這地方一考古就考了二十多年,至今争論不休。

主要是這地方太怪了。

夏陽記得他小時候本地電視、報紙還專門報道過,大概是從土壤、地質、古遺跡地基殘骸之類分析,這遺跡已經有上萬年的歷史。

但上萬年前他們這地方根本就沒有人類活動痕跡。

專家也找不到除了建築遺跡外的其他證據,沒有化石,沒有文物,沒有人類生活痕跡或殘骸。

可這遺跡又絕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

關于遺跡到底怎麽來的,衆說紛纭,那是離譜又傳奇。

當年電視、報紙上全是那張從空中拍的俯瞰圖,那張小小的圖有巨大的面積,按照實際的測量尺寸計算,如果專家們對建築的功能推測靠譜,裏面住的大概得是巨人。

一些專家堅持自己的勘測,一些專家又堅決不能接受這種超過人類常識的推測,認為他們推測有誤,弄錯了年代和功能區,吵得不可罷休。

再加上其他方面的細節争執,專家們自己就分了七八個派,再經媒體以走近科學式的靈異報道手法一宣傳,民間無責任瞎猜版本又翻了倍,他們鎮、他們縣乃至他們市,幾乎人人都能說出十來個版本的故事。

當年還不流行什麽異世界、裏世界,外星人的說法受到最廣泛的認可。

大多人堅持認為這跟世界上其他無法解釋的、超過人類常識水平或想象力的奇觀異景一樣,都是外星人來地球留的遺跡。

因此他們這從前本省都沒多少人知道的小縣城,一下子火到了國外。

最火那陣子,有很多老外千裏迢迢來參觀。

這荒郊野嶺的,距離遺跡最近又能住宿的地方就是他們鎮。

他們小鎮也是因為遺跡考察,要接待各路專家團隊、游客,才漸漸開始蓋旅館、蓋酒店,慢慢發展了旅游業。

當年慧眼獨具的開發商已經在十多年前去世了,他贊助考古,積極組織交流活動,還捐了博物館,身為外星人和神秘學愛好者,他離世前最大的遺憾就是沒等到考古專家們破解出個答案來。

遺跡考古工作進行了二十多年,十年前終于決定要做旅游開發。

還是要配套建主題樂園的那一種。

之所以要這麽做,主要是那裏雖然名聲赫赫,但其實根本沒什麽有實際價值可展覽的文物。

二十多年了,除了地基是真清晰,一些非常殘的建築殘骸還在,每個區域的功能有了N個版本的推測,根本沒挖出什麽的東西。

證據就是,他們那規模不小的博物館,裏面展的都是照片和宣傳,還常年借別人博物館的東西搞展覽。

現在連這遺跡到底是不是個遺跡都有人懷疑了。

不過也因為名聲夠響亮,他們博物館總能從國內外借到東西搞展覽,諸如外星人、UFO或者傳說是外星人文明遺跡之類的主題展覽。

有些私人收藏家很願意和他們博物館搞聯動,經常能看到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和神神叨叨的傳說,有時候也會有特別正經的天文主題展,告訴大家人類已知的宇宙範圍沒有外星人。

本地人就這麽時而科學,時而不科學的參觀者,很多孩子受此影響,都是天文、考古、外星人愛好者。

從前夏陽父母還在時候,他爸爸在博物館和景區都工作過,後來他爸爸還做過講解員,因為長得帥,人氣特別高。

那時候夏陽和孟自強挺愛來看稀罕。

小時候他們倆領着同學去,可以找他爸爸為他們專門服務,為此還經常有女同學請他們吃零食喝飲料。

再之後,遺跡确定要做旅游開發,他們小鎮也跟着雞犬升天,劃到了古遺跡的大景區範圍內。

接手開發的是先前那名開發商的孫子,開發的項目也和當年大不一樣。

除了傳統的休閑度假,更大的區域做了受年輕人喜歡的主題樂園。

專家們、愛好者們争論不休的說法照單全收,全都劃了區做了主題。

反正本來就是荒山野嶺,地方夠大。

不過因為規模遠超當年預期,名聲又大,現在這裏是和省裏、市裏相關部門聯合開發的。

托景區的福,夏陽家的小店租金也水漲船高。

尤其是這三四年來,他們鎮上發展非常快。

下周景區要正式對游客開放,這周末邀請了媒體用戶來做測試體驗。

受邀的除了相關人員、各路媒體,還有各個平臺的主播、參與抽獎抽中的游客,另外還有他們本地人。

算是給本地人的福利優惠。

憑他們本市身份證還能辦年卡,價格非常劃算。

不過這時機對夏陽個人而言算不上多妙。

他還沒考慮清楚要怎麽解決那邊的混亂,馬上又開始面對這邊游客激增的加班。

晚上八點多,街上還熱鬧着,孟自強今天營業很亢奮,回家的時間也一拖再拖,從五點半拖到六點,從六點拖到八點,一點兒都不想按點關門下班。

這像話嗎?

哪有員工非要加班的!

夏陽開始不停看時間,生怕他再不走,待會兒就要突然上演一出“消失的活人”。

八點半,夏陽實在受不了了,過去攔孟自強。

“別切了,賣不完了。”

“賣得完,正來人呢!賺錢不積極,思想有問題。”孟自強咔咔咔,三兩下又切了一個大西瓜。

今天是周五,很多人白天都還在上班、上學,外地來的都是晚上住鎮上,逛夜景,拍照,明天早上再去遺跡玩。

從下午五六點到現在,街上游客絡繹不絕,還有不少舉着自拍杆、搬着三腳架的主播。

平常周末八點多就開始收攤的小吃街,這會兒還正熱鬧着。

夏陽家位置靠裏,不如外邊熱鬧,但因為也在主路上,附近還有旅館、酒店,來過夜的游客會路過,生意也不錯。

孟自強見人多,拿了一摞打包盒、竹簽開始賣水果拼盤,一盒賣六塊,銷量飛快。

尤其是大老遠從外地來的,長途過來到了後多少有點兒口渴或者暈車,孟自強吆喝幾嗓子,就開始有人買了。

從四五點到八點多,他們本就不太多的水果快賣光了。

連帶着飲料賣得也不錯。

“……對,今天晚上在鎮上住一天,明早再去景區,住宿貴麽?不貴,民宿、酒店都有,平均一百左右,好的也有,鎮上有家四星級的連鎖酒店……幹淨麽?挺幹淨的,就是規模都不大,交通?有旅游公交和大巴車,打車也很快,從縣城過來一個多小時吧,他們新修的快速路還挺方便的,帥哥,哪有帥哥?”受邀來的主播正邊逛街邊介紹,突然注意到滿屏刷起“帥哥”“有帥哥”“你後面”。

他一轉頭,看見了正切西瓜的孟自強,和正勸孟自強回家的夏陽。

夏陽:“剩下的我來切,你趕緊回家吧,沒車了。”

孟自強:“我坐八點五十的夜公交,趕不上一會兒我去問問其他店,能不能蹭順風車。”

夏陽:“今天哪有幾個回縣裏的?”

孟自強:“那我就住這兒呗,又不是沒被子,沒你姨允許,我是不可能讓你再碰刀的。”

主播:“嗨帥哥,果盤怎麽賣?”

兩兄弟一擡頭,瞧見手機,夏陽“嗖”一下躲了,“收攤了。”

孟自強全然唱反調:“六塊!一半西瓜,其他的水果随便挑,攤子上的都能點。”

他還湊到鏡頭前打招呼,“歡迎大家來旅游!大家認準招牌,‘小夏便利店’,來了我請大家吃水果。‘叫跑掉的小哥出來營業’,不行,那個是老板,他不聽我的。都有什麽水果?我帶大家進來看,想吃什麽可以點。”

直播間響起一陣絕望的催促:“不要看了!下班了!”

偏偏他一喊,街上溜達的游客還進來幾個。

評論頓時一陣“哈哈哈”“就要看”“說好的熱情好客呢”。

作者有話要說:

游客:哪有客人還沒走就要關門下班的?投訴!夏陽:我都要沒了!誰不走小心我抓你們去異世界打黑工!有沒有想去打黑工的,舉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