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家宴

第4章 家宴

◎“五姑娘天資聰穎過目不忘一點就會,且不驕不躁。”◎

燕明荞:“和善,嬷嬷,下午的棗糕,千萬別忘了。”

下午是書畫和算術課,過了申時就下課了。

只不過,先生出來還是晚了一刻鐘多,先生走後,燕明荞收拾好東西,看別處的人都走光了,便蹦蹦噠噠出來了。

第一天上課,燕明荞希望出來就能見到李嬷嬷,果不其然,李嬷嬷就在門口等着她。

燕明荞急着道:“嬷嬷!”

這兒哪兒是喊的嬷嬷,分明喊得是棗糕,李嬷嬷道:“買了,不過一會兒要去夫人那兒用飯,棗糕回去才能吃。”

下午的時候寧湘過來傳話,說晚上要一塊兒過去用飯,李嬷嬷估摸着,公爺肯定也在。

這第一日上課,說來也是要緊事,免不了問些課業的事,比如跟不跟得上,難不難,這若答跟不上,未免顯得愚笨。

李嬷嬷得囑咐幾句,“姑娘,一會兒夫人和公爺問起課業的事,你可一定要說跟得上。”

燕明荞仰頭看了李嬷嬷一會兒,認真道:“嬷嬷,我跟得上。”

李嬷嬷老懷大慰,“對,就這麽說!”

燕明荞想了想,好像也沒錯,又跟着點了點頭。

去嫡母那兒用飯,她還是很樂意的,跟着嫡母吃,好吃的多,但是燕明荞沒忘記給嫡母帶棗糕,又問嬷嬷有沒有準備着。

李嬷嬷:“備了備了,一會兒梳洗過後老奴就送您過去。”

Advertisement

這回正院耽誤一刻鐘多,等燕明荞到正屋,已經是兩刻鐘後了。

在門口,燕明荞見了二姐姐的貼身丫鬟流露,明白二姐姐也來了,心裏慶幸點心帶的足。

進屋之後,燕明荞給沈氏行禮,又轉頭對着燕明玉道:“見過二姐姐,二姐姐身子恢複得……可好?”

燕明荞對着燕明玉張了好一會兒嘴,才吐出最後兩個字來。

她上一次見燕明玉還是半個多月前,那會兒燕明玉剛養好能見人,大病一場後人消瘦不說,整個人也蒼白的厲害。

如今倒是大不相同了,竟比沒落水前還要圓潤兩分。

燕明荞有點詫異,但覺着養好了就好。

燕明玉摸了摸臉,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恢複得不錯,妹妹快坐。”

眼前這個不大點的小姑娘是燕明玉唯一一個能喊出名字來的庶妹,這個時代嫡庶有別,但娘也不是親娘,爹也不是親爹,又因為自己才讓燕明荞起大早讀書,所以燕明玉不免多了兩分愧疚之心。

總覺得比別人親近。

燕明荞獻上棗糕,道:“二姐姐,這是外面最好吃的一家蜂蜜棗糕,你身子好了,也嘗嘗,養身子的,母親也嘗嘗,這個可好吃了!”

燕明玉吸吸鼻子,看着燕明荞用一雙白藕似的軟手把匣子打開,露出裏面褐紅色的棗糕,尤其還帶着香甜味,就忍不住伸了手。

而坐在上頭的沈氏眉頭忍不住跳了跳,“一會兒便吃飯了。”

燕明玉道:“一塊兒棗糕又不頂什麽,母親也嘗嘗。”

燕明荞跟着點頭,“母親,這真的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棗糕!”

對着燕明玉沈氏是有火撒不出,對燕明荞卻是熄火,這一番心意推拒總是不好的,沈氏便象征性地嘗了一小塊。

甜而不膩,并非糖的甜,而是甜津津的蜜,帶着若有若無的花香,連着紅棗的香氣,糕是軟的,上頭是宣軟的空縫,還能吃到或大或小的紅棗肉。

沈氏忍不住笑了笑,看燕明荞眼巴巴地看着,道了句不錯,“還沒吃呢吧。”

燕明荞抿着唇點了下頭,沈氏道:“飯等一會兒上,你們吃棗糕吧。”

幾塊棗糕就被兩姐妹吃了個精光,倒是不多,但吃完都半飽了,等吃晚飯的時候,燕明荞就吃了一碗粥。

腮幫子鼓着,吃的慢慢悠悠,一口好半天才咽下去。

燕明玉覺着好笑,而一旁的沈氏和英國公,從頭到尾都沒問燕明荞課業的事。

沈氏是覺着這才一日,能問出什麽來,燕國公純粹是想,女子又不用考狀元,過得去就行。

再說燕明荞啓蒙晚,跟其他姑娘比自然慢些,以從前燕明玉的标準來要求她,未免苛刻。

其他姑娘和燕明荞不是一個老師,所以,除了幾個先生和燕明荞,無人知道她學的如何。

孟小娘盼着燕明荞是個蠢的,這樣六姑娘才有出頭的機會,這還有幾日便是月底家宴了,孟小娘想找個機會在家宴上問一問。

正好她教六姑娘識字讀書,若是一個六歲的比不過三歲的,那就叫人贻笑大方了。

除了第一日,燕明荞都不在正屋用飯,連早飯都是在自己屋裏吃的。

李嬷嬷偶爾會從外頭買些吃的回來,對于燕明荞學的好不好,已經聽天由命了。

等到九月二十六,繡房的丫鬟把給燕明荞做的新衣拿來了,只有兩套秋衣,說是冬衣還在趕制。

畢竟還沒入冬,自然以秋衣為主。

給燕明荞做衣服是沈氏的吩咐,繡房的人自然放在心上,除了秋衣,還有裏衣鞋襪手帕,反正裏裏外外全了。

料子是寧湘送過來的那些,顏色鮮亮,兩身衣服,一身鵝黃色,一身芽綠色。

本來燕明荞長得就白,穿這種顏色就好看,哪怕衣服上什麽樣式都沒有,也能穿的乖巧可人。

而繡房的繡娘們做的精細,不僅是最時興的樣式,還在料子上繡了許多花樣。

黃色的上頭是飛來飛去小燕子,芽綠的上面不少蝴蝶。對于大人來說花哨,但對燕明荞來說正正好,光梳個花苞頭就好看極了。

新衣服燕明荞第二天就穿上了。

晨起請安,上午下午上課,中午有不到半個時辰的午睡時間,晚上要完成先生布置的課業,這一天也算滿滿當當。

只不過,先生每日都留作業,白天上課,每天晚上燕明荞都要點着燈寫,也就到李嬷嬷腰高,卻握着筆,做作業一做就是半個多時辰,一來二去,李嬷嬷就有點心疼。

但心疼歸心疼,李嬷嬷萬不敢拖後腿,萬一完不成功課被先生罰了,那可怎麽辦。

她能做的只有多備點吃的。

燕明荞看李嬷嬷眼裏心疼難掩,道:“嬷嬷,真的不累,先生留的作業不多。”

每樣一點點,不過是因為四門才顯得多了些。

燕明荞道:“先生說要溫故知新,不然明兒一早我就把今日學的忘了。”

聽燕明荞這麽說,李嬷嬷稍微放了點心,不過還是準備好點心牛乳,留着燕明荞餓了吃。

夜裏的點心并非沈氏吩咐的,但沈氏說,缺什麽問院裏的管事丫鬟,李嬷嬷就要了。

如此一來,燕明荞便每日卯時三刻起,戌時三刻睡,算上中午的,每日能睡上四五個時辰。

“二姑娘差不多亥時睡,卯時二刻起,不過,每每回去,還會睡一覺。”寧湘瞧着沈氏的臉色,在心裏捏了一把汗。

沈氏放下茶盞,不可置信道:“……還要回去睡一覺?”

寧湘點了下頭,道:“二姑娘晨起請安,回去之後大約再睡半個多時辰。”

燕明玉不用上課,回自己院子自然是想做什麽做什麽。

沈氏:“……她比不上幾個上學的妹妹不說,就連六姑娘都比不上。”

燕明荞的表現在沈氏看來中規中矩,府上最上進的姑娘,則是六姑娘,還未到啓蒙的時候便已經識字讀書了。

寧湘垂下頭道:“六姑娘今年才三歲,也是孟小娘太心急了些。”

沈氏道:“真養到正院她未見得舍得女兒。”

沈氏不是不知道孟氏安的什麽心,她也不會白白給別人養女兒,“五姑娘課業如何,也有幾日了,去問問先生們。”

跟得上最好,若是跟不上,只能下功夫。

不過,既然把燕明荞抱到正院來,除非她自己做了什麽錯事,否則是不會把她送回梧桐苑的。

寧湘奉命去打聽,聽先生說道:“五姑娘天資聰穎過目不忘一點就會,且不驕不躁。”

前者難得,但在先生眼中,後者更難得,所以每日都會情不自禁地多上一會兒。

寧湘問的是啓蒙先生和教算術的先生,琴棋書畫不能說不重要,但陶冶性情的課程,好壞只能慢慢學着。

寧湘心裏大驚,把這話原封不動地告訴沈氏,沈氏也愣了好一會兒,“那就慢慢學着,別埋沒了,等過幾日我親自和先生們說說。”

這種才情,若為男子,還不考個狀元。

心裏有了譜兒,但沈氏卻未同燕國公說過,她懂得慢慢來的道理,而且,別的院子都瞧着呢。

功課上也只是囑咐燕明荞穩紮穩打,不懂就問,別操之過急。

燕明荞倒是不急,她覺得上課和吃糕點差不多,她能吃十塊,但先生只給了一塊,每日都不夠吃。

不過,吃多了肚子就不舒服了,少吃點也好。

至于別人學的如何,燕明荞還真沒想過。

她知道自己啓蒙晚,像四姐姐她們,肯定吃得比她多,她自然得追着趕着,別人肯定比她厲害多了。

又學了兩日,府上公子們放假,國公府的家宴也該準備上了。

姑娘們上課不是一月一放,而是上中下旬各歇兩日,燕明荞還沒上夠八日,就迎來了第一次放假。

回去之後,李嬷嬷給她準備家宴穿的衣裳,燕明荞則是在桌前完成先生留的作業。

四篇大字,不少的算術題,撫琴每日半個時辰,再臨摹兩張風景圖。

燕明荞想先把作業做完,以至于去正堂參加家宴就遲了些。

為何說遲了些,因為燕明玉還沒到,讓燕明玉早去不可能,這種開會團建活動,她向來都是踩點來的。

只不過燕明玉是嫡女,燕明荞是寄養在正院的庶女。

等燕明荞給沈氏燕國公幾位兄長姐姐請過安後,三姑娘燕明月道:“五妹妹怎麽來的這麽晚,怕不是終于等到放假,貪玩忘了時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