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古代身份
張多下了山把糧食的事情和哥哥們說了,他們不知有多高興,幹活都比以往有勁。
不過半天的功夫,草棚就搭完了,又撿了些石頭,把草棚圍了一圈,很是牢固。
特別是八哥,不但借了吃飯的家夥什,還借了不少幹活的工具,用起來又快又好,就差安個門,在棚裏搭上床就可以住了。
其實這樣也能住,他們沒想到能建成這樣,還想着搭個棚,地上鋪點東西就可以了,誰知會建的這麽好。
也是,能弄好些又為什麽不弄,這以後就是他們的家,當然另一個家是山洞。
張多帶着哥哥們去了山洞,進到石屋內看到這麽多糧食他七哥當時就落淚了,說到:“沒想到我們還能吃到這麽好的糧食,我還以為不能領着你們過去這個冬了。”
三兄弟抱頭痛哭,把多年的委屈和苦難統統哭了出來,哭着哭着又笑了起來,對生活充滿了希望。
七哥說:“我們先住在山下的棚子裏,不出什麽意外就不到山洞裏來,不到活不下去的時候就不來這住,但這個洞我們要想辦法別讓其他人發現。”
畢竟獵戶和一些像他們這樣生活困難的人随時都可能來到這。
同時山下的荒地還要開,現在住在那也方便,時間也多了,趁着上凍之前争取再多開兩畝,年後種五畝荒地,多種點糧食蔬菜好好照顧着。
八哥說:“我們兄弟多幹兩年,把這十畝地開完,再把對面那幾畝開了,這兩塊地的土質不比村子裏的差,只是種這不保險,容易糟蹋糧食,正好我們住在這可以看着,農閑時我們再撿些石頭把菜圍起來,無非就是多幹點活,挨點累,但日子一天會比一天好。”
三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說着,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不知不覺間天都黑了,到了該睡覺的時候。
破舊的小屋裏,在昏暗的燈光下,少年坐在桌邊托着腮,大大的眼睛裏滿是愁緒,怎麽睡了一覺,睜開眼就到這裏,變成了另一個人。
這個少年就是張多,原以為可以和哥哥們開始新的生活,有一個自己的家,誰知會變成這樣。
張多不知道為什麽會變成這個少年,但少年的記憶他都有,可這個少年哪去了?他會不會變成了自己,他也說不準。
唯一讓人高興的是空間還在,裏面一點變化也沒有,這讓他安心了很多。
Advertisement
要說張多現在這個身體的身份,他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只能說是很有緣分。兩人都叫張多,年齡相差六歲,身體的原主人今年十三,也是個被嫌棄的主,被視為多餘的人。
這世的家世到比上一世好了許多,不是在山村裏,家裏也沒落魄,甚至可以說身份還很高,但可惜的是被本家族給分了出來,成了個分支。
張家世居京城,是個大家族,并且是官家出身,最高的都達到了二品官,其它各項的官職也占據了不少,人口衆多,很是興旺,有出息的也很多。
至于原主的爹為啥被分了出來,那就是太優秀了。因為他是庶子,姨娘還健在,據說還很受寵。可奈不住主母是個狠角,靠山很厲害,家裏背景強大沒人敢惹。
如果不是他爺爺有本事,靠得住,情況還不知道會怎麽樣呢。
據說他這個爺爺也是個官身,雖說是個四品官,但為人清正,曾有言,後宅不許有陰私,更不許出人命,不論是誰。
聽到這可能有人會懷疑為何如此?大宅哪會沒有陰私,人命會丢的少?但他們家确實沒有,因為他爺爺雖是嫡出,但曾受害過,還不止一次,所以他各種龌龊的事都見過,但是卻無力改變什麽。
到自己成婚立小家的時候,就把各種話說到了前頭,規矩條件都定了出來。如果同意就成婚,不同意就不成,哪怕娶個小門小戶的小姐或農家女子都成,只要家宅和睦。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因為門第關系,別說這些條件,就是再多,哪怕苛刻都有人找上門。
更何況他爺爺才學出衆,英俊非凡,在京都很有名望,不知有多少貴女想嫁,所以很快就成了婚,妻子是一侯府嫡次女,但可惜是個面慈心苦的主。
雖不敢有什麽大動作為禍後宅,但小動作不斷,所以他爺爺提的條件倒沒出什麽大問題,但各種小磋磨可不少,就像人說的骨頭不疼肉疼。
就這樣他爹一路平安長大成人,可就這才華着實刺了眼,于是被主母下了暗手,也沒敢太狠,就是分出家門,并不許再入京城。
于是在他爺爺不在京城的情況下,把他父親一路押送到了現在的明澤縣,還帶了個被他破壞了名節的媳婦,是一個小官之女,也就是主母不知從哪找來的一個表親,口口聲聲叫他表哥,卻把他害到如此地步。
因為各種顧忌,這個媳婦也認了,但家裏的姨娘可是納的不少,一夫人,一如夫人,六個姨娘,以至于現在他爹是兒女成群,妻妾衆多,甚至都快要當爺爺了。
根據張多腦海的記憶,他這個父親在外經商,一年大半時間不在家。張多有些奇怪,他這個父親是因為才華而被記恨,才被逐到這個小地方來,難道他就放棄了?
前世張多他就喜歡讀書,雖然不許他學的太多,可是書卻沒少看,字也練的很好,這都依靠他太爺爺。
他聰明,知道除了太爺爺沒人把他們當自家人,所以想方設法的給他太爺爺留下了勤奮好學的印象,因此他太爺爺教了他不少知識。
雖沒去過外面實踐,可在書上他學到了很多,就連七哥八哥都被他帶着學了不少,還學習了很多本家的技藝。
等他太爺爺去世後,那時他已十二歲了,能學的都學了,不能學的他本身也就沒什麽興趣,所以他對這個父親有些不理解,既然已經分出來了,為什麽還放棄了?
聽說他經商很有本事,掙下了大筆家財也招本家嫉妒,但家財都掌握在他手裏,府上只給予家用,所以那個主母的表侄女并掌握不了什麽,府裏就是個空殼子。
想到這裏,張多又為自己的處境感到擔憂,原身從出生時就被扔到這個院子裏,派了一個奶娘照顧,除此再無他人。好在這個奶娘是個心地善良之人,他才能安穩的長大。
他本是張家庶出少爺,張家是明澤縣有名的商家,雖不說是富可敵國,但也富甲一方。
在他娘懷他的時候,正趕上他的父親娶如夫人,也是所謂的平妻。
三姨娘乃是張老爺最寵愛的姨娘,而且是本縣縣令的庶女,除了夫人沒人能比上她的身份,樣貌也是相當出衆,雖年歲漸長,但仍保持着年輕時的美貌。
她所打聽到的消息,這個如夫人不過是個農家女,樣貌不過清秀而已,因兄長曾救助過張老爺而落下了殘疾,遂娶了這個如夫人。
因老爺對如夫人的重視,這個農家女成了衆人的焦點,三姨娘仗着自己的身份,而平時又受寵愛,欺辱如夫人之時被張老爺遇見了,當場給了沒臉。
三姨娘因懷有身孕而免受懲罰,但被老爺直接禁足,生完孩子才可以解禁。
也許張老爺這個人通透,能看透人心,在出門行商時竟帶着如夫人同行,這可是整個後宅都沒有的榮寵。
不提後宅個人的心思,只說這最受寵的三姨娘被禁足,整個張府倒顯得很是平靜,一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