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良緣
第38章 良緣
沈氏覺得, 太妃大約是想給燕明玉指婚。
說起來,燕國公府除了老夫人,沈氏最信任看重的就是燕珍, 雖然她嫁進來一年多燕珍就進宮了,兩人沒多少相處時光,但燕珍對燕明玉極好。
而且燕珍如今是太妃,不用争寵,自然不會拿燕明玉做筏子, 所以, 她必然是真心覺得哪家公子合适, 才想給燕明玉指婚。
沈氏道:“小女尚未婚配, 還要勞太妃多多留意。”
宮人行了一禮, 施施然離開。
沈氏送了一小段, 心裏熨帖的很, 原來是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光和尚書府生氣, 有什麽用。
就是不知道是哪家的兒郎, 家境如何, 年方幾何,家中人可好相處。
這些都比較重要, 不過燕珍已經是過來人了,估計會好好選, 沈氏對此還挺放心的。
明日進宮, 兩人趕不及做新衣裳了,不過燕明玉燕明荞一季好幾身衣裳, 絕對是夠穿的。首飾也不缺, 進宮的話不至于失了禮數。
除此之外, 沈氏想送進宮些東西,燕珍是不缺什麽,但心意是另外一回事兒。
沈氏從公中支了五千兩銀票,自己這頭出了一套珍珠頭面。
國公府已經許久沒給宮裏送銀子了,但,誰會嫌銀子多。
沈氏又讓寧夏去了趟玉芳齋,這會兒天已經黑了,鋪子快打烊了,加上天熱,放一晚味道恐怕不好,所以明早做出來,一早送過來,再由燕明玉她們帶進宮。
說實話,沈氏對這個姑姐可比對燕國公好多了。
Advertisement
那也是因為燕珍比燕國公上心,他就只問過燕明軒的婚事,燕明玉的,問都沒問過。
這邊打點好,又讓寧湘去兩位姑娘那兒傳話,明兒早點起來收拾,進宮陪姑母。
對燕明荞來說,現在每日上課是習慣了的事,去母親和二姐姐那兒是高興的事,見孟小娘他們是不高興的,而像姑母、長公主等人,是對她很好,不會總見,見一次的話總會收獲滿滿,是意外之喜!
收獲當然指的不僅僅是財物的收獲,燕明荞覺得姑母活得很漂亮,還很自在,她和姑母待着,能學到東西的。
燕明荞如今七歲,每日除了上課就是吃喝睡,偶爾還能偷個小懶。
她過幾年長到二姐姐那麽大的時候還不知道怎麽樣呢,等再過幾十年像姑母那樣,燕明荞也希望自己可以那麽漂亮自在。
同樣的,燕明玉對燕珍也有一絲羨慕之心,她甚至想過,當今聖上二十多歲,不如進宮算了。
但是怎麽說呢,別看燕珍現在這麽自在,但早些年肯定是争過寵的,水深火熱走過來,才有了如今的地位。
燕國公府沒那麽大的權勢,能讓燕明玉什麽都不幹就能享清福。
争寵她倒是想,可沒那個腦子,所以,這條路只能算了。
不過進宮陪陪姑母燕明玉還是很樂意的,特辣火鍋可以往後挪挪,若是覺得好吃,可以像送烤肉一樣給姑母送過去。
燕明玉又看了看自己的手,她是按燕珍給的方子洗手泡澡的,不過她有點懶,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不過,好像比去年秋天那會白了些。
這陣子燕明玉要盯着裝潢春餅鋪子,還總出門呢,沒想到也沒黑。
這個時代可是沒有各種防曬霜的,但是她不僅沒黑,還白了許多,若日日用,估計效果更顯著。
燕明玉還挺盼着明兒去宮裏的。
姐妹倆收了姑母的東西,合計着準備些小禮物,燕明玉準備的是吃食,燕明荞是自己畫的畫。
她學畫畫有半年多了,熬夜畫了一張燕珍的畫像。
次日一早,燕明玉看了,覺得不太像姑母,但無疑是個大美人兒,“很好看,姑母應該會喜歡的。”
就這樣,姐妹倆帶着不少東西,坐上了進宮的馬車。
馬車車轱辘發出吱扭的響聲,她們出來的早,天蒙蒙亮,路上還沒多少行人,只有攤販停駐在街邊,正準備賣早食的東西,不算熱鬧,但有煙火氣。
等到宮門口的時候,太陽已經升起來了,天上還纏着淡淡的雲霧,顏色是粉紫色,看起來雲煙袅袅,很是好看。
還是一樣的朱門。
上回進宮是年初,那會兒還冷呢,景色也和如今的不同。
入了夏,晨起天并不悶熱,宮門口的侍衛面無表情,再進宮,依舊要走進去,但燕明荞年長了,走路也比年初時穩不少,這回也敢偷偷瞥兩眼宮牆,以及宮牆裏面伸出來的樹枝和花苞。
可真好看。
宮人帶着兩人到了壽康宮,燕珍正在貴妃榻上坐着,好幾個丫鬟進進出出,手上還端着食盒,看樣子是在準備早飯。
燕珍見兩人到了,慢悠悠坐起來,等人行過禮後,擡手道:“起來吧,不必拘禮,陪我用早飯吧。”
宮裏的早飯更精致,也是燕珍嘴刁,壽康宮的廚子的手藝都快趕上禦膳房了。
她從前對當今聖上伸過援手,所以皇上對她還算敬重。
燕明玉和燕明荞把禮物交給宮女,依言落座,陪着燕珍吃了頓早飯。
吃過飯,三人移步到小堂廳,有宮女捧着裝着果子點心的盤子進來。
燕珍:“嘗嘗點心合不合胃口。”
燕珍這回讓家裏兩個小輩過來有兩個原因,其一是,有陣子沒見了,她就這麽個娘家,母親回了蕭陽,跟她親的就燕明玉燕明荞兩人。
天熱之後她就懶得動,現在不見估計得等入秋呢。
四個月沒見過,明荞高了點,明玉變化不大,兩個人都白了些,出落得越來越水靈了。
第二個原因在燕明玉,她明年及笄,該把親事定下來了。
燕珍以過來人的經驗說,男歡女愛都是虛頭巴腦的東西,有情能飲水飽嗎。
男人還沒自己靠得住,那些都沒真金白銀實在。
燕珍現在吃的用的,沒幾萬兩銀子下不來。
燕珍覺得,她自己過得最自在,雖然偶爾也羨慕沈氏身邊有孩子陪着,覺得熱鬧些。但大多數時候,燕珍對自己的生活還是極其滿意的。
比起同歲的人,燕珍看起來要小十多歲,甚至比年紀小的更年輕漂亮。
這些都是因為什麽,還不是因為她有錢。
正是因為是過來人,燕珍希望燕明玉少走一些彎路。
其實像沈氏一樣,嫁人生子也不錯,運氣好有幾個孝順孩子,夫君不争氣還能靠孩子。
可運氣不好的,那一輩子不就完了嗎。
所以,不如一步到位,直接找一個家財萬貫的鳏夫,這樣想生孩子就生,不想生就不生,不求夫妻間有多少情分,就花他的銀子,每日高高興興的。
這難道不好嗎。
前幾日,聖上來她宮裏請安,隐晦地提了嘴想給燕明玉賜婚,對方是鎮北候。
皇上其實不打算摻和臣子的家事,奈何他是真急。
鎮北候年前回來的,還有一個多月就回去了,再不定下,那就得等來年後年了。
興許一輩子就打光棍了。
又逢鎮北候四月份的時候在朝堂上為燕國公解了一次圍,所以皇上就覺得,鎮北候可能對燕國公府有意。
燕國公府适齡的姑娘只有燕明玉一個,那必然是燕明玉無疑了。
皇上身邊的人再去打聽打聽,把所有消息合一塊兒,皇上覺得自己猜的八九不離十。
他又想到燕明玉是燕太妃的親侄女,那更好辦了。
皇上不想辦錯事,把說親變成結仇,所以先來問問燕太妃的意思,到時候再賜婚不遲。
燕珍了解沈氏,她八成不會同意,所以想問問燕明玉。
燕珍讓宮女們都出去,宮殿裏有不少吃的,燕珍嘗了嘗兩人帶來的點心,這個寧氏曾讓人送進宮過,她還挺喜歡的。
燕珍倒也沒避着燕明荞,她年紀小,再說是親姐妹,有什麽需要避諱的。
燕珍吃了一會兒,裝作不經意的樣子問道:“聽說這陣子,你母親一直為你相看,可有中意的?”
燕珍自然是知道沒有中意的,昨日宮女已經打聽過了,若是定下,沈氏肯定會說已經婚配的。
燕明玉想起自己相親的歷程,沒有害羞,只有嘆氣。
她也沒不好意思,大大方方地搖了搖頭,“沒有,總共看了兩個,都不合适。”
劉熙遠是因為這家人行事不行,默契不提了。林褚現在已經定親了,再說什麽都不合适。
燕明玉還不知道有第三個安家,那個被沈氏拒絕了,都沒讓她知道。
燕珍隐晦地問道:“明玉希望未來夫君是什麽樣的?”
若是和鎮北候完全相反,那燕珍就不白費那個口舌了。
若是和鎮北侯相近,那可以提一提。
燕明玉想要的當然是無父無母,最好還有個孩子,這樣她就能免受生育之苦。
如果有錢有勢,親戚簡單,那就更好了。
只是這個時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燕明玉想要的,那是都是長在沈氏雷點上的。
首先鳏夫不行,沈氏覺得她好好的姑娘幹嘛想不開嫁給一個鳏夫,但對燕明玉來說,頭婚要生孩子,還得看着夫君納妾,還不如不期待愛情,只看重錢財。
不生孩子在沈氏看來更不行,不生的話以後誰給你養老送終,所以燕明玉想找個有孩子的,這樣一了不了,就不用自己生了。
尤其是相看過兩人之後,這種想法更強烈,古代的男的像燕國公的比較多,還有便是太過聽母親的話,嫁給這樣的人,再生個孩子,燕明玉都能想到以後暗無天日的日子。
可沈氏鐵定不同意,所以燕明玉笑了笑,“我都聽母親的。”
燕珍:“哎,咱們坐一塊兒,我又不會告訴別人,你跟我說說真心話,想找個什麽樣的夫君,姑母也好為你參謀參謀。”
燕明玉看了眼妹妹,燕明荞點了點頭,她嘴巴很嚴,根本不會往外說。
燕明玉咳了一聲,“姑母,說實話,我其實很羨慕您,您現在又好看,又有錢,每天自由自在的,其實我就想像您這樣。未來夫君最好家裏關系簡單些,別多事。性子沉穩些,家裏人好相處點。”
最好一步到位。
有句話說得好,老頭好,老頭有低保。
不過鳏夫這話燕明玉還是沒敢說。
燕珍捂唇咳了一聲,“我倒想起一人,符合你說的這些。明玉你可認識鎮北侯,他今年二十五歲,性格成熟穩重,但你看他年歲也知道,他成過親,先夫人成親第三年就過世了,留了個孩子,今年九歲。
鎮北侯這個人,下半年要回西北,平日裏也在西北多,半年回京述職一次,你是我親侄女,我就好壞都和你說。”
“不好之處顯而易見,他成過親,還有個孩子,孩子調皮搗蛋些,鎮北侯年紀也大。好處也是看得見的,他有錢有權,父母走得早,你嫁過去不必操心別的事,就是享福去了,一府上下二百多人伺候你一個。那個孩子今年九歲,能跑能跳,每日要去書院,已經懂事了,礙不着你的眼。”
燕珍說着說着,自己都覺得好,只用躺着什麽都不用管。
至于孩子,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教養的事不用廢太多心,九歲已經知是非了,請個好先生,性子能扭過來。
楚堪疑今年二十五,三十歲以前都能生出孩子來,燕明玉嫁過去的話,還有五年時間考慮。
最主要的是,楚堪疑不常回家,這不挺好的嗎。
燕明荞耳朵緊跟着豎了起來,鎮北侯的兒子,那不就是楚铮嗎。
楚铮其實不算調皮搗蛋,要讓二姐姐嫁給鎮北侯嗎。
燕明玉想起在上元節看見的那個人,眼裏空了好一會兒。
上元節去見劉熙遠,但她第一眼看見的卻是楚堪疑,倒不是到了一眼誤終身的地步,但相比之下楚堪疑這個人身材好,長得高,相貌也不差,看着是比林褚劉熙遠養眼的。
倘若嫁過去,相當于從銀窟窿掉到金窟窿裏,還多了一個能走能動的三老擺件。
楚铮燕明玉見過,興許楚铮并不高興多個繼母,但是,燕明玉對他的感情還真沒到要把他感受放第一位的份上。
燕珍看燕明玉停下想了一會兒,便耐心等着,等燕明玉回過神來,她問:“你覺得如何,婚姻嫁娶不能光看表面,這世上也沒有十全十美的婚事,總有些不足的。你若點頭,未來肯定有人私下說嘴,但不敢到你面前說。”
鎮北侯的權勢擺在那兒,燕明玉日後絕對尊貴,但……在外人看來,這門親事并不算好。
燕明玉攥緊手指,“姑母,我都聽我母親的。”
若是沈氏能點頭,她願意嫁。
燕珍明白燕明玉的意思了,她道:“成,那咱們不說這事兒了,中午你們倆想吃什麽,宮裏菜樣多,這兒沒有的還能去禦膳房拿。”
燕珍在宮中地位頗高,想吃什麽都吃的到。
燕明玉本來是打算今兒吃紅油辣鍋的,現在頗想吃辣的,“姑母,有湘菜嗎?”
燕珍轉頭吩咐,中午就能吃湘菜了,湘菜偏辣,再做些不辣的菜。
燕明荞一想辣這個字就忍不住咽口水,她現在比以前能吃辣了,都是在玉明軒練出來的。
但湘菜好像更辣,燕明荞吃一口就小聲吸一口氣,吃一口小聲吸一口氣。
好像這樣能不那麽辣。
燕珍看她這樣不由一笑,“別吃那麽多辣的,當心胃受不住。”
飯桌上也不是沒別的菜,燕明荞就是覺得辣的更好吃。
沒一會兒,她的嘴巴就辣紅了,眼睛水汪汪的。
“姑母,我受得住,吃不了就不吃了。”
兩個孩子陪着,燕珍胃口放開了,跟着吃了不少。
吃過飯,燕珍沒留兩人,讓宮人給兩人送出宮,她想着明兒和沈氏見一面,侄女的婚事她操心是操心,但不強求,畢竟人和人不一樣。
怎麽說呢,她覺得楚堪疑不錯,沈氏未見得這樣想。
燕明玉的婚事她不能越俎代庖,最後做決定的還得是沈氏。
可千萬別因為這門親事鬧得不愉快。
進了一趟宮,次日燕明荞就高高興興去上課了,今日算術課停了,換成了女紅,燕明荞還挺感興趣的,等她學會,就給母親二姐姐做個荷包,再給姑母祖母做一個。
最後再給自己做一個。
她現在最喜歡的是松樹,給母親的繡祥雲吧,燕明荞覺得沈氏像雲朵一樣軟。
二姐姐的就繡玉蘭好了。
大哥哥有未來嫂嫂做,可以送二哥哥一個,其他的人,燕明荞覺得,用不着自己繡荷包。
上了五日課,燕明荞大約能縫個袋子出來了,先生教的針法太複雜,別的她學不會。
傍晚下課,燕明荞熱得直用手扇風,別看學堂到正院才一刻鐘多的路,但就這麽幾步,就曬得燕明荞打蔫兒。
六月份,就已經這麽熱了,七月份還得了。
進了屋,燕明荞忙往床鋪跑,床鋪邊上擺了一大盆冰,還沒走進,就感覺到了涼意。
府上已經開始用冰了,學堂也有冰,不過緊着先生,學堂還大,就沒屋裏這麽涼快。
除了冰盆,燕明荞還看見一大盤水果,有兩只手還抱不過來的蜜桃,綠色的葡萄,紅瓤西瓜。
這會兒怎麽會有西瓜。
燕明荞問林香,“怎麽這麽多的水果?”
林香小聲道:“姑娘,今兒府裏來了客人,這些都是客人留下的。”
燕明荞轉着腦子想了想,“客人是不是長得很高大,還有一個小一點的跟了過來?”
林香在正院,肯定不能去前院見客,但府裏的事,一傳十十傳百,應該也能知道。
林香點了點頭你,“姑娘怎麽猜到的。”
燕明荞不是猜的,是推測的,她想會不會是鎮北侯的人,已經好多天了,如果是的話,那二姐姐的婚事就能定下來了。
燕明荞能感覺出來,當時在宮裏姑母問的時候二姐姐是願意的,而且在她看來,鎮北侯比林褚劉熙遠都好。
*
沈氏思來想去,琢磨了五天,認可了燕珍的看法。
皇上有意賜婚,她也好好想過,從接觸鎮北侯的幾次來看,楚堪疑是個不錯的人。而且楚铮沒外面說的那麽纨绔,父子倆很懂禮。
沈氏給宮裏遞了話,話頭剛傳過去,下午鎮北侯就帶着兒子登門拜訪,帶了一堆東西,一部分是送燕明玉的,另一部分是吃食水果,能看出財大氣粗來。
過來是商量訂親的日子,鎮北侯府沒長輩,所以楚堪疑事事親力親為,大概是為了給沈氏看自己的态度,連兒子都帶過來了。
楚铮有點不自在,以前,他都是喊燕明玉姐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