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長高

第25章 長高

沈氏一直在準備這事兒, 包括那天燕明荞要穿的衣服、要戴的首飾。

不過沈氏還沒告訴燕明荞,一來在她看來,加個名字不過是一張紙的事兒, 明荞本就是她的女兒,二來,也沒什麽繁瑣的禮節,進祠堂叩拜祖先,沈氏自己喝杯燕明荞端的茶就好了, 最後一個原因, 還沒落到實處的事, 不往外說, 是省着節外生枝。

這事算得上是喜事, 到時候在府裏一塊吃一頓, 也熱鬧熱鬧。

晚上, 燕國公和沈氏要去宮裏參加宮宴, 結束後再回國公府, 一塊兒吃年夜飯。

燕明荞中午吃的不少, 過年這幾日, 哪兒都擺着點心茶水,幹果糖塊, 小廚房還有飯菜,燕明荞倒是不餓, 她就是困。

燕明荞放假的時候也是按上課的作息睡覺的, 戌時二刻睡,卯時二刻起。平日這個時辰, 她早就睡了, 所以這會兒哈欠一個接着一個。

一旁燕明月在和燕明茹、孟小娘在玩葉子牌, 本來燕明荞也玩來着,但她贏得次數太多,眼看着燕明月不大高興,就下來了。

然後就和燕明玉一塊陪着寧氏說話。

寧氏和老國公臉上笑容不做假,兒孫繞膝,眼看着長孫一表人才玉樹臨風,其他的孫子懂事聽話,孫女們出落的亭亭玉立,而今寧氏又多了個心頭好。

前兩日,沈氏給了她張房契,連帶着幾張賣身契和官府文書,寧氏仔細看了看,原來是間糕點鋪子。

沈氏說道:“明玉和明荞惦記着您愛吃點心,所以想盡盡孝心,現在點心師傅會做您生辰那日的點心,還有好幾樣拿手的,若是府裏的點心師傅手藝不合您心意,直接吩咐丫鬟去鋪子裏拿。這倆孩子也是想一出是一出,您可別嫌管鋪子麻煩。”

鋪子是沈氏一手操持的,點心師傅是從別的鋪子請來的,沈氏覺着做過點心的學起來肯定比一般的師傅快,的确上手快。

把別的弄一弄,正好趕在年前開業了,鋪子是現成的,裝潢是別的鋪子改的,賣點心不像烤肉,需要弄桌椅板凳,打幾個臺櫃就行了。正好這幾日走親戚的多,多做些點心,還能賺銀子。

離寧氏壽辰,不過才十幾日,這鋪子就弄好了。

寧氏收下了這份孝心,她知道裏面有沈氏的算計,可那又如何呢。

Advertisement

她不在意這種算計,反而更在意孫女們的孝心。

而且,說句實話,沈氏管這個家不容易,這個鋪子寧氏收下了,因為這事兒,對燕明玉燕明荞比往日更好些。

寧氏看燕明荞乏困,問道:“是不是困了,先去裏頭眯一會兒。”

屋子很大,裏面還有間小屋,供人梳洗換衣的。

可以去裏面榻上眯一會兒,等沈氏燕國公回來。

燕明荞上眼皮和下眼皮打架打得不可開交,但還是堅持着,“祖母,我不困。”

燕明玉是真精神,以前熬夜加班熬夜追劇,這才哪兒到哪兒啊。

但燕明玉不太想和燕明月待在一個屋檐下,“祖母,我困了,我和明荞進去睡會兒。”

寧氏點了點頭,“快去吧。”

燕明荞被燕明玉拉着進了裏屋,剛躺下就睡就着了。

隔着一面牆,燕明玉還能聽見外面人在說話。

——燕明月終于贏了兩把把,揚眉吐氣,但是燕明茹不想玩了,再玩就要把壓歲錢輸光了。

燕明軒和幾個弟弟一塊兒坐着,很難得,燕明烨和沈元景關系還不錯。

燕明烨聽燕明澤說沈元景功課不太好,想着終于有一個比他笨的了,所以格外關照他,而且,這陣子燕明烨都在屋子裏看書,看又看不懂,還不能不看,他急需一個人發牢騷。

燕明玉不行,因為看二姐姐吃喝玩樂,燕明烨會生氣,估計二姐也很難理解他。

燕明荞也不行,燕明烨不會的燕明荞基本都會,去抱怨估計還會說,這個二哥你怎麽不會呢。

長兄其實也不行,長兄只會讓他多看多學,燕明澤就更不行了,這個人心眼多,會假裝寬慰他,然後趁他玩的時候自己去看書,到時候去父親那兒一說,被罰的還是他。

所以,燕明烨對沈元景生出了幾分惺惺相惜之情,讀書根本就不是人能做的事兒。

沈元景本想問問燕明烨書院都教什麽,奈何燕明烨什麽都不知道,也許聽過忘了,也許根本沒聽。

無奈之下,沈元景只能裝不懂多請教,畢竟他看的書多,有句話叫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沈元景認為萬變不離其宗,他問了些自己認為重要的,也不知道對燕明烨有沒有幫助。

不管有沒有,燕明烨讀書的勁頭上來了些許,還有點明白,為什麽五妹妹會越學越好,至少他學會了能教沈元景。

燕明烨笨卻純善,“你不懂的可以問問五妹妹,她懂得多,學得也快。五妹妹很好的,你問一定會告訴你。”

沈元景知道,燕明荞很聰明,但估計以後都不會告訴他了。

沈元景笑了笑,說了聲好。

燕明烨:“你也別太着急,我啥都不會,不也這麽過來了嗎。”

燕明烨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秀才,考不上也沒辦法,說實話,他更願意和沈元景換一換,這樣能光明正大地不去考試了。

沈元景道:“兄長多看看書,能考上的。”

沈元景過了今晚十歲,對燕國公府年歲大些的公子一律稱兄長。

一旁燕明澤也做關切狀,道:“二哥,你好好學,一定能考上的,父親都說你這陣子進步很大。”

雖然同樣是關切的話,但顯然燕明澤的更不中聽,燕明烨撓了撓頭,想反駁又不知道說什麽。

燕明澤抿唇笑了笑,這邊又說了一會兒話,小厮進來道:“公爺和夫人回來了。”

丫鬟下去傳菜,為了熱鬧,有小厮在小花園放了煙花,聲音震天響。

燕眀荞一下就醒了。

燕明玉道:“父親母親回來了,快起來吃年夜飯了。”

燕眀荞揉了揉眼睛,點了點頭,然後拉着姐姐的手出去了。

沈氏還穿着命婦服,看起來雍容華貴,燕國公臉上帶着笑,衆人落座,等着飯菜上來。

除了需要現炒的菜,其餘的都是做好溫在鍋裏的,直接端上來就好。

年夜飯比以往家宴還要豐盛,一桌三十二道菜,每道菜都是珍品,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海裏游的,叫得上名字的叫不上名字的,什麽都有。

還有很多燕眀荞叫不上名字的新菜。

她剛睡了一覺,這會兒精神不錯,每道菜都嘗了嘗。

最好吃的是一條看不出是什麽的魚,顏色是淡紅色的,魚肉特別嫩,吃起來是鮮甜的味道,入口即化。

其他的菜味道也不錯,沈氏雖然剛從宮宴上回來,可宮宴冷菜多,她也沒吃幾口,年夜飯上吃了不少。

燕國公和老國公喝了兩杯,燕明軒也跟着喝了兩杯。

年夜飯吃的也算阖家歡樂。

寧氏是長輩,過了年就五十五了,也不知還能活多久,她希望能看見曾孫,也希望看見幾個孫女成家。

吃過年夜飯,燕明軒帶着弟弟妹妹們去放煙花,外頭的煙花爆竹聲也越來越大,然後就聽打更聲響起,子時已過。

寧氏站起身,對着衆人道:“快回去睡吧。”

沈氏熬了一宿,精神不大好,送婆婆出去,然後讓大家都回去。

燕國公今日肯定要睡在正院的,燕眀荞迷迷糊糊的,再醒發現天已經亮了,外頭有鞭炮聲,但燕眀荞在睡夢裏沒聽見。

今兒是大年初一。

李嬷嬷笑着道,“姑娘又長了一歲。”

燕眀荞七歲了。

七歲和六歲就不一樣了,燕眀荞沒換衣裳,“嬷嬷,你看看我長高了沒有!”

大人都知道小孩是一天一天經年累月慢慢長起來的,但燕眀荞覺着,長大一歲之後才會比以前高了胖了。

李嬷嬷成日看着燕眀荞,覺得她還和昨兒一個樣。

但她找來了尺子,當初剛搬到正院時做新衣量過一次,李嬷嬷記得那會兒的尺寸,今兒再量量就知道長沒長高了。

量完,李嬷嬷發現,燕眀荞真長了有半寸多。

這用眼睛看根本看不出來。

去年的衣裳明年又穿不了了,不過現在有夫人,根本不用擔心衣服不夠穿,燕眀荞光冬日的衣裳就有八件。

長高了好,長高了好呀。

燕眀荞心道,果然,長大一歲就會長高。

“我去找母親!”

燕眀荞換好衣服,梳洗幹淨,就往正屋跑。

如今進正屋,也不用通禀,就有丫鬟領她進去,“五姑娘來了,快進來。”

入門是面屏風,燕眀荞還沒見到沈氏,就道:“母親,我長高了半寸!”

穿過屏風,燕眀荞看見了正在梳頭的沈氏,跑了兩步撲到沈氏懷裏,“母親,我比去年長高了,有半寸呢!”

沈氏有些驚奇,日日見是覺不出來的,她仔細看了看燕眀荞,也沒見哪兒高了哪兒胖了。

不過,她還是道:“高了好,我們明荞可真厲害,竟然長高了半寸。”

燕眀荞喜歡聽沈氏說我們,“等明年了我還會更高的,等比母親還高的時候,我就可以保護母親了!”

童言稚語,總會讓人心裏一暖。

但做母親的就該為兒女遮風擋雨,沈氏反倒希望燕明荞別長太快。

沈氏道:“那明荞可得多吃些飯。”

燕眀荞在沈氏懷裏待了一會兒,就坐到一旁安靜地等着母親梳頭了。昨兒守歲到太晚,今日不用請安,故而沒別的姑娘沒過來。

燕眀荞跟着一塊兒吃了餃子,又去小花園聽了半天戲。

沈氏請的戲班子,就唱初一這一天。

在越朝,大年初一不走親訪友,而是一家人聚在一塊兒。

初二則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

沈氏準許府裏的妾室也回家看看,不過虞小娘早就沒親人了,孟小娘娘家在江南,一日趕不回去,也就鄭小娘能回去一趟。

沈氏也要帶着幾個孩子回趟靖安侯府。

她嫁過來十幾年,因為燕國公府越來越好,所以和娘家關系維系的也不錯。

這回回順道去把燕眀荞帶去給兩位老人看看,以後就是靖安侯府的外孫女了。

燕國公也挺重視這事兒,所以跟着一塊兒回去的。

不過,今年府裏有出嫁的姑娘,燕明靜今天要回國公府,沈氏他們不在,燕明靜回來現陪陪小娘和祖母。

當家主母不在,沈氏讓虞小娘看着安排。

虞小娘從前是燕國公府的丫鬟,也是在燕國公身邊待的最久的人,自然比別人有資歷。

一大早沈氏他們坐馬車走了後,虞小娘就開始準備中午的宴席。

燕明靜是國公府最大的姑娘,嫁的也不錯,自然要重視一些的。

對此,孟小娘是氣不順的,不過也沒辦法,誰讓這是沈氏吩咐的,就算不高興也得忍着。

孟小娘不忘讓燕明月多和燕明靜多說說話,姐妹情深,自然會多想着這個妹妹。

燕明月有些不耐煩,“知道了。”

燕明靜這回夫君一塊兒跟着回來的,她現在有三個多月身孕,平陽侯府的三公子先把燕明靜扶下車,然後又扶着她去了壽安堂。

看燕明靜臉色紅潤,眼神明亮,顯然日子過得還不錯。

寧氏也為她高興。

燕明靜是寧氏第一個孫女,雖然是庶出,那也喜歡的。

燕明靜在壽安堂待了一會兒,又去裕華苑和虞小娘說了好一會兒話,她打算吃過飯後等嫡母回來,拜見了再回去。

回來一趟,該拜見嫡母父親的,也是因為娘家是燕國公府,所以婆婆許她晚些回去。

燕明靜才知道,五妹妹如今養在了正院,而且還特別聰慧。

虞小娘着重說了特別兩字。

燕明靜明白小娘的意思了,“我會好好對五妹妹的,母親喜歡的,我也會喜歡。”

虞小娘道:“總之好好相處沒壞處,她若嫁得好,以後也能提攜你,可別學錦華苑,總想着作妖。”

虞小娘覺得錦華苑就是不長記性,記吃不記打,吃虧了消停一陣,過些日子又故态複萌了,想法子和正院作對。

偏偏什麽好處都沒撈到過。

仔細想想也不是什麽都沒撈到,這不也得了個鋪子。

盡管燕明月管的平平,但是燕國公并沒有把鋪子收回去。

燕明靜知道,“放心吧,母親給我送去的東西我都看了,都是好東西,夫君對我也更敬重了,等回去之後我托婆婆多留意留意,希望給二妹妹找個好婆家。”

同是燕國公府的姑娘,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燕明靜和虞小娘說燕明玉的事兒,在靖安侯府,老夫人也在發愁燕明玉的事。

老夫人給了外孫外孫女貴重的見面禮,然後讓府裏的姑娘們帶他們玩兒去了,自己和沈氏說了會子話。

給燕明軒老夫人選了一家貴女,是安陽侯府的嫡女,上回賞雪宴也去了,可以等燕明軒考完試看看,不管考沒考上,先成家後立業。

燕明軒這邊沒什麽好擔心的,老夫人見過那家姑娘,很溫柔的性子,而沈氏也不是多事的人,嫁進來相處的應該會不錯。

至于燕明玉的夫婿,就得好好選選。

老夫人選中了一個,說給沈氏聽,但沈氏沒同意,“這位林夫人是個拔尖的性子,明玉過去恐怕受委屈。”

沈氏沒好意思說燕明玉想找個沒婆婆的,“我看了定遠侯府的世子,明軒說他功課不錯,平日裏也沒聽過他家有什麽事,上元節讓明玉先見見。”

老夫人點了點頭,“那也好。”

沈氏對劉熙遠還是很滿意的,若是能定下來,她也沒什麽着急的了,明烨和明荞還小,親事是不急的。

天知道燕明玉出事那會兒她有多擔心,幸好人沒事,後頭的種種沈氏願意包容,再不好那是她自己的女兒。

而且,還有燕明荞呢。

老夫人對這個新外孫女說不上喜歡,也說不上不喜歡,但礙于沈氏,送了不少東西。

中午在靖安侯府吃了頓飯,沈氏一行人就回國公府了。

回來已是下午,平陽侯府的馬車還停在門口,沈氏先去見了燕明靜,上回見還是回門的時候。

相較于燕明玉,兩人母女之情算深的,沈氏囑咐了幾句,燕明靜聽得也認真。

等到太陽落山,燕明靜告辭回去,燕國公府重歸寧靜。

燕明荞出了一趟門,坐了兩個時辰的馬車,困得慌,所以吃過晚飯就回屋了。她看床上擺了一身新衣服,橘紅色,裙擺上繡着一個個圓滾滾的小柿子。

燕明荞想起來了,明日要進宮看姑母,所以要穿新衣服。

燕明荞感覺,她今年過冬的衣服,比以前好幾年加起來還要多。

李嬷嬷正在給燕明荞收拾過年收的禮物,屋裏的妝匣差不多用了一半,還有幾樣放到庫房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