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糧食收獲
第89章 糧食收獲
這個村莊的蠻族人聽了朱利安的傳道,覺得世上簡直沒有比這再确鑿的真理。過幾天還要再聽一次,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連附近許多村莊的蠻族人都過來聽朱利安對曦光教義的解讀,并且自願加入這個曦光新教,以便早日過上不勞而獲的好日子。
朱利安也從那個只有資格睡在牲畜棚裏的奴隸,搖身一變,成了如今蠻族部落首領身邊的祭司,至少能睡在床板上而不是在稻草上,吃的也是有溫度的食物而不是殘羹冷飯。
其實要說這些人對朱利安有多麽尊重,也遠沒到那個程度。與其說他的新教教義讓蠻族人醍醐灌頂,大徹大悟,從此改信了曦光,不如說是他讨巧的說法安撫了蠻族人不安的心。
在這個有神論盛行的時代,蠻族人雖然在生存壓力下,燒殺劫掠起來毫不留情,但夜晚難以入眠時,卻也忍不住會擔憂,等他們死後,會不會有曦光的神來懲罰他們,将他們的靈魂投入烈火焚燒,以懲戒他們劫掠了如此多的教堂和修道院。
朱利安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由原本曦光的教士引領入了“新教”,現在也信奉曦光了,而且會比南邊的那些教士更加虔誠,只要曦光之神能讓他們縱情享受,既不必耕種也不必生産,并且把本應屬于他們的那些好東西奪過來。
這樣一來,曦光當然不會懲罰他們了,因為南邊的教士們也互相內鬥,但只要虔誠的心是一樣的,那就還是曦光的信衆。
“沒錯,南面的人,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農民還是貴族,全都是騙子、小偷、強盜,搶走了屬于我們的財富和奴隸!”精明的商人賈德森看到前輩朱利安是如何擡高了自己的身價,從奴隸的境況中逃脫出去,學的比誰都快。
“尤其是那個叫翡翠領的地方,他們的領主貪得無厭,搜刮了巨額財富,全都堆積在她的城堡裏,我看村落的勇士們第一個要去的地方就是那裏,否則本應屬于我們的財寶都要被他們揮霍掉了。”
可蠻族人對他就沒有那麽客氣了:“誰跟你是‘我們’?瞧瞧,我們這的孩子都瘦成什麽樣了,而你又是多麽的肥胖,想必這些肥肉裏一定滿滿的全是窮人的膏血,這隆起的肚子裏,也是一肚子壞水!”
他們三兩下就把賈德森打倒了,踢着他的屁股叫他趕緊去劈柴、打掃牲畜棚、倒污物桶,而且在他們吃完晚飯之前都不要靠過來。
賈德森心中很委屈:為什麽同樣的招數,他用起來就一點效果也沒有?就算不給他個祭司做做,至少也讓他少幹點粗活啊。
————
而此時,南邊的人也沒有像大多數蠻族人想象的那樣,享受着吃不完的糧食、穿不完的綢緞。
在一年到頭雨水都沒有幾場的情況下,有經驗的農民早早就感受到了危機,他們注意到村莊對面的河水變淺了,從前水流疾馳到不敢下腳的地方,如今變得和緩了許多,幾乎成了淺灘,牲畜下河以後,河水再也不能沒過他們的脊背。
這個夏天顯得格外沉悶,吹過來的風也是幹燥火熱的,牧草幹得快要燒起來,村子裏有個農民家中發生了火災,做飯時飛濺出來的火星将本就貧苦的農家燒成了一片白地,那戶農民當天晚上就在林子裏吊死了。
然而即便意識到這是氣候幹旱、糧食減産的前兆,農民們也改變不了什麽,他們只能拿着木桶打來水,潑到生長着瘦小萎靡的莊稼的田裏,嘴裏喃喃祈禱着,希望這片土地能善待他們,不要絕了他們的路。
這種努力無疑是杯水車薪,卻是農民們唯一可以做的。
但上天并沒有憐惜他們,随着時間一天天過去,仍是一滴雨也沒有下,先祖留下來的饑餓石從河水中顯露出來,上面寫着:“當你看見我時,就等着放聲哭泣吧。”
等到了糧食收獲的季節,噩夢般的現實果真到來了。
糧食的産量大大降低了,小麥和大麥生長得十分低矮,麥穗一捏裏面都是空的。豌豆和燕麥生長的也不好,只有耐旱的黑麥稍好一點。更讓人絕望的是,為領主收地租的管事就像聞着血腥味的獵犬出現了。
上交僅有的糧食,全家人就會餓死。拒不交地租,領主不僅會收回土地,更有可能命令管事狠狠教訓一頓這些不守承諾的農民,省得以後有更多抗租的人出現。
這時,有的農民就想了,與其守着這無論如何都逃不脫的死路一條,不如抛棄帶不走的東西,去尋找可能的生路。
聽說有一個叫翡翠領的領地,只要是能幹活的人去到那裏就沒有餓死的,因為翡翠領的工錢高,農民的租金低而又稅收少。
他們原來聽說這個傳言時,都覺得是個再明顯不過的陷阱。世上哪會有這麽好的地方!說不定被騙着跑過去的人剛到領地邊境,就已經有領主的捕奴隊在那裏等着了。
但是他們現在想,萬一傳言是真的呢。而且那邊更靠近大海,雨水一向是比他們這裏更多的,說不定今年糧食就沒有歉收,他們去到那兒以後,就算是做工不給工錢,給一口飯吃,堅持過這段時間,人就活下來了。
很多人就這樣踏上了前去翡翠領的路途。
而那些本身和翡翠領的距離是一雙腿無法走到的,或是根本沒有聽說這個領地名字的農民們,他們的前路或許已經在冥冥中注定了。
————
翡翠領今年着實稱不上歉收,首先這裏氣候較為濕潤,因而水資源就比較多,領地裏有大河,有湖,也有不少濕地。不久之前又修了許多農田水利設施——當初修建的時候主要考慮的還是排水,翡翠領的土壤一向濕重,灌溉工程只是順便做的,連修水利設施的威爾都沒想到會這麽快用到灌溉這個功能。
在灌溉渠,優質農具和有機肥的數重作用下,翡翠領的傳統農作物,小麥、大麥、黑麥産量的确比去年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左右,但卻是往年——特指安珀還沒成為領主的那些年的兩倍多。
更讓人驚喜的還有土豆,這種在地面上生的一點兒也不起眼的低矮作物,扒開下面的土壤,竟然有許許多多圓溜溜的塊莖,大小不大,超過拳頭那麽大的一株沒有幾個,可是數量多。收上來以後一稱,同樣大小的土地,收上來的土豆重量竟然是小麥的五倍!
在農具廠上班的賽德森收到鄉下老父親送來的口信,請了兩天假,回家蓋地窖。
為了支持領主推廣種植土豆的舉措,他們家的土豆種得最多,家裏原來的小地窖都放不下了,非得建個大的才行。
說起賽德森,他原來是個農奴木匠,因為提出了更适合翡翠領這裏土地的重犁雛形被領主重用,後來又進入了翡翠領的農具廠,繼續在農業機械這方面深耕。
憑借賽德森現在的收入,把父母接到城裏居住并不是什麽難事。但老約翰和梅洛不同意,他們種了一輩子的地,也只會種地,叫他們抛下土地去城裏,那就是叫他們無所事事,游手好閑,人要是養成了這樣的壞毛病,再多家業也不夠敗壞的。
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讓老約翰十分享受留在村莊裏。那就是每當有陌生人見到他,就會有村民隆重的向對方介紹:“這位就是研究出新式重犁的那個賽德森的父親!”
老約翰每每聽到這句話,都會驕傲地挺起胸膛。整個村莊裏的人都敬重他,敬重他培養出了一個這樣頭腦敏捷又有才幹的兒子。
要是去了城裏,有幾個人知道自己的兒子做出來的功績,那裏的人可能連犁長什麽樣子都不知道!
于是妥協的就是賽德森了,他買了水泥和磚塊,給家裏蓋起了磚瓦水泥房,又在建造的時候留出煙道,這樣父母做飯的時候就不會再被黑煙熏到,冬天取暖燒蜂窩煤的時候也更安全。
本以為那時已經想的面面俱到,以後都不會再大興土木了。沒想到百密一疏,忘了建地窖這回事。
忙活了一天,也有周圍的鄰居自發前來幫忙,離地窖成型也差得遠,賽德森想了想,覺得等地窖建好,土豆可能都發芽了。還是等他聯系一下收購土豆的商人,盡快把家裏的這些土豆賣出去吧。
晚上,老約翰搬出來一個火盆,裏面是燃燒過、熱度快要褪盡的煤塊,從這些煤塊下面,他掏出了幾個埋在火灰裏黑乎乎的土豆。
“兒子,來嘗嘗自家的土豆!”
于是一家三口都蹲在火盆邊,嘴裏吹着氣,将烤好的土豆一把掰開,露出裏面黃澄澄的內瓤,撒上一點細鹽,張嘴湊過去咬上一口。
“呼!”
怎麽會有這樣産量又高、又能讓人吃飽的好東西!哪怕說是神明賜下來的也有人相信啊!
往年要是有土豆這種高産作物,哪會有那麽多人啃了樹皮、草皮,用盡了一切求生的辦法,最後還是餓死了。
賽德森透露了一個消息:“現在的土豆還是未改進過的劣種,如果作物研究所那邊的良種培育出來,一公頃地收四萬磅土豆也不是沒有可能。”
“四萬磅!”
老約翰和梅洛都眼含熱淚,顫顫巍巍地跪下來:“領主大人,安珀大人,我們都記着您的功績,這是叫成千上萬的人都有救了啊!誰要是敢反對您,必先讓他們跨過我們的屍體!”
作者有話要說:
一公頃十五畝,一磅0.9斤,四萬磅就是畝産兩千多斤,不算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