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雜亂的回憶八

早上我感覺餘敏興奮的很早爬起來,在我睡的正舒服的時候,弟弟叫我起床,我朦胧的睜開眼,第一反應是暴怒,冷冷的看着弟弟,低低的吼出三字“滾出去”,明顯小子被震到了,灰溜溜的走向房門,還朝着門旁站着笑的不行的百舸和嚴函道:“我說不要叫我叫她起床吧,你們倆非要叫我叫,你們有本事怎麽不自己去叫她起床。”我撇撇嘴,轉過頭接着睡,過了一會兒爺爺滿是寵溺的聲音在床邊響起道:“秋秋啊,快起來啦,你這麽多同學來找你玩呢,你還好意思睡啊,都太陽曬屁股啦。”我朝床沿翻了翻身抱着爺爺的一條腿繼續閉着眼懶懶的道:“他們要玩就自己去玩去,我不去。”老頭呵呵的笑着撫着我的頭繼續慈祥道:“那可不行,人家都到我們家啦,都說等你一個人啦,再說你還沒吃早飯呢。”我依舊不起,閉着眼抱着爺爺的大腿搖晃的哼哼:“不起、不起、就不起。”突然聽到床邊小趙的聲音道:“沈景秋,你怎麽還是這個樣子啊,跟兩歲似的。”我猛地一驚,慢慢坐起身來,皮笑肉不笑的對着小趙依舊說着“三字經”,“滾出去”,然後看着小趙一副我很怕你的表情退了出去,爺爺在一旁哈哈的笑着說:“我上次就聽小趙的爺爺說小峰子要回來了,剛才看到他,我還沒認出來呢。”我對着爺爺打着哈哈道:“嗯,是變化挺大的,不過還是不讨人喜歡,讓人見一次就想打他一次。”爺爺哈哈哈大笑着,很是無奈的揉了揉我的頭,起身道:“聽話,快起來了,我們在外面等你吃早飯。”我揉了揉眼睛嗯了聲,就看見爺爺走出房幫我帶上了門,我很快的穿好衣服,順手鋪好床出門洗漱,再次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依舊往常一樣,震的柳翔蔣帥阿溫皆是不可置信,相對于他們老大小趙他們則是一副習以為常的樣子說說笑笑,百舸則是一副玩味的看着我,我入座吃早飯,當看到爺爺依舊幫我盛的稠的跟飯似的稀飯,臉瞬間塌拉下來,很哀怨的叫了聲:“爺爺,您是不是又忘了煮的是粥啊?”弟弟很無奈的說:“就知道你吃不下,幫你泡了杯茶啦。”說着把白瓷杯遞給我,邊遞給我邊叮囑燙,我放下茶杯,摟了摟小子的脖子,然後狠狠勒了勒,很燦爛的道:“謝啦。”謹言當着人多不好意思紅着側開臉,四周都嘻嘻笑着,下面是玩玩鬧鬧自是後話,後來回開中的車上百舸很是惬意的對我說:“景秋,原來在親人面前的你是那樣的啊?”我微微笑了笑道:“他們不一樣。”然後我看見百舸即認真又黯然的表情對我道:“如果有一天我成為你的家人你也會對我那樣麽?”我心裏一驚臉上卻裝作不懂的笑着一邊拍他的頭道:“小百同學,姐姐跟你說,只要你聽話,姐姐就買糖給你吃啊。”百舸嫌惡的拉下我的手握着不放,我故意裝作不在意的別過臉去看沿路的風景,有意無意的想抽回手無果,只得裝睡的不動了。

接踵而至的是期中考,我還清楚的記得開頭的第一場就把我們考的七葷八素,好不容易熬到中午大家都跟泛着綠眼睛的狼似的沖着向食堂的方向就去了,吓得一路上的低年級、高年級的同學都紛紛讓出道來,我和蓉蓉也不落後的向食堂前進,半路小趙傳來信息道:“飯已搶到,速來,否則肉類不保。”我看着噗嗤一下樂了,拉着蓉蓉就向食堂沖去,留下身後傳來一陣陣嘆息“唉,這該有幾天沒吃飯了啊”,我邊跑邊黑線,心想:姐姐這叫飯前運動,幫助增加食欲,對厭食症有效,懂嘛?

食堂內百舸他們一群早早的坐在那兒等我們了,見我們倆一到,就集體開吃了,邊吃還邊讨論上午考試的內容,阿溫半死不活的道:“都出的什麽破題,什麽八駿馬的典故出自哪裏?你知道有哪些關于馬的成語?難道我答出來了就會給我馬肉吃麽?”蔣帥大口吞着飯還不忘随着附和,小趙道:“後面馬的成語那個還是好回答的,前面的就不知道了。”柳翔道:“題有點偏。”百舸一邊慢條斯理的吃着一邊道:“我個人知道的最早的典故是春秋時期有個秦國的叫孫陽的人寫了本《相馬經》,八駿馬就知道徐悲鴻畫過,成語倒是知道點。”我慢悠悠的喝口湯,心情不錯的賞了小趙一塊肥肉,聽見他嗷的一聲哀嚎,開口道:“嗯,你剛剛講的是“按圖索骥的典故”。”然後我又不慌不忙的喝了口湯,蓉蓉眼巴巴的看着我道:“景秋,不要告訴我你都知道。”我微微一笑學着《越光寶盒》裏曾志偉演的孔明很欠抽的來了句:“在下不才,略懂、略懂。”還沒等我得瑟完,蓉蓉就使勁搖着我道:“快說、快說。”我無奈被搖的頭暈,趕緊道:“嗯,好好,說,我說。”阿溫急忙接道:“要從百舸講的那個講。”我點點頭,發現他們都停下看着我便也不賣關子認真道:“百舸講的是春秋時期的事兒,春秋時期有個秦國的人叫孫陽非常能識馬相馬,常常被人請去識馬,被人們就成為“伯樂”,哦,對了,這裏人們常常有個誤區總把伯樂當做一個人名,其實伯樂本來呢是天上星宿的名字,據說是專門管理天馬的,然後這個孫陽就發現經常有人識錯馬,把寶馬當拉貨的馬,使千裏良駒被埋沒,就寫了《相馬經》,他呢有個兒子看完書以後就覺得啊,那很簡單啊,就對着書到各地去找寶馬,最後帶了只蛤蟆回家跟父親說:“爸爸,我發現這匹馬體型特征和書上的很像啊,就是呢蹄子差了點。”孫陽哭笑不得,最後只得苦中作樂道:“是啊,只是這馬啊太喜歡跳了,不能用來拉車啊。”接着又感嘆道:“此為按圖索骥也。”這個呢就是按圖索骥的典故了,說的是形容人做事呆板不知道變通,但是呢,這個故事是明朝一個叫楊慎寫的,真真假假我就不知道了。”說完慢悠悠的又喝了口湯,這回換旁邊那桌不大認識的人問道:“還有呢?”我一愣,心想我沒跟你們說啊,還沒來得及回答蓉蓉忙催促道:“接着說八駿馬的典故了。”我又慢慢道:“八駿的典故一早來自周朝,是周穆王在位的時候的事,周穆王本人呢到五十多歲才繼位稱王,想建功立業就要巡行各地,但是呢找不到一批好馬,然後別人聽說啦,一個北唐人呢就獻了一匹千裏馬,大王很喜歡啊,然後大臣們也陸續的獻馬,不到幾天呢,就得到了八匹寶馬,不過也有別的古書上形容八駿顏色個不同,還有各自的名字,那我就是不知道的了,哦,忘了說了福建的南曲還有叫《八駿馬》的音樂,共分八節,來刻畫馬的各種形态。”我剛說完阿溫和蓉蓉就一把抱住我又摟又親道:“景秋,你太有才了。”我嫌惡的抹了抹臉上的口水道:“我突然又想起一個成語來。”柳翔感興趣道:“是什麽?”我頭都不擡道:“溜須拍馬。”衆人不大理解,我吃完最後一口飯,擦擦嘴,起身走了兩步回頭道:“這詞兒,到元朝的時候進化了,叫拍馬屁。”說完趕緊走,果然不出所料,後面傳來阿溫和蓉蓉奮奮的叫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