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書信往來
第18章 書信往來
這個畫室裏,舒言用了好幾年了。
只是,一次偶然的情況下,他發現這裏的牆根處,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有着一塊,可以活動的石磚。
雖然看着,只像是沒有修葺好的樣子,而他原本,也是沒有放在心上的。
那一次,也純粹,就只是因為畫畫畫累了,碰巧看着這個石磚,好像是可以活動的樣子,于是好奇之下,就把那塊磚頭,給抽出來了。
正想要把它重新塞回去的時候,不成想,卻聽到了從自己剛剛抽出石磚的縫隙裏面,傳來的聲音。
朦朦胧胧的,聽得,也不是很大仔細。
等他低下身,想要湊近查看的時候,這才意外的發現,這個地方,竟然能夠看見步妩!
石磚的位置有點靠下,對面花園裏的人,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這裏,還有着一雙眼睛。
可是作為這雙眼睛的主人,舒言簡直不能夠震驚的自已。
綉樓,花園,亭臺,樓閣。
還有着花園裏面,正在細心養花的步妩。
這一次之後,他才知道,原來透過這個石磚,竟然是能夠看見将軍府的,而且看着,似乎正好,是和步妩所在的院子,是相連的?!
自那以後,有空沒空的時候,他都喜歡到畫室來看看。
有幾次,正好都碰到了步妩一個人,獨自待在綉樓這邊的時候。舒言有想過要叫她,但是每次開口前,卻又會莫名覺得猶豫。
他害怕步妩會覺得自己,是那種不守規矩的人。
更何況,在芳華宴之前,兩人确實已經很久沒有碰過面了,他也不能夠确定,對方到底還記不記的自己。
上次宴會的時候,因為太過着急,情急之下,也只能夠找到那一張紙條來寫字。
也不知道,那一句含糊不清的話,步妩到底能不能夠看的懂。
一邊這樣擔心着,舒言一邊小心翼翼的抽出了那塊石磚。
黑黢黢的,安靜的院子裏面,隐隐約約的,只能夠看見幾盞被風吹得忽明忽滅的燈籠。
果然……
是沒有看見福袋裏面的那張紙條嗎?
舒言在心中暗暗嘆了一口氣,苦惱的揉了揉自己的後腦勺。
怎麽辦呢。
靠着牆,慢慢的滑坐在了地上,舒言看着地上的那一盞燈籠,半晌,都沒有動彈。
就這麽腦袋放空的坐了好一會兒,他才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提着燈籠,重新走到了畫案旁邊。
橙黃色的燭火隐隐綽綽的照映在宣紙上面,模糊了字跡。
一連寫了好多次,看着最後出來的成品,舒言想了想,從一邊的畫架上面,找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白瓷瓶出來。
仔細的卷好塞進去後,又放在石磚的旁邊比對了一下,正好是可以夠到的位置。
等到最後,看着那塊石磚,他有點猶豫,不知道,到底該不該塞進去的好。
要是重新塞回去,也不知道對方找不找得到,不塞回去,又不知道,會不會被他兩以外的人,發現。
想了想,石磚塞是塞進去了,但是舒言特意往自己這邊抽了一點點出來,相反的,步妩院子那裏,應該就會往裏面稍微凹陷一點。
這樣,總該會注意到了吧?
退出畫室前的舒言,有點擔心的想着。
接下來的幾天,他也吩咐了下人們,自己的畫室,暫時不需要人進去打掃。
甚至,害怕別人會發現自己畫室裏面的秘密,自那晚以後,還特意去後面的庫房裏,找來了一把鑰匙,把自己的畫室,完全的鎖了起來。
崔錦娘聽到下人的彙報之後,也遠遠的,看了一眼,但想着,許是孩子長大了,想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了,便也沒有多管。
反正那間畫室,原本就是為着舒言所準備的。
習慣了,每天出門前的早上和回來後的晚上,雷打不動的,都會進去看上一眼。
但是每次看的時候,那個瓷瓶還是在原來的位置上,沒有動過。
難道出了什麽意外嗎?
舒言有點不安。
甚至有想過,要不要找個由頭,去拜訪一下将軍府。
還沒有等他想清楚,到底要用什麽借口的時候。一次下學回來,只是本着可有可無的想法,再次打開畫室大門,眼尖的發現,原本擺放着白色瓷瓶的地方,除了原本的瓶子之後,還多了一個蛋殼青的小瓷罐。
這,這是?!
沒等上前查看,他一個反身關上畫室的門,對着一直留守在門口的硯臺,“今天是不是有人進來過了?”
“沒有啊,少爺。”硯臺看着舒言,雖然看着還是和平日裏無異的樣子,但是跟着少爺的時間長了,他不難發現,少爺的樣子,似乎有點激動。
難道是有人動了畫室裏面的東西?他再三确認了門上的鎖頭,甚至把花園裏面的花農也喊了過了,“少爺,真的沒有人進去過。是裏面,少了什麽東西嗎?”
回答他的,是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悄然緊閉上的大門。
莫名的吃了一個閉門羹,硯臺有點無措的摸了摸自己的鼻頭,乖巧的站回了自己的位置。
——
拿起那個瓶子和瓷罐,舒言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麽心情,緊握在手中,但半晌,卻都不敢打開它。比起期待而言,這個意外,給他更多的,是一種手足無措的感覺。
稍稍平複了一下自己的心情,他這才拔開上面的軟塞,裏面是一張被卷起來的小箋,而瓷罐裏面的,則是一串,手鏈?
‘前上一函,諒已入鑒。
喜接來函,欣喜無量。君所擔憂之事,已然解決,勞君記挂多日,親做手钏,略有粗鄙,望君海涵。
多勞費心,銘感不已。’
精致的簪花小楷,見字如見人一般。
明明是最為簡單的一封感謝的信罷了,可是不知怎麽的,舒言覺得自己的耳朵尖,有點發燙。
自己是病了嗎?
下意識的,捏了捏自己的耳尖。
算了,不管怎樣,知道之前的事情,已經被解決了,那就應該是好事才對。
放下了手上的信箋,轉而拿起了一旁放置着的那個手钏。
手钏是用菩提子穿成的,制作者,還精心的在手钏的鏈子和菩提子間隔的中間,穿插了一顆顆小巧渾圓的淡青色玉珠,哪裏有半分,信箋上所說的粗鄙。
舒言套在手上試着戴了一下,一下子,就從纖細的手肘上,脫落了下來。
似乎有點大了。
仔細的收好了手钏,舒言猶豫了一下,就在畫案上,寫起了回信。
‘欣奉惠書,敬聆喜訊,不勝忭賀。
……
至此,每日下學回來,查看瓷瓶,而每日早晨出門前,則是放好前一日的回信。
一日又一日的延續。
那塊石磚的位置,倒逐漸演變成了兩人之間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