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34章 第三十四章

城裏已經戒了嚴, 清竹手持皇令才能入城, 還別說, 大皇子帶着家眷一跑,城內頓時人心惶惶, 原本按部就班的疫病治療工作都受到了阻礙。

京師重地,各項應急預案都很齊備,所需的就是一個能讓百姓看了安心的人陪着他們就行, 這個人無疑就是皇家的人。而大皇子确實讓平宣帝和諸位大臣十分失望。

清竹剛進城就感受到了肅殺的氣氛,也不難理解,皇子都跑路了, 城門關閉不讓百姓出入, 這不就是逼着百姓等死麽, 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造反的事百姓不敢, 這眼看着困死在京城,哪個人肯幹?平宣帝要是處理的再晚一些,京城鬧民亂也不是稀罕事。

現在三皇子一回京,城裏頓時安穩多了。清竹還是大張旗鼓進的城,派人鳴鑼四處宣揚。她連皇子府都沒回, 馬上趕到了太醫局, 其實要她幹的事不多,京城就是需要個皇家的人鎮守着就行,太醫局的和京城防務的人已經把自己的工作都幹的很好了。

清竹所做的就是每天在城內巡視,抛頭露面安撫百姓, 慰問各路控制治療疫情的官員。就幹這些面子上的事,整個京城就穩了起來,這些官員百姓個個稱頌清竹大義。

因為天氣寒冷,疫病的傳播速度也慢,但是這麽冷的天,太醫院和各位奔波的官吏就吃苦了,鼻涕都凍住了,路上一奔波,就冷的透心涼。

清竹馬上下令各地衙門和疫病集中護理區增添爐子熬驅寒湯藥,加派人手除冰鏟雪,衙門備下厚實棉衣皮襖給當差的人禦寒。有趁機哄擡禦寒藥物和治療疫病藥物的商家一律先扔進監獄。

特別是集中在一起治療的病患,臨時搭的屋子差不多四面漏風,照這樣下去,病沒病死,先凍死了!

清竹看了以後立刻吩咐把隔離區的簡易房舍給加固起來,好炭是輪不到的,柴炭一定不能斷。就這麽幾件事,人人都在稱頌三殿□□恤百姓。

治療疫病的方法清竹不懂,但是她知道不能讓病患交叉感染,病人本身和身邊的物品都需要消毒,接觸過病患的太醫也得時刻洗手換衣。只要疫病不通過空氣傳播,那當心好了就能很快控制住。

太醫院的幾位太醫都說了這個病不會通過空氣傳播,清竹先放了心,然後就提出消毒的概念,各處增加爐子,晝夜不停的燒水,太醫和民間大夫進出都要換衣洗手,病人的物品都要煮沸。

這些都有條不紊的執行了下去,因為京裏大的行政長官都在平宣帝身邊,控制疫情也得需要銀子,從戶部拿錢也要走流程,銀庫的小吏一張臉扭成了苦瓜,他可不敢随便從庫裏拿銀子出來,就是留守的戶部侍郎也不敢做主從庫裏直接撥銀子。

從戶部拿銀子是需要好多批條的,哪怕如今情況緊急,侍郎已經在職責範圍內取了一筆銀子出來,再多他也不敢了。

清竹也沒為難他們,直接把平宣帝給她的五十萬兩拿出來應急,只要拿銀子寫條子就行,不夠的她以個人名義從錢莊借,三皇子現在的名頭就沒那個錢莊不認的。她每天在城裏巡視,極好的安定了民心,疫病的防治工作也有條不紊的進行了下去。

二皇子也在城內,他派人請清竹過去說話,要求自己也出來幫忙,“我雖然惹的父皇生氣,可本身也是皇子,要是別個事,我也不多說了,如今三弟每天辛苦奔忙,我卻在府裏無所事事,我這當哥哥的心裏過意不去,還請三弟也讓我出一份力吧!”

Advertisement

之前大皇子跑了,二皇子在京城,可是沒有平宣帝的命令,二皇子不敢出來攬事,他知道這是個好機會,可要是沒人替他頂着,他主動蹦出來就怕皇帝爹認為他居心叵測,何況他禁足是平宣帝的旨意,沒有平宣帝解禁的命令,他出來就是違抗聖旨,二皇子不敢再惹平宣帝生氣了。

現在三弟進了京,只要三弟同意,将來在平宣帝面前他就能将功折罪,所以二皇子只能求助清竹。

清竹回去和蕭景一說,他還不大願意,這次是多好的露臉機會,蕭景覺得自己腦袋的上的功績在蹭蹭的往上加,老大發昏,功勞憑什麽還要分給老二啊。

清竹搓着手,她現在也沒多少時間回府休息,好容易回來暖和一下也是享受了,她道“方長史與我說,還是令二皇子出來一并理事為佳,一來,滿城百姓看了有兩位皇子坐鎮,心裏也會更加安定,二來,陛下喜愛兄友弟恭,前番雖然惱了二皇子,可這畢竟是父子,不會一直別扭下去,讓他出來,他也會記得你的好。”

這道理可不是方長史與清竹說的,而是清竹同方長史講的,方長史深以為然,連連贊同。

蕭景那憋悶的感覺又來了,他沉默半響道“那你就去辦吧。”

他也明白清竹說的不錯,他當皇子二十多年,第一次從旁人的角度看待自己這個皇子,然後他發現,他做的居然沒個女人出色。

大皇子為什麽跑路,就是害怕啊,一旦自己身染疫病,然後治不好一命嗚呼了,再大的功勞又有什麽用?哪裏還有什麽争榮誇耀的心。你當他不知道留下來主持疫情能得平宣帝親眼嗎,不過是更珍惜自身罷了。

就是蕭景,處在那個地位,他怕是也要思量一番才能下定決心,高收益可同樣伴着高風險。可夏氏是馬上就做了決定,在衆皇子還在懵逼的當口就請令回了京城。

回來後她每一步都辦井井有條,連二皇子想要一起出來辦事,她也能理智冷靜的對待,這讓蕭景的心裏說不出是什麽感覺。

然後清竹做主,讓二皇子一起出來辦差了。

二皇子也知道輕重,能讓他出來就得謝三弟的情,‘兄弟倆’倒是十分和睦,配合各處的人,也沒胡亂指手畫腳,把個疫情一點點給控制住了。

平宣帝每天都能得知京城疫情的進度,知道三兒子不僅僅自己拿了銀子,還放出了二兒子一起管事,他也忍不住點點頭,老三的心胸确實寬大,哪怕二皇子曾經說過他壞話,他還能既往不咎,這才是皇子的氣度!

至于清竹自己掏腰包,平宣帝難道還會虧待自己兒子?将來只有賞賜的更多的。

而大皇子,他現在只能病了,不病的話如何解釋逃離京城,不能說啊,說出來丢臉啊。平宣帝連藥材都懶得賞賜,只說道“那讓他好好養病就是了!”

為了防止大皇子把疫病帶出來,平宣帝幹脆把他給隔離了。大皇子的母妃除了氣兒子不争氣,還得想法設法替兒子挽尊,也是夠苦逼的。

也不過一個多月,疫情總算全部控制住,人員傷亡也有限,京城也解了禁令。清竹和二皇子去行宮複命,也要為太醫和奮鬥在疫情前線的人請賞呢。

清竹把蕭景帶了出來,對王妃如是說“府裏也多虧了她,日日叮囑查看,眼下疫情解了,我就讓他也出來休息一下。”

王妃自然不會說不好,還大大賞賜了蕭景。

平宣帝看着瘦了一圈的三兒子,還有眼淚汪汪的二兒子,心下還是高興的,聽了彙報,把賞賜頒布下去,還溫言讓他們回去好好休息,當然對這兩個兒子的賞賜肯定也不少。清竹那五十萬轉頭就變成了八十萬,多出的三十萬是平宣帝掏腰包補貼兒子的。

清竹強撐着彙報完了疫病防治情況,一回到溫湯莊子就倒下了,真的累,又冷又累,加上還沒心思吃喝,每天能糊弄上幾口也就好了,精神都是緊繃的,乍然松懈下來,她起不來了,發起了高燒,整個人昏迷不醒。這一個多月主持疫情,可不是走馬看花,也不是吩咐了就完事,她要聽太醫院對疫情的處理方法,各處控制疫情的手段,也要安慰被隔離的人,有些突發事件也得她當場拿主意,并不是當個吉祥物就行了,晚上睡覺也時刻警醒着,還得督促城裏灑掃消毒,哪怕有二皇子幫忙,京城這麽大呢,她是真的累壞了。

平宣帝一天三次派太醫前去看診,都說三殿下是累着了,病一病發散一下也是好的。

大兒子那個病大家心知肚明,三兒子這個才真是嘔心瀝血啊,等到疫情結束,他才倒下的!

好醫好藥的養着,清竹想死是不可能的,就是身子緊繃了這麽幾日,一旦松懈下來就自己病一病,把前頭的負擔發洩出來罷了。

蕭景當然也知道清竹生病了,不過輪不到他上去伺疾,就連王妃,也不過是每日着人去問問情況,畢竟是從疫病區回來,哪怕清竹随身的衣物都處理掉了,心裏總有幾分忌憚的,王妃還要顧着孩子們呢。

蕭景又想起蔡氏的話,于是試探的對王妃道“不如讓哥兒和姐兒去看看殿下,看到孩子們,殿下好的也快些呢。”

王妃冷冷道“你沒孩子,就不知道當父母的心。殿下如今病着,難道不怕過了病氣給哥兒姐兒,就是殿下醒着,也必定不同意。你過你的日子去,別在這裏指手畫腳的!”

蕭景的心就冷了半截,假如此刻躺在裏面的是他,王妃也會是這個态度,在王妃眼裏,果然是孩子比丈夫更重要嗎?

蕭景當然不會嫌棄自己的身體生病,他還是每日要去看看的,幫不上忙,看一下也好。

這天他看了清竹以後沒走,迷迷糊糊睡了一覺,醒來卻聽見王妃進來了,也不知道他怎麽想的,就往布幔後面一鑽,躲了起來。

王妃倒是問了下人一番清竹的病情,然後才進內看望,外面的人都是蕭景的奴才,知道‘夏側妃’在裏面,夏側妃是主子的側妃,這幾天就是他們這些奴才看着也是側妃娘娘記挂主子的心比王妃來的多。

哪怕幫不上什麽忙,就這麽安安靜靜的坐着看着殿下,也就知道這位側妃娘娘心裏裝着殿下呢。

皇子府裏的下人和主子們比不得,蕭景假如真沒了,主子們還是主子,哪怕守寡了,一樣錦衣玉食。他們這些奴才就塌了天了,只有極少數的能被王妃厚待,榮養起來,可這也不過一年半載的風光,多半都是打散了另找出路。

如果的宮裏的下人,還得回到內務府聽人重新安排,以往建立的人脈關系,攢下的家資幾乎都能耗空,哪個下人都不願這種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對清竹安危最關注的是她身邊伺候的下人。

有了這些複雜的小心思,于是外頭伺候的人就沒一個提醒王妃,告訴她側妃娘娘在裏面吶,他們覺着,王妃進去了自然也就看見了,他們就沒必要多嘴。

沒想到蕭景躲了起來。

清竹現在偶然醒來喝藥吃東西,多半的時間還在昏睡,太醫說是前段時間累的狠了,讓三殿下好好休息就行。

屋子裏十分暖和,為了怕憋氣,窗戶還開了一條小縫,王妃進來先把狐貍毛鬥篷脫了,接着坐在清竹床邊的鼓凳上,熏籠裏大概扔了幾顆棗,一屋子棗香,清竹不喜歡熏香,所以屋內沒有點熏香。此刻她睡的四平八穩,細聽居然還有鼾聲。平嬷嬷跟着王妃。

王妃揮退了裏面服侍的下人,看了清竹半響,然後道“嬷嬷,你說等到殿下醒來,我要不要勸殿下請立世子?”

平嬷嬷趕緊道“娘娘,不用這麽急啊,殿下就哥兒一個嫡子,将來世子之位不是哥兒的還會是誰的,您這麽急巴巴的提出來,不知道旁人會怎麽想呢。”

王妃嘆了口氣,“我也知道這事不大妥,可我這心裏也是擔心啊。要是殿下一旦有個三長兩短,你說我該怎麽辦。”

平嬷嬷道“老奴說句實話,娘娘如今有兒有女,即便有什麽不測,娘娘的地位也是穩固的。女人最後能依靠的還是自己的孩子啊。就連太後,若不是聖上當了皇帝,她如何成得了太後呢。再說了,殿下肯定也不願意哥兒姐兒過了病氣去。”

王妃嘆息了一聲,“我也是慮到了這個,才沒讓孩子們過來看殿下。就怕殿下醒了會埋怨我。”

平嬷嬷道“殿下怎麽可能埋怨娘娘,哥兒也是殿下的兒子,殿下是當父親的,自然只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康健。那夏氏,娘娘多點撥兩句也就是了,她無兒無女,無依無靠,得罪娘娘于她有什麽好處。”

看過了清竹,王妃帶着平嬷嬷走了,蕭景此刻已經覺得自己的世界都崩塌了,蔡氏的話只是讓他懷疑,而王妃的行為舉止,加上如今他聽到的話,完全印證了他的懷疑。

這讓蕭景受不了!他做人失敗到何等地步,妾室且不論,王妃是他的發妻啊,發妻居然不在乎他的生死,這真的讓蕭景無法接受。

其實蕭景現在的想法也偏頗了,王妃自然不想年紀輕輕就當寡婦,她考慮的是萬不得已。但是現在蕭景最受不了無人把他當回事。

王妃在他眼裏已經失去了信任,蕭景甚至不知道自己還能信任誰。他當了這麽久的女人,後宅四四方方的一片天,差不多已經把他憋出病了,此刻的蕭景敏感易怒,哪怕平時想一想就能大度接受的道理,現在的他就是受不了!

王妃選擇孩子不選擇他,蔡氏選擇家族不選擇他,米氏有了孩子,沒有他也能過。蔣氏想從他這裏得個孩子,得到了估計也就和米氏一樣了,那他存在的意義是什麽,播種機麽?

蕭景第一次開始自我懷疑。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海會枯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六月天 10瓶;親愛的苦瓜 4瓶;海會枯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