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就地劫掠

第55章 就地劫掠

今天是安珀來到翡翠領一周年。

她給自己做了個工作總結。

從去年冬天起,她對翡翠領的控制有了長足的進步,除了原本就掌握在手裏的農莊和占了人口數量一半的農奴,她還基本掌控了城市和鄉村。

對城市的掌握有賴于常備軍的建立和新律法的施行,一開始安珀的參謀團還擔心新法規會遭到市民們的反對,但事實證明當常備士兵的數量達到城市人口的十分之一還要多,并且安珀還為很多人提供了工作崗位的前提下,他們只會柔順的像一只羔羊。

再說安珀制定的新法律還是很有人文氣息的,至少不會像其他王國的法律那樣動不動就刺瞎眼睛,斷手斷腿。除了最嚴重的絞刑,終身在煤礦挖煤就是最重的刑罰了,四肢和五官樣樣齊全,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對鄉村的掌控其實是最慢的,一直到農閑時期農民進城打工,以及鐵質農具能夠批量生産,鄉村才突然意識到這個領主能帶給他們好處。

當然了,這些平日裏幾乎不離開村莊的農民識字程度還是很低的,安珀正努力通過宣傳識字與不識字的薪酬差距,鼓勵更多的農民參加識字班。

她與鄉村的深入接觸還體現在發放了一部分土豆塊莖下去,農民并不敢随意試種新植物,怕毀壞地力,又怕影響了他們做好的輪耕計劃。

但土豆塊莖的發放并不是強制的,相反,還需要申領。安珀手中經過兩次繁殖的土豆也不夠種遍翡翠領全境,為了獎賞這些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她承諾按照她的方法播種,土豆的産量至少是小麥的五倍,而且她會買下這些農戶種出來的土豆,有多少要多少。

一直都十分信賴安珀的農奴們是這次試種土豆的主力軍,他們或多或少的參與了農莊自營地中土豆的種植,知道這種作物的産量相當驚人,一得到消息就迫不及待的去領取土豆塊莖。

在這一天,安珀還立下了新一年的目标。

首先是吸納更多的人口,翡翠領這麽大的地界,在她原本生活的時代可以塞得下一百萬人,而翡翠領在已經吸引了不少周邊地區的人口湧入之後,還是只有三萬多不到四萬。

人不夠用啊!

不僅是人才,連普通工人都短缺,水泥廠裏拆出了個建築隊,工匠坊裏拆出了農具廠,到處都在喊人不夠用,各個管事為了搶人唇槍舌劍,只差大打出手。一些效益很好的工廠也因此沒法增加産能,這就等同于看着金錢從指縫中溜走。

這件事安珀已經做了一些籌劃,就看實施得順不順利了。

Advertisement

另外一個目标,安珀只在關起門的時候和參謀團說起過,那就是她認為已經到了可以适當對外擴張的時機了。

安珀與衆人對視一眼,都露出了心照不宣的微妙表情。

————

銀橡樹商隊的托馬斯在翡翠城購置了一處住宅,宅子只有上下兩層,附帶一個小院子,價格卻足以買得下面積是這十倍的鄉下莊園。

但托馬斯認為這是值得的,他這樣一個精明的商人,怎麽可能做虧本的生意?

這間宅邸首先是領主手下的建築隊督建的,房屋主體用的是紅磚和水泥,窗戶用的是目前翡翠領能燒制的最大塊的透明玻璃。

在一些地方,連領主都用不上這樣規格的透明玻璃,他們能燒玻璃,但有雜色,會發綠和發藍,也燒不了這麽大塊的。

銀橡樹商隊也做過把翡翠領的玻璃向外銷售的生意,但玻璃只能走河運和海運,而且只有運小塊玻璃時,損失才不會高到承受不起的地步,

他看過一些喜歡這種透明新式玻璃的貴族們如何設計他們的新窗子,先用淺色的實木做出拱形窗戶的形狀,中間加入窄窄的格欄,最後填入一塊塊只有兩三個巴掌大小的透明玻璃,有的還會用少量的彩色玻璃組成圖案,既美觀又不影響光照。

但要叫托馬斯說,他還是喜歡這種極其開闊,視野明亮的大塊玻璃。

他的宅邸裏還做了火炕,這也是領主帶來的新型取暖方式,在房屋動工前托馬斯就前往“樣板房”親身體驗過,躺在上面來回打滾,感受着身下恒久溫暖的溫度時,他不禁感嘆火炕簡直是個偉大的發明,比看得着火焰卻使房間暖和不了多少的壁爐舒服多了。

躺在這樣一張散發着熱氣的大床上,會迅速消磨掉一個人在冬天出門的勇氣。而對于一年到頭東奔西跑的托馬斯來說,他所僅有的能居住在這座房子的時間,當然是越舒适越好,才能稍稍消減在外經商的疲憊,任何價格上的因素都不能影響他。

所以托馬斯的新家不僅建了火炕,也用上了煤爐,到時候哪個方便用哪個。

聽說安珀女公爵那裏還有另一套取暖設施,似乎是叫做水暖,托馬斯很是疑惑,取暖都是用火,怎麽還能用水?

那天正好有空閑的安珀來見自己建築隊的第一個私人用戶,順便向他解釋了一番水的比熱容問題,以及水暖氣片的散熱和內部水循環,不料勾起了托馬斯的興趣,他強烈要求在自己家也裝一個這樣的新鮮玩意。

“沒必要,”安珀最後還是沒同意,“翡翠領沒冷到這個地步,要到更北邊天氣更嚴寒的地方才用的上。而且這東西要用許多鐵,也沒量産,你那裏裝上以後,将來維修時用的零件都要找人定做。”

托馬斯這才打消了這個念頭,他順着安珀說的話想到,賣到北邊?賣不出去的!那邊更窮,土地裏收上來的糧食更少,人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需要這麽多鐵的取暖設施,恐怕沒人買得起。

但安珀敢賣鐵這件事還是震驚過托馬斯。

鐵的産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領地的武裝力量,但安珀毫不在意的将鋼鐵廠出産的農具、鐵鍋等一系列鐵制品賣給商人,好像一點都不擔心這些鐵會被鑄成對付自己的武器。

安珀是真的沒什麽顧慮:“生鐵不能鍛,想把農具改成刀劍,再多的錘子砸下去也只能得到變形的農具,至于回爐熔煉,要是有這個能力,也用不得着從我這回收生鐵,直接煉鐵礦石得了。”

再說她都往外賣鐵制品了,自家的軍隊有可能沒武裝好嗎?

再說回托馬斯家的裝潢之一——照明設施。用的既不是點燃時會散發惡臭的脂肪蠟燭,也不是味道清潔但亮度不佳的蜂蠟蠟燭,而是所有人聞所未聞的煤油燈!

這種燈用着太舒心了,比蠟燭亮很多,能點燃的時間也長,外形也漂亮,是用玻璃整個罩住的,點燃的時候暖黃的光暈在剔透的玻璃罩裏跳躍,晶瑩璀璨,不輸光照下的琉璃。

但煤油燈也不是誰都能用得上的,裏面的燈油不對外銷售,托馬斯要不是銀橡樹商隊的所有者之一,還拿不到燈油。

不過就算是一個普通商隊的領隊慕名而來,也一樣用不上煤油燈,因為這是在翡翠領貿易額達到前幾位的商隊的特殊福利。

這些大商隊一拿到煤油燈,立刻就琢磨起了它更大的用處。銀橡樹商隊就借此機會搭上了南方一位昂比諾伯爵的人脈,這位伯爵最近在和臨近領地的戰争中打了勝仗,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

銀橡樹商隊送上一份禮物,極其稱他心意。

那是一個單看并不出奇的燈飾,甚至還有些奇怪,因為整個燈罩上只有一只鷹隼的身體,缺失了翅膀。

伯爵當時還很不悅,因為他的家族紋章就是以鷹為主體,沒了翅膀的鷹,這是在暗諷什麽嗎?

但當煤油燈的旋鈕被撥開,光線流瀉而出,從鷹形燈飾的側邊切割出的奇怪紋路投至牆壁上,由陰影和光線組成的矯健雙翼驟然出現,組成了一只振翅九霄、睥睨高傲的雄鷹。

昂比諾伯爵大喜,甚至稱馬修和托馬斯是“他的朋友”。想必這份“友誼”會盡可能長的保持下去,因為煤油燈是需要燈油的。

借着這個機會,銀橡樹商隊又撮合了一門昂比諾伯爵與安珀的生意,一下解決了兩方的煩惱,簡直是難得的三方都受益的好事。

昂比諾伯爵和鄰居交戰,雖然結局獲勝,但這次戰争還是造成了很多流民的出現,他們的村莊和農田在戰争中被焚毀和劫掠,只留給他們一片燒焦的荒土。

這些惡行有的是敵人幹的,有的是承諾會保護他們的自家軍隊幹的,因為軍隊除了在開拔的時候會攜帶少量補給,剩下的都靠就地劫掠,自己一時間帶不走的糧食,也不能留給敵人,就在農民們哭天喊地的哀嚎聲中燒掉了。

這些只會帶來不安定的流民,兩個領地都不想要,你趕過來我趕過去。

銀橡樹商隊提議:“我知道北面有一個領地缺人,那裏的領主正在想辦法購買一些農奴,要是能把這些人送到北方,就不用擔心他們生事了。”

昂比諾伯爵有些意動:“要是靠這些人走過去,半路就餓死了。”

銀橡樹商隊的馬修又說:“可以走海運。海運時間短,只需要供給他們很少的食物,就足以到達目的地。”

昂比諾伯爵思考以後,同意了這個提議。

不過還有個問題影響着這次交易,這些人是要以奴隸的名義被賣到翡翠領的,但教會規定,曦光的信徒不得互相奴役,這也是各個領主手下農奴的數量遠高于奴隸的數量的原因,因為農奴在某種程度上還不算奴隸。

不過昂比諾伯爵很快就想好了對策。

誰說這些人是曦光的信徒,他們明顯是一群異教徒嘛!

作者有話要說:

關于土豆的産量,沒經過現代科技培育的種子畝産肯定是達不到大幾千斤的,但是在同等地力下是小麥的五倍以上不成問題,我找到一份1933年西北某縣(當地土地相當貧瘠,對翡翠領有一定參考)的農産品種類數量表,全縣小麥的平均畝産量是25斤,谷子是50斤,但土豆可以達到300斤。

有人願意猜猜看這份表格裏哪種作物的畝産量最高嗎?

A、蔥 B、馬鈴薯 C、高粱 D、韭菜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