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上青村又迎來大事,比種菜的事情還要大。祖傳的話被打破了,黑土地要種植糧食。都炸開了鍋,誰這麽大膽啊?
村民奔走相告,就是老楚家那楚恒,剛掙點錢就不知道天高地厚,還和祖宗別苗頭。以為他什麽都能,什麽都懂,娶個男媳婦兒,連子嗣都絕了,還?n瑟什麽?
說這些話的都是要給楚恒和楚毅說親的,看他們兄弟出息了,有本事能掙錢,想招為女婿,把女兒嫁過來享福,他們也能跟着沾點光。
聽到她們說這些閑話,原本有些不贊同或是有些疑問的人都遠遠躲開了。都是跟着楚恒發的財,就是有意見也不能這麽說,這不是忘恩負義嗎?
有心思的人都紛紛登門探問,楚恒都打發到楚老爺子那去了,一問三不知,什麽話都不接。
楚老爺子擺出大義凜然的氣勢:“為了子孫後代,要親身試驗黑土地。既然能種菜,為什麽不能種糧食?如果能找到問題關鍵,并得到解決,那子孫萬代都跟着受益。就算是虧了,也只是虧他們一家。如果成功種植出糧食,他一定不藏私,把方法告訴村人,以後村人也能跟着受益,他們的後代也會跟着受益。”
上門尋問的多數都是老實巴交的村民,也對楚家有感激之心。誰都不敢想的家財掙到手了,幾輩子都掙不到的銀錢,做夢都夢不到的事情,竟然跟着楚家後面做到了。
現在看着楚老爺子為了給後代還有村裏人探路,寧可虧了自己,都充滿感激之情。紛紛表示他們也要跟着試驗,不能讓楚老爺子一人探路。要虧大家一起虧,可不能眼看他自己一人受累。
楚老爺子大手一揮:“不用,我們都窮了多少輩了?現在好容易賺點錢,可不能虧了,還是我一個人來。畢竟我有好孫子,我那些孫子各個出息孝順,以後我就指望他們。”
“是啊!”都感嘆楚老爺子有福氣,孫子輩各個能幹。有能讀書的,有能賺錢的,還有能出力幹活的。每一個拿出來,他們都比不過。
楚老爺子不是與他們擺譜,是為了堵那些好說閑話人的嘴,才擺出這麽一副架勢。而且心裏有底,自己可是虧不了。
有跟着種糧食的,自家也不藏私,知道什麽都會提點。不跟的也就不用多廢話,不相信他們楚家,就想着占便宜,自己可沒功夫搭理。
能與楚老爺子說上話的,也都是村裏一些老人,不妨有些關系不錯的。其中一個老頭說:“老哥,什麽話都別說,我是買定了。虧與賺我都陪着你,我也有子孫後代,不能窩囊的什麽都靠別人。”
“就是。”又一個老頭說:“如果是為了賺錢,沒有把握我們可能不跟。但是子孫後代的事,我們人人有責,可不能豁出去你一個。”
“我也算一個,我們都是泥腿子,一輩子與土地打交道,依靠種地生存。就算不為後代着想,光是驗驗這地,我就想看看,到底為什麽不能種糧食?”另一個老頭也要跟着種,甚至有些刨根究底的架勢。
“嗯。”其他幾個老頭紛紛點頭:“就是為了看看為什麽不能種糧食,我們也要跟着你種。我們這地界這麽窮,與閑置黑土地有關系。空置那麽多地,種植的地又有限,我們才這麽窮,才總是吃不飽,到處打工讨生活。”
Advertisement
看着他們堅定,楚老爺子也不擺譜了。态度溫和的說:“你們要是相信我,那就種吧。我不能跟你們保證什麽,但是應該虧不上啥。”這話說的有些意味深長,面部表情也有些自得。
都是上了年紀的人,雖然多數老實本分,可不代表人家就是傻。聽到他這幾句話,當即有人站起來,“我買地去,回頭我們再說。”
其他幾個一看,這個精明的老家夥跑這麽快,跟着準沒錯,都告辭一聲,追了出去。買地得趁早,位置很關鍵,誰都知道這個道理。
就在他們去買地的同時,又有不少人去買地。楚恒幾個好兄弟家,都刨根問底的問清楚了。忙不疊的都跑去買地,因為知道楚恒他們買地的位置,還有買地的數量,都大手筆的一買就是一兩百畝。
還有些精明的,知道楚家不可能幹虧本買賣,就算虧了也沒事,家裏現在虧的起。而且不能種還能蓋房,家裏子孫越來越多,房子吃緊得早些預備出來。
還有一些感恩的人,也就是那些貧困受楚家多方照顧的人。他們是真心支持楚家,只要是楚家做的,他們也能跟着做,那就不留餘地的支持。幾乎拿出家裏大半積蓄,也都是大手筆買地。
現在大棚還能賣幾茬菜,就是大半積蓄虧了,也能過好日子,這都是托楚家,托楚恒的福氣。沒他們幫着張羅,又給名額讓去做工,又借錢蓋大棚,哪能賺這麽多錢。
也就是他們大手筆買地,以後都成了贏家。就是不種地,光包出去給別人種,也吃不了用不盡的。都成了名副其實的地主,也是好心得好報。
但畢竟有良心,有頭腦的人少。村裏八百多戶,也就二百多戶跟着買了地。還有幾戶投機取巧的買了十來畝,準備種不成就留着給子孫蓋房子。
等聽說村裏那二十來戶特困戶,連家裏都沒幾個勞動力,種大棚都要倆家合夥出人的,竟然也買了一兩百畝地。都吃驚的四處傳,賺錢賺瘋了,買那麽多不說虧的事,就說種他們種的了嗎?要說幾畝地還可以,這麽多真是瘋了。
而楚恒和張多此時卻是在家逍遙自在,張多說出心裏秘密,現在心裏要多舒坦就有多舒坦。
“楚恒,你們村都是怎麽種地的說給我聽聽,看與我們那裏一樣嗎?”張多眯着靠在他身上,吃着楚恒剝完皮喂過來的葡萄。
“就是那麽種的,還有什麽方法?你們那怎麽種?”楚恒一邊吃着美味的葡萄,一邊喂着張多,神情惬意。
張多擦擦嘴:“也沒什麽方法,選種、育苗、耕地、施底肥、灌水、插秧,先頭也就這些,你們那?”
楚恒看看他:“耕地、撒種,出苗後灌水。我們不一樣差了很多,也許你們的方式更合适,聽着流程就感覺比我們這好。”
張多好奇的問:“不施肥、不育苗嗎?産量多少?”
楚恒想想:“不育苗什麽的,好地能産三四百斤,差些的二百來斤。”
“天。”張多捂額:“你領我去看看你們種的地,我還沒去過呢。到那我看看怎麽回事?我有些好奇不施肥怎麽能産糧食,一年年種下來,怎麽還沒成廢地?還能繼續耕種?”
楚恒拉過他:“別去了,地裏太髒。家裏糞坑裏的髒污都掏到地裏去,等翻地時埋地裏,要不沒地消化。而今年更髒的厲害,家裏以前的污水都是倒菜地裏,今年我們蓋大棚沒處倒,也都倒大地裏去了。等翻完地你再看吧。”
“哈哈。”張多一聽頓時明白了,說:“不用去了,我知道怎麽回事了。那些髒污都堆積地裏,經過長時間發酵已經形成了肥力。我就說嘛,不施肥怎麽還能種植?你們這是無意之中施了肥,估計你說的好地與孬一點的地,他們不光是地質問題,還有哪裏堆積髒污多,哪裏肥效就好,産的糧食就多了。”
楚恒低頭仔細想想:“嗯,應該是這麽回事。可是我們那些地沒肥力怎麽辦?”如果真和這有關系,那可就愁人了。
“沒關系,我看山腳下地的肥力挺足,你沒看那地顏色黝黑還潤澤,土質疏松輕輕一捏就散開。這就證明土地肥力夠種植,而且哪裏雜草叢生,枯枝敗葉也多,我們把它們聚在一起燒成灰,再撒勻就可以了。到時翻地埋入土裏,漚幾天就能把肥力浸透土裏,就可以種植了。”張多解釋地質和怎麽用草木灰肥地。
“草木灰?就像你種菜時撒地裏時一樣?”楚恒聽了不由心思一動,好奇的問道。
“是啊!草木灰是一樣的。我們那麽些地,你想找人畜肥力也找不到啊?等我們今年種完地,就去山裏挖些腐土撒地裏,要是有塘泥就更好了,那肥力更足。”對于種地張多不犯愁,這些方法都可以肥地。
楚恒聽到這笑了:“山裏的腐土那好弄,塘泥村裏也有,不行再去別的村找些也行,有養魚的,不過相對少些。但你說的草木灰不成問題,年前燒木炭的灰都堆積在我們山腳下的地裏,直接攤開就行了。”
張多一聽高興道:“那可省不少事,就是村南面的地不知道怎麽樣?那雜草多嗎?燒完夠給地撒一層嗎?”
“不夠也沒事,為了頭一年豐收,去山裏弄些腐土撒上,讓地肥力足足的。塘泥我們就不要了,沒多少也不好都要來,告訴爺爺一聲讓他弄去吧。”說着楚恒站起來,“我現在就去,要多找些人。時間過得快,晃眼間就到春耕,不能耽誤了,早辦完早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