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秋收已過, 正是農閑時節。晴空萬裏,秋陽普照,身上暖融融的。

村子裏各地地方,都三五成群,七八人一夥,聚在一起竊竊私語。現在村規嚴明, 沒人敢明目張膽的說閑話, 議論長短惹起是非。

都悄悄的躲在一邊,幾個相交比較好的小聲說着。主題就是楚恒家捐軍糧, 還雇人做棉衣的事。雇人做活還挑人, 都是用跟他們一起買地, 捐軍糧捐錢財的人家。

其他人一概不用, 把活計任可分發到別的村子去,也不幫襯村裏人。現在村子裏大半人家的婦人都閑着,就像種地時一樣, 那些買黑土地的都去外村雇人, 也不用本村人。

張多坐在家裏跟楚恒埋怨:“還說我們不幫襯, 不是她們說的,幫我們幹活晦氣,給多少錢都不幹。都躲到外面去,就怕我們找幫忙幹活,有的都躲到親戚家,等到我們種完地才回來。現在又說這話,什麽不幫襯村鄰, 臉呢?在哪?還需要嗎?”

楚恒嘴角含笑:“他們也是怕祖輩的傳言,這個可以理解。就是那些婦人嘴太長,瞎說一通讓人煩。不理就是了,誰規定必須幫襯她們,沒這個道理,我們想怎麽做就怎麽做,也沒老一輩出來說事,不用放心上。”

“嗯,這些天過去了,你那還沒京城的回信兒嗎?”張多問道。

“呵呵,還早呢!快馬也要五六日到京城,來回怎麽也要十多日,得半月之久。”楚恒愛撫的撫摸他的頭發。

而在遙遠的京城,皇宮禦書房。大太監進來報,“陛下,太子求見。”

“哦?皇兒今日怎麽來了?快讓他進來。”雲帝望向禦書房門口。

當朝太子雲朝進來,朝雲帝行禮問安。“皇兒快起,今日怎麽來了?太孫的事急不來,要多多保重身體。”

看着父皇關切的眼神,太子不由自主眼神暗淡:“太孫才五歲,我真的怕不是他自己走失。種種跡象看來是他自己出走,可是這到底是為什麽?而太子妃為什麽要把他抓去自己寝殿?又把太孫的人都罰了?以至于太孫回去拿東西都沒人發現。”

太子雙手捂臉:“據暗八說他跟到太子妃那裏,一直守在外面。根本沒見太孫出來,可太子妃就說他出來了。後來查出太孫是爬狗洞走的,為什麽會這樣?太子妃說太孫做錯事怕挨罰,怎麽可能?太孫聰慧守禮,性子像極了父皇,他怎麽會做錯事?又怎麽會怕罰而偷偷溜走?”

“哼。”雲帝冷哼一聲:“堂堂太子府,太孫沒了都沒人知道。一個五歲的孩子能悄無聲息的走出去?不管真假,你這個太子府都要整頓肅清。而太子妃無能無德,現在沒動她是為朝廷穩定,還有看在二皇孫的份上。你要有準備,近年來左相不太安分,幾個女兒都嫁入權貴。太子妃、王妃、世子妃,甚至給定安王世子續弦。還是暗度陳倉,不是茍且之事,定安王豈會讓她入府。”

太子有些疑惑:“兒臣那時不在京城,不知詳細,皇爺爺為什麽賜婚?定安王的決定皇爺爺向來看重,更何況是那麽堅決。”

“唉。”雲帝嘆口氣,看着太子說:“那時左相還不這麽結黨營私,幾代忠臣之後,還是對朝廷忠心耿耿。現在也沒造反之心,只是想一家獨大而已。”

“還好,他沒把女兒送進宮來,否則可不好說了。”太子搖搖頭:“不對,有了太子妃之位,就不需要往宮裏安插了,只有廣撒網就行了。”

“哈哈哈。”雲帝看着自己這個兒子:重情重義,才德兼備,果斷堅定,胸懷廣闊,未來皇帝不二人選。

“你想錯了,他不送人進宮,是被定安王逼的。”雲帝看着太子說:“你皇爺爺賜婚,定安王駁回了。是你皇爺爺找他詳談,一是,左相那時沒什麽錯處,應該給個情面。二來,你皇爺爺明白定安王的意思,不願意與權貴相交過甚。但定安王府世代清名不能毀了,你皇爺爺做的這個和事老。”

雲帝喝了口茶,輕笑一聲:“定安王不好太駁你皇爺爺面子,為了避免麻煩,又實在看不上左相閨女的算計,更恨自己兒子在媳婦兒去了還沒百天,就有了這龌蹉之事。遂提了兩個條件,一不能有左相之女入宮為妃,二左相之女德行有虧,不能續弦為世子妃,只能是側妃,永世不能為正妃。”

太子倒吸一口氣:“定安王太狠了,這條件左相都答應了!這不是暗指左相?”

雲帝眼看着手裏的茶杯:“暗不暗指不知道,只是走到了今天這個地步,我與你皇爺爺都有錯。定安王長孫遇刺失蹤,始終是我心頭一根刺。”

雲帝擡頭看向太子:“太子要防備左相,同時也要聽取定安王的意見。當年挑選太子妃,定安王送信回來,提了與你皇爺爺和左相約定之事。還提了成王妃之事,當時定安王聽說你皇爺爺指了左相之女為成王妃,氣的跑回來大鬧皇宮和左相府。最後以成王跪求,被定安王攆去封地為止。”

“唉。”雲帝揉了揉太陽穴,感覺有些頭痛:“時間太久,成王又不在京城,也比較安分,我就忽略了這事。等定安王來信,想起這些陳年舊事,可已經晚了,旨意已下,只能向定安王請罪。也許是我低姿态,也許定安王真惱怒了,一直沒回信,也沒再回京。否則他每年都要回京看長孫,可偏偏幾年後長孫遇刺失蹤。”

太子看雲帝頭痛的模樣,“也許是真惱了,我聽說他長孫遇刺失蹤他都沒回來,連封信都沒有。就連定安王府他都沒來信,就像與王府沒關系一樣。”

“何止是定安王府,就是我去信說此事緣由,他都沒回一封信。要不是他鎮守的南蠻看西北接連打仗,也蠢蠢欲動,被定安王狠狠打回去,我都以為他不在邊關呢!”雲帝一臉憔悴,接連幾年動亂,也是耗盡了心力。

看着父皇才四十多歲的年紀,卻蒼老的跟五十歲似的,都是這些年仗打的,國庫空虛發不起軍饷,将士們都餓着肚子打仗,給愁的啊!

遂安慰道:“父皇,你也別擔心。定安王忠心耿耿,這些年西北打仗,朝廷吃緊發不出糧響,定安王一直沒來要過。聽說他派人出去剿匪,還經常去南蠻劫掠,邊關的将士都能吃個大半飽,比西北強多了。”

雲帝看着太子擔心的眼神,不由微微一笑:“那些哪夠那些将士吃用!定安王快把王府搬空了。他沒回來卻派人回來,給王府分了家。把他兩個兄弟的家眷,還有那三個兒子的家眷都分了出去。就一家給了一處宅子,兩個鋪子,還有兩千兩銀子。其餘的都被那些将士連搶帶奪給弄走了,有定安王二弟坐鎮,定安王世子也沒敢攔。聽說拿的分毫不剩,就剩下一座空王府,連他那些兄弟都不如。連王府的,還有鋪子、田莊的地契都拿走了,雖然還讓他經營,但每年都要來收銀子,不給就搶,連衣服被子都拿。”

太子雲朝聽到這也笑了:“聽說定安王世子被定安王收拾的挺慘,現在家裏吃用都不如普通官宦之家。對了,聽說把左相閨女的嫁妝也搶走了。左相閨女攔着,說是她的嫁妝。定安王二弟說,整個王府都是定安王的,哪來的什麽嫁妝!就是你們的命也是定安王的,說殺就殺了。父讓子死子不得不死,左相沒教過你什麽是孝道嗎?連點東西你還想霸下了,誰給你的膽。一點錢財都沒給留,全都拿走了。”

雲帝憋着笑,努力嚴肅:“不要道聽途說,定安王能拿別人嫁妝嗎?這是我可沒聽說,派人回來取些盈利這是正常。鋪子、田莊都是你皇爺爺賜的,都屬于定安王。而王府裏的東西自然屬于定安王,那是他的王府,一草一木都屬于他,拿什麽都沒錯。”

“是,是,父皇說的對。”太子嘴角含笑,一直點頭。這定安王世子和左相子女過得夠慘的,還不是正妃,一個側妃,膽子不小啊!

“太子還有事嗎?沒事就回去休息吧,看你瘦多了。”雲朝疼惜兒子。

“哦!”太子拍了下額頭說:“兒臣有事回禀,請父皇示下。”

“什麽事?”雲帝看着太子問。

“兒臣曾經回禀父皇,在西北邊關,有個屢次救兒臣性命的忠武将軍楚恒。戰勝之後他退役回鄉,開了不少荒地,又總結了種田方法,糧食高産**百斤。派人把他的種田方法送給兒臣,還想把産的糧食捐幾十萬斤給西北邊關。”

太子又擡手指着桌案上的西紅柿說:“這西紅柿和土豆畝産幾千斤,父皇已經看到了。這也是他無意中得到發現高産,敬獻上來的。楚恒忠勇無比,更是惦記軍中袍澤,特請示往軍中送糧,解朝廷燃眉之急。”

“嗯,确是個忠心又重情義的。”雲帝一聽糧食高興起來,現在朝廷正缺。而且這個楚恒他聽過多次,是個忠勇悍将。

又問太子:“這麽好的忠臣良将,怎麽還退役返鄉了?應該重用提拔才是。那顆八百多年的人參,我記得也是這個楚恒獻上來的。”

太子點頭:“父皇有疾需要八百年以上人參他不知道,只是知道人參是好東西,能救人性命。當年他為救兒臣,命懸一線,是用百年人參救回來的。那孩子老實又良善,得到這人參就送過來,還給了老軍醫一顆。當年用了不少老軍醫的人參,疼的他沒少罵楚恒。估計這孩子是想還給他,還說這是保命的東西,讓送人參的人一定親手交給兒臣。”

“兒臣也想帶他進京,提拔重用他。可惜這孩子命苦,娘親早逝,爹又娶了後娘。他才十二歲就被後娘在後面偷偷打暈,給送到軍營上了戰場。虧得這孩子天生神力,後又遇到兒臣,學了一身功夫,才有今日成就。他放心不下家裏幾個弟妹,退役回去照顧弟妹成人,兒臣不忍阻攔,遂放他返鄉。”太子說完楚恒的事,一臉疼惜,特別疼愛楚恒這孩子。

雲帝聽完:“真真是惡婦,這樣的婦人怎麽能留?”

“兒臣也想幫他出口氣,可楚恒說回鄉就是想照顧弟妹長大,別的事不想麻煩。就當把命還給他爹,從此兩不相欠。”太子嘆口氣:“那是個好孩子,忠孝也是兩全了。退役了還想着兒臣,想着朝廷,想着西北邊關袍澤。”

雲帝聽了點點頭:“你就安排送糧事宜,該給的賞賜不能少。雖然現在朝廷吃緊,可這樣忠心耿耿的也不能虧待。”

太子含笑道:“楚恒不貪圖富貴,更不想什麽高官厚祿,要不也不會回鄉。他就是單純想為朝廷和軍中盡一份心,給他賞賜他也不會要。他退役時,兒臣給的賞賜他都沒要,知道朝廷吃緊發不出糧響,讓兒臣留着給軍中買糧,是兒臣硬塞他兩千兩銀子,他才收下。”

“那你看着安排,怎麽也要嘉獎。”雲帝看着太子囑咐。

“嗯,兒臣知道。”太子應道。對雲帝說:“還有一事,楚恒從開荒中悟出,我朝地域遼闊,荒地數不勝數。他說軍中多是農家出身,精于種田,可以利用閑暇時間開荒。再貧瘠之地也能多少種出些糧食,還可以用施肥之法把地養肥,可以養成好地,多産糧食。這樣就可以解決朝廷吃緊,也可以解決長途跋涉運量之苦。”

雲帝聽完低頭仔細思量,突然一臉驚喜:“好好好,這個方法好啊!太子,這軍中開通種田之事就交給你,一定好好籌劃。這事成了,我朝和軍中至少可以解決不少問題。太子,這事一定要重視,一定要辦好。”

“是。”太子站起來:“兒臣馬上出去準備,兒臣告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