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71.第71章亂葬崗女子
第71章 亂葬崗女子
“哼!”燕曼懷冷笑,漠然看着星際道:“是本宮忘了,這裏是軒轅王朝,你又怎麽會真正忠于本宮呢!”
說完燕曼懷甩袖道:“出去!”
“娘娘!”
“出去!”
“是,但是屬下永遠保護娘娘,卻絕不能背叛陛下,更不能做對不起陛下的事,還請娘娘放棄您要做的事!”
“出去!”
“是。屬下告退!”
“你會去告訴陛下,是嗎?”燕曼懷突然又輕聲問道,像是在問,又像是自問自答。
“娘娘,屬下什麽也沒有聽到,屬下告退!”星際抱拳退了出去,微微擡眼看了一眼燕曼懷的背影,又匆忙低下頭,快速退了出去。
“翠兒。”
“公主,奴婢在。”
“你都聽到了,你告訴本宮,誰可以做?”
”公主,奴婢可以!”
燕曼懷驚奇地看着翠兒。
翠兒跪了下來,“回公主,皇帝陛下擔心公主在後宮的安危,所以才派翠兒陪嫁。”
“你的意思,你會武功?”
“是,不僅如此。”
“哦?”
“公主,奴婢有更好的方法,只要那個所謂的皇子沉睡不醒,太子就永遠是太子。”
燕曼懷不可置信地看着翠兒,過了好一會,突然笑起來,“沒想到本宮身邊有這樣的高手,你隐藏的真好!”
翠兒恭敬地行禮道:“公主,燕國時,皇帝陛下吩咐過,要隐藏實力,待到公主需要之時,再告訴公主殿下。”
“原來如此,那麽現在本宮正是需要人的時候,本宮得不到愛卻也不能讓太子也失去地位。”
“是,只是軒轅皇帝龍氣太重,翠兒近不得身,還請公主殿下想辦法将那孩子帶離養居殿。”
燕曼懷冷笑道:“好,本宮明白了,這幾日你就随身侍候。”
“是,娘娘。”
安福宮。
一大早醒來,玉曼婷便眼皮跳來跳去,心下有些不安,總覺得好像又要出什麽事。
以至于她聽到那些消息就像是沒有聽到一般,毫無表情,毫不在意。
直到衆妃來請安,她才清醒了一些。
衆嫔妃山呼行禮後,主次坐下,魯氏方起身行大禮道:“太後,臣妾當年被人迷倒,沒有保護好太後娘娘,還請太後娘娘責罰!”
玉曼婷笑道:“魯貴妃快請起來,當年的事,哀家也不記得,不過哀家自然是要查清楚的,不然真不知道是誰!如此憎恨哀家,竟将哀家送去郊外的亂葬崗上。”
玉曼婷說着看了看在坐的嫔妃,雖然不多,卻也個個體态豐盈,如花似玉,大約唯有魯氏略遜色一些,可這些年她卻是與燕國公主略低一級的貴妃,在宮中也是響當當的人物,只是卻聽聞這五年,皇帝從不見她。
魯氏還跪着,沒有起身,玉曼婷又吩咐人道:“快去扶貴妃起來,坐在說話。”
“是。”雨兒和雪兒過去将魯氏攙扶起來,待魯氏坐下,兩人方退到玉曼婷身前兩側。
“今日第一次見大家,哀家給大家講個故事可好?”
“願聽太後教誨!”
玉曼婷笑道:“哪裏是教誨,就是個故事而已。”
燕曼懷微笑道:“太後請說,我等洗耳恭聽。”
玉曼婷笑着點點頭。
“曾經有個地方,那裏的烏鴉總是“哇-哇-”叫個不停,像是在宣告着凄涼和死亡。”
“那裏走無數的屍體,胡亂地被扔在那裏,沒有掩蓋,任由烏鴉來啄,野獸來咬。”
“就在這無數的屍體上,有一衣衫褴褛的女子斜斜的躺在無數身體之上,盡管臉上布滿幹涸的血污,可依然可以看出女子絕美的容顏。”
“那女子眼上蒙着厚厚的幾層黑布,她掙紮着起身,借着夕陽的餘晖,一眼望去,凄涼不堪,到處都是枯樹爛葉,焦黑的樹幹,扭曲的樹枝。”
“空氣中還彌漫着難聞的腐臭味,朽木味,還有一些,血腥味?”
“時不時,女子的頭頂會飛過幾只烏鴉,發出粗劣嘶啞的聲音,讓她感到厭煩。”
“女子伸手扶着地面,打算借力站起身,可入手竟是軟硬适宜的僵硬,又觸手冰涼的,骨肉?低頭看去……”
“啊……”
“女子驚恐地跳起來,左一看,右一看,腳邊身下全是睜眼的,流血的,驚恐的屍體。”
“那女子全身發抖,全身發軟,匆忙顫抖着站起身,可雙腳又該放在何處?”
“鼓起勇氣匆忙跑開,逃也似的飛奔。”
“天色漸漸暗沉,女子一邊下山,一邊望着燈火通明的方向,一路披荊斬麻,終于在月色出現前下了山。”
“可是,山下沒有了指引她的燈火,唯有三個岔路口,一條路口寫着玢州,一條路口寫着冥州,另一條路口卻是空石碑。”
“很顯然,女子迷路了。”
“駕—”
“女子興奮的上前,想要詢問路怎麽走,可是馬車上的人只是瞥了她一眼,便駕着馬車從她面前,呼嘯而過,飛快的往空石碑的方向而去。”
“忙跟着馬車的方向跑去,身上的衣裙早已破爛不堪,泥土味,腐臭味不斷充斥着她的鼻腔,可是她有什麽辦法呢。”
“一路追趕,可是她哪裏能追上四條腿的馬呢?你們說這女子是不是很傻啊?”
玉曼婷看着臺下的幾個女子,已經有一個吓得顫抖起來,當然也有膽大的,比如魯氏,燕氏,還有一個女子,總是淡淡的表情,一直未曾變過。
玉曼婷不由得多看了女子一眼。
那女子起身行禮道:“臣妾上官若雲,雖未大婚,卻是欽定的皇後,今日特來給太後娘娘請安!不知太後娘娘剛說的女子可是太後自己?”
話畢,魯氏匆忙扭頭撇了眼上官若雲,忙又回頭看了眼玉曼婷,遂颔首端起碗查喝了一口,卻似急了些,“咳咳……”
“貴妃這是怎麽了?可是茶水不好?”
魯氏匆忙放下茶碗,忍着咳嗽,行禮道:“回太後,妾身只是喝,喝的急了些。”
“怎麽如此着急?”
“回太後,是您講的太真切了,一時為那女子着急。”
“恩,起來說話吧。”
“太後娘娘,不知那女子後來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