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49章

陸源媽媽說去家居市場買家具, 要現場挑一下,并不打算走全屋定制。年輕人或許會喜歡幹淨簡潔明了的一體風格,可是陸源媽媽這一輩卻不流行這個。一個年代有一個年代的味兒。算是一種特色!

好比民國時期陶瓷鐵缸子、軍綠風、大花棉襖……繪成時間舊畫。

好比下崗大浪潮個體戶崛起, 嘻哈、牛仔、尼龍……色彩缤紛大行其道。

現在的特色, 不好說。雖然中西結合, 但是西味比較重了。

陸源不在意這個,老媽老爸喜歡怎麽弄就怎麽弄,要是老婆到的時候不喜歡, 再買幾套房就是了。想住別墅住別墅, 想住莊園住莊園,由得他安排。不過說實在話,據他自己對知湘的了解,他肯定不會在意這些。他唯獨可能會在意的, 只有一點:有沒有一個寬敞明亮的大書房。

家具市場也在陸源公司這邊,只不過隔得比較遠,那一片地方相鄰或不相鄰的,足足有好幾個市場。家具市場旁邊是賣鋁合金鋼板的,鋁合金鋼板市場對頭是賣汽車配件的……各種破破爛爛的拉貨車在市場裏面穿行。醒目的标志不是電子屏或者閃光牌, 而是花花綠綠拉起來的橫幅。

陸源因為今天喝了酒沒開車,他爸爸開着沃爾沃接了他之後一家人才去的家具市場。他爸爸開着沃爾沃進去之後, 陸源把車窗降下來,有聽到切割機財木板發出的滋滋響聲。

媽媽詢問陸源:“我們買床, 要買個多大的?有幾間房?幾個客室啊?”

陸源想也沒想就說道:“不知道你們要買多大, 反正我要買個大一點的床。”

爸爸媽媽:“……”不知道為什麽, 總覺得兒子說的這句話裏面有成年人才懂的含義, 那就是床大一點好抱着老婆滾床單。

“幾間房啊?我數一下,下面一層你跟爸爸住, 我住上面的。上面那一層要做書房茶室健身廳衣帽間卧室,床、書架、桌子、櫃子,都得來一套。下面那一層,留了兩間客房,一個雜物室,一個保姆房,一個主卧,一間客廳。那就要四套床,一套沙發。”

爸爸說:“那要花多少錢?”

媽媽說:“要不然咱們把舊家的東西搬過去算了?這樣也能省錢。”

陸源忍不住樂,“簡單弄個軟裝入室,能花多少錢?爸、媽,我現在可是大老板。你們別太寒碜,丢我的臉,知道吧?”

陸源的爸爸媽媽笑罵了他幾句,不過兒子出息,他們老兩口也的确高興。

選了家廠子,把車子停下來。走進去的時候都沒人接待他們,工人們在忙忙碌碌,成品展示在另外一邊,還有工人在刷桐油,包膜的包膜。

他們左左右右的看了看,陸源媽媽開口道:“這些床做工還挺好的,你們看,那張床跟我們商場頂樓的家居品牌店裏賣的差不多。樣子很像。還蠻好看的勒!”

陸源爸爸問:“那得多少錢啊?你那個商場賣的東西就沒有不貴的。就你工作的那家店,普普通通一雙皮鞋打完折都要賣588。”

“那是,價格确實貴。不過又不是賣給小老百姓的,咱們又不買那些穿,它們貴它們的,不跟我們相關。”陸源媽媽說着,去看那張床。越看越喜歡。就是不知道價格多少。

陸源左左右右的打量,心想買套紅木椅子回去放客廳還行,書房的話還是搞個沙發椅坐,免得腰疼屁股疼,不方便他老婆看書。就在這時候,一個幹活幹的滿頭是汗的人走過來,身上還冒着熱氣,笑着詢問:“老板看家具啊?有什麽看中的沒?”

他開口詢問的就是陸源。明明陸源年紀不大,按道理來說,不問陸源媽媽,也會問陸源爸爸,可是他就直接問陸源了。

實在是,這家具廠的經理有一種直覺,他覺得如果這一戶人家要買家具的話,最後付錢的應該是陸源。生意人跟生意人打交道慣了,鼻子仿佛能聞着味,他就是覺得年紀不大的陸源,像個老板。

陸源說:“你問我媽吧,我們一家人都聽我媽意見。他說買啥就買啥。”

經理樂呵呵的笑,“哎,好。”

陸源媽媽就問了:“這床多少錢?”

“2800。”

“多少?”

經理以為她是嫌貴了,連忙說道:“這床是橡木做的,橡木做床是很好的材料,比那些松木柏木要好得多。而且橡木也分年份的,這是妥妥的老橡木做的,結構又密又韌,躺起來要多舒服有多舒服。2800真不貴。我們廠往省裏面搞傾銷,星級酒店,都用我們的床。”

媽媽就湊到陸源的耳朵邊說:“商場那個差不多的床,要6800。”

陸源輕輕咳嗽一聲,然後說:“先不着急談價格,媽媽,你再看一下其他的吧,說不定還有更好的床。”

話是怎麽說,可是就跟買衣服一樣,挑來挑去挑花了眼,挑到最後買了自己第一眼看中的。陸源的爸爸媽媽挑來挑去,最後還是看中了這張2800的床,覺得這個床越看越喜歡,越看越合眼緣。

陸源就直接跟經理說了:“這種床,要4套。”

看完了床就去看桌子椅子。一套紅木的桌椅還要配博古架,包括長凳、方凳、茶幾……一套下來20來萬。氣派也氣派,豪華也豪華,充門面是夠了。陸源覺得一般般,覺得太笨重了,不好清理衛生。可是爸媽覺得氣派,有面子,還挺好看。

媽媽詢問他的意見:“你看是要這一套雕花的,還是要那一套不雕花的?”雕花的有繁複的沒,不雕花的有簡約的美。

陸源看到雕花裏面的那些縫隙,都頭疼,心裏頭說:到時候要清理灰塵,還得拿個圓形的滾毛刷一點一點刷,脖子都能刷出頸椎錯位來。“我覺得不雕花的好看。”

媽媽沒有得到滿意的意見,轉口問爸爸:“你覺得呢?”

爸爸怎麽覺得?爸爸覺得老婆說的對。

陸源雖然知道媽媽喜歡這些漂亮的,但是還是狠心說道:“媽,真不能買這一套,這一套到時候裏頭落了灰,你得拿個圓形刷子刷個七八天。多麻煩啊?不像這一套不雕花的,毛巾直接擦一擦就好了。”

“可是,可以搬出去用水沖啊。”

“太重了,難得搬。”

最後還是買的那一套雕花的。媽媽說我喜歡,我要買,陸源說什麽都沒有用。陸源很絕望,家庭也好,生意場上也好,當兒子就只有這個下場——上面說的話下面得聽,不聽也得聽,有道理沒道理也得聽,誰讓自己是當兒子的。

又去看其他的家具,最後訂了貨,付了定金,明天就會送貨上門。陸源特意帶着爸媽去了一趟裝修好的房子,裏頭幹幹淨淨,但也空空蕩蕩。看了看房子,把鑰匙拿給爸媽之後,一家人才回去了。

到家的時候是晚上8點,陸源打算洗個澡上床,跟聞知湘聊聊天,說說今天去買家具的事,意在告訴他等他回來,他們就住同一個小區了。結果洗完澡出來的時候,正好聽到爸媽在聊天。

媽媽:“過兩天珠寶店不是搞活動嗎?我想去換個款式。你看镯子都歪了,戒指也有點黑了。還有我這項鏈,我覺得有點醜。以前覺得還挺好看的,可是商場專櫃裏款式出新,哪一樣都比這個好看。”

爸爸說:“你想換就換。這镯子歪了,肯定是不夠重。我明天發工資,到時候給你加幾千塊錢,咱們換個重一點的。你以前不是老想着要買一個玉镯子嗎?要不今年過年,我給你買一個?”

媽媽笑的好甜蜜,不過還是搖搖頭:“玉的太容易碎了,要是不小心碰碎了,那我的心能痛死。咱們這種人家,能穿金就了不得了,戴什麽玉啊?”

“喜歡就買嘛。我給你買又不用你出錢。”

“你的錢不是我的錢啊?”

……

陸源拿着毛巾擦着頭發,來了一句:“買,都買。珠寶店什麽時候搞活動?我也去。媽媽,你喜歡什麽玉镯?到時候咱們兩只手一只手戴一個。”

“那不跟拷犯人一樣?還一只手戴一個。”

媽媽是挺高興的,可是陸源這個時候發現爸爸瞪了他一眼,爸爸不怎麽高興。

陸源:“……”後知後覺。那、那可真是不好意思了,雖然老爸沒自己有錢吧,但是自己搶了老爸寵老婆的機會,啧啧,好像是不太厚道。

陸源說要去買,可是媽媽還是有些猶豫不決,她怕自己手上戴着玉镯子給家裏面洗衣做飯擦桌子拖地……不小心碰碎了。镯子價格高昂,她會心疼壞。還容易時時刻刻都提心吊膽。

不過陸源直接打消了她的擔憂:“買個镯子那不小錢嗎?媽,咱們家和以前不一樣了,你別操心這個。怕镯子碎了會心疼?那這樣好了,我買一箱回來,你摔着玩,摔習慣了,不心疼了,咱們再去買個你喜歡的。”

陸源媽媽:“……”

個敗家子越來越飄了,真是從她肚子裏面爬出來的嗎?該不會在醫院的時候抱錯了吧?

陸源爸爸:“……”

嗚嗚嗚,他也好想這麽寵老婆。

唉,人到中年,一輩子賺的錢還比不過兒子一個月賺的。

人窮志短,已經盡力給老婆自己所能給的最好的了,可是想想這麽多年過來,老婆跟着他還是受委屈了。沒有給她很好很好的生活,反而要讓她為自己操持家庭、生兒育女……

轉眼過去兩天,陸源昨天特意早早下了班,不過剛剛回到家,媽媽的菜都已經下鍋了。推開房門就聞到了他熟悉的香味,是他喜歡吃的香腸。

新鮮藠頭和藠頭上邊翠綠翠綠的苗子,切碎的切碎,切段的切段,一大盆下入鍋裏的香腸,一起炒。香味越發的濃烈。

爸爸還沒下班,媽媽今天休息,早早做飯了。本來還不覺得餓,這會兒聞到香氣,頓時饑腸辘辘。

“媽,咱們家什麽時候做了香腸?今天嗎?”

“沒,你舅舅家做了,今天上午給我拿過來的。我們家今年不做香腸,你姥姥給我們做了臘雞臘鴨臘肉,還有半邊臘羊肉,好幾條臘魚。吃不完。”

“給錢沒?”

“那哪能不給錢?工費沒給就算了,材料費肯定得給。你媽我都一把年紀了,你姥姥還要受我剝削?”

陸源嘿嘿笑,“我又沒說不該給,你要是沒給我給呗。激動幹啥?”說着從冰箱裏面拿了一瓶可樂,喝了兩口,冰的牙齒疼。

被媽媽瞪了一眼,教訓說:“這麽大冬天喝冰可樂,你也不怕待會兒肚子疼。”

“怎麽可能?我身體賊好。”陸源又喝了兩口,伸手去捏鍋裏的菜。香腸賊好吃了,好香好辣,是他愛吃的胡椒口味。

一個香腸炒藠頭,一個清炒蘿蔔絲,還有一個鲈魚炖豆腐。三個菜上了桌,陸源盛飯的時候,媽媽給爸爸打電話,剛打通,就響起了鑰匙聲。門推開是爸爸回來了。

陸源媽媽看他爸手裏提着的袋子,詢問:“買了什麽?”

“芝麻核桃酥、花生堅果酥、米糖、芝麻堅果酥……什麽都有,好多種。哦,還有油芝麻糖。一個80多歲的老婆婆推着個老木車在馬路上賣,我看天氣那麽冷,就買了點兒。也不知道好吃不好吃。”

“80多歲了還上街賣這種,也真辛苦,買了就買了吧。當零食吃。你快洗手,吃飯了。”

“好。”

陸源把飯端出來,爸爸随手亂放東西的習慣是一輩子都改不了的,買回來的東西也就直接放在桌子上,陸源看着那只用白紙包裹的糖,不由得挑挑眉毛,聞着還挺香的。忍不住撕了一片油芝麻糖,也就一口的量。

頓時驚豔到了。

好吃。

卧槽,是真的好吃。

又香又潤有沒有一點芝麻的苦味,最重要的是一點也不覺得甜膩。唇齒留香。

翻了翻袋子,發現油芝麻糖只有幾片,陸源:“……”

媽媽以為他還要吃,開口說:“不吃飯吃零食,到時候飯又吃不了兩口,我今天可是給你煮了三碗飯的米,你別只給我吃兩碗飯。到時候剩下那一碗飯,給你做蛋炒飯又不夠吧,熱一熱配個菜也不夠。”

陸源嗯嗯嗯,三分鐘扒了一碗飯,然後問爸爸:“那老婆婆現在走遠沒?”

“那腿腳能走多遠?你剛剛嘗了好吃嗎?”

“好吃。這麽說吧,就那些中式糕點店,三五百一盒的糕點,味道沒這個好。爸、媽,給我留點菜,我去看看還有沒有在賣。”

他風風火火的走了,衣服都是直接從沙發上抓起,在路上穿。

爸媽一愣,看兒子飙了。

“這孩子真是,還在賣就在賣呗,沒得賣大不了不吃嘛。急成這個樣子。”

爸爸眼眸微微深邃,他覺得沒這麽簡單。不過兒子的事情,他又幫不上什麽忙。也不懂,也不知道。想必兒子這麽急急忙忙出去買這東西,肯定是有原因的。

的确是有原因,陸源重生之前在明月山莊招待過常先生,那位先生位置雖然不高,但是靠山強硬,權力很大。在那個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幾年,外人不知道不了解的只會以為他在一張凳子上坐那麽久還不升上去,肯定是要本事沒本事,要能耐沒能耐,頂多無功無過,退休到老。裏面的人了解情況的,才知道他那個位置有多招人眼紅,卻始終沒辦法讓他挪屁股。好多項目都繞不開對方。

明月的山莊當初能買下來,也是虧了那位常先生。

這人,吃要吃好的,喝要喝好的,用要用好的。講究的就是一個外面看起來平平無奇,內裏大有乾坤。就單純舉個例子,人家家裏頭吃飯,就一盤小魚小蝦,配一個平平無奇的小菜。看起來成本加起來不超過30吧,可是實際上小魚小蝦是在毫無污染的大山泉水裏、溪水裏捉的,費時費力費功夫。普普通通的小菜,也絕對是專人種植的農家有機蔬菜。人工捉蟲驅蟲,絕不可能撒上一丁點藥。

這個油芝麻片兒,他拜訪的時候,人家喊他喝茶下象棋,旁邊茶幾上就放了這麽一小碟,那時候他嘗了,比這個味道還差一些。常先生那時候看他時不時捏一片,還笑着說,自己小時候奶奶做的比這個好吃多了,這個已經是市面上能找到的口味相近的了,不過還是差點意思。

野茶有了,可是還太單調。總得湊上一堆看得過去的東西,才好去摸人家的門檻。他要往帝都發展,首先就得去拜一拜前世的山頭。

氣喘籲籲來到馬路上,一眼就看到一個80來歲的老婆婆,頂着寒風在買東西。可是這個時間段,這麽冷,大家都情願窩在家裏,誰會出來亂逛?下出租車的,下公交車的,下地鐵的,都急匆匆往家裏頭趕。

陸源呼着白氣跑過去,看到那小木頭推車裏面,全部加起來也就兩斤多的量。眉頭擰了擰,然後拿錢包圓了。笑眯眯的說:“婆婆,這些都是你做的嗎?”

婆婆是樂天知命的年紀,牙齒都快掉光了,笑得樂呵呵的,滿臉的慈祥。而且年紀雖大,但是耳聰目明,“是的是的。我在家裏面沒什麽事做,就做點糖出來賣。”

“好賣嗎?”

“不好賣。他們都嫌貴。”她說話聲音慢慢的,可是卻像流水流過山石一樣,讓人聽着心裏頭舒服。

陸源心說:這種東西耗時長成本高,三四口的量,要賣10塊到15塊,放路邊賣,不是真心識貨的人,根本不會買。像他爸那種看着老婆婆可憐買的,更是少數。

這種東西就應該對标中高端市場。哪怕只是三四口的量,也該賣到四五十塊。

他們有錢也有個好舌頭。

“這東西這麽好吃,貴一點正常。老婆婆,你家住哪兒?這東西還能做嗎?我想跟你訂一批貨,您看成不成?”

“你要多少啊?”老婆婆很好說話,聽到陸源要跟她訂貨,她也是笑眯眯的回。

“十幾二十斤。您能做嗎?一樣要做幾斤。”

“過年了,要拿去送禮呀?”

“嗯吶,老婆婆您看行嗎?”陸源說話聲音也下意識的溫溫和和起來。好商好量的。

“行。就是做的太慢,怕你等不及。”

“沒事,我等得及。您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您給我留個電話,我也給您留個電話,到時候咱們電話聯系。我先付定金給您。”說着直接掏出皮包,拿了一疊錢出來,塞人手裏,也沒看拿了多少錢,反正只多不少。生意做到他這份上,幾千上萬的錢數,和普通人手上1毛2毛的錢數是沒區別的。

拿來敲門的這塊磚做得夠不夠有力、結實,才最重要。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