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11章
“咳咳………”短暫的靜默過後,胤礽方才有些僵硬地轉過目光。看向最右側,從方才起便頗為靜默的小孩。這一看,胤礽心下不由松了口氣。
還好,他家汗阿瑪的顏控屬性應該還在。只是這兩人間的對比,也委實太過慘烈了些。
妥妥秀才與兵,不,在眼前這位仿若神仙童子的襯托下,說一句匪都不算屈了對方。
搖了搖手中的折扇,胤礽不由想捂眼。
留意到胤礽的目光,很快小孩兒便走上前來。仿佛絲毫不受方才影響,六歲多的小不點,儀态卻極是周全,開口卻偏有股子書生氣:
“奴才張若霖,見過太子殿下!”
姓張啊,瞧着倒很是眼熟,指尖輕輕在桌沿上點了點,胤礽很快想到了什麽:“翰林院張侍講是你什麽人?”
“勞殿下惦念,正是奴才阿瑪。”
哦……那就怪不得了!想到早前乾清宮見到的那位風儀俱佳的張翰林,胤礽心下多了份明悟。
汗阿瑪說的對,士族,尤其是前朝傳承百年的士族。不說旁的,于子弟教育,卻有可取之處。
胤礽眼中不由露出了些許興趣:
“張翰林的講學,孤曾在汗阿瑪那裏有幸聽過,涉獵之奇,見識之廣,着實令孤印象深刻。”
下首的張若霖不由瞪大了眼睛。
一番熟悉過後,一旁的小夏子很快命人賞了下去。
宗室勳貴,滿漢文武,這一遭可以說一網打盡,不得不說康熙爺為了自家兒子确實煞費苦心。
Advertisement
消息傳出,前朝後宮又是一陣嘩然。震驚過後,衆人心下又不由有種果然如此之感。
畢竟這些年,帝心如何,實在再明顯不過。
尚書府,明珠看着眼前因着大阿哥伴讀之位高興不已的兩個孫兒,心下不由重重嘆了口氣。
帝心如此明顯,這一遭,于他們納喇氏,竟也不知是福是禍了。
與此同時,數牆之隔的侍郎府
“殿下當真這般說的?”
晚膳過後,張英并未如往常一般回到書房處理事物,反倒破天荒的留了下來,随之一道的還有張若霖父子倆。
聽到自家祖父問話,張若霖小大人般點了點頭:“若孫兒沒有看錯的話,太子殿下待父親好似很是欣賞。”
“且孫兒家世比之另外幾位差之遠矣,然這幾日在毓慶宮,卻不曾受到分毫慢待,”
說這話時,張若霖心下不由松了口氣,要知道早前旨意初初下達之際,整個張府可謂驚大于喜。
那可是堂堂太子殿下,身邊的位置多的是世家大族嫡系子弟前赴後繼。然而他們張府呢?哪怕早前累世書香,然再輝煌都是前朝的事兒了,正所謂一朝天一朝臣。
張若霖人小心不小,對自家狀況可謂再清楚不過。
如今阖府唯有祖父一人撐着。
至于自家父親,咳咳………張若霖不由有些古怪的看了老爹一眼。同樣眼神古怪的還有一旁十歲不到的張廷玉。
嗯,儀表堂堂,風姿綽約是不錯。
嗯………飽讀詩書,文采斐然是不錯。畢竟年紀輕輕便瞻宮折桂是很厲害。然而直至這會兒,尚還有些怔愣,甚至反應不過來的張大公子,在張家這一衆老小狐貍中,實在是………
白毛兔子掉進了狐貍窩的即視感。
老狐貍張英實在忍不住撫了撫額:
“咱們張家如今于衆臣工中實在不顯,陛下雖待祖父我有些個看中,卻也決計不到這般地步。”
“霖兒此番有幸入選,許是當真托了你父親的福氣!”
話雖如此,看着眼前空有一張皮囊,實際上純白到幾乎一眼看到底的兒子,張英依舊忍不住別過眼,不忍再看。
“想來太子殿下必是個勤奮愛學之人!”想到眼前的幾面之緣,張廷瓒忍不住燦然一笑。
常言道,美人一笑,滿室生輝。哪怕頂着眼前這個醜兮兮地辮子頭,也不損眼前這位張大公子半分顏值。
張廷玉嘴角微抽,下意識同一旁的張若霖對視了一眼,此時叔侄倆心下只有一個想法:
莫非這位太子殿下,還是個顏控不成?
“對了,大哥剛入翰林院不久,得以接見陛下的次數應當不多。大哥可還記得,在殿下面前,都曾講過哪些內容?”
是什麽能讓僅有幾面的小太子印象如此深刻?實在不願意以如此膚淺的理由猜測當今太子,張廷玉不由還想搶救一番。
微頓了片刻,張廷瓒很快便笑着道: “是《易經》,兒子那段時日讀的一直都只有易經。”不得不說,張大公子雖白了點,記憶裏還是很不錯的。這會兒心情更是愉悅:
“父親您也知曉,兒子素來對這些天文地理最是喜愛………”
唉“………”
看着眼前一無所覺的大哥,小小的張廷玉不由嘆了口氣,心下小人兒直想仰天大吼:
大哥啊大哥,你就沒發現自個兒這是被人排擠了嗎?
看着自顧自說的開心的兒子(大哥),幾人不由嘆了口氣。
罷了,老天到底還是公平的,自家父親(大哥)好歹有張臉能造。好歹能能給侄兒留下了保障。
至于有關站隊的種種問題,以如今的張家,尚還沒到需要考慮這些的時候。更何況,太子如今還小呢。
其實不怪張家如此猜測,一段時間後,連知曉內情的康熙爺都忍不住心下嘀咕。要知道翰林院衆多講侍,輪班也是有規律的,保成已經多次挑着對方侍讀之際前來。
“保成看來是很欣賞那位張講侍?”這一日,日常考教過後,康熙突然開口道:“怎麽,可是朕給你安排的那些個大儒,有何怠慢之處?”說這話時,康熙爺黝黑的瞳孔卻忍不住眯了下來。
怕是在胤礽說出來的那一刻就要被扔回家吃自己。
胤礽忙搖了搖頭:
“那倒沒有,幾位老師學識淵博,兒臣受益匪淺。”像是沒聽出自家阿瑪的言外之喜,胤礽笑着眯了眯眼:“只覺得那位張翰林講得格外有趣些。”
“敦複之子學問确實不錯!”擱下手中的茶盞,康熙不由沉聲道:“只天數易理之道,常日裏讀一讀知曉個中道理便罷了,保成身為儲君,切記不可過分沉迷。”
“聖人之道,治國安邦……才是保成需要精研地。”
“汗阿瑪放心,兒臣知曉。”
話雖如此,見胤礽如此乖巧,又想到對方課上的辛苦,衆太傅層出不窮地誇贊,康熙心下又不免軟和了許多:
“翰林院近來清閑,若是當真喜歡,保成也可将人叫去。”其實倒不是翰林院清閑,不過是有人被迫清閑而不自知罷了。
當然若是旁人,老康或許還會擔心自家兒子過早同臣子過密,受了影響。
然而這位張大公子,罷了,留着讓保成瞧着賞心悅目也好。
想着近來毓慶宮新添置的那些個宮侍們,幾乎個個眉清目秀,康熙自以為理解了自家兒子。
殊不知自家阿瑪腦補了什麽,胤礽聞言不由眼前一亮。
“兒臣謝過汗阿瑪。”
“汗阿瑪,那兒臣呢?兒臣也想宣召講侍………”胤礽話音剛落,一旁的大阿哥便忍不住起身開口道。然而話還沒說完,便再自家汗阿瑪“無情”的眼神中逐漸弱了下來:
“汗阿瑪………”胤禔不由咬了咬唇,漲紅着小臉強鼓着勇氣道:“那,憑……憑什麽二弟可以?”
“怎麽,保清的《四書》可曾背全了?”
“這……暫時沒有……”胤禔忍不住撓了撓頭。
“《論語》十二章可曾通曉其意?”
“這……快,快了……”
禦座上,康熙爺如有實質的目光一層層壓下來,胤禔忍不住冷汗直冒,腳底的鞋子都快扣破了都不曉得。若是有時光機,大阿哥怕是恨不得沖上前去,打死當初多嘴的自個兒。
一旁的胤礽見狀不由得為對方拘了把同情淚。
其實胤禔是不聰明嗎?
當然不是,然而這人,永遠都是要對比來的。胤礽就不說了,本身記憶力驚人,修真後五感通達,尋常學問更是不在話下。就眼前這位,康熙爺本人,就學習能力而言,也算是個小天才的範疇了。
更可怕的是,康熙從小教導大的唯有胤礽一個………
事實證明!天才,哪怕是個小天才,跟普通人也是有壁的………
然而大多數天才本人并不明白。
胤禔腦袋不自覺垂了下來,本來還以為自己大了兩歲會占優勢,好好贏那個馬屁精一波。
然而,一日一日下來,眼看黑眼圈越來越重,老二仍是容光煥發,大阿哥人都麻了………
不過很快,想到了什麽,胤禔又突然挺了挺胸膛: “汗阿瑪,兒臣今日已經能拉動半石的弓箭了,還射到靶了!”說着忍不住得意地看了眼一旁的胤礽。
胤礽“………”
這熊孩子,康熙臉都黑了,手中的茶盞差點忍不住怼上去:
“你多出那兩年飯是白吃了嗎?跟你五歲的弟弟比力氣?”
總之,胤禔出來時,整個人都是頹的跟個烤羊腿似的。
而胤礽這個沒良心的,短暫地同情了對方一波,第二日便愉快地将“張大美人”請到了毓慶宮。
得到消息的張英等人:得了,被排擠就被排擠吧,看來也不用他這把老骨頭去疏通關系了。
張廷玉:原來長得好看還真能當官兒做。
張若霖:原來真的是沾了傻白甜老爹的光。
張家大小狐貍們心思複雜,唯有當事人張廷瓒無比愉悅。
殿下雖小,然對易理确實一通百通,實乃我輩人生知己,忘年之交。
翌日,在衆人一言難盡的目光下,張廷瓒懷裏揣着滿當當的筆記包袱款款的走進了毓慶宮。
而這時候張家衆人還不明白,這一舉動在不久的将來挽救了什麽樣的滔天大禍,又拯救了多少人的性命。