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第八十九章

杜召睜開眼, 隐約聽到外面傳來說話聲音,他手撐床,陡然坐起來, 身子一挪, 左腿一陣劇痛。

他揭開被子,看小腿包紮着厚厚的紗布,手臂也一片青一片紫。

杜召環顧四周。

這是哪?

他只記得腿中了槍, 忍痛讓白解裝彈,接下來發生了什麽, 自己是怎麽倒下、來到這裏的, 是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腦袋又脹又痛, 杜召擡手捶了捶,才發現頭上綁了一圈紗布。他坐在寂靜的房間,努力回憶昏倒前的事,卻還是什麽都想不起來。

不管這是哪,總歸不是南京城。那現在自己算是怎麽回事?敗将?逃兵?就算粉身碎骨, 也應該倒在戰場上才對。

杜召要下床,出去查看。

他将左腿挪到床邊,單腿立起來, 剛走兩步, 一陣頭暈目眩,他雙手撐住桌子緩了會, 聽到有腳步聲靠近。

杜召往後摸槍, 卻發現槍套裏的槍被卸了。

再聽腳步輕重, 像是女人。

杜召往前走兩步, 側身立在門口,待人剛邁進門, 立馬扣住她的脖子:“誰?”

衛生員被他吓了一跳,平複下情緒才道:“你醒了,我是護士。”

杜召看她這身打扮,還端了個換藥盤,才松開人。

衛生員轉身看過去,見他小腿紗布又紅了:“你快躺回去。”

Advertisement

“這是哪?”

“滁州。”

“滁州?”杜召眉頭緊蹙,“我睡了多久?誰把我帶來的?白解呢?”

“我不清楚,你先躺下,我幫你換個藥,然後叫長官來。”

杜召推開人,直接往屋外去。

衛生員緊跟後頭:“你昏迷兩天了,剛醒來得好好休養,不能亂動!”

剛出門,碰上久別的弟弟——杜興。

杜興一身幹淨筆挺的軍官裝,一點都沒有戰敗後的窘迫,負手微仰面看他:“進屋說,外面風大,你受着傷呢。”

杜召回去,坐到椅子上,眼神快把杜興給剮了。

杜興叫衛生員先出去,給他倒杯水:“你還是到床上躺着吧。”

“別廢話,怎麽回事?”

“你去躺下,我跟你慢慢說。”

杜召一臉戾氣,狠狠盯着他。

杜興見他一動不動,坐到桌旁,給自己也倒杯水:“留着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幹嘛非要找死呢。”

杜召渾身都在疼,強撐着坐在這裏,繼續質問:“我是被流彈炸到了?”

“嗯,聽說就差兩米,你算走運,被磚頭埋了。”

“南京失守了?”

“是。”杜興瞥了眼他緊握的拳頭,嘬口茶,“敗局早定,只不過多撐幾日,面上好看點。上級搖擺不定,一會守,一會退,撤退命令也含糊,導致軍民亂成一鍋粥,好不容易找到了幾只民船,我本要走,遇到撤過來的曹匡,他說你在中華門,我  只好派人去接你。”他看着杜召憤恨的眼神,放下杯子,握在手裏轉着,“我知道你在想什麽,再守,也不過是無謂的犧牲,你應該感謝我,救你一命。”

杜召與他對視,這個向來沖動的弟弟比從前沉穩了許多,可骨子裏的懦弱一點都沒變:“白解呢?”

“他跟去接你的車一起過來,臨上船,下去了。”杜興放下杯子,“最後讓我給你帶句話,他說,好好活着,他會替你守到最後一刻。”

杜召垂下頭,緊咬牙關,重重捶了下桌子。

杜興又給自己添上一杯茶,悠閑地喝兩口,才道:“我本不想管你,以前,我恨不得你死,你出盡風頭,還曾和你那小情人當衆羞辱我和母親,救你,是看在我們一個姓的份上。”

杜召擡臉看他,嗤笑一聲:“是麽?你是想要我身上的東西吧。”

杜興也笑:“那五哥給嗎?”

他要的是杜震山的印章,當初,杜震山與杜和分開時,把一塊使用多年的軍令印章劈成兩半,兩人分掌半塊,杜和死後,那半塊印章就到了杜召手裏。

雖然軍隊收編後歸屬國民政府管轄,但私下仍把杜家當頭,父子幾個帶兵出征,昌源還留了兩萬守軍,而杜興現在手下只不到四千人,他需要軍隊。

杜興繼續道:“二來,你的那些老部下們聽到曹匡的話,我若棄你不顧,日後如何服衆。”

“你倒實誠。”

“自家人,不藏着掖着,我是什麽人,五哥不是早就看清楚了嘛。”

杜召擡手摸向胸口,伸進衣服裏拿出印章:“我不省人事,你可以自己拿。”

“不不不,那不一樣,你給,和我搶,完全是兩碼事。”

杜召将半塊印章扔給他。

杜興沒想到他會這麽輕易給了自己,接住看了看:“謝謝五哥。”

“去給我找個拐杖。”

杜興笑着起身:“行,你好好休息。”

杜召靜靜坐在屋裏,已然忘了身上的劇痛。他并不計較杜興醜陋的嘴臉與算計,也不在乎那些無用的職位與軍權,滿腦子只有再失國土與摯友的憤恨與痛楚。

手臂從桌上一揮而過,杯盞碎了一地。

不一會兒,杜興親自送了根棍子來,看着滿地碎片,淡定地跨過去,來到他面前:“先将就下,晚上再給你找個稱手的。”

杜召拿過棍子,又站了起來,往外面去。

“你上哪去?你這個樣子還是躺着的好。”

杜召沒回答,兀自往士兵休息的地方去,剛出現,大家不約而同地站起來叫人。

他從衆人中間穿過,直往南去:“衆将士,跟我走。”

杜興愣了一下,看士兵們毫不猶豫地拿起槍支跟上去,叫喊:“站住。”他舉手展示合并的印章,“我才是你們的長官。”

可沒人理他。

杜興氣急敗壞,沖天發了一槍。

杜召立住,緩緩回頭看他:“到現在你還沒搞清楚什麽是将領,什麽是軍心,你就回昌源,帶你那兩萬兵去吧。”

……

廣播、報紙紛紛報道南京淪陷的消息。

杜召帶兵改變路線,一路上,不斷有從南京撤出的零散潰兵加入,重新編制,整頓完畢,往皖南行軍。

林中紮營,天寒地凍。

戰士們圍火堆取暖。

杜召獨自坐在角落,遠遠望着他們。

從前,總有白解陪伴身旁,如今南京城守衛森嚴,難進難出,有消息傳日軍在裏面大肆屠殺俘虜和百姓,也不知他還活着嗎?

雖早知敵我武器差距之大,但慘敗至今,實在窩囊。對不起自己這一身軍裝,對不起犧牲的兄弟和受難的百姓。

他心中沉痛,說不明是恨多還是悲多。

浸骨的涼意從心底和背脊一同蔓延,和寒風一起裹挾本就傷痕累累的身體。

杜召深嘆口氣,手伸進懷裏,從襯衣口袋掏出一疊厚厚的紙。

他小心展開紙,是幾張海報和宣傳畫,每一張印的都是邬長筠。

這是他從滬江撤向南京途中,在街道的牆上揭下來的,沒有一張是完好無損的,皆充滿了硝煙的痕跡。

杜召看着海報上美麗的面龐,輕輕撫了撫她沾了污跡的眉眼,眸中露出久違的柔光。

你還好嗎?

筠筠。

……

在滬江,陳今今就脫離了杜和的軍隊,撤退時,跟着一同撤到南京,有時在炮火中穿梭,在相機裏留下一個個英勇無畏的身影;有時行走在大街小巷,拍攝在日軍炮火下殘破不堪的城市。

她知道這次潰退好聽點是保留實力,難聽點就是棄城而逃。

打至今日,犧牲幾十萬軍人,大家似乎都盡力了,又還有很多遺憾。眼睜睜看着軍隊不斷戰敗、撤退、失去一座座城池和無數将領、戰士。

她不知道,這樣搖搖欲墜的河山,還能堅持多久。

一路上,陳今今看到無數城中百姓迷茫又彷徨的臉,有些在逃難,有些上了年紀不走了,站在大街上央求逃跑的兵,再保護保護他們。

見多了生死離別,她以為自己會習慣,會麻木,可并沒有,她還是很難過,很難過……

從前大多拍戰場、将士,可這一次她想換個角度,去記錄戰火下的百姓。

于是,她跟着難民進了安全區。

這一次,她不想再逃了。

……

一月三號,寂州。

大佐菊川佑上周被調去了南部戰區,他的弟弟菊川造也因沒勘察到石油而轉去新疆。

兩人離開後,接任一個新管事,叫酒井渡,聽說是個犯事的中佐,從天津調過來的,因為疏忽導致大批物資被劫走而被罰到偏遠的寂州來。

李香庭頭發又長了,随意在腦後紮了個辮,胡子拉碴的,成天沒日沒夜地臨摹。

王朝一和吳碩感于他的勤奮,也經常夜以繼日地跟着畫。

夜裏兩點多鐘,兩位後輩撐不住,回房歇息了。

明盡起夜,見地藏殿有微弱的燈光,想是李香庭還在畫畫,怕他身體撐不住,去廚房拿了個饅頭,倒杯熱茶送了過去。

李香庭正坐在梯子上,腿上放了塊大木板,上面鋪着畫紙,見明盡送吃的來,不好下去,便叫他把饅頭扔了上來。

每每全身心投入在臨摹中,他便仿佛忘了饑餓,大咬兩口便把饅頭放到一邊,叫明盡回去休息。

明盡與他比劃起來。

李香庭同他相處這麽久,也懂些手語,他的意思是沒米了:“我明天去鎮上買點。”

明盡點點頭,見李香庭專心畫畫,沒有再打擾他,蹑手蹑腳地離開。

四點多鐘,明盡起身到燈一房間一同誦經,直到天亮,去做好早飯叫大家起來吃,卻發現李香庭還坐在梯子上,畫了一夜。

明盡敲敲梯子,示意他下來吃飯。

李香庭看過來,眼珠子熬到紅的吓人:“馬上就好,你們先吃。”

小和尚擔心地仰視着他,動不動通宵,這麽個熬法,身體哪吃得消,他還想再敲敲梯子叫人,手剛擡起來又落了下去,嘆了口氣,默默回去了。

李香庭臨完這一張,已近十點。

他頭暈眼花的,喝了兩口湯就回房間了。

這一覺,睡到下午三點。

他起床洗漱一番,見王朝一和吳碩在畫小稿,沒打擾,獨自去城裏,買些食物和日常用品回來。

因為地理位置偏僻,發展滞後,來這裏居住的日本人很少,大多是管理者及親屬,或是做生意的。

街上一片蕭條,沒有幾個人走動,原因在于酒井渡中佐,自打他來後,更加無束手下,日本兵搶劫、殺人、奸.淫……無惡不作,很多人都離開城市,到山區或是更遠的地上逃難了。

李香庭他們也很少進城,每次屯上半月到一月的物資,便待在寺裏閉門不出。

他來到一家米店,店裏沒人,等了好久都不見老板,他喚了幾聲,不見回應,剛要走,老板從後屋出來。

“你好,我買點米。”

“沒了沒了,”老板愁眉苦臉,朝他擺擺手,“你走吧。”

“沒貨了?”

“早沒了,”老板往外看一眼,壓低聲音,“日本人不讓我們開,我這店早就空了,你看看。”

李香庭順着他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只見布袋子和桶裏粒米不剩:“別家也這樣?”

“市場都被日本人壟斷了,不僅糧米,各行各業都管着,他們低價跟我們或者農戶收,再高價賣出去,你去麗華旅館對面看看吧,”老板把疊好的麻袋拿起來,搖着頭往裏屋  走,“這日子越來越難過了。”

李香庭按照米店老板所說,找到麗華旅館對面的米店,門頭重新裝修了,挂上了日式招牌。

如今,他對日本人恨之入骨,斷不會助纣為虐從他們手裏買東西,卻想看看剛才那位老板所說的“高價賣出”是有多高。

李香庭掀開布簾走進去,頭頂傳來清脆的鈴铛聲,入眼便是一只微笑的招財貓,不停朝自己擺手。店主是對日本夫妻,老太太見人進來,笑着過來迎接,她會說中國話:“你好,需要點什麽?”

李香庭環顧四周,這裏不僅有糧米,還有油鹽醬醋、酒水和一些日常小用品,就是一家小百貨店。他問:“米面怎麽賣?”

“您要多少?”

“各十斤。”

老太太算了算,說:“十塊大洋。”

“十塊?”李香庭不可思議地看着她,這個價錢在從前都能買到上百斤了!

老太太見他訝異的眼神,又說:“這都是日本運過來的米,很香,要不要買一點嘗嘗。”

滿嘴謊話!

李香庭本想揭穿她,但能在這裏做生意,估計和軍方也有些關系,他不想惹是非,怕連累寺廟和無辜的人,只能咽下一口氣,看着老太太虛僞的嘴臉,冷冷回了句:“不用了。”

李香庭不死心,又跑了幾家更遠些的米面店,要麽關門,要麽也給出這種說法。

全寂州的貨都被他們收了,還堂而皇之地說是日本運過來的。

無恥!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