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大年三十早上,張多早早就起了床,這可是他在古代過的第一個新年。一定要準備妥妥當當,布置得喜氣洋洋。
楚恒随着張多身後團團轉,張多貼對聯,他接過去給貼上,張多貼窗花,他接過去給貼上,張多挂燈籠,他接過去給挂上。
張多興致勃勃準備大顯身手,奈何身高是病,暫時無法醫治。還好有楚恒圍前圍後幫忙,把一切都布置妥帖。
看着滿院一片紅,充滿了喜氣。又看看楚毅他們一個個穿着嶄新衣裳,各個精神奕奕。楚家的顏值比較高,每一個都是俊秀少年郎,站成一排在院子裏張望,喜氣洋洋很是打眼。
布置完屋子、院子,又都打扮妥當,穿戴一新。大眼瞪小眼,沒事幹了。張多手一揮,都去玩兒吧!快午時回來我們去前院。
轉頭對楚恒說:“你不是說去鎮上看劉仁義他們嗎?那快點去,把東西都帶上,早去早回。”
“好,他們在鎮邊上住,不用進鎮給他們送完東西就回來,我騎馬去快。”楚恒牽出馬往上放東西,對張多擺擺手,往外走了。
看他出了院,楚毅他們也都出去了,張多轉身進了屋。楚恒去鎮上看劉仁義那倆兄弟,順便給拿些東西,都是張多做好的熟食,給裝了一大袋子。
那倆孩子比較記情,在楚恒這得了好處賺了錢,特意托人給楚恒送來不少年禮。
張多感嘆那倆孩子不易,特地給裝了不少做熟的肉食。有肘子、豬頭肉、醬肉、醬排骨、蒸好的香腸,還有熟的雞、鴨、鵝,是楚恒同袍給送的,味道都很不錯。
張多盤算一番,劉仁義他們也賺了不少,都是經過楚恒幫忙賣的菜,是府城的價格。那孩子聰明,聽楚恒建大棚,立馬開始準備,比村裏許多人建的還早。
還特意通過二柱問過楚恒是否同意,一看就是個老實本分的。楚恒也沒讓他失望,甚至幫他找的人給建的大棚。還交給他怎麽施肥種菜,又幫忙賣出去,他賺的錢可以說是楚恒一手操辦。
想到這裏張多不覺笑了,楚恒不但心善憐惜弱小,還心細謹慎。大棚建成了,在村裏給找了兩個狗崽子,讓他們養活幫着看家看護大棚,免得種菜賺錢的事傳出去,給他們招災招賊。
還囑咐二柱他們,有時間路過劉仁義那裏進去看看,給添點人氣,讓左鄰右舍別小看給欺負了。
現在鎮上都知道劉仁義給楚恒他們做工,楚恒他們都很照顧他,也都憐惜這孩子不容易,連地痞流氓都不欺負他。
“多哥,我們回來了。”楚風剛進院子就喊:“宏義也來了。”
Advertisement
張多剛下炕,楚風他們就進來了。張多笑着和吳宏義打招呼:“宏義來了,家裏忙完了嗎?”
“沒事了,我爹他們二十五就歇工了,現在家裏事用不着我。”吳宏義高興的和張多說:“我賣糖葫蘆賺的錢都給我了,我爹說家裏現在不差這點錢,我們賺的也辛苦,讓我娘給我和宏德了。”
“那可挺好,你們也辛苦的很。大冬天的天天去鎮上叫賣,回來還要入路過的村子走一圈,回來還要幫忙照顧大棚,這段時間累的不輕。”張多也替他高興,爹娘體諒他們兄弟辛苦。
“嘿嘿。”宏義摸摸頭不好意思的笑笑:“我沒要那麽多,我娘和家裏弟弟妹妹天天給山楂挖子也很累,就要了一半八兩銀子。分給宏德四兩,他又給我退回一兩,說我比他辛苦。”
看他開心的笑容,張多也為他有這樣的家人高興:“嗯,宏德很懂事。其實誰拿多少都沒事,主要是有謙讓的心,以後兄弟之間互相多幫襯些也就是了。”
“是啊!我們家不管窮富都沒人攪事,一家和和睦睦的,爹娘省心我們開心。對了,我娘按幹活多少給我弟妹他們開工錢了。秀珍給了一兩銀子,其他幾個小的也給了二百文,沒分太清就是為了全家高興。”宏義喜滋滋的,看來他家真的是父慈子孝人家。
“我也有錢呢!多哥給了工錢,大哥和二哥給了壓歲錢。三哥他們也給了,都給的銀子,三哥幫我存着呢。”小六一聽他家給孩子分錢了,連忙也說自己家給了,一點也沒落後。
“呀!”宏義驚訝:“這麽早就給壓歲錢了”
楚雄說:“這是個小迷糊,晚上早早就睡了,明早上還要出去拜年,我哥他們就先給了。”
張多逗小六:“我們小六可沒少幫家忙,又能幹又懂事。給了工錢還要攢起來留着讀書用,不用家裏給錢,自己賺錢進學,很有志氣呢!”
吳宏義點頭:“是啊!将來小六出息了,考取功名當大官,就可以帶契哥哥了。”
“嗯,我一定考功名。要孝敬哥哥和多哥,養他們一輩子。”小六肯定的點頭,模樣認真,好像早就想過似的。
宏義又和張多、楚雄說了會話,就準備回家了。張多送出來,正好遇見楚恒回來。“好快啊!還不到一個時辰。”
楚恒與宏義打個招呼,看他們兄弟走了。回頭對張多說:“要不早回來了,仁義知道我們家讀書人多,像我打聽讀書的事,準備把仁德送去讀書。”
“呀!他要把仁德送去學堂這孩子不但聰明懂事,還挺有遠見。”張多驚訝,仁義這孩子還能想着送仁德去讀書。
楚恒搖搖頭:“不是仁義是仁德,他讓仁義去讀書,仁義不去要賺錢,想把他送去,兩人擰着呢。這倆孩子都聰明,我建議他們都去,仁德說他小可以等倆年,讓仁義先去他在家種菜。”
“哈哈,他能種什麽”張多一聽不由笑出來。
楚恒也笑:“雖然幹不了多少活,但心是好的。而且那倆孩子能幹,家裏沒井都是一點點往家擡水澆地。還要砍柴火,現在還賣着柴呢!真是一文錢也不放過。”
“是想着能賺錢的時候就多賺點,也免得再過那朝不保夕要飯的日子。能幫就幫些吧!這麽上進努力讨生活。”一提到劉仁義他們,張多就想感嘆,沒見過這麽認幹的。
“嗯,過完年,我就幫他們把戶籍辦了。是讀書還是避免麻煩,那就都好說了。”楚恒一直都幫他們忙,簡直是盡心盡力,什麽都給想到了。
張多了然,這是怕他那不是人的娘,聽到劉仁義賺錢了再找上了,到時沒有戶籍不好說話,糾纏不清比較麻煩。
楚毅走過來對他們倆說:“我們現在去前院嗎?還是再等一會兒”
看看張多,楚恒對楚毅說:“現在就去,把東西都拿着。”
楚恒牽着張多走在前面,楚毅拿着年禮帶着弟弟們走在後面,一行人轉到前院來到堂屋。
進了屋就見家裏人幾乎到齊了,就是大伯母她們不在,估計在準備午飯。不過,張多細心的覺察到衆人的臉色不太好,心裏暗自估摸難道又有什麽事了!
“恒小子、多哥你們來了。”看見他們進來,楚老爺子陰沉的臉綻放出笑容。
“快坐,就等你們了。你言哥說看見你騎馬出去了,估計是有事就沒過去找你。”大伯楚秀才招呼他們坐下。
“我去鎮上有點事,耽擱了些時間,來晚了。”楚恒與大伯解釋。
“晚什麽就是等你們過來說說話。大家都忙沒時間聚在一起,也就這個時候有些空閑。”楚秀才溫和的與楚恒說話。
大伯家大哥楚言與二哥楚信與楚恒再次道謝,感謝他為他們謀求職務,甚至還為他們上下打點關系。他們現在都做的很好,與同僚關系也相處融洽。
楚老爺子看他們笑談,彼此頗為親近感覺有些欣慰,一家人就應該這麽相處。以前家裏這些人不是抱書苦讀,就是忙着做活,哪有這麽消閑的時候。
張多眨巴着眼睛四處看了一圈,見兩個年輕婦人一個勁往他這看。見他看過去都溫和的對他笑笑,有些想和他搭話的意思。
張多想這可能是大房的兩個兒媳婦,看着都是柔和的性子,長相清秀有些小家碧玉的味道。
那兩個年輕媳婦兒不知道說了什麽抱着懷裏的孩子過來,其中一個身材高挑穿着碧綠綢緞襖子的看着他說:“多哥,我是大房你言哥媳婦兒,你叫我大嫂就好。她是你信哥媳婦兒,叫她二嫂就行。”
張多笑笑,有些腼腆的叫着:“大嫂、二嫂過年好。”真的有些不習慣,做妯娌他做不到,但是如按姐弟的方式他還應付得了。
兩人笑笑,那個二嫂說:“想過去看看你們,但是見你們一直忙就沒過去。我和大嫂給你們一人做了一套衣服,改天給你們送過去。我針線活一般,你們別嫌棄。”
“怎麽會謝謝大嫂、二嫂了。”說着張多掏出兩個銀鎖,“給小侄女和小侄的,我也不懂什麽習俗,就聽說小孩子帶銀鎖可以平平安安,就給打了這兩個。”
說完把一把銀鎖遞給大嫂懷裏小侄女,小女孩約摸三歲左右,看見銀鎖一把接過去好奇的把玩,偶爾還偷偷看看他,手攥的緊緊的,像是怕他再要回去,鬼精靈怪的。
張多看着好笑,又把另一把銀鎖交給二嫂。她懷裏的孩子才幾個月大,用被包着手沒露出來。正眨着一雙大眼睛看着張多,忽而落出笑容,身子往張多這面掙,好像想要知道抱似的。
“哈哈。”張多被他逗的笑出來,回頭拉拉楚恒衣袖:“你看他笑的多可愛,用小紅被包着像個金娃娃。”
楚恒看他與大房兩個兒媳婦說話,注意力就有些放在這面。看他拿出兩個銀鎖還有些驚訝,什麽時候準備的,他都沒想到這些。這時才恍惚知道自己已經是長輩了,下面有侄女、侄子了。
聽到張多和他說話,也感興趣的看過來。那孩子還一個勁往前掙紮,眨着大眼睛笑得燦爛,好像在讨好他一樣,要他抱抱。
“信哥,把你兒子給我們抱抱。你兒子喜歡我們家多哥呢!”楚恒一臉笑意,看着張多歡喜,像楚信讨孩子抱。
二嫂人倒爽快:“想抱就抱,不用和他說,他是從來都不抱的。”說完把孩子遞過來。
楚恒小心翼翼接過來,放到張多懷裏。那孩子終于得償所願,在張多懷裏笑出聲來。把張多喜的:“你看他高興的,都笑出聲了。”
“嗯,真是個好孩子,你看高興的嘴都合不上。”楚恒看着張多他們這一大一小都高興的不得了,笑得嘴都閉不上。
“二嫂,小侄子叫什麽名字?”楚恒問道。
“還沒起大名呢,乳名叫喜哥。”二嫂看他們喜歡自己兒子,心情也歡喜。
張多擡頭問:“為什麽還不起名,他多可愛呀!”
二嫂說:“孩子太小,怕壓不住,大些再起。”
“哦。”張多點點頭,不懂這些。
楚恒看這個孩子可愛,乖乖的依在張多懷裏。張多也有些愛不釋手,一直抱着沒有松手的打算。楚雄他們也都聚過來,逗着他玩兒,都對這小娃娃展現了極大熱情。
楚恒想想,擡頭對楚老爺子說:“爺爺,我們喜哥是楚家長孫,起名字要慎重。不知爺爺可有打算”
“唉,我也為這個愁。與你大伯商量幾個都不滿意,眼看就要周歲入族譜了,現在還沒頭緒。”楚老爺子學問不高,大兒子雖然是個秀才,可才學也就是一般。長子長孫的名字代表子孫興旺,還有一家繁榮興盛。
楚恒看了周圍一圈,對老爺子說:“爺爺,我認識個京城貴人。身份貴重,福祿雙全,才華橫溢,志存高遠。如果爺爺願意,我想請這位貴人,為我們喜哥賜一名。”
楚老爺子一聽“賜”這個字,忽的一下站起來:“你,你說。”
楚恒看着老爺子激動,笑笑:“改日往京城捎信,希望能為喜哥求來。”
“好好好。”老爺子一連說了三個好,看看大兒子與大房兩個孫子,“你們要謝謝恒小子,他為你們,為我們楚家做的太多了。”
其他人比較奇怪,起個名字老爺子這麽激動幹什麽張多卻心裏一動,他可是清楚楚恒京城關系的,看來他真是要扶持楚家。換來全家安穩不說,也是他這個楚家子孫對楚家盡的一份心力。
楚秀才與兩個兒子都是讀書人,也明白“賜”這個字的重量,都很感激。也不去探讨楚恒如何有這層關系,憑楚恒為他們和家裏其他人做的,那些都不重要。他們也不是貪心有非分之想的人,沒必要去探尋別人的隐秘。
一時之間,堂屋裏氣氛熱烈,其樂融融,真正融成一個整體。消除了彼此之間隔閡與淡漠,各種心思與不和諧盡除。
唯一讓張多介意的就是楚老太太,看他的眼神始終帶着厭惡,甚至有些憎恨。張多知道原因,也不去理會她,以後前院自己來的機會不多,沒必要在這個大好日子與她計較。
吃過午飯,張多與楚恒也沒多留下閑談,與衆人簡單說了幾句話,打個招呼就回去後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