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5章 第五章

清竹第一件事就是把田莊裏那條河給弄了一下,淤泥挖一挖,還能肥田。然後把河岸修一修,種上樹木,保護河岸不坍塌。還弄了個鴨鵝上下的斜坡,省的這些家畜把河岸糟蹋了,接着河裏種了藕和菱角,因為這兩樣水産作物的生長條件不一樣,正好互補了。還灑下了魚苗。

稻田也重新規整,她記得現代人家稻田裏還能養魚養螃蟹,需要保證水質什麽的,現在的水質肯定沒問題,這個就能試一試。

還有就是暖棚,這個可是利器啊,現在能在冬天種出蔬菜的高門大戶是因為有溫湯莊子,借着地熱搞些菜蔬出來,有了暖棚,沒有溫湯也能種蔬菜。

這個清竹就只知道個大概,只知道需要背風向陽,還要散熱和補充熱量,保證供水等等,就是如今沒有塑料膜,想找替代品就得費些腦筋。

也不是不能做,她可以先試着弄幾個暖棚,拿結實的油布當塑料布用,就是透光不好,那也可以解決,白天把頂棚打開,收集陽光,晚上再拉上就行了,總之都要一點點試驗。好在前世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暖棚的架子她還能畫出個大體結構,匠人找着她的畫,加上自己琢磨也能把暖棚搭的像模像樣。

小農莊被她這一搞差不多面目全非,河塘整治大家都願意,有了額外收成佃戶也得利,水稻田裏養螃蟹和魚,就有人心裏嘀咕了,那螃蟹和魚不得糟蹋秧苗麽?到時候就怕竹籃打水一場空。不過主家已經發話,這些改變有了收成不少大家夥的,沒了收成,損失主家自己貼補,就是佃戶們的損失主家也一樣補貼,那就沒什麽好說的了。

至于那個大棚,沒一個看好的,清竹也不需要他們來贊同,她挑了幾個種田的能手,讓他們管這幾個試驗大棚,給月銀,讓他們做好記錄,知道他們不識字,就讓莊頭天天過來記,七天給她一份情況簡介。

大棚的框架打的結實,油布也能自由推拉,為了怕溫度上不去,大棚裏四個角還放了炭盆,佃戶私底下都咋舌,這要種什麽金貴玩意啊?

一打聽,原來是種菜的,別小看這些農民,他們也知道冬天裏的菜蔬珍貴,要是真的弄出來,這幾個大棚可就是下金蛋的母雞,就怕是瞎折騰。

清竹一心撲在她的小田莊上,有事吃着飯,忽然想到了什麽,她就馬上停下筷子寫幾筆,清瑤覺得妹妹魔怔了,田莊只要管的差不離就行了,把自己弄得吃不香睡不着那算怎麽回事。

清竹弄得這些,短時間內看不出收益,但是她不急,反正莊子不大,就是全軍覆沒,她現在也能承受。

河塘還有稻田什麽的得明年看成果,她的暖棚在今年冬天就體現了成果,幾個種田好手不愧有兩把刷子,摸索着就把暖棚技術給鼓搗了出來,什麽時候加溫,什麽時候散熱,什麽時候澆水施肥,侍弄的十分精心。

然後今年冬天,夏家桌上就有了綠油油的新鮮菜蔬,擱以往,那是皇家和侯門富戶才能吃到的奢侈品。趙氏看小女兒的眼光都不一樣了,她特意替女兒把莊頭和那幾個搞大棚的人敲打了一遍,這可是夏家的秘方,絕對不能外傳的。

莊頭是夏家世仆,那幾個被清竹挑來的人也沒傻的拿着個主家弄出來的東西去謀利,這要查出來,他們一家子就能被打死了。

何況清竹也沒虧待他們,他們每個月還有月銀哩。

Advertisement

今年的蔬菜也就家裏用一點,然後親近的親戚送了一點,沒有多餘的拿去賣,不過大棚試驗了出來,開了春清竹就能多弄了,明年就能謀利了。

開了春,清竹估量着手裏的銀子,把佃戶的房子給重新修了修,做不到紅牆綠瓦,好歹牆壁是磚石的,屋頂也用了最普通的瓦片,村裏的路也修了修,還整治了一份村規民約出來。

大體就是不能打架鬥毆,亂嚼舌這些,還有就是衛生要求,垃圾不能亂扔,散養雞鴨不能弄髒公共地方,道路也要保持整潔這些。

農村一般就沒什麽垃圾,田裏的稭稈都是柴火,什麽東西不能當柴火呢,就是野草,那也能拔了給家畜吃,什麽都不會浪費。

就是農民的衛生習慣不好,原本随地大小便什麽的是無礙的,特別是孩子,想拉想尿了蹲下就是,現在這一約束,有些佃戶就不大習慣,我院子裏亂,我喜歡亂吐痰,關旁人什麽事?

清竹還蔫壞的弄了個衛生小組出來,只要衛生不達标的佃戶,直接關系到他們今年交的租稅,這就讓大家的皮子都緊了,不過要是衛生搞的好的,還能有一點點獎勵,哪怕少,那也榮耀啊,一點點的大家也都習慣了。

等到習慣成自然,看看別的田莊,再看自己居住的地方,哎呀,确實整潔幹淨,有些愛美的主婦在房前屋後種上一兩株花,看起來就更雅致了。就是那些高門大戶的少爺小姐出來游玩,路過清竹的田莊也得抒情一番,還特別願意在田莊裏逛一逛,吃個農家飯。

這樣莊戶的收益也變相提高了。

短短的兩年,清竹的農莊就徹底收拾好了,稻田裏的魚蟹長勢良好,沒發生什麽魚蟹吃秧苗的事,倒是雜草少了好些,就是養蟹的稻田,田埂得夯實了,要不然螃蟹要逃跑。

如今清竹這個農莊一年的收益就要達到一千兩左右,趙氏一開始怎麽也不信,後來想想,那好幾畝的暖棚也是大頭啊,冬天的菜蔬多金貴,這一筆就是個大項,還有蓮藕菱角魚蝦蟹,雞鴨鵝和各種禽類的蛋,加上豬羊這些,還有糧食呢,現在清竹莊子上糧食反而是個小頭了,女兒幾乎把農莊利用了個徹底。

當然現在佃戶的日子也翻天覆地了,清竹不像以往那樣收取租金,她給了佃戶兩個選擇,一個就是她每月給月錢,雇傭佃戶幫她幹活,所有收成全是她的,遇着災害也是她承擔。

另外就是承包了,每年你管什麽,我就問你要多少收益,剩下的全是你的,遇着豐年災害也能酌情增減。

想要安穩的就選第一種,想要收益多一些的就得承擔一些風險。清竹把契約都定的非常詳細,她這個莊子上的佃戶已經率先達到溫飽了。

趙氏很關注小女兒的莊子,那個大棚就在夏家的莊子上都推廣了一些,但是并不多,畢竟冬天的蔬菜只是奢侈品,不吃菜可以,不吃糧不行,要是大力推廣,朝廷也不會答應的,糧食才是國本,夏勉也不會眼裏只盯着錢。

清竹還給莊子裏弄了個老秀才,教授孩子們一些啓蒙知識,佃戶簡直感激涕零

小女兒把莊子打理的這麽好,将來管家也就不用趙氏擔心了。不過清瑤是不大放在心上的,她一直覺得妹妹有些小題大做,沒錯,你把一個每年有兩三百兩收益的莊子弄成了一千兩的收益,可是夏家又不是破落戶,那裏弄不到這一千兩,偏要妹妹全副精力去管一個莊子,有些得不償失麽。

這只能說想法不一樣,趙氏眼看小女兒把莊子整理妥當了,也就要讓清竹收心了,只要定下規矩,自然有莊頭管着莊子,一個女孩子這麽一心撲着一個莊子也不像樣。

清竹看着莊子慢慢變成了自己想象的模樣,心裏也頗為滿意,以後只要查賬,間或來看一下也就行了,于是乖乖聽趙氏的話,回家學習淑女教程去。

當然這些都是以後發生的事,現在青竹還在整理田莊,也到了小叔夏禮成親的日子,作為兩個還沒及笄的小姑娘,她們就幫着趙氏在小事上搭把手,不過這回姐妹兩聯手,趙氏省了好些心力,可以一門心思撲在小叔的婚禮上。

清竹旁觀了一出古代婚禮,看的津津有味,鬧洞房輪不到她們這些女孩子,她早早就被趙氏打發回去了。

胭脂服侍她洗漱的時候,她們都在談論小嬸嬸鄭氏的那件嫁衣。

胭脂道“料子是上好的織錦,那上面金色的聽說是純金線……”

梁氏笑道“你這小丫頭,可是春心動了,想嫁人了?倒是只關心二少奶奶的嫁衣起來。”

胭脂嘴一撅,“姐兒,你看梁嬷嬷,盡胡說八道!”

清竹笑道“這嫁衣确實好看,我以前不大喜歡紅色,今兒看小嬸嬸的嫁衣,我才發現這紅色也是挺好看的。”

梁氏趕緊道“阿彌陀佛,姐兒總算開竅了,紅色哪能不好看呢,二少奶奶那是正紅色,正房才能穿的,那一溜的珍珠嵌在上面,端的叫珠光寶氣呢。既然姐兒覺得紅色好,明日二少奶奶給老太太奉茶,見家裏人,姐兒穿紅的可好?”

清竹受上輩子影響,對大紅不太敏感,總覺得自己穿一身紅色像是一個福娃娃,太耀眼了渾身不自在。

清瑤還會穿穿紅色,清竹是除非必要,是不穿紅的,今天覺得紅色當真不錯,就點頭同意了。

梁嬷嬷趕緊帶着胭脂把明兒要穿的衣服拿出來備好,可別壓出印子來。

第二天一家子早早起來見新媳婦,新媳婦嬌羞滿面,跟在夏禮後面,一看就知道小兩口昨天過的很不錯。

老太太連大兒媳都沒轄制過,自然不會為難小兒媳,喝了茶就給了一個大紅封,接着就是同趙氏見禮,鄭氏認真的行了一禮,“這幾日有勞大嫂了。”

趙氏笑道“這是應該的,你來了,我和母親也得熱鬧一些,我還多了個臂膀呢。”

接着見清瑤她們,新媳婦給清瑤清竹的禮很厚,除了常備的,還一人一套赤金鑲寶石的璎珞項圈,清瑤帶着妹妹謝了禮。

給清岳這個侄兒的多了一套古書,這可比珠寶首飾貴重多了,連還在呀呀呀,只知道吃睡的小弟弟都得了一塊上好玉佩。

鄭家知道夏家人少,所以讓女兒備的見面禮就貴重一些,想着就是看在禮物的份上,夏家也不能苛待女兒吧。

得了重禮,趙氏就得想法設法回禮,人情來往就是這麽來的。也不用太刻意,如今清竹那個莊子上的物品很豐富,就給二房多一些。

鄭氏看着那一簍子一個七八兩重的螃蟹,驚訝道“我們地裏的螃蟹還沒出呢,家裏倒有了?”

小叔笑道“那是清竹那個丫頭地裏出的,她古靈精怪,一個莊子弄得花團錦簇的,這些吃食上也就比旁人家早了點,多了點。”

鄭氏也很歡喜,“這些螃蟹看着也肥壯,拿一半剝了肉做蟹羹可好?”

小叔笑道“你弄去,不夠就去問清竹要。”

鄭氏嗔了他一眼,“哪有長輩去問小輩要吃食的道理!”

小叔哈哈一笑,“都是一家人,不用這麽計較。”

鄭氏真心覺得夏家人口少,日子過得很是舒心。

作者有話要說:  來吧,來吧,收藏多一些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