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補課
第三十章補課
庫洛洛一行行看完了那份很長的清單,看完之後,他打開放着影片資料的文件夾,點開了《海底小縱隊》的第一季。這一版本的雙語是日耳曼語和流星街最通用的語言,連片頭曲都被換成雙語版本的了。
這樣的雙語版本影片,時長是原本的至少兩倍,原本20分鐘的片子,現在要放40分鐘才能看完。看書、漫畫還能用眼睛篩選信息,只看自己想看的、看得懂的部分,影音類的,每一句詞都會說兩遍,很難選擇性跳過的。
像《海底小縱隊》這種非常受孩子歡迎的動畫片,孩子去看,是很容易學到很多雙語內容的。孩子本來就處在學習東西很快的年紀,這樣的動畫片又給他們提供了雙語環境,配合相應的教學課程,學起來會快很多。
流星街有大量孩子,給他們提供這些讀物,能讓他們更快學會外面的語言。只要學會了外面的語言,就能接收大量外面的資源。海量的網課,可以給他們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即便流星街缺乏老師、沒有相應的教學資源也沒關系,有得是網課可以成為他們的電子老師,教會他們各種各樣的知識,和外界接軌。
只要願意學,從基礎的語言教學到高深的尖端學科,都有海量的網絡課程可以供他們學習,各種頂尖學校的課程也能通過視頻學到。技術的進步,可以消弭很多門檻,遠程教育、網絡教育的普及,使得這些資源可以在全世界範圍內流通。
孩子、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無論是誰、無論什麽身份、身在哪個國家,這些教育資源都對他們開放,只要願意學,有得是課程,教什麽的都有。這些教育資源不一定能讓他們成為頂尖的人才,但至少能讓他們通過努力,跟上時代的步伐,達到平均水準。
所以,未尋并沒有規劃大規模推廣語言學習之外的計劃,現階段她把推廣的重點放在了語言上面。只要能連接上外面的世界,自然有海量的學習資源等着他們。在那些發放出去的播放設備中,也已經存儲了大量的各種網絡課程,只要學習語言到一定程度,就能逐漸去學習那些課程。外面的世界像是個巨大的寶庫,語言就是打開寶庫門的鑰匙。
語言也是連接外界的橋梁。哪怕去偷渡打黑工,也得聽得懂人家在說什麽才能幹。即便要移民去哪,語言方面也還是要解決的。只要連接上這座橋梁,該怎麽走、走哪條路,就是過橋的人自己的選擇了。無論想走哪條路,都有了更多的選擇的可能。
庫洛洛一直看,看完了《海底小縱隊》的第一季第一集。本就熟悉的內容以雙語的形式進入他的腦海中,更加深了他的記憶。如果他小時候有這樣的東西,他就可以不用那麽費力搞翻譯配音了,很多事情也不會是後來那個樣子了,可惜沒有如果。
看完之後,庫洛洛立刻站起來。
未尋拉住他,說:“這個比較容易做,不用通過長老們和教區人員也能做,今天已經折騰了一天了,讓他們休息休息吧。也不用你去,明天讓團員們把資料拷貝過去,按照之前的流程傳播就可以了。書刊之類的讀物還沒印出來,等印完後再讓團員們去發。別什麽都想自己去做呀。”
庫洛洛又坐了下來。
“現在正在做的這些事都是具體事務層面的,其實都不是長老會或者你該具體參與的事。
流星街的長老會使用集體讨論的形式來集體決策,什麽領域的問題都用這樣的形式處理。長老會裏的每一個人參與每一個問題,等于每一個問題都沒有具體的人管。集體負責,等于集體不負責。
許多方面在平時沒專人長期負責,等到出了問題,到了眼前了,集體才去倉促應對,疲于應對接踵而至的具體問題,沒人去關心比具體問題更重要的問題。
Advertisement
旅團也是,看似有分工,其實那分工也約等于無,做沒做到分工範圍內的事都無所謂,團員臨時搞出事來也無所謂。有你在,就你處理。你不在,遇到什麽事團員們就眉毛胡子一把抓,什麽都要在那争吵,吵半天。
這算是你們流星街的特色,習慣用吵架來解決問題,從長老到團員都是這樣,萬物皆可争吵。”
聽到這話,庫洛洛看向未尋,剛要說話,未尋就說:“別急着攬責任了,你有責任,但不都是你的責任。至少長老會的責任,你一個人攬不了的。與其想着怎麽攬責任,不如想想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吧。”
庫洛洛不說了。
“在關鍵問題上沒人來決定方向,出了具體問題沒人覺得自己該站出來負責,什麽都靠集體決議,是因為你們根本就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沒劃定具體的責任界限。
你們的訴求是什麽、主要目标是什麽、組織結構和運行是怎樣的、為了達到目标所制定的具體措施是什麽、每一項措施的具體執行機構是哪個、誰是該機構的負責人?這些,你們誰都搞不清楚,遇到了問題,就糊成了一片。
要做什麽、誰來帶頭、誰來指揮、該怎麽指揮,這些方向性、政策性的問題,才是領頭人該考慮和把握的問題。制定框架、綱領、方針、原則,是你們該重點關心的。具體的執行層面,不是你們該重點關心的。
這些東西,可以概括為四個字,政治綱領。
流星街不是國家,頂多算是地區性的自治區域,但是無論大小、是不是國家、政府,都需要完備的組織和規則。哪怕一個班級,也要有相應的組織和規則,來确定正常運轉。組織性質、架構、目标、制度、機構、分工、旗幟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這些就是一個代表了某一群體的組織的綱領必備的要素。
換言之,這實際上就是要成立一個負責管理流星街的明确行政體系,叫政黨或政府,都沒什麽問題。制定了綱領,就标志着組織成立了,明确了方向、目标、措施,有了計劃、分了工、定了責,再按照計劃去推動,才能避免之前那種衆人一擁而上,千頭萬緒,無從下手的局面。
分工、定責是非常重要的,要讓參與其中的人都意識到,出了問題必須擔責的。把責任明确到具體的人,才能逐漸扭轉你們這種沒有承擔責任的意識。被分到了什麽位置,就該擔相應的責任。
要做領頭的人,就不能游離在組織外,關鍵時刻不把握方向,放任下面随心所欲。要承擔具體事務的人,就不能由着性子随意行事,得把完成分內的任務放在前面。
想擔任什麽樣的角色,就要考慮清楚,自己做得到做不到。做得到、想去做,就去做。做不到、不想做,就淘汰自己,讓有能力、有意願的人去做,自己不痛苦,也不耽誤整體的運行。
我覺得‘整體的運行大于個體的存在’這樣的原則,并不是一定要用被抓就舍棄生命的方式來表達。認清自己、認清目标,在自己能勝任的位置上做能做到的事,才是最能維系整體的運行的方式。”
未尋點開另一個資料清單,讓庫洛洛看,這是一份專門給他、長老、教區社區負責人、團員準備的資料,裏面是許多書單、教學材料、歷史資料,都已經經過了整理,還給了詳細的導學指南和資料內容摘要。
這份資料是用來系統性、深入學習研究現代國家的制度、政策、法律、經濟、公共關系、戰争、外交政策等等的內容的,用大的範圍概括,涵蓋了政治學、歷史學等的內容,再細分一下,有許多國際政治、比較政治學、國別研究、社會心理學、國際關系史、世界歷史等方面的內容。
資料文件夾中包含了很多著名的政治綱領性質的文件、政策規劃、憲法、法案、實施方案、內參選編、研究論文等內容,許多都屬于內部資料,都是非常清晰、完整的掃描版,搜集到這些資料也需要花許多力氣。
所有資料都是外面的語言,沒有翻譯。要學習這些東西,自然要直接接觸第一手材料,而不是接受二手信息。就像學生物相關的專業,離不開拉丁語。連語言關都過不了,就不用學了。
簡而言之,這是用來教人怎麽抄作業的教程。
不懂、不會、一頭霧水、不知從何做起、做得亂七八糟、找不到方法,又想做、想做好,那就去學,學歷史、學習已有的經驗,去借鑒,看看別人是怎麽做的,說白了就是去抄作業,模仿別人做過的事。
綱領該怎麽寫、方向該怎麽選、措施該怎麽制定、具體實操時該怎麽做、基礎設施該怎麽規劃、醫療政策該怎麽制定、公共危機該怎麽處理等等問題,都能在別人的智慧中找到答案。
不僅是哪一個人學,得一群人學,長老、教區社區負責人、團員等等都該學,有什麽樣的理想抱負,就要去研究相關的內容。一個人組不起一個組織、政黨甚至政府,這是群體的力量才能做到的。要改變流星街,得靠群體的力量。
未尋指着那份清單說:“這本來是給阿芙樂爾準備的參考書目,我又整理了一下,增加了一些內容,直接改成一個比較系統的學習資料了。
流星街現在面臨的各種問題。你們過去和現在的困惑。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問題引發的各種矛盾。不同的政策措施會造成的後果。這裏面的許多國家、人們也都曾經面臨過,他們各種各樣的思考、嘗試、結果都在裏面。
比如醫療,一般認為全民免費醫療是最佳的醫療制度,徹底免除了國民這方面的負擔。
但是全民免費醫療會給國家帶來高額的財政開支、造成醫療資源的過度使用、政客為了讨好民衆一再增加醫療福利增加政府支出、削減醫療福利就導致民衆支持率暴跌、醫療産業被醫藥複合體等利益集團壟斷、醫藥寡頭勢力過強幹預國家政策等等問題,很多國家就是因為這樣的制度而不堪重負,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問題。
流星街現在還談不上醫療制度,但是你們真的想改變發展的話,這個問題就是繞不開的話題。該選擇怎樣的醫療模式,深入研究了這些國家曾經或現在的經驗,或許能得到更适合流星街、更能持久維系下去的醫療制度。
想讓流星街走上你們期望的道路、改變流星街人的現狀的話,研究這些東西,是不可或缺的。流星街的狀态,可以用從零開始來形容。真要讓流星街改變發展的話,你、長老、教區社區的人員、旅團成員、普通流星街人,無論哪一類人,都還有很多很多不同的課要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