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養匹小馬

第9章 養匹小馬

◎趙嬷嬷說這匹馬是母親給她選的,可以起名字。◎

昨日,孟小娘自信竹枝能把燕國公請來,所以讓小廚房準備了一桌好菜,就等着燕國公下職後過來。

孟小娘是半個主子,每月也有月錢,是二十兩銀子。

別看這二十兩銀子不少,比庶出姑娘們還多,但錦華苑大到走人情小到給丫鬟們發月錢都要從這二十兩裏出,畢竟丫鬟的賣身契在她這兒,若從正院拿月錢孟小娘也不放心。

錦華苑從上到下丫鬟有十個,一等丫鬟月錢一兩,其餘半兩,月錢就得出六兩銀子。院裏有個小廚房,但是想吃什麽得自己出錢,要緊時候比如燕國公過來,從大廚房拿菜難免涼了,孟小娘都會讓小廚房做,這個錢也得她出。

平日不想吃大廚房的飯、給兒女買東西、自己的衣服首飾……算下來早就超了每月月例。

孟小娘一個妾室,自然不似沈氏那般嫁妝豐厚,她萬事都得仰仗燕國公。

燕國公每次過來,都會給些東西,有時是銀錢,有時是首飾,錢給個十兩二十兩,首飾更值錢,典當能有四五十兩銀子。

誰知,昨日被截了胡,竹枝說燕國公去檢查五姑娘寫的大字了。

孟小娘的第一反應不是氣惱也不是恨,而是疑惑,她以為自己聽岔了,讓竹枝重複了一遍。

竹枝道:“公爺說給六姑娘請府醫看看。”

孟小娘頓時沒了胃口,和兩個女兒用過飯後,早早便睡下了,可耳邊全是令人煩躁的雨聲,直到後半夜她才眯了一會兒。

結果一早又得到燕國公賞給五姑娘不少藥材補品的消息。

藥材補品不好往外賣,但絕對是好東西。

倘若不是五姑娘從中作梗,這些肯定錦華苑的。

Advertisement

孟小娘也說不上心裏是什麽感覺,家宴之後,她便知道燕明荞功課好,她逼着女兒學了兩日,但孟小娘自己就不是喜歡讀書的料,六姑娘險些累病了。

昨兒下雨,兩個女兒歇了一日,原以為能和公爺好好吃一頓飯,誰知道……

若說怨恨沈氏截人,孟小娘還真不敢這麽想,她是妾沈氏是正房,便是截人也是她截的。

她是覺得五姑娘太過拔尖,一個沒了娘的孩子,本本分分地長大就好了,結果成了嫡女。

三姑娘已經吃過一次虧了,再來一次,孟小娘怕被燕國公厭惡,可她實在咽不下這口氣。

初五是個大晴天,不過風大,仍舊冷得厲害。

燕明荞又加了一層衣裳,裏裏外外好幾層,裹得像個粽子。

到學堂之後,燕明荞便開始上課,第一節 是啓蒙課,傅先生會檢查昨日留的作業,差不多半刻鐘。

上課的方式也和從前略有不同,從前是傅先生講燕明荞聽,如今則是燕明荞看,自己認字識字讀書,遇到不懂之處再問

這樣的方法讓燕明荞的學習進度突飛猛進。

燕明荞感覺,她現在能一下子吃三塊棗糕,不僅腦子吃的多,肚子也比能日多吃半碗飯,正院的飯太好吃了!

只不過,飯吃得多,臉上的肉卻少了點,看得李嬷嬷直心疼,變着花樣買吃,但無濟于事。

幸好府醫常來診脈,說燕明荞身子很好,李嬷嬷這才放心。

等到十月初八,燕明荞又放假了,傅先生這回沒布置太多的作業,許是知道燕明荞還要上別的課。

不僅傅先生如此,其他先生亦是如此,只強調了溫故知新。

燕明荞很期待這次放假,一來,二姐姐就要解除禁足了,二來,明日可以去學騎馬。

學騎馬的地方在燕國公府的莊子上,燕明荞年紀小,自然不可能騎大馬,沈氏為她選了匹溫順的小馬。

瞧着燕明荞興奮的樣子,沈氏不由囑咐了幾句,“要聽先生的話,不可亂跑,不可逞強。”

燕明荞道:“女兒明白!”

沈氏:“明日學騎馬,後日出門亦可。”

燕明荞使勁點點頭,“都聽母親的。”

沈氏心裏一軟,揮揮手放燕明荞回去。

等到晚上,燕國公回來用飯,突然提起燕明荞騎馬的事,說道:“左右是去莊子上玩玩,讓月兒茹兒也去吧。”

前兩天孟小娘和他說了幾句,說五姑娘養在正院,燕明月和燕明芸不敢比,但放假的時候想和燕明荞一塊兒待着,說畢竟是親姐妹,平日相處的多些,更顯得親昵。

孟小娘還說,幾個姑娘不在一處上課,平日見不到,放假還見不到,這時間長了,難免生分。

上個月月底燕明月也想和大公子他們玩來着,結果根本不知他們出去了。

親姐妹之間,別生分了。

燕國公覺得這話有理,所以聽沈氏說明日燕明荞要去學騎馬,順道就提了。

沈氏靜靜地看了燕國公一會兒,不由一笑,“姑娘們一道有話說,去是再好不過了,只不過公爺這話說晚了,若是早幾日,妾身肯定安排下去。”

燕國公:“?”

沈氏耐着性子解釋道:“如今天冷,也過了秋收,莊子什麽都沒有,府裏的姑娘們恐怕呆不慣。荞兒是去學騎馬的,這事是因為她功課做的好,我答應在先,所以選好了小馬駒,先生也請好了。如今莊子只有一匹小馬,先生就一個,若讓三姑娘四姑娘同去,公爺說是教還是不教,馬又給誰騎?”

“不給倒顯得荞兒小氣,明明她才是妹妹。”

燕國公沒想到其中還有這些緣由,他道:“罷了,只讓荞兒去吧,多跟幾個人。”

他也只是頭腦一熱,既然不方便,那就別去了。

沈氏哎了一聲,道:“不然這樣,明日妾身去城外布施,若是三姑娘四姑娘不嫌無趣,就一起跟着。”

跟着嫡母布施,怎麽能嫌無趣,若是不答應,既顯得不孝順又顯得不仁義。

燕國公道:“那就去布施。”

沈氏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不用想都知道這事兒是誰撺掇的,肯定是孟氏,估計也不知道騎馬的事,反正,燕明荞有的就是好的。

那就得告訴她,不是什麽事都能沾染。

燕明荞不知嫡母給她解決了一樁麻煩事,次日一早,就坐馬車去城郊莊子了。

莊子是國公府的,占地二百來畝,莊子的産出一部分給莊戶,剩下的供養着國公府上上下下幾百口人。

當然,國公府不止這一處莊子。

燕明荞很少出門,不時掀開簾子看,明明是荒蕪的景色,她卻看得津津有味。

母親說了,中午可以嘗嘗這兒的飯食,雖不及國公府的精致,但別有一番滋味。

就是現在過了時節,若是八九月份,還能來地裏扒花生抛紅薯,體驗一下秋收的樂趣。

沈氏有意引導這些,因為日後要教燕明荞管家之事,管家不止參加宴會那麽簡單,莊子鋪子,樣樣都要沾手。

想管理莊子卻不知糧食如何産的,畝産多少,就會被下頭的人當猴子耍,所以,除了燕明荞的丫鬟,沈氏還讓趙嬷嬷跟着。

趙嬷嬷來過莊子,一樣一樣給燕明荞介紹,“後頭有一片荒地,姑娘一會兒在那邊學騎馬,莊子上還有暖棚,姑娘若是喜歡,一會兒可以摘些蔬菜瓜果吃。”

燕明荞點點頭:“我想親手摘些帶回去。”

給母親和二姐姐。

趙嬷嬷道:“姑娘想摘多少摘多少。”

燕明荞學了半日的騎馬,她學的很快,快中午的時候已經能自己騎着小馬駒跑了,中午的時候風暖和,在地上跑的時候燕明荞感覺自己快要飛起來了。

上完課她給小馬起了名字,叫銀粟!趙嬷嬷說這匹馬是母親給她選的,可以起名字。

銀粟要養在莊子,和它的娘在一起,但燕明荞和小馬待了好一會兒,給它梳毛喂豆子。

下午的時候燕明荞從暖棚裏摘了好多蔬菜,自己摘得總覺得會好吃一些,最後還從竈臺烤了幾個紅薯,這兒的人說這個他們常吃,燕明荞以前沒吃過,嘗着甜甜糯糯,便多烤了幾個,她覺得二姐姐可能喜歡。

等太陽西斜,燕明荞也該回去了,從莊子坐馬車回國公府,差不多得一個時辰。

燕明荞禁不住困意,沒一會兒就在李嬷嬷懷裏睡着了,睡着的時候臉上還帶着笑,睫毛長長的,在臉上投了小片陰影,看樣子是極其喜歡今日。

趙嬷嬷不由道:“五姑娘這是累了,摘了那麽多的菜,還給二姑娘烤了紅薯。”

趙嬷嬷是夫人身邊的人,李嬷嬷不免琢磨她這話是什麽意思,是在誇姑娘孝順,還是提點?

李嬷嬷想挑一個最穩妥的回答,但不等她說話,趙嬷嬷抿唇笑了笑。

趙嬷嬷年紀不小了,笑起來眼角都是皺紋,看起來特別和善,她道:“夫人喜歡五姑娘,五姑娘也孝順,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親母女呢。昨兒公爺還說讓三姑娘四姑娘一塊兒跟着,但夫人沒讓,想着人多五姑娘會不自在。”

沈氏養燕明荞是為了自己為了國公府,但時間久了,總有幾分真心在的。

況且,五姑娘是真得到了不少好處,若還在梧桐苑,肯定沒有這些。

如今這母女倆相處總是小心翼翼的,五姑娘可以再親近一點。

李嬷嬷鼻子一酸,“奴才替五姑娘謝過夫人。”

沈氏今日去布施,天黑才回來。

她身後跟着一高一矮兩個小娘子,正是燕明月和燕明茹,只不過,兩人神色恹恹的。

燕國公府布施三月一次,給窮苦百姓每人送一碗粥兩個饅頭,也算結個善緣。

沈氏做主子的,不用親自去盛粥,但得在一旁站着,不過光站一日,腿就打哆嗦了。

沈氏對着兩個庶女道:“今日辛苦你們了,你們有這份心我很欣慰,明兒教騎馬的先生有空,你們可要去?”

燕明月很想去騎馬,但這是燕明荞剩下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