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怎麽想也想不通,索性就不想了。
顧初寧失望的嘆了一口氣。
珊瑚見狀連忙扶了顧初寧出來,然後給她細細的絞頭發,顧初寧的發極好,烏沉沉的,珊瑚不敢用力氣,絞了好一會兒才幹。
顧初寧想起顧瑾,那孩子一向膽小,驟然換了新住處可不要害怕,因此又領了珊瑚過去看顧瑾。
顧初寧過去的時候顧瑾剛由萬嬷嬷洗漱完躺在榻上,一張臉白白嫩嫩,俊秀又可愛,她坐過去捏了捏顧瑾的臉:“可還習慣?”
顧瑾握住了顧初寧的手,嘴角翹起,掩不住的笑意:“阿姐,我習慣的很,你放心,”他沒想到這個初次謀面的姨母竟待他們如此之好,這新屋子也幹淨敞亮,一切都像是在夢裏一樣。
握住顧初寧的手小小軟軟,顧初寧的心也軟的一塌糊塗,這個孩子實在是不容易:“那就好,阿姐回去睡了,明天還要早起去呢。”
顧瑾點點頭,他會聽話的。
這一夜很快便過去了,第二天一早顧初寧和顧瑾就去陪紀氏用早膳,紀氏的早膳是由三房的小廚房做的,熱乎乎的梗米粥香氣四溢,一籠灌湯小籠包,水晶蝦餃,還有小孩子愛吃的水晶糕。
宋裕正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他穿了寶藍色的長袍,臉上還帶着嬰兒肥,清秀可愛,一看見顧瑾便招呼他過去,兩個小娃娃坐在一起,嘀嘀咕咕說個不停。
紀氏就對顧初寧說:“只不過一個晚上,倆人就好的跟什麽似的了,”她心中很是欣慰,難得兩個孩子投緣。
顧初寧也很開心:“瑾哥兒平素安靜的很,正好裕哥兒活潑,倆人一起倒是合适。”
紀氏點點頭:“先用飯,等會再玩,”她對宋裕說。
待用完了早膳以後,紀氏交代春桃領着宋裕和顧瑾去一旁的書房裏寫大字,寫滿二十頁以後才能去玩。
宋裕皺了眉,他最不耐煩讀書寫字,可想想顧瑾又同意了,平時在府裏只有他一個男娃,如今好不容易來了個年齡相似的顧瑾,他覺得新鮮的緊,決計不能在顧瑾面前丢臉,因此笑眯眯地道:“姨娘,我這就和表弟去。”
顧瑾很愛讀書,小臉上滿是笑意:“昨天一天沒寫字,正好今日寫字。”
宋裕見狀瞪圓了眼睛,他有些不相信,然後就拉着顧瑾往書房走,一邊走還問:“你是真的想寫字嗎?”
紀氏又道:“原本想着叫你和瑾哥兒見見老爺,誰知道最近朝政事多,他昨夜都沒回來,待他不忙的時候再說。”
顧初寧點點頭:“這是應當的。”
紀氏端起粉彩百花茶盞喝了口茶:“今日也不急,才來這且有的忙呢,你和瑾哥兒先收拾好箱籠,再熟悉熟悉府裏的事情,待明日再去拜見老夫人。”
紀氏笑道:“明早叫裕哥兒帶你們去五福堂見老夫人,老夫人最是仁善,又喜歡小姑娘,一定不會加以為難,你就安心吧。”
說到底紀氏也只是一個姨娘,自然不好去五福堂見老夫人,那裏大多是正頭夫人去的地方,因此只好叫宋裕帶着去。
顧初寧眨了眨眼睛:“姨母放心,不知府裏的姐妹們可喜歡香囊手帕,”她說完低下頭:“只不過料子一般。”
既已來了侯府,自然是要些見面禮的,她又沒有銀子,只能在這些小物件上用心思了,原主繡藝精湛,早年繡了好些香囊手帕,正好用在此處。
紀氏果然眼睛一亮:“你能有這份心思最好了,府裏的姑娘生在金玉堆裏,不喜歡俗物,這些你親手做的物件才最好,”她憐愛地摸了摸顧初寧的發:“咱們出身不好,若是能和府裏的姑娘交好,于将來的親事上也大有好處。”
顧初寧臉一紅,姨母這想的也太早了些,嫁人……她還從未想過。
紀氏自然知道她的心思,笑道:“不早了,冬日裏再過生辰,你就及笄了,是大姑娘了,如今你沒了母親,姨母是要為你多打算的。”
紀氏說完就陷入了沉思,她這侄女的相貌委實太好,想在京城裏尋一門合适的親事也實在不容易,将來可有的忙了。
顧初寧見狀就告退了,小院兒裏還有好些事情要忙呢。
回到小院兒後,顧初寧就喚萬嬷嬷把箱籠裏的香囊拿出來,這些香囊都很精美,上面的花紋栩栩如生,裏面裝的香料也是清新的,顧初寧連連感嘆,原主這手繡藝實在厲害,她就不行了,上輩子她的繡藝就極為普通。
待整理好香囊箱籠後,天也要黑了,正在這時候珊瑚興沖沖的回來了,眉梢眼角都是喜色,一進門就喊:“姑娘,珊瑚回來了。”
萬嬷嬷瞪了珊瑚一眼,都進侯府了還這麽跳脫。
珊瑚連忙低下頭,然後小心翼翼地湊到了顧初寧身邊,聲音中是掩飾不住的興奮:“姑娘,奴婢已經差不多打探清楚了。”
顧初寧很是滿意,初來乍到,自然要多多了解侯府的事,珊瑚性子活潑,又能說會道,極善交朋友,這才逛了一天便摸得差不多了。
珊瑚第一句話直指要害:“奴婢聽說三老爺的正妻沒了有兩年了,她在世的時候頗為看重咱們姨娘,這不老爺才叫姨娘管事,至于趙姨娘,倒是不如咱們姨娘得寵。”
顧初寧點了點頭,珊瑚幹勁十足的繼續說:“聽說咱們房的少爺和小姐很是出色,為人也和善。”
濟寧侯府共有三房,自然是長房承了爵位,二房老爺宋弘立也在朝上任官,和嫡妻範氏生了二子一女,另還有兩個庶女,都是與她相當的年紀。
顧初寧就問:“那長房呢?”她有些後悔,上輩子盡在後宅裏了,什麽都不知道,她又一想,其實她上輩子身份尴尬,那時候國公府又是由國公爺的繼室杜氏說了算,她根本出不得門,也不怪她。
珊瑚搖了搖頭:“正是奇怪呢,奴婢只知道長房也就是侯爺的正妻沒了,也沒妾室,亦無子嗣,奇怪的緊呢。”
顧初寧一聽之下也有些好奇,不過也不急在一時之間,就放下這事忙別的去了。
第二日一早,顧初寧和顧瑾辭別紀氏,由宋裕待着往老夫人的五福堂去。
庭院深深,一路穿花拂柳,遇上了好多穿着藏青襟子的婆子,然後才到了五福堂。
長房的院落富麗堂皇,五福堂一應五間,顧初寧和顧瑾由着宋裕往正廳走,到得門口時停住。
正是上午時分,陽光熱烈,宋裕領着她們到了廊庑下,正好遮擋陽光,宋裕對着門口的嬷嬷道:“這是來投奔姨娘的表小姐和表少爺,先叫她們在這站一會兒,待我回了祖母就叫她們進正廳。”
那嬷嬷恭謹的很:“是,少爺。”
宋裕轉身就進了正廳,那嬷嬷滿臉堆笑:“姑娘和小公子就在這等一會兒,”顧初寧笑着點了點頭。
廊庑下遮陽避光,難得的好去處,故而站在這兒清省的很,顧初寧來的時候匆匆瞥了一眼,這五福堂果然雕梁畫棟,無一不精美,雖然比寧國公府還差了些,她想。
顧瑾卻有些害怕,他不似顧初寧一般見識過,此刻見到侯府的規矩就有些膽怯了,但好在他面上還端得住,只是握着顧初寧的手微微顫抖。
顧初寧感覺到了顧瑾的緊張,然後捏了捏他的手,顧瑾頓時就不害怕了,有阿姐在呢,什麽都不怕。
正廳裏傳來一陣陣的歡聲笑語,像是在說些什麽有趣的,正在這時候,正廳裏出來一個丫鬟,她瞧見顧初寧心裏就是一驚,這也太美了,然後暈暈乎乎的引着顧初寧和顧瑾進去。
顧初寧低垂着頭,只瞧見前面立着一個穿着竹葉紋杭綢直綴的男子,再往下是一雙皂靴,她心想這應該是府裏的三少爺,宋府攏共有四個男孩,大少爺是二房所生嫡子,早已娶妻生子了,其餘三位少爺都在讀書,二少爺是三房長子,三少爺是二房嫡次子,四少爺則是宋裕了。
顧初寧行走間纖弱袅娜,裙裾如同蓮花般緩緩綻放,側臉秀致如玉,不說話就是一股子媚氣,那引路的丫鬟簡直看呆了去。
那丫鬟一時呆了,竟忘了走路,正橫在顧初寧腳前,顧初寧避之不及,一下子便摔倒了,摔得五體投地,而更巧的是,她竟摔到了那少爺的身後,雙手落在那人的靴子上,與此同時,宋裕的話噎在口中:“祖母,這便是我那表姐和表弟……”
顧初寧摔得七葷八素,她的手還落在那人的靴子上,仔細一看,上面是用金線繡的團雲紋,精致華貴,還未待她看清,那人便緩緩轉過身,正對着她了。
顧初寧下意識擡頭,那人穿着青色竹葉紋的直綴,腰間墜着一塊墨玉,五官俊秀,再往上則是山眉水眼,像是攏着一層霧氣,全京城的靈氣都彙聚到他一人身上一般。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而叫顧初寧震驚的是,這是何等熟悉的一個人,昔日寧國公府的往事浮上眼前,縱使六年光陰匆匆而過,他的五官雖略有變化,但那雙眼卻從未改變。
此時,顧初寧心中自豪的很,不愧是她養大的孩子,委實俊秀。
阿遠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