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40.第四十章京城一日游
第四十章 京城一日游
一時間,二十四名壯丁的家人歡呼了起來。
“爹爹,最棒了。”賈巧見賈古文入選了護院隊,高興的跳了起來。
“我爹爹才最厲害,他跑的最快。”這時旁邊一個和賈巧差不多的小男孩沖着賈巧喊道。
“哼,我爹爹最厲害。”直接遭人當面質疑,年紀小小的賈巧感覺臉上有些挂不住,雙眼怒瞪的對着那個小男孩。
“我爹爹跑得最快,他才是最厲害的。”那個小男孩絲毫沒有注意到賈巧漲紅的小臉,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
“哼,鄒迅,我以後再也不和你玩了。”賈巧上前就把那個小男孩給推倒了。
“娘,她推我。”被推倒在地的小男孩,哭着對身邊的一個女人說道。
看着小男孩委屈的表情和賈巧倔強的小臉,周圍的人頓時哄笑了起來。
“這小子長大了估計也得是個鋼鐵直男。”李飛對着劉希森笑着說道。
“這丫頭可不是個省油燈的啊,能動手絕對不哔哔。”劉希森說完,眼睛沖周曼如那邊瞟了一眼。
李飛心領神會的點頭一笑,然後又走到了高臺前面。
“能加入護院隊的人是好樣的,但是沒能入選的也不要喪氣。”
李飛看着臺下的人群,頓了頓接着說道:
“除了護院隊,我們莊園還有鐵匠鋪、建築隊、農場、香皂作坊、建築隊、醫館等工作等着你們,這些工作一樣重要。”
“我李飛今天在這裏保證,只要你們好好幹,一定能夠過上體面人的生活,之前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将一去不複返。”
Advertisement
李飛說完最後一句,右手握成拳頭,用力的向前揮舞,引得臺下圍觀的莊戶一陣高聲呼應。
“東家高義。”
“跟着東家好好幹。”
“好好幹,有飯吃。”
“誰不好好幹,誰是王八蛋。”
各種贊美聲、表态聲,此起彼伏,氣氛一時達到了高潮。
李飛三人看着眼前莊戶熱情高漲的情形,互相對視一眼,這次公開招募護院隊進而收買人心的目标算是圓滿達成了。
“這李飛諸人非等閑人物啊。”朱信看着臺下情緒高漲的人群,拿着一把折扇搖了搖說道:
“公子所言極是,這李飛諸人幾天就将原來死氣沉沉的莊園搞得井井有條,人人稱頌,非是一般人物,若是能為公子所用,也是一樁美事。”
駱三彎腰,湊到朱信身邊小心的說道。
朱信聞言不語,一把折扇徐徐搖動。
駱三擡眼看了看朱信的臉色,接着說道:“而且這李飛也是知兵之人,上次皇陵一戰,小人觀他頗有領兵之才。”
朱信此時停了搖扇,緩緩說道:“嗯,治民知兵,難得的人才,要是能為皇兄所用就好了。”
聽到朱信言及于此,駱三自知不能再多言,便又退到了後面。
莊園內一切安排妥當,李飛等人終于也有了空閑時間。
在錦瑟和周曼如的強烈鼓動下,一群人開始了京城一日游。
朱信主仆二人當然是不去的,目前躲在這個莊子裏,既安全又清淨,去了京城難免被人盯上,即使不再被追殺,此時露面也不是個好時機。
但劉希森還是假惺惺的問了朱信,朱信也假惺惺的言自己傷勢未好,走動不便,下次再去京城一觀。
為了避免再次出現意外,這次張倉、王宗一、劉體純和孫可望等人全部都跟去了。
莊園裏就剩了李茂良領着李曉梅、李香蘭和吳運喜坐鎮。
考慮到女同志有購物的需求,衆人雇了兩輛馬車,一大早就奔京城而去。
按照頭一晚上制定的游覽計劃,衆人經阜成門一路直達紫禁城。
第一站就要目睹一下這個無論是此時還是後世四百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群。
當衆人穿過臭味盈鼻、暴土揚長的胡同,來到現代天安門廣場位置的時候,頓時豁然開朗。
李飛三人看到T型廣場的正北面,那熟悉的城樓建築時,一時有些淚濕。
來到明朝的兩個多月,終于見到一座熟悉的建築了。
雖然此時的城樓不叫天安門,而叫承天門,而且廣場也沒有後世的那樣大,大明門也沒有被拆除。
但是熟悉的城樓、金水橋和高聳的華表,還是讓李飛三人駐足良久,仿佛能從這些建築中,感受到後世的氣息一樣。
錦瑟等人自然就沒有這麽多的感想了,來自草原和遼東西北鄉村的土老帽們,自然是被莊嚴的紫禁城給震撼到了,一樣是呆呆的駐足良久。
守衛宮門的軍士見衆人在承天門前站立良久,心裏一邊鄙夷這些外地來的土老帽,一邊将他們驅趕開來。
衆人見有軍士驅趕,也不敢再做停留,忙穿過大明門,來到棋盤街。
棋盤街是個百步見方的小廣場,之前李飛和劉希森捐監的時候來過了,東邊是六部等文官衙署,西邊則是五軍都督府等武官衙署。
相比于承天門前廣場的冷清,這個廣場則異常繁華。
東西兩側的東江米巷和西江米巷,店鋪鱗次栉比,行人摩肩接踵。
盡管此地如明朝其他城市一樣的髒亂臭差,但錦瑟和周曼如還是在這裏找到了歸屬感,吃的、用的、穿的、玩的,各種東西買了一大堆。
連劉希森都在這裏買了幾本鄉試輔導書,還碰到了一個名叫王正志的考友。
中午,衆人在棋盤街的飯館吃了午飯,下午又圍着京城轉了一圈。
直到天色變暗,衆人才大包小包的滿載而歸。
游覽了一天,出了西便門,衆人都有些乏了,坐在馬車上昏昏欲睡。
這時一騎身影,也趁着夜色,若隐若現的跟在馬車後面。
李飛此時正跟錦瑟坐在一輛馬車上,給他講從劉希森處聽來的明朝北京的野史,逗得錦瑟和柳兒笑聲陣陣。
而劉希森則沉浸在遇到考友的喜悅之中,不時的翻看着買來的鄉試指南。
但他心裏卻在盤算着趕緊回去看看這個王正志是何方人士,到底有沒有中了舉乃至中了進士,自己順便把他的考卷從手機裏調出來,那樣自己中進士就更有把握了。
衆人回到莊園,彎月已挂樹梢,吃完晚飯,就都沉沉的睡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